5G時代即將來臨,物聯網產業大發展可期

物聯網的概念其實很早就已經提出來,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技術因素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物聯網,各種各樣的接入設備,基本上是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支撐起發展的主要是無線局域網,通過WiFi連接是主要的方式。打個比方,這就像20年前上互聯網的時候,能夠聯網就已經很不錯了,很多時候連的也是局域網(典型的比如在大學校園裡面的校園網)。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如果還是侷限於局域網的狀態的話,根本不可能有bat那樣企業的大發展。 對於物聯網來說,在局域網發展之後,有了藍牙的發展。但是藍牙有兩個比較大的侷限,一個是功耗大,另一個更主要的侷限是傳輸距離短,所以也無法支撐起物聯網的大發展。DDA、NB-IoT、LoRa等物聯網技術發展之後,低功耗的管域網已經可以克服藍牙的侷限。但是與物聯網的發展要求相比,4G技術還有一個瓶頸,就是在毫秒級反應速率上的要求達不到。那麼5G的推廣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個侷限,所以三個基本的要求已經達到,也就是低功耗、低延遲、廣覆蓋,物聯網的大發展可期。

未來,5G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據高通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預計2020年至2035年間,5G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達到約3萬億美元,與當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相當。

面對5G將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今年以來,全球各國5G建設的步伐明顯提速,目前,韓國、美國、瑞士、英國已相繼開通了5G服務。中國順勢而為提前發放5G商用牌照,意在加速5G商用、提升競爭力。

中國加速5G商用,能迅速降低5G產業各方面的成本,有效輸出國內5G行業應用樣板,為全球5G發展提供可借鑑的演進路徑與商業模式。發放5G牌照,對5G未來場景和技術規範都可以起到催化和加速的作用,本質是讓中國設備供應商更有話語權。

在技術標準方面,中國倡導的5G概念、應用場景和技術指標已納入國際電信聯盟(ITU)的5G定義。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28家企業聲明瞭5G標準必要專利,中國企業聲明數量佔比超過30%,位居首位。

5G時代即將來臨,物聯網產業大發展可期

5G時代將催生更多應用場景

而在終端市場,華為、榮耀、中興、小米、OV等中國手機廠商的5G手機設備均已準備就緒,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各大國產手機廠商將密集發佈5G手機產品。隨著中國率先開始5G商用時代,工業物聯網、醫療、人工智能等諸多被提前謀劃佈局良久的技術,將給製造業實體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CTIA的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主要國家的5G競備中處於領先地位,與韓國、美國和日本共同位於第一梯隊,預計在2019年進行試商用,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英國、德國和法國處於第二梯隊,預計到2020年試商用。加拿大、俄羅斯和新加坡處於第三梯隊,預計到2020年後試商用。

除了專利積累和完善的產業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樣為中國5G商用提供了巨大的潛力。正如4G時代中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繁榮,中國有望引領5G時代也必將催生出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聲音:5G技術更大的空間在物聯網

工信部信息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在此前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也曾表示,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5G應用,可能是沿著4G路徑往前走的消費領域引用,如超高清視頻、新一代社交網絡、浸入式遊戲等。

據普華永道6月5日發佈的《2019-2023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報告顯示,中國虛擬現實和播客(包括各種網絡廣播和音頻節目)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5.9%和34.6%,以“優愛騰”為代表的OTT視頻和KPL為代表的電子競技產業,未來五年也會有超過20%的複合年增長率。

不過,5G更大的想象空間不在於C端市場,而是在於mMTC和uRLLC下的工業互聯網和無人駕駛等B端應用場景。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此前對媒體表示,將來20%左右的5G設施將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訊,80%用於物和物,物和人之間的通訊,也就是物聯網,比如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

5G時代即將來臨,物聯網產業大發展可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此前接受《財約你》採訪時強調,5G商用20%面向消費者,80%面向產業的格局,需要等到2035年左右,5G剛開始商用時以面向消費者為主。

此次5G正式商用牌照的發放時間比市場預估提前半年左右,有望催化5G加速落地、基站佈局提前展開,利好整個產業鏈發展。

物聯網的初衷在於萬物互聯互通,萬物互聯互通,比全球人口還多,產生的數據量大,傳輸的數據量大,對網絡傳輸的速率要求高,需要及時性等需求!5G可以傳輸更多更大的數據,傳輸速率高,能保證終端用戶的使用體驗!雖然https也能保證一定的網絡安全,但是漏洞也比較多,如果再能利用區塊鏈的技術,保證數據傳輸更安全,前景將很廣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