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每個月有六千多的退休金,

每個月300塊只佔退休金很少一部分,

為什麼要去拾荒呢?

對此王爺爺說:

“我還是想通過自己勞動幫助別人,

這樣比較誠心。”


王爺爺從沒有覺得拾荒是不體面的事情,

這和他貧窮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們就是靠上街撿東西、

拿家裡特產到街上賣,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而為了孩子,他願意“重操舊業”:

晚上9點左右騎著三輪車出門,

凌晨3、4點回家,

吃點東西后開始休息,

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至於原因,王爺爺說有三個:

我不是為了生活,

不能和白天以此(拾荒)為生的人搶;

晚上那些廢品都被整理出來,

不撿也就浪費了;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這樣可以節約國家資源。

這樣的深夜拾荒,王爺爺堅持了整整7年,

中間只因為親人去世中斷過一天。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每個月有六千多的退休金,

每個月300塊只佔退休金很少一部分,

為什麼要去拾荒呢?

對此王爺爺說:

“我還是想通過自己勞動幫助別人,

這樣比較誠心。”


王爺爺從沒有覺得拾荒是不體面的事情,

這和他貧窮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們就是靠上街撿東西、

拿家裡特產到街上賣,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而為了孩子,他願意“重操舊業”:

晚上9點左右騎著三輪車出門,

凌晨3、4點回家,

吃點東西后開始休息,

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至於原因,王爺爺說有三個:

我不是為了生活,

不能和白天以此(拾荒)為生的人搶;

晚上那些廢品都被整理出來,

不撿也就浪費了;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這樣可以節約國家資源。

這樣的深夜拾荒,王爺爺堅持了整整7年,

中間只因為親人去世中斷過一天。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他呀就是把錢看得太重了,

自己捨不得吃啊用啊,

兒子都要說他的。”

老伴口中這個對自己小氣的爺爺,

對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卻很大方。


對於老伴的“數落”,

王爺爺卻笑著表示,

自己的拾荒路並不孤獨——

住在半山92歲的老奶奶,

受他影響每月拿來100元助學;

住在鳳起苑的麗水女孩,

曾經因為家貧上不起學,

知道王爺爺的拾荒故事後,

每晚下班後送來小區垃圾桶裡的廢品;

畢業後的徐玲玲成了一名老師,

開始每個月資助學生;

陌生的男子塞給他500元,

不肯留下姓名;

也有小夥子,

冬天給王爺爺送來帽子圍巾手套……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每個月有六千多的退休金,

每個月300塊只佔退休金很少一部分,

為什麼要去拾荒呢?

對此王爺爺說:

“我還是想通過自己勞動幫助別人,

這樣比較誠心。”


王爺爺從沒有覺得拾荒是不體面的事情,

這和他貧窮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們就是靠上街撿東西、

拿家裡特產到街上賣,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而為了孩子,他願意“重操舊業”:

晚上9點左右騎著三輪車出門,

凌晨3、4點回家,

吃點東西后開始休息,

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至於原因,王爺爺說有三個:

我不是為了生活,

不能和白天以此(拾荒)為生的人搶;

晚上那些廢品都被整理出來,

不撿也就浪費了;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這樣可以節約國家資源。

這樣的深夜拾荒,王爺爺堅持了整整7年,

中間只因為親人去世中斷過一天。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他呀就是把錢看得太重了,

自己捨不得吃啊用啊,

兒子都要說他的。”

老伴口中這個對自己小氣的爺爺,

對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卻很大方。


對於老伴的“數落”,

王爺爺卻笑著表示,

自己的拾荒路並不孤獨——

住在半山92歲的老奶奶,

受他影響每月拿來100元助學;

住在鳳起苑的麗水女孩,

曾經因為家貧上不起學,

知道王爺爺的拾荒故事後,

每晚下班後送來小區垃圾桶裡的廢品;

畢業後的徐玲玲成了一名老師,

開始每個月資助學生;

陌生的男子塞給他500元,

不肯留下姓名;

也有小夥子,

冬天給王爺爺送來帽子圍巾手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王爺爺轉業前是一名軍人,

先後在長春、鞍山、青海蔘加國家建設,

“我一生中80%的時間給了國防事業,

20%的時間用來助學,

現在資助的學生還有兩年畢業。”

王爺爺說自己暫時還不想“退休”,

因為幾年來的助學讓他很感動,

“我幫助別人,別人又來幫我,

到底是誰感動了誰?”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每個月有六千多的退休金,

每個月300塊只佔退休金很少一部分,

為什麼要去拾荒呢?

對此王爺爺說:

“我還是想通過自己勞動幫助別人,

這樣比較誠心。”


王爺爺從沒有覺得拾荒是不體面的事情,

這和他貧窮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們就是靠上街撿東西、

拿家裡特產到街上賣,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而為了孩子,他願意“重操舊業”:

晚上9點左右騎著三輪車出門,

凌晨3、4點回家,

吃點東西后開始休息,

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至於原因,王爺爺說有三個:

我不是為了生活,

不能和白天以此(拾荒)為生的人搶;

晚上那些廢品都被整理出來,

不撿也就浪費了;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這樣可以節約國家資源。

這樣的深夜拾荒,王爺爺堅持了整整7年,

中間只因為親人去世中斷過一天。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他呀就是把錢看得太重了,

自己捨不得吃啊用啊,

兒子都要說他的。”

老伴口中這個對自己小氣的爺爺,

對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卻很大方。


對於老伴的“數落”,

王爺爺卻笑著表示,

自己的拾荒路並不孤獨——

住在半山92歲的老奶奶,

受他影響每月拿來100元助學;

住在鳳起苑的麗水女孩,

曾經因為家貧上不起學,

知道王爺爺的拾荒故事後,

每晚下班後送來小區垃圾桶裡的廢品;

畢業後的徐玲玲成了一名老師,

開始每個月資助學生;

陌生的男子塞給他500元,

不肯留下姓名;

也有小夥子,

冬天給王爺爺送來帽子圍巾手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王爺爺轉業前是一名軍人,

先後在長春、鞍山、青海蔘加國家建設,

“我一生中80%的時間給了國防事業,

20%的時間用來助學,

現在資助的學生還有兩年畢業。”

王爺爺說自己暫時還不想“退休”,

因為幾年來的助學讓他很感動,

“我幫助別人,別人又來幫我,

到底是誰感動了誰?”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正能量說】

一輛三輪車,背影彎如弓,

七年披星戴月,兩千多天風雨無阻……

夜空下,一個拾荒助學的老人 ,

成為這座善城中最暖的“星”,

也點亮無數人的心燈。

他滿是皺紋的手,日復一日和廢品打交道,

卻捧出最乾淨珍貴的愛心。

每晚收工前,老人經常累得直不起腰,

但他臉上永遠是滿意的微笑,

閃耀著愛心助學的榮光。

從壯年到暮年,

從三尺講臺到一輛平車,

年齡,從來不是束縛我們夢想的理由

善心,往往能給我們聚沙成塔的力量。

↓↓↓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決定聯合錢江晚報

獎勵拾荒爺爺王坤森

5000元正能量獎金

用一份正能量獎勵

助力這份善意和助學夢想

"

“為孩子們種的無花果,請君莫私摘。”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背後的故事,讀來很暖……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87歲,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來到王坤森老人的家,

在一樓陽臺的外側,

有好幾棵結滿了果的無花果樹。


“那些無花果啊,種了很多年了,

都是摘下來送給教工宿舍的孩子們吃的。”

王爺爺的老伴說,

兩棟單元樓32戶人家有不少小朋友。

每年無花果慢慢成熟的時候,

他們會分批摘下來,

分送給院子裡的小朋友們。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說到這些無花果,王爺爺很自豪,

“我種的無花果帶皮吃就好,

不施化肥的,比外面買的甜多了。”

為了伺候這些無花果樹,

王爺爺可費了不少心思。

他從農貿市場收集過雞糞作為肥料,

每天認真澆兩次水。

為啥寫下“請君莫私摘”的話,

因為實在是有人一下子摘走太多,

加上王爺爺常年人不著家,

一時也看顧不過來。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至於王爺爺為何常年人不在家,

那就要說到他堅持了7年的“撿廢品”了。

早在2012年夏天,

退休前在浙江醫科大學工作的王爺爺,

看到心懷夢想的寒門學子的無助,

便參與了錢江晚報的助學行動,

結對幫助一位父親殘疾、母親蹬三輪車、

需要四處打工籌學費和生活費的貧困生。

從此之後,他每個月固定資助300元,

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2017年、2018年,

王爺爺又分別資助了三個寒門學子。

“上週五剛剛把錢交給了基金會。”

資助學生的錢,都是他深夜拾荒所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每個月有六千多的退休金,

每個月300塊只佔退休金很少一部分,

為什麼要去拾荒呢?

對此王爺爺說:

“我還是想通過自己勞動幫助別人,

這樣比較誠心。”


王爺爺從沒有覺得拾荒是不體面的事情,

這和他貧窮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們就是靠上街撿東西、

拿家裡特產到街上賣,

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而為了孩子,他願意“重操舊業”:

晚上9點左右騎著三輪車出門,

凌晨3、4點回家,

吃點東西后開始休息,

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至於原因,王爺爺說有三個:

我不是為了生活,

不能和白天以此(拾荒)為生的人搶;

晚上那些廢品都被整理出來,

不撿也就浪費了;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的,

這樣可以節約國家資源。

這樣的深夜拾荒,王爺爺堅持了整整7年,

中間只因為親人去世中斷過一天。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他呀就是把錢看得太重了,

自己捨不得吃啊用啊,

兒子都要說他的。”

老伴口中這個對自己小氣的爺爺,

對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卻很大方。


對於老伴的“數落”,

王爺爺卻笑著表示,

自己的拾荒路並不孤獨——

住在半山92歲的老奶奶,

受他影響每月拿來100元助學;

住在鳳起苑的麗水女孩,

曾經因為家貧上不起學,

知道王爺爺的拾荒故事後,

每晚下班後送來小區垃圾桶裡的廢品;

畢業後的徐玲玲成了一名老師,

開始每個月資助學生;

陌生的男子塞給他500元,

不肯留下姓名;

也有小夥子,

冬天給王爺爺送來帽子圍巾手套……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王爺爺轉業前是一名軍人,

先後在長春、鞍山、青海蔘加國家建設,

“我一生中80%的時間給了國防事業,

20%的時間用來助學,

現在資助的學生還有兩年畢業。”

王爺爺說自己暫時還不想“退休”,

因為幾年來的助學讓他很感動,

“我幫助別人,別人又來幫我,

到底是誰感動了誰?”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正能量說】

一輛三輪車,背影彎如弓,

七年披星戴月,兩千多天風雨無阻……

夜空下,一個拾荒助學的老人 ,

成為這座善城中最暖的“星”,

也點亮無數人的心燈。

他滿是皺紋的手,日復一日和廢品打交道,

卻捧出最乾淨珍貴的愛心。

每晚收工前,老人經常累得直不起腰,

但他臉上永遠是滿意的微笑,

閃耀著愛心助學的榮光。

從壯年到暮年,

從三尺講臺到一輛平車,

年齡,從來不是束縛我們夢想的理由

善心,往往能給我們聚沙成塔的力量。

↓↓↓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決定聯合錢江晚報

獎勵拾荒爺爺王坤森

5000元正能量獎金

用一份正能量獎勵

助力這份善意和助學夢想

“無花果,莫私摘!”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希望這份獎勵,

能讓更多人關注到王爺爺的故事,

願每顆被老人的善良熱情打動的心,

都來為寒門學子們奉獻一些星星點點的光。

- End -

天天正能量(id:zhnlali)綜合自錢江晚報 記者 黃偉芬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全國10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平臺,以“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宗旨,以媒體和互聯網為依託,面向全社會尋找獎勵凡人善舉,組織開展創新公益活動。截至目前,總計投入公益金5500多萬元,獎勵正能量人物6400餘人次。爆料身邊好人好事,可微博或微信尋找“天天正能量”,也可以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