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漢、西安等副省級城市,級別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位於我國城市金字塔的頂端,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城市,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

那麼,副省級城市的概況如何呢?

我國有多少個副省級城市?

目前我國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分別是武漢、成都、西安、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青島、濟南、寧波、廈門、廣州、深圳。

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的副省級別是怎麼形成的?

其中,東部地區有8個副省級城市,在各大區域中遙遙領先,東北地區有4個,分別是哈爾濱、長春、瀋陽以及大連,西部地區有成都和西安2座副省級城市,中部地區最少,只有武漢。

什麼是副省級城市?

副省級市是指城市的“行政級別”,也就是說,副省級城市的行政級別是副省(部)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職務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幹部職務名稱表》,其職務任免由省委報中共中央審批。

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的副省級別是怎麼形成的?

歷史變革

【第一次計劃單列】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共設有11箇中央直轄市,即北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重慶、西安。1949年11月,增設天津為中央直轄市。1950年10月,增設旅大為中央直轄市。

1952年11月,南京降為江蘇省省轄市省會。1953年7月,長春、哈爾濱升格為中央直轄市。至此,全國一共有14箇中央直轄市,除北京外,皆由各大行政區代管。

1954年6月19日,6個大區行政機構撤銷,北京、上海、天津仍為中央直轄市,其餘11個直轄市均併入鄰近省降格為省轄市。隨後,由於瀋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等大城市原本就是各大行政區政治、經濟中心,在經濟、政治上具有特殊地位,國家對其在改為省轄市後“政治、經濟待遇不變”,實行國家計劃單列體制,時間為1954年到1958年。

【第二次計劃單列】

20世紀60年代初,為加強對城市的集中統一管理,解決當時城市經濟生活的突出矛盾,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國家接連召開兩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

根據這兩次會議精神,國家決定恢復一批省轄大城市的計劃單列,天津市因在1958年併入河北省,由直轄市降格為省會所在的省轄市,也納入計劃單列序列,後因1967年1月恢復直轄巿地位而退出計劃單列。

從1964年到1968年實際施行的第二次城市計劃單列,共有瀋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哈爾濱6個省轄大城市,這次單列僅僅實行了3年多。

【第三次計劃單列】

1983年2月8日,國家決定對重慶市實行第三次計劃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重慶市被批准為計劃單列市後,1984年5月21日、7月11日和7月13日,分別批准了武漢市、瀋陽市與大連市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請示報告,賦予這三市省級經濟管理權限。1984年7月18日《關於重慶市、武漢市、瀋陽市、大連市計劃單列的通知》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以上四市的計劃單列市地位。

此後,不少城市聞風而動,紛紛要求計劃單列。

1984年10月5日,國務院批轉了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關於對一些城市要求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處理意見的報告》,同意報告提出的對“六十年代初期曾實行過計劃單列的哈爾濱、廣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恢復計劃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同時同意報告中提出的“少數經濟地位特別重要的大城市實行計劃單列,對於促進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是有好處的,但計劃單列的城市不宜太多……今後其他城市一律不再實行計劃單列”,這樣,在其後的兩年時間裡,全國共有7個計劃單列市。

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又有城市要求計劃單列。

1986年10月15日,國務院在《關於對青島市實行計劃單列的批覆》中同意青島市實行計劃單列,打破了“其他城市一律不再實行計劃單列”的限制。隨後,跟風行動再起,1987年2月24日、1988年4月18日和10月3日,國務院又分別批覆同意寧波市、廈門市和深圳市實行計劃單列。1989年2月11日,國務院在《關於南京、成都、長春三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的批覆》中同意對這三個省會城市實行計劃單列。

至此,我國的計劃單列市數量達到頂峰,共有14個。

【20世紀90年代的計劃單列市】

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印發《關於黨政機構改革的方案》和《關於黨政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方案》規定,除深圳、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廈門這6個非省會城市仍保留計劃單列市外,其餘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全國計劃單列市由14個減少為6個。

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將原14個計劃單列市加上杭州、濟南,共16個城市確定為副省級市,1997年6月,重慶升格為直轄市,16個副省級城市剩下15個,其中6個計劃單列市僅剩下5個: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至此,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武漢、成都、西安、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青島、濟南、寧波、廈門、廣州、深圳。

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的副省級別是怎麼形成的?

15個副省級城市經濟排名

副省級城市與計劃單列市的區別:

計劃單列市不是行政意義上的概念,其全稱是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在國家計劃中列入戶頭並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行政是屬於副省級城市。

副省級城市是行政區劃概念,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其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均為省部級副職。

哪些城市可能入選?

1994年15個副省級城市格局形成後,再沒有改變過,不過,2017年蘭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的《中國·蘭州2030城市規劃願景》中提出,“創造條件將蘭州升格為‘副省級’城市”,當時引起很多人矚目。

那麼,如果新增副省級城市,哪些城市可能入選呢?

個人覺得蘇州和鄭州最有可能。蘇州是我國排名前十的經濟強市,曾與深圳競爭過四強名額,長期以來,蘇州的城市級別相對與它的經濟實力,確實過低。鄭州則是我國的國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年來發展迅猛,而且相對我國其他區域,中部地區的副省級城市數量過少,只有武漢一個,而鄭州也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

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人,歡迎大家發表意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