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坤鵬論認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最缺失的一課就是財富課,我們上學時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致富之道是什麼,我們工作後,又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著,認為自己真的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

所以,才會有人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天才,我們普通人學不了。

一、段永平,學習巴菲特的好榜樣

確實,這兩位投資大師都有天才的典型特徵,他們都是投資先驅,都發明瞭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方法並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方法。

兩個人都是投資家和革新家,堪稱投資世界的愛迪生和貝爾。

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雖然不能像愛迪生那樣發明燈泡,但打開一盞燈並不需要你成為天才。

其實,中國就有一位學習巴菲特的成功案例。

段永平,被稱為中國隱形首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做成其中之一就能在中國企業家中名列前茅,而這些段永平親自操盤,或者由其親傳弟子操盤的企業,除小霸王,都多年稱霸所在行業,還多年屹立不倒。

2002年,40多歲正值壯年之際段永平退居幕後,直接移民到美國,做起甩手掌櫃,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後,決定殺進股市,開始專注投資與慈善。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因為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並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業績,甚至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前兩年,據段永平自己說,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炒股賺到的錢,比此前他在國內做十多年企業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去年有篇採訪文章流傳很廣,坤鵬論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回答。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

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

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創始人)有很大關係。

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

你看,“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誰都能學的,無外乎在“對”上面大家的評判能力不同而已。

但是,只要堅持這三點,你的投資失敗率就會降低不少。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坤鵬論認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最缺失的一課就是財富課,我們上學時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致富之道是什麼,我們工作後,又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著,認為自己真的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

所以,才會有人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天才,我們普通人學不了。

一、段永平,學習巴菲特的好榜樣

確實,這兩位投資大師都有天才的典型特徵,他們都是投資先驅,都發明瞭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方法並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方法。

兩個人都是投資家和革新家,堪稱投資世界的愛迪生和貝爾。

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雖然不能像愛迪生那樣發明燈泡,但打開一盞燈並不需要你成為天才。

其實,中國就有一位學習巴菲特的成功案例。

段永平,被稱為中國隱形首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做成其中之一就能在中國企業家中名列前茅,而這些段永平親自操盤,或者由其親傳弟子操盤的企業,除小霸王,都多年稱霸所在行業,還多年屹立不倒。

2002年,40多歲正值壯年之際段永平退居幕後,直接移民到美國,做起甩手掌櫃,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後,決定殺進股市,開始專注投資與慈善。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因為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並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業績,甚至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前兩年,據段永平自己說,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炒股賺到的錢,比此前他在國內做十多年企業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去年有篇採訪文章流傳很廣,坤鵬論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回答。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

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

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創始人)有很大關係。

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

你看,“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誰都能學的,無外乎在“對”上面大家的評判能力不同而已。

但是,只要堅持這三點,你的投資失敗率就會降低不少。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亦或者,再簡單些如坤鵬論的六字總結:好企業,便宜買。

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巴菲特針對好企業的衡量指標,學習巴菲特便宜買的衡量指標,就像昨天《有人用它管理投資 投資回報率高達160%》提到的那樣,列出關鍵點清單。

這不輕輕鬆鬆地學到了嗎!

當然,在便宜買這部分,巴菲特堅持用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法,這是個難點!

雖然,它的公式是現成的,但結果卻可能千人千面,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會有一樣的答案。

這是因為其中包含大量需要預測的數據,所以,這個估值法最需要兩方面經驗支撐其中的預測數據,一是投資經驗,二是企業運營經驗,這兩個實在沒有捷徑可走,全靠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放眼望去,整個投資界可能只有巴菲特對這兩塊都特別擅長。

另外,巴菲特曾說過:“我們只是對於估計一小部分股票的內在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別,而絕非那些貌似精確實為謬誤的數字。”

為此,巴菲特甚至選擇“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直接選擇了一個很笨卻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放棄那些盈利很不穩定、很難預測的公司,只尋找未來現金流量十分穩定、十分容易預測的公司。

這充分說明了,投資最重要的是不投什麼,而不是投什麼。

這充分說明了,巴菲特的偉大之處,因為人最難的就是堅持主見,即使看上去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是錯的,也從不動搖。

所以,段永平會有一份“Stop Doing List”清單,坤鵬論同樣也有一份“堅決不投”清單。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坤鵬論認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最缺失的一課就是財富課,我們上學時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致富之道是什麼,我們工作後,又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著,認為自己真的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

所以,才會有人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天才,我們普通人學不了。

一、段永平,學習巴菲特的好榜樣

確實,這兩位投資大師都有天才的典型特徵,他們都是投資先驅,都發明瞭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方法並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方法。

兩個人都是投資家和革新家,堪稱投資世界的愛迪生和貝爾。

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雖然不能像愛迪生那樣發明燈泡,但打開一盞燈並不需要你成為天才。

其實,中國就有一位學習巴菲特的成功案例。

段永平,被稱為中國隱形首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做成其中之一就能在中國企業家中名列前茅,而這些段永平親自操盤,或者由其親傳弟子操盤的企業,除小霸王,都多年稱霸所在行業,還多年屹立不倒。

2002年,40多歲正值壯年之際段永平退居幕後,直接移民到美國,做起甩手掌櫃,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後,決定殺進股市,開始專注投資與慈善。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因為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並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業績,甚至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前兩年,據段永平自己說,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炒股賺到的錢,比此前他在國內做十多年企業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去年有篇採訪文章流傳很廣,坤鵬論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回答。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

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

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創始人)有很大關係。

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

你看,“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誰都能學的,無外乎在“對”上面大家的評判能力不同而已。

但是,只要堅持這三點,你的投資失敗率就會降低不少。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亦或者,再簡單些如坤鵬論的六字總結:好企業,便宜買。

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巴菲特針對好企業的衡量指標,學習巴菲特便宜買的衡量指標,就像昨天《有人用它管理投資 投資回報率高達160%》提到的那樣,列出關鍵點清單。

這不輕輕鬆鬆地學到了嗎!

當然,在便宜買這部分,巴菲特堅持用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法,這是個難點!

雖然,它的公式是現成的,但結果卻可能千人千面,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會有一樣的答案。

這是因為其中包含大量需要預測的數據,所以,這個估值法最需要兩方面經驗支撐其中的預測數據,一是投資經驗,二是企業運營經驗,這兩個實在沒有捷徑可走,全靠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放眼望去,整個投資界可能只有巴菲特對這兩塊都特別擅長。

另外,巴菲特曾說過:“我們只是對於估計一小部分股票的內在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別,而絕非那些貌似精確實為謬誤的數字。”

為此,巴菲特甚至選擇“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直接選擇了一個很笨卻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放棄那些盈利很不穩定、很難預測的公司,只尋找未來現金流量十分穩定、十分容易預測的公司。

這充分說明了,投資最重要的是不投什麼,而不是投什麼。

這充分說明了,巴菲特的偉大之處,因為人最難的就是堅持主見,即使看上去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是錯的,也從不動搖。

所以,段永平會有一份“Stop Doing List”清單,坤鵬論同樣也有一份“堅決不投”清單。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二、別提錢,因為錢就是個工具

還有人說,巴菲特人家有保險浮存金,人家錢多任性。

如果這樣想,只能說明你連投資的門檻都沒摸到,甚至完全搞錯了方向,南轅北轍。

首先,學習巴菲特,是學他的錢嗎?

其次,股票投資必須要有鉅額資金才能入市嗎?

再次,難道只有巴菲特身家840億美元才算投資成功嗎?

都不是!

這種錯誤想法關鍵就是錯把錢當成了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就跟打羽毛球一樣,你不能說,人家用的是金羽毛球,金球拍,所以人家才能拿世界冠軍。

你肯定也不會認為,畫家因為用的是金子做的畫筆,才能畫出世界名畫。

在投資中,錢永遠只是你通向成功的工具。

索羅斯:“我不喜歡賺錢,我只是善於賺錢。”

“我一定要對錢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不能做這麼多年,我對錢有興趣的程度,就像雕刻家對陶土或青銅有興趣一樣,那是我工作用的材料。”

索羅斯的父親教誨他,總是把錢當成工具而不是目的。

金錢是人們財富的計量單位,所以,努力賺錢並沒有錯,事實上,對利潤的渴望是驅動市場或整體經濟運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危險產生於渴望變成貪婪的時候。

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 、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困境的要素。

如果讓坤鵬論來總結,我們普通人,千萬不要把股票投資當成暴富之路,當你這麼想時:

第一,你把賺錢作為了股票投資的唯一目標;

第二,當賺錢成為你投資的所有後,你已淪為金錢的奴隸,你的成功與失敗,完全由它說了算;

第三,你將徹頭徹尾地把自己變成賭徒,賺了錢,你會認為自己技術好,要賺更多,賠了錢,你會抱怨自己運氣差,一心想著如何再投入翻本,甚至壓上更多,這樣才更有希望,反正,最終就是十賭九輸。

大部分投資者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想賺錢,而賺錢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自我實現。

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能夠代表一切的是,或者說幾乎能夠代表一切的,是人們的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你把個人的自我實現統統歸結到金錢之上,或是相反,把金錢與自我實現徹底割裂開來,你都必將陷入艱難的困境之中。

只要把自己的投資表現看作是你自己以及你的價值衡量標準的話,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股市,一個檢驗人的好地方,它以火一般的事實檢驗著人們自私自利的本性,當然,這也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檢驗。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坤鵬論認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最缺失的一課就是財富課,我們上學時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致富之道是什麼,我們工作後,又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著,認為自己真的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

所以,才會有人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天才,我們普通人學不了。

一、段永平,學習巴菲特的好榜樣

確實,這兩位投資大師都有天才的典型特徵,他們都是投資先驅,都發明瞭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方法並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方法。

兩個人都是投資家和革新家,堪稱投資世界的愛迪生和貝爾。

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雖然不能像愛迪生那樣發明燈泡,但打開一盞燈並不需要你成為天才。

其實,中國就有一位學習巴菲特的成功案例。

段永平,被稱為中國隱形首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做成其中之一就能在中國企業家中名列前茅,而這些段永平親自操盤,或者由其親傳弟子操盤的企業,除小霸王,都多年稱霸所在行業,還多年屹立不倒。

2002年,40多歲正值壯年之際段永平退居幕後,直接移民到美國,做起甩手掌櫃,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後,決定殺進股市,開始專注投資與慈善。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因為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並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業績,甚至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前兩年,據段永平自己說,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炒股賺到的錢,比此前他在國內做十多年企業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去年有篇採訪文章流傳很廣,坤鵬論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回答。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

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

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創始人)有很大關係。

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

你看,“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誰都能學的,無外乎在“對”上面大家的評判能力不同而已。

但是,只要堅持這三點,你的投資失敗率就會降低不少。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亦或者,再簡單些如坤鵬論的六字總結:好企業,便宜買。

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巴菲特針對好企業的衡量指標,學習巴菲特便宜買的衡量指標,就像昨天《有人用它管理投資 投資回報率高達160%》提到的那樣,列出關鍵點清單。

這不輕輕鬆鬆地學到了嗎!

當然,在便宜買這部分,巴菲特堅持用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法,這是個難點!

雖然,它的公式是現成的,但結果卻可能千人千面,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會有一樣的答案。

這是因為其中包含大量需要預測的數據,所以,這個估值法最需要兩方面經驗支撐其中的預測數據,一是投資經驗,二是企業運營經驗,這兩個實在沒有捷徑可走,全靠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放眼望去,整個投資界可能只有巴菲特對這兩塊都特別擅長。

另外,巴菲特曾說過:“我們只是對於估計一小部分股票的內在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別,而絕非那些貌似精確實為謬誤的數字。”

為此,巴菲特甚至選擇“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直接選擇了一個很笨卻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放棄那些盈利很不穩定、很難預測的公司,只尋找未來現金流量十分穩定、十分容易預測的公司。

這充分說明了,投資最重要的是不投什麼,而不是投什麼。

這充分說明了,巴菲特的偉大之處,因為人最難的就是堅持主見,即使看上去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是錯的,也從不動搖。

所以,段永平會有一份“Stop Doing List”清單,坤鵬論同樣也有一份“堅決不投”清單。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二、別提錢,因為錢就是個工具

還有人說,巴菲特人家有保險浮存金,人家錢多任性。

如果這樣想,只能說明你連投資的門檻都沒摸到,甚至完全搞錯了方向,南轅北轍。

首先,學習巴菲特,是學他的錢嗎?

其次,股票投資必須要有鉅額資金才能入市嗎?

再次,難道只有巴菲特身家840億美元才算投資成功嗎?

都不是!

這種錯誤想法關鍵就是錯把錢當成了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就跟打羽毛球一樣,你不能說,人家用的是金羽毛球,金球拍,所以人家才能拿世界冠軍。

你肯定也不會認為,畫家因為用的是金子做的畫筆,才能畫出世界名畫。

在投資中,錢永遠只是你通向成功的工具。

索羅斯:“我不喜歡賺錢,我只是善於賺錢。”

“我一定要對錢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不能做這麼多年,我對錢有興趣的程度,就像雕刻家對陶土或青銅有興趣一樣,那是我工作用的材料。”

索羅斯的父親教誨他,總是把錢當成工具而不是目的。

金錢是人們財富的計量單位,所以,努力賺錢並沒有錯,事實上,對利潤的渴望是驅動市場或整體經濟運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危險產生於渴望變成貪婪的時候。

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 、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困境的要素。

如果讓坤鵬論來總結,我們普通人,千萬不要把股票投資當成暴富之路,當你這麼想時:

第一,你把賺錢作為了股票投資的唯一目標;

第二,當賺錢成為你投資的所有後,你已淪為金錢的奴隸,你的成功與失敗,完全由它說了算;

第三,你將徹頭徹尾地把自己變成賭徒,賺了錢,你會認為自己技術好,要賺更多,賠了錢,你會抱怨自己運氣差,一心想著如何再投入翻本,甚至壓上更多,這樣才更有希望,反正,最終就是十賭九輸。

大部分投資者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想賺錢,而賺錢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自我實現。

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能夠代表一切的是,或者說幾乎能夠代表一切的,是人們的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你把個人的自我實現統統歸結到金錢之上,或是相反,把金錢與自我實現徹底割裂開來,你都必將陷入艱難的困境之中。

只要把自己的投資表現看作是你自己以及你的價值衡量標準的話,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股市,一個檢驗人的好地方,它以火一般的事實檢驗著人們自私自利的本性,當然,這也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檢驗。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三、如果只讓學巴菲特一點,你學什麼?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越學巴菲特,越覺得自己的渺小,越敬畏股市,敬畏投資。

這就對了,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股市能給你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不想直接讓股市用賠錢的方式告訴你答案,那學習巴菲特或其他投資大師,才是最好的選擇。

坤鵬論認為,如果讓我學習巴菲特,只能學一樣,我會堅決地說:安全邊際。

就像芒格所說的那樣,“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60多年來,巴菲特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才百分二十多一點,但時間和複利讓他成為了世界第三的富豪。

所以,急什麼高收益,急什麼必須賺大錢,沒有安全,最終都得還回去。

想通了這一點,你自然會降低自己的要求,不強求一定要成為最牛逼的優勝者,滿足於普通的收益和回報,而不會因此感到羞愧和不安。

當然,大部分人對安全邊際並不以為然,就像只有失去健康時,才會覺得健康有多麼珍貴,萬金不換。

即使虧了錢,他們也只會怨天尤人,從來不找自己的問題。

人這種生物,雖然上天給了他思考的天賦,但他卻總是用來琢磨別人,而很少反思自己。

所以,在股市中,你根本無法讓絕大多數投資者理解安全的意義,因為他們對於股市,甚至是所有遊戲的看法是:投入、投入、再投入,他們認為自己不會被清盤出局,他們總是認為自己肯定可以一夜暴富。

如果把選擇放大到兩樣,坤鵬論會增加一個:終身學習。

因為,很多人都能通過分析得出相似的認知結論,但是,因為各種所受心理的影響不同,他們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所採取的行動各不相同。

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

而這些心理因素大多歸屬於人性之列,反人性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認知,提高認知的唯一辦法就是終身學習。

對於所有投資者來說,投資的陽光大道早已鋪好,就在那裡,誰都可以走,而這個陽光大道就是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所奉行的投資哲學、投資策略、投資標準,甚至是他們的思考習慣和思考方法。

正如巴菲特所說:“你不必成為一名火箭科學家。說到投資,一個智商160的傢伙未必能打敗一個智商130的傢伙。”

"
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長方法就是跟隨真正的大師學習和實踐,我們可能沒有親自拜巴菲特為師的機會,但這又有什麼關係,那麼多書同樣可以成為投資之道的指路明燈,可惜,絕大部分人讀書只讀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差距。
——坤鵬論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坤鵬論認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最缺失的一課就是財富課,我們上學時根本不知道正確的致富之道是什麼,我們工作後,又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著,認為自己真的存在一夜暴富的可能。

所以,才會有人說,巴菲特和索羅斯是天才,我們普通人學不了。

一、段永平,學習巴菲特的好榜樣

確實,這兩位投資大師都有天才的典型特徵,他們都是投資先驅,都發明瞭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方法並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這些方法。

兩個人都是投資家和革新家,堪稱投資世界的愛迪生和貝爾。

不過,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你雖然不能像愛迪生那樣發明燈泡,但打開一盞燈並不需要你成為天才。

其實,中國就有一位學習巴菲特的成功案例。

段永平,被稱為中國隱形首富,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做成其中之一就能在中國企業家中名列前茅,而這些段永平親自操盤,或者由其親傳弟子操盤的企業,除小霸王,都多年稱霸所在行業,還多年屹立不倒。

2002年,40多歲正值壯年之際段永平退居幕後,直接移民到美國,做起甩手掌櫃,陪伴孩子,享受生活,在看到了一本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後,決定殺進股市,開始專注投資與慈善。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成為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

因為他一直堅持價值投資,並取得了不菲的投資業績,甚至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前兩年,據段永平自己說,過去幾年他在美國炒股賺到的錢,比此前他在國內做十多年企業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所以去年有篇採訪文章流傳很廣,坤鵬論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回答。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

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

price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創始人)有很大關係。

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

你看,“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誰都能學的,無外乎在“對”上面大家的評判能力不同而已。

但是,只要堅持這三點,你的投資失敗率就會降低不少。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亦或者,再簡單些如坤鵬論的六字總結:好企業,便宜買。

我們完全可以學習巴菲特針對好企業的衡量指標,學習巴菲特便宜買的衡量指標,就像昨天《有人用它管理投資 投資回報率高達160%》提到的那樣,列出關鍵點清單。

這不輕輕鬆鬆地學到了嗎!

當然,在便宜買這部分,巴菲特堅持用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法,這是個難點!

雖然,它的公式是現成的,但結果卻可能千人千面,即使是巴菲特和芒格都不會有一樣的答案。

這是因為其中包含大量需要預測的數據,所以,這個估值法最需要兩方面經驗支撐其中的預測數據,一是投資經驗,二是企業運營經驗,這兩個實在沒有捷徑可走,全靠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放眼望去,整個投資界可能只有巴菲特對這兩塊都特別擅長。

另外,巴菲特曾說過:“我們只是對於估計一小部分股票的內在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別,而絕非那些貌似精確實為謬誤的數字。”

為此,巴菲特甚至選擇“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直接選擇了一個很笨卻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放棄那些盈利很不穩定、很難預測的公司,只尋找未來現金流量十分穩定、十分容易預測的公司。

這充分說明了,投資最重要的是不投什麼,而不是投什麼。

這充分說明了,巴菲特的偉大之處,因為人最難的就是堅持主見,即使看上去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是錯的,也從不動搖。

所以,段永平會有一份“Stop Doing List”清單,坤鵬論同樣也有一份“堅決不投”清單。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二、別提錢,因為錢就是個工具

還有人說,巴菲特人家有保險浮存金,人家錢多任性。

如果這樣想,只能說明你連投資的門檻都沒摸到,甚至完全搞錯了方向,南轅北轍。

首先,學習巴菲特,是學他的錢嗎?

其次,股票投資必須要有鉅額資金才能入市嗎?

再次,難道只有巴菲特身家840億美元才算投資成功嗎?

都不是!

這種錯誤想法關鍵就是錯把錢當成了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就跟打羽毛球一樣,你不能說,人家用的是金羽毛球,金球拍,所以人家才能拿世界冠軍。

你肯定也不會認為,畫家因為用的是金子做的畫筆,才能畫出世界名畫。

在投資中,錢永遠只是你通向成功的工具。

索羅斯:“我不喜歡賺錢,我只是善於賺錢。”

“我一定要對錢有興趣,沒有興趣的話,不能做這麼多年,我對錢有興趣的程度,就像雕刻家對陶土或青銅有興趣一樣,那是我工作用的材料。”

索羅斯的父親教誨他,總是把錢當成工具而不是目的。

金錢是人們財富的計量單位,所以,努力賺錢並沒有錯,事實上,對利潤的渴望是驅動市場或整體經濟運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危險產生於渴望變成貪婪的時候。

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 、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困境的要素。

如果讓坤鵬論來總結,我們普通人,千萬不要把股票投資當成暴富之路,當你這麼想時:

第一,你把賺錢作為了股票投資的唯一目標;

第二,當賺錢成為你投資的所有後,你已淪為金錢的奴隸,你的成功與失敗,完全由它說了算;

第三,你將徹頭徹尾地把自己變成賭徒,賺了錢,你會認為自己技術好,要賺更多,賠了錢,你會抱怨自己運氣差,一心想著如何再投入翻本,甚至壓上更多,這樣才更有希望,反正,最終就是十賭九輸。

大部分投資者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想賺錢,而賺錢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自我實現。

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能夠代表一切的是,或者說幾乎能夠代表一切的,是人們的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你把個人的自我實現統統歸結到金錢之上,或是相反,把金錢與自我實現徹底割裂開來,你都必將陷入艱難的困境之中。

只要把自己的投資表現看作是你自己以及你的價值衡量標準的話,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股市,一個檢驗人的好地方,它以火一般的事實檢驗著人們自私自利的本性,當然,這也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檢驗。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三、如果只讓學巴菲特一點,你學什麼?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越學巴菲特,越覺得自己的渺小,越敬畏股市,敬畏投資。

這就對了,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股市能給你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不想直接讓股市用賠錢的方式告訴你答案,那學習巴菲特或其他投資大師,才是最好的選擇。

坤鵬論認為,如果讓我學習巴菲特,只能學一樣,我會堅決地說:安全邊際。

就像芒格所說的那樣,“如果把我們最成功的10筆投資去掉,我們就是一個笑話。”

60多年來,巴菲特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才百分二十多一點,但時間和複利讓他成為了世界第三的富豪。

所以,急什麼高收益,急什麼必須賺大錢,沒有安全,最終都得還回去。

想通了這一點,你自然會降低自己的要求,不強求一定要成為最牛逼的優勝者,滿足於普通的收益和回報,而不會因此感到羞愧和不安。

當然,大部分人對安全邊際並不以為然,就像只有失去健康時,才會覺得健康有多麼珍貴,萬金不換。

即使虧了錢,他們也只會怨天尤人,從來不找自己的問題。

人這種生物,雖然上天給了他思考的天賦,但他卻總是用來琢磨別人,而很少反思自己。

所以,在股市中,你根本無法讓絕大多數投資者理解安全的意義,因為他們對於股市,甚至是所有遊戲的看法是:投入、投入、再投入,他們認為自己不會被清盤出局,他們總是認為自己肯定可以一夜暴富。

如果把選擇放大到兩樣,坤鵬論會增加一個:終身學習。

因為,很多人都能通過分析得出相似的認知結論,但是,因為各種所受心理的影響不同,他們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所採取的行動各不相同。

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

而這些心理因素大多歸屬於人性之列,反人性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認知,提高認知的唯一辦法就是終身學習。

對於所有投資者來說,投資的陽光大道早已鋪好,就在那裡,誰都可以走,而這個陽光大道就是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所奉行的投資哲學、投資策略、投資標準,甚至是他們的思考習慣和思考方法。

正如巴菲特所說:“你不必成為一名火箭科學家。說到投資,一個智商160的傢伙未必能打敗一個智商130的傢伙。”

坤鵬論:你再怎麼學巴菲特 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

四、學習巴菲特,但你永遠成不了巴菲特

我們在學校中和老師學習知識,但絕大部分人並未想要成為哪個老師。

所以,學習巴菲特,將他的思想融入到自己你的投資哲學中,而非100%去Copy巴菲特,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巴菲特,如果你試著那麼做,一定會非常痛苦。

這個世界上,只有通過你自己的方法,才可能成就偉大。

而且,坤鵬論也曾講過,投資是一件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事,沒有誰的方法保證100%成功,這裡面還有合不合你的秉性,投不投緣的問題。

坤鵬論認為,你要在學習投資大師的過程中,找到自我,確立自己走哪一條投資之路,摒棄二元論思維模式,兼容幷蓄,吸收他們的好思想,好方法,就像巴菲特師出格雷厄姆,但並未囿於格雷厄姆,最終成就了巴菲特式的價值投資。

芒格有句話說得特別好,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你不用成為任何人,只要成為自己所能成為最優秀的人,而且不斷進取。

坤鵬論認為,投資對自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現了真實的自我,而且自己比自己想象得要年輕的多,應該以更加年輕的方式去行為處事。

如果不是如此,巴菲特就不可能在其他人已經是退休狀態的時間裡仍然在不斷完善自我。

所以,對待巴菲特,你應該把他想成一位老師,而不是楷模。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