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跟著老匠人學習傳統修繕技藝

文物 建築 美術 裝修 上海觀察 2017-06-12

上海音樂廳的大理石柱子是真的大理石嗎?其實,那是工藝師一筆筆手繪上去的紋路。在展示現場的白色石膏羅馬柱上,上海建築裝飾集團假石紋工藝師呂繼軍向市民揭開了“以假亂真”的手藝奧祕。呂繼軍用毛筆蘸上顏料,在石膏柱上輕輕畫出紋路,再拿刷子一點點暈開,佈局、著色都有講究。“我是學油畫出身,平時也會注意研究觀察天然的石頭紋路。”他介紹,這種高強石膏要先進行打磨、修補,刷底漆,做手繪大理石底色,再刷底漆、清面漆等,整根柱子需要幾天時間。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跟著老匠人學習傳統修繕技藝

現場展出各類傳統建築裝飾工具,當年工匠們就是用這這些工具砌出獨具特色的清水牆。

這種工藝在文物建築修復中應用很廣,上海音樂廳、和平飯店、浦江飯店都有這種假石紋柱子。上海音樂廳建造於1930年代,整體平行遷移後,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對其進行了全面裝修,大廳中的“石柱”正是出自於呂繼軍之手。這些石柱原本是貨真價實的大理石,但有相當程度的破損,通過修復技藝,恢復了原本的優雅風範,又煥然一新。“其實上海現存歷史建築中的大理石整柱並不多,大部分是使用繪製或者拼接,整柱大理石材非常難得且昂貴,使用這種工藝可以達到很好的裝飾效果,也利於再次修復。”上投大廈民國時期大理石的扶手,其中有一段也是經呂繼軍修復,在肉眼看上去渾然一體,只有親手觸摸,才能略微感覺到材質上的區別。

除了手繪大理石,還有不少市民嘗試體驗較為簡單的“貼金”工藝。工藝師教市民在已經塗好膠水的羅馬柱上貼兩到三層金箔,用掃金筆一一掃清,製作過程中,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緻。這種貼金工藝常用於寺廟外立面,上海展覽中心序館的金頂也是使用這種工藝修復的。當時,序館金頂損壞嚴重,為恢復原樣,施工隊伍將鎏金板全部編號拆卸,整修翻新後重新安裝,耗用黃金5千多克,打洞6萬餘隻。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跟著老匠人學習傳統修繕技藝

技師現場示範,指導市民體驗裝飾貼金箔工藝。

不少市民還記得去年底一期竣工的舊上海市圖書館修繕擴建工程,在修繕中用到的彩繪工藝也在現場進行了展示。當時為了達到精緻效果,彩繪工作持續了半年之久。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跟著老匠人學習傳統修繕技藝

技師現場演示彩繪技藝。

自1989年以來,上海市分五批公佈了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其中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30處。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已於2015年8月17日對社會公佈,一共426處,自今年6月10日起,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正式掛牌。此外,為讓歷史建築保護和利用更貼近市民生活和城市經濟發展,優秀歷史建築管理APP“行走上海ArchiGo”也於6月10日正式上線。通過該軟件,市民可以方便搜索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文字和圖片信息,直觀有趣的瞭解該建築的歷史傳承和變革。

6月10日,全市有100處文物建築向社會免費開放。據市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天氣原因,一些往年參觀熱點今年未見大客流,但仍有觀眾不顧暴雨前往。在楊浦區原國棉九廠老辦公樓裡,來參觀的不少觀眾是原國棉九廠的老員工,他們在觀看展覽、體驗修繕工藝之餘也四處走走看看,流連忘返。“退休後,我們偶爾還會回來看看,對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感情。”

題圖說明:技師現場展示繪製大理石紋技藝。

(圖片來源:蔣迪雯 攝 圖片編輯:曹立媛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