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舞蹈 京劇 泰國 雞湯 田金雙 2017-04-12

文:麥村

麥村紀事· 賣藝人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泰北藝人的表演很京劇

好久沒有去清邁古城塔佩門周圍的著名的“週日夜市”了,記得去年麥村來清邁時,在塔佩門前三十米處遇到一對賣唱人,他們站在那兒彈唱著悅耳的歌兒,當時我還特地跑過去錄了下來。遺憾的是,現在找不到了,也就錯失了和大家分享的機會。

你知道嗎?有時走在路上,遇到一首歌,內心忽然就觸動那麼一下,一種熟悉的聲音從心底湧起,讓你拼命地陷入傷感、孤獨或突如其來的幸福。這種感覺,有些神經質,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如此真實。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每年來麥村,都能看到這些賣藝人

今年,再去塔佩門,那對賣唱人不見了。同樣,那個車把上綁著巨大牛角(或羊角)、身覆毛皮吸引人的道具自行車也不見了。塔佩門一切如昨,可是,曾經的賣唱人已經消失了。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兒?不知道他們遇到了什麼?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當地歌伎,戴著長得誇張的指甲,跳著輕曼的蘭納舞蹈。實話實說,女人長得並不好看,舞姿也不優雅,但跳得非常認真。許多人拼命地往女人面前的紙盒裡扔著小面額的零錢。一切那麼隨意,一切那麼自然。但麥村總覺得失去了原來的味道。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有一種文化叫取悅,有一種文明叫蠶食。旅遊固然給清邁帶給經濟上的改變,也讓不動聲色優雅的清邁離自己的傳統精神越來越遠。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可是你知道嗎?夜市還在。它像一個巨大的符號和商業標籤,夜市中出現的還是那些當地人,他們依靠推銷當地小物件兒和食品等賴以生存。甚至,他們學會用中文說“你好”、“買什麼”等中國語,臉上流露的也是“優雅”的笑容。可是,你知道笑容背後的真實含義嗎?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塔佩門南邊的“週六夜市”依舊如昨,一條路兩邊都是攤位,路中間的街頭藝人還是那些熟悉的臉。他們依舊唱著那些熟悉歌兒,他們依舊跳著熟悉的舞。只不過,他們的身影從古城東邊長康路(ChangKhanRoad)上的“觀光夜市”(nightbazzar)轉移古城南邊清邁門以南哇拉路(WualaiRoad)上的“週六夜市”(Saterday Market);再轉移到塔佩門周圍的著名的“週日夜市”(SundayMarket)。賣藝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表達,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謀生手段。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當年在夜市上跳舞的那個女孩長大了

所以,行走在路上,請多珍視這些面孔。就像我們行走在路上,一定要珍視自己,珍視那些和自己久別重逢或一面之緣的朋友,或者不是朋友的朋友。說不定,某一天,在陌生街頭,你遇到困難了,有可能還會碰到他們中的一些,或一個。所以,每時每刻,我們都要對自己和身邊人說聲:珍重!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分開。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賣的是樂器,吹的是中國多年前的流行歌《花心》

有時候覺得文化傳承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在行走中表達,卻又不能失去自我。否則,這種文化就是不完整的文化。就像今天看到的那些泰北藝人,手舞雙刀表演打鬥,他們在尋找什麼?如今蘭納王朝和曼格萊王的身影漸去漸遠,沒有戰爭的憂傷,那些類似中國京劇的打鬥姿式,更像一種懷念或銘記。所以,他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賣藝人,更像泰北土著文化的精神簇擁者。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多年來,這對老夫婦一直在這賣藝

一吹一舞之間,一輩子過去了

而之於其他的賣藝人,有的尋求生存,有的尋求文化表達或精神認同。他們有的還堅強地活著,將來也會死去。他們也會生老病死,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他們和我們一樣。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所以,面對那些變幻不停的臉,面對那些憂傷或快樂的臉,我們要習以為常!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華人 | 泰國 | 清邁 | 泰國日曆 · 麥村紀事

做一個有感覺的公眾號!

人在清邁·慢生活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麥村喜歡這句話:我寫我自己

麥村紀事:塔佩門·週日夜市·賣藝人丨那些憂傷和快樂習以為常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