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達、餘凱都走了,百度最後的稻草還能燃燒嗎?

吳恩達、餘凱都走了,百度最後的稻草還能燃燒嗎?

圖片來自網絡

百度始終是業內公認的BAT“技術最強”,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最早也最強。旗下產品百度搜索、百度資訊、百度金融、百度外賣、百度地圖、度祕已經全線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無人車方面更在2016年取得了累累碩果:自動駕駛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達到605項。與奇瑞、北汽、比亞迪、林肯等多個車企建立深度合作。

在經歷了2016的諸多風波之後,2017年開年還沒幾個月,百度AI就有了很多“大新聞”:引入陸奇、人事大變動、收購渡鴉科技……原本以為百度接下來能夠朝著把人工智能做起來的方向大步發展,但王勁、吳恩達兩位重量級人物的離職,再次為百度的前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宣佈離職,百度方面隨後證實了該消息,並通過內部郵件宣佈了架構調整及人事任命。

百度方面宣佈整合包括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在內的百度核心技術,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任命百度副總裁王海峰為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同時晉升為Estaff成員,轉向百度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陸奇彙報。這意味著陸奇、王海峰、林元慶將成為百度人工智能的核心管理團隊,全面負責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發展與探索,可謂被百度寄予厚望。

他的離開,留下了近1300人的人工智能團隊和雄心勃勃的李彥宏,百度,這個互聯網巨人,還能否在2017年找到自己的未來之路?

一、吳恩達的離開

吳恩達的離開的原因,與其說是在百度AI的派系之爭中敗下陣來,不如說是如今百度AI的發展,和吳恩達想要的已經不一樣了。

“不算高管”的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的突然離去,在此之前,是硅谷最狠華人陸奇的到來,在百度坐上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吳恩達的突然離去,沒有任何的徵兆,不僅是中國互聯網圈,即便是美國的硅谷,也沒有人可以忽略此事。如今他離開,有無數人不禁發問,這對百度而言意味著什麼?

從研發體系到底層技術再到業務應用,過去三年是百度AI戰略從雛形到成型的三年,吳恩達功不可沒。作為一名出色的學者,吳恩達給百度AI研究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但他一直離商業比較遠,也並不擅長將技術產品化。如今,人工智能漸成風口,蟄伏已久的百度人工智能,已經逐漸邁入了產品化的階段。失去這樣一位傑出的學者,還有王勁這位百度研究院的聯合創始人,無疑是百度的損失。

可是,如今的百度,人工智能研究的積澱已經跟當年不同。

一直以來,百度內部的人工智能發展,就有兩個路徑,一個是離商業化更遠的研究院,另一個是從離產品更近的搜索公司中發展。

從2012年開始,百度發現深度學習技術能夠幫助大幅提升百度的圖片搜索等業務,度祕最初也是從其中孵化出來的,負責人景鯤和朱凱華,原來都是搜索的。起初也因為搜索業務,才讓李彥宏注意到人工智能,創立了研究院。

對於百度來說值得慶幸的是,不會面臨AI人才的青黃不接。

今天的百度,除了大搜索之外,幾乎就是人工智能。百度的希望,百度的失敗,都壓在這裡了。一度龐雜的百度,業務和組織架構變得那麼簡單:搜索+人工智能。前者向海龍負責,後者陸奇統領。

二、陸奇率領下的百度AI會加速應用化

李彥宏在年初內部信說:“人工智能就是整個公司的一個技術的基礎,該沉澱的數據都要沉澱,該整合的技術都應該整合在一處,該開放的要向所有的業務部門去開放。這是一盤棋。”

現在百度對於人工智能的佈局考量已不再只是研發技術讓語音識別更準、讓機器學習更快,而是與百度的大數據優勢以及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優勢結合,進行技術的整合、開放和應用,反哺業務。

對於百度而言,AI已上升到公司戰略並且有All in的姿態,說李彥宏豪賭AI都不誇張。百度是最早佈局AI的中國互聯網巨頭,同時也是投入力度最大、已有成果最多的玩家,牽頭組建國家深度學習實驗室證明了其在AI上的技術實力。百度已經不止一次強調將繼續加大對AI的投入,尤其是進入2017年百度更有舉公司之力押注AI的意思。

除了AI研究體系的接棒人外,如今的百度更需要的,可能是一位擅長產品化的管理人才。業內人士評價,陸奇跟吳恩達,可以說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才,吳恩達屬於學術界,陸奇屬於工業界,屬於致力於管理和產品化的人才,二者思維方式和對於企業的作用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看上去,百度已經將人工智能的“指揮棒”交給了總裁陸奇。

整體來看,梳理內部資源是陸奇當前的工作重點,這些動作的共同思路是:將與人工智能相關業務按照方向進行整合,同時加強陸奇對其的直接領導。而在調整過程中,陸奇的天平顯然已向百度強勢部門搜索公司傾斜,單獨成立度祕事業部便是示好信號。

人臉識別的商業化,百度內部定了四個大方向:落地到景區和大企業、鐵路和機場等交通場景、金融場景、手機。

度祕的落地,重點則放在最被市場看好的三個場景:家庭、汽車和智能手機;今年,百度將會宣佈與更多廠商合作,還要跟哈曼一起做智能音箱。

人工智能交互平臺這個風口,已然是巨頭必爭之地。百度這次起跑不晚,但BD廠商的能力、吸引開發者的數量、用戶的體驗,都至關重要。

三、副總裁王海峰如何操盤百度之路

在吳恩達離開之後,接棒的王海峰,就是從搜索團隊出來的。他將會為百度在自然語言、圖譜、數據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幫助。

王海峰於2010年1月加入百度,在2010-2013年期間,先後為百度創建了自然語言處理、推薦引擎和個性化、圖片搜索、語音技術等部門。2013年上半年,他還作為執行負責人協助創建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

現在,他被任命為AI技術平臺體系(AIG)負責人,後者由NLP(自然語言處理)、KG(知識圖譜)、IDL(深度學習研究院)、Speech(語音)、Big Data(大數據)等在內的百度核心技術深度整合而成,也就是原來的AI體系。至於原來在研究體系下的美國研究院,則都交給了總裁張亞勤統領,他兼任美國研究中心董事長。目前百度也在計劃成立第二家硅谷研究院。

王海峰現任百度副總裁,負責百度搜索引擎、手機百度、百度信息流、百度新聞、百度手機瀏覽器、百度翻譯、自然語言處理、語音搜索、圖像搜索、互聯網數據挖掘、知識圖譜、小度機器人等業務。

一系列業務整合意味著百度人工智能戰略的進一步明確,AI核心能力和技術平臺的深度整合變得至關重要,特別是本次調整將NLP(自然語言處理)一同整合,可以說基本上完整覆蓋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各個層面。

王海峰認為人工智能應首重自然語言處理,因為這一直是這些業務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術。百度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開展,一方面依託百度強大的數據和計算能力,另一方面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際應用於產品也產生了更多數據。每天有非常多的用戶使用搜索,而背後又有萬億量級的網頁數據,絕大多數都用語言文字表示,蘊含了非常多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這些既為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同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

百度開發出很多NLP技術,包括知識圖譜、語義理解、內容標註、情感分析、生成、摘要、問答、機器翻譯和對話系統等等。這些技術已經應用於許多百度的產品裡,比如搜索、新聞流(news feed)和智能助理,每天為數億用戶服務。並將以上這些技術通通整合進一個名為NLP Cloud的平臺中。

NLP Cloud提供20多種NLP模塊和方案,服務於百度產品。NLP Cloud服務每天被調用1千多億次。在所有跟自然語言相關的產品裡,NLP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

對於百度而言,在人工智能上決心與魄力,人工智能對於未來百度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這從百度挖來前谷歌的吳恩達便可見一斑。據業內人士介紹說,王海峰掌舵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後,依舊可以保持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或將會爆發出更大的創新能量,依舊可以輕鬆搞定百度的人工智能探索。

本文內容來自新浪科技、網易科技、搜狐科技、界面、xteacher,經億歐綜合整理,供行業人士參考。

本文作者億歐,億歐專欄作者;微信:i-yiou(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務”方便備註);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億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47

6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