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作文教練 陸九奇

長年從事編輯和撰稿工作,研究作文教育逾10年,在人民文學、機械工業、農村讀物、東北師大等出版社主編作文類圖書近30種。對中小學作文教育有系統化見解,希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助力孩子寫出好作文。

時間不顯慈悲,慈悲的是人。但時間很忠實,忠實記錄每一個故事。——作者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時間讓我們更好地感知故事

時間對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記敘文六個要素當中,時間總是排名第一的。當你在動筆寫文章之前的檢索素材過程中,你會不知不覺地按照時間的線索來完成檢索,時間構成了你的搜索意識。然後你的思維停留在某一刻,你意識到這個時間點的重要價值,精當的素材隨之而來,你的文章有如奔騰的溪水,一往無前了。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人在時間的維度中成長

常見的時間體現有三種,一種是清晰的,一種是模糊的。一種是體現跨度的。

清晰的時間標識對文章的意義在於,可以讓你和讀者都非常準確地知道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刻。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還記得嗎?

比如在寫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時,時間必須明確交代。如《開國大典》一文,開篇就是對準確時間的交代:“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文中又說:“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又如在《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一文中,開篇也寫道:“1987年3月15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文中又說:“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實驗的第一步……”。而在《錢學森歸國》一文也是如此,作者在開篇寫道:“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文章結束前說:“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於踏上了歸國的航程……”。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必須清楚交代發生的時間。而在一般性的記敘文當中,有時候也有明確交代時間的必要,如你可以在文章的開頭說:“上週日的晚上……”,這樣的時間就很明確。

有些文章則只需交代模糊的時間就行了,就像我們從小就聽慣了的那些故事,這些故事的開始總是這樣說的: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有些時間是模糊的

到底多久?到底發生在什麼朝代?對這些故事來說是沒有精確的必要的,也很難找到精確的時間。但這不意味著模糊的時間全是因為年代久遠。在《頂碗少年》一文中,作者開頭就說:這是發生在20多年前的事情了……;在《鋼琴之王的微笑》一文中,作者將時間的準確性和模糊性結合了起來,他說:1832年的一天……。其中的“1832年”的非常準確的,但“一天”就顯得很模糊,至於是哪一天其實並不重要。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作者說故事發生在“大年夜”: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黑又冷的晚上……

體現跨度的時間常常出現在文中,一般是針對故事發生的階段性才出現的。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時間總是一路向前,不管不顧

比如在《鋼琴之王的微笑》一文中,李斯特在頭一天晚上知道了冒充自己學生並準備在這座城市開鋼琴演奏會的學生的故事,十分同情這個姑娘,於是打算幫助她,於是在第二天的晚上,他們同臺出現在鋼琴演奏會上。這樣的時間既體現出後續故事發生的時間,又和前面的故事形成良好的延續,是一種自然的延續,這就是時間的跨度。再如,我們常見的“一轉眼,10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時間信息也是一種跨度。

關鍵的是:作為六個要素的第一個,時間的出現、時間的交代可以有多種方式。除了上面出現的那種準確時間、模糊時間的交代之外——這種主要體現出情節的向前發展,同時時間對故事的發生和寫作效果有一種渲染的作用。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渲染那個故事,時間可以做到

比如童話故事中的“那個又冷又黑的夜晚”絕不給人以一絲一毫的溫暖,讓人覺得在這個時間發生的故事很可能是悲慘的。而在一些諸如“黎明、傍晚、夕陽西下”等交代時間的變化時,很有助於我們在時間出現和變化時導入一些環境的描寫、一些心理的描寫啊!比如,傍晚時分,你對故事發生地點的各種環境的描寫,以及由此延生出的一些心理描寫,就很能為文章增添不盡的景緻。

從這點看,唯有時間能讓故事定格在那裡,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它們,等待著我們寫出它們。所以,想要寫出好故事,請注意琢磨一下如何交代時間。

一篇文章中的“時間”有什麼用?怎麼用更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