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文物 博物館 民俗 三農 聊城新聞網 2017-04-06

□記者 洪祥 通訊員 王慶友

清明小長假,位於聊城古城的微型博物館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也引發了我們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

走進一個博物館,就能瞭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清明時節,位於聊城中華水上古城的各個專題微型博物館又成了遊客駐足參觀的好地方。兩年來,聊城市文廣新局圍繞“微博之都”的建設,以文博單位建分館的形式,建設了契約文化博物館、鄉村記憶博物館、老照片博物館三個專題性博物館,於2015年10月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怎樣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利用,微型博物館建設是一條捷徑。在古城保護與改造項目實施過程中,聊城著力打造“微博之都”(中小型博物館之城),利用各類保留建築、擬恢復的歷史遺蹟和景點設置專業或附屬博物館,通過將不同歷史斷面、不同文化層次、不同主題內容在博物館的集中展示,把古城區打造成為聊城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區、聚集區。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三個專題博物館在發揮博物館功能方面相得益彰。

微型博物館盤活了文物資源,提高了藏品利用率。對於國有博物館來說,展品只佔藏品總數的一小部分,有很多藏品常年存放在庫房,利用率低。運河博物館歷年徵集到的一些民俗文物,與運河博物館基本陳列內容關聯性小,沒有合適的展示空間。契約館建成後,將部分民俗文物運至展廳進行展示,豐富了展覽內容。聊城鄉村記憶博物館共有藏品4000餘件,遷入新址之前大多存放於光嶽樓墩臺內,展示面積狹小,達不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且不利於光嶽樓的消防安全,前來參觀的市民寥寥無幾。新館開放後,市民紛紛來館參觀,社會反響良好。三館建成開放極大地盤活了我市文物藏品資源,使原本存於庫房的館藏文物“活”了起來,真正起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微型博物館讓社會力量充分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來。近年來,聊城民間收藏方興未艾,藏品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私人收藏是國有收藏單位的有益補充,三館的布展運營將社會力量尤其是民間收藏者隊伍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三館在籌建過程中,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許多市民將家中收藏的老物件、老照片交給博物館,許多收藏愛好者免費將藏品交由博物館展示,極大地豐富了展陳內容。藏家有藏品,卻苦於沒有合適場所展示,三館建成開放使私人藏品公共化,使文化資源更為充分地為人們利用。許多收藏家、學者、企業家還積極參與博物館的管理決策,為博物館發展出謀劃策。

微型博物館讓博物館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三館位於古城文化旅遊區,儘管對外開放時間不長,已成為古城旅遊的新亮點,增加了古城區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截至2016年底,已累計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不僅有當地群眾,也不乏外地遊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三個分館作為總館服務的有益補充,對公眾免費開放,並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宣傳、學習活動,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契約博物館的“契約文化陳列”入選“第三屆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2016年“五一”期間,契約分館舉辦了慶“五一”書畫作品展,書畫作品深入、精闢地闡釋了契約文化和契約精神。去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鄉村記憶博物館精心策劃了“魯西民間藝術展”,深入到東昌府區河東小學,為孩子們送去了一道文化大餐,展覽圖文並茂,設計風格簡潔明快,深受學校廣大師生的喜愛。老照片博物館在展示珍貴歷史影像的同時,還積極打造綜合性的攝影交流互動平臺,增加參與性,引導更多的人愛上攝影,讓更多的攝影愛好者記錄現實生活。

三點啟示

在三館建設運行過程中,聊城市文化部門創新性地採用了總分館制、社會化參與等模式,對於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建設運行也具有借鑑意義。

【啟示一】 可將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力量優化整合,共同助力公共文化建設。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可借鑑古城區三個分館的創辦模式,由非文化單位提供場所,陳列布展、日常管理運營由文化部門負總責,同時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多方參與,共贏多贏,做到社會文化社會辦。

【啟示二】 有利於整合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場館服務效能,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實行總分館制可以有效解決基層公共文化資源分散、各自為政、重複建設帶來的公共文化服務不均等、效率低等問題,通過服務體系建設,發揮總分館的優勢,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啟示三】社會化運營既可以解決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核定編制、人才不足的問題,又可以緩解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增多與政府直接提供能力有限的矛盾。政府購買服務可以培育更多的社會文化機構,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政府為場館的運行和開放服務提供經費保障,還要按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開放服務標準要求進行考核監管,確保其公益特性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