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文學 張愛玲 胡蘭成 小說 藝術世界 藝術世界 2017-08-27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1927年,7歲的張愛玲隨家回到上海,不久,母親回國,她又跟著母親學畫畫、鋼琴和英文。張愛玲對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極為敏感,她曾在《天才夢》中說:“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1930年十歲時,母親堅持送張愛玲進學校讀書,為此同父親大吵一場。母女倆偷著跑到黃氏小學,張瑛正式取名張愛玲。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1937年《國興》刊載小說《牛》《霸王別姬》及《讀書報告叄則》《若馨評》,《鳳藻》刊載《論卡通畫之前途》。夏天,畢業於聖瑪利亞女校;母親第二次出國歸來,張愛玲因躲避日寇炮火到母親家住,遭父親毒打。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1938年,舊曆年的前一天,逃出父親家,從此與父親家告別。同年,在困境中終於長成大姑娘的張愛玲再一次接受了命運的考驗:她雖然考取了英國的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前往。

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專攻文學。

1940年四月十六日,《西風》月刊三週年徵文揭曉,張愛玲的《我的天才夢》獲第十三名。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1961年張愛玲為了蒐集寫作材料,自美飛臺轉港。這是張愛玲唯一的臺灣行,後來寫入英文散文題目是《重回前方》。十一月到港後為電懋電影公司趕寫了兩個劇本,其中之一是一九六一年極為賣座的《南北和》續集《南北一家親》。在臺灣旅行期間,丈夫賴雅在美中風癱瘓,此後對張愛玲的生活和精神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又一度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裡,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在文壇中赫赫有名的她,卻因為和胡蘭成的失敗婚姻,最後只得遠走他鄉!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一九九五年中秋夜,曾經矚目中國文學界的才女張愛玲猝死於洛杉磯一公寓內,享年七十五歲。

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壇上再一次復甦。這位沉沒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間又浮出水面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恆的,因為張愛玲孤獨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蒼涼與無盡嘆息化成玻璃靈柩,守護著她過去的燦爛。隔著空間和時間的玻璃牆望回去,越光輝的成就也越淒涼。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孃的監管中成長(詳見《私語》)。或許這是導致張後來的作品充滿悲觀與勢利的主要原因。她筆下的女性是實實在在的:自私、城府,經得起時間考驗。就是這些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恆性加重了她文字裡蒼涼的味道,反覆地提醒著我們所有現今的文明終會消逝,只有人性的弱點得以長存於人間。至於她本人亦是斤斤計較的小女人:認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質遠較抽象的理想重要。

張愛玲離開了父親逃到了母親那裡,母親給了她兩條路,讓她選擇:“要麼嫁人,用錢打扮自己;要麼用錢來讀書。”張愛玲毅然選擇了後者,然而,母親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好,而母女間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地、以一種不易察覺的形式在慢慢地激化。張愛玲說:“這時候,母親的家亦不復是柔和的了。”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在亂世之中,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後的分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個躺在藤椅上翻讀雜誌的中年男人。當他看到一篇小說時,才剛讀了個開頭,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細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個男人就是胡蘭成,他讀的小說就是張愛玲的《封鎖》。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但很快,他們戀愛了。他們談情說愛的方式似乎是他們最初相識的延續。胡蘭成在南京辦公,一個月回一次上海,一住八、九天。每次回上海,他不回美麗園自己的家,而是徑直趕到赫德路,先去看張愛玲。兩人每天在一起,喁喁私語無盡時。但當時世人並不瞭解他們之間的感情,只覺得胡蘭成的政治身份是漢奸,又有妻室,年紀大到幾乎可以做張愛玲的父親。世人都覺得這樣的愛情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都是為張愛玲惋惜的。她卻不覺得。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便容易對大齡男性產生特別的感情,所以,年齡問題也不是障礙。於是,她傾盡自己的全部去愛他了,就這樣在世人詫異的眼光中相愛了。愛得那樣的超凡脫俗。

20世紀50年代初,胡蘭成移居日本,與上海大流氓吳四寶的遺孀佘愛珍同居。而張愛玲也已離開大陸到了香港。胡蘭成得到消息,曾託人去訪她,但未遇著,那人便留下了胡蘭成在日本的地址。半年後,胡蘭成收到了一張明信片,沒有抬頭,沒有署名,只有熟悉的字跡:魅力永具的天才女作家

《張愛玲》——張愛玲書中的女人

張愛玲的作品取材於世俗生活,將西方現代心理分析派的要領和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筆法奇特地結合在一起,風格富麗堂皇而且充滿豐富的意象。晚年的張愛玲孤獨地居於美國,於1995年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前夕悄然離世。她選擇了靜寂封閉的生活,因為熱鬧對於她來說早已是過眼煙雲。

張愛玲經典語錄 ; 男人徹底懂了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碰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以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女人真是幸運——外科醫生無法解剖她們的良心。

女人一輩子想的是男人,唸的是男人,怨的也是男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