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文玩 深科技 藝術 佛學 般若佛學 2017-07-08

本文同步發稿至【般若佛學】APP,安裝般若佛學APP,讓閱讀成為一種修行,更攢福報。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人對名利的慾望似乎永無止境,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享受知足之樂。其實,很多人囤積的財富已經夠多了,只是不懂滿足,也不會利用財富為自己累積福報。人們想要活得瀟灑漂亮,房子越來越漂亮,車子越來越漂亮,穿的用的都越來越漂亮,但人與人之間,就像蓋房子用的鋼筋水泥一樣冷漠,彼此的關係也越來越遠,難尋生動而有溫度的人生。光是外表光鮮亮麗有什麼用?人們彼此間隔產生的冷漠,讓各種不良現象層出不窮,人性本善延伸出來的種種美好被掩蓋甚至消失,這是什麼引起的?只有每個人都向自己內心深處去看,去反省,才能找到答案。而佛陀的教義,對人們的反省會非常有用。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一個人,只要將佛法應用到自己的身口意上,這種反觀自心帶來的改變會是巨大的。世俗上無論你做任何讓自己快樂的努力,幾乎都逃不開痛苦的閉環。比如,拼命工作換取更多錢財和更高的地位,卻發現身體越來越差,想通過各種運動與保健品來讓身體健康,通過禪修班來提升自己的心靈,通過國學班讓自己懂得很多道理,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等等,實際上都是用一種新的痛苦方式,試圖消除之前短暫的痛苦方式,只不過是用快樂的假象與幻覺,讓自己陷入連環的痛苦之中。

世俗上的良藥多是苦口的,佛法妙藥也是一樣。如果你覺得學佛之後,有點兒“苦”,那說明正在解你中的“毒”,正在治你得的“病”。唸經、持咒、供佛,作大禮拜等等,學佛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形式上的內容,不是佛菩薩需要,是你需要。

如果你的家裡沒有供佛菩薩像,就算你說自己信佛,也很容易忘記自己是個佛教徒。有些人經常講,“我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個形式,去拜佛。”實際上,這樣說的人,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佛,說信佛是假的,所以他才不願意拜佛。這些人只是講講大話,說說口頭禪罷了,正如在世俗教育中從不去學校跟老師上課學習的人一樣,那些人說自己心中有學校,有老師和知識,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現在很多人喜歡戴佛珠,不論是不是皈依的佛弟子,佛珠會出現在很多人的手上、脖子上,人們戴著佛珠,覺得歡喜,內心也多了一份安寧,這裡面也有期望獲得佛菩薩保佑的心態。就算這個人不是皈依的佛弟子,只是愛好盤佛珠,他都慢慢會有一些改善。一個手上盤著佛珠的人,跟手上不盤佛珠的人,幹壞事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每次他想幹個什麼壞事的時候,想要打人罵人的時候,他會覺察到自己盤著的是佛珠啊,心中會產生一定的約束力;當他想要發作的時候,對方會說:“你這個人,還拿著佛珠……”馬上約束力又來了。如果他沒有拿著佛珠,會隨意胡作非為,因為沒有約束的念頭。

一個手上拿佛珠唸經持咒的人,跟一個手上沒拿佛珠唸經持咒的人,雖然都被稱為所謂虔誠的佛教徒,但這種虔誠的程度會有差別。如果一個佛弟子手上沒有佛珠,他很容易忘記自己要念經持咒;如果一個佛弟子手上拿著佛珠,很容易就提醒自己,要念經持咒。因為“佛珠”是計數器,也有“提醒”的功能,提醒你要學佛,提醒你要聞思修佛法,提醒你要提起正知正念。

你們在家裡拜佛也是一樣,雖然大家都知道,各種材質做成的佛像,不可能是真正的佛陀,就像你家裡的電視機,不是電視臺也不是衛星,但是它能接收電視信號,當我們把頻道調好,它就可以播送電視臺對應的節目給我們;當然你放臺電視在家裡,也會提醒你能看電視。佛像剛好也起到這個作用,凡夫俗子們直接聯繫佛和菩薩們,不太可能,就像我們不能直接看到電視信號一樣,佛像可以讓信眾將虔誠心集中在那兒,將心的頻道調到佛菩薩那裡,佛菩薩會通過佛像來加持信眾;家裡放著佛像,也會提醒你作為一個佛教徒,要好好學佛。

信佛、學佛,要不斷反觀自心,提醒自己,紅塵俗世有數不清的誘惑和陷阱,有“提醒”還要有覺醒,將自己的身口意調整到正確的方向,而不至在輪迴中無助地迷失,無法找到出路。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如何供佛?

第一:要放在高而乾淨的地方,不能放在臥室 過道廚房陽臺等不敬不淨之處。有一份恭敬 一分收穫十分恭敬十分收穫。

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儘量請好香.質量好,其味有益身體健康,對空氣也好.可請檀香等)

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帶蓋的杯子,乾淨,也避免了小蟲飛入,去佛店找.)

水,第二天可以飲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貼近供具飲用,需將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

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乾果)千萬不能供酒肉。

第五:如果條件不允許,一定要放在臥室的,請用黃色的或者紅色的淨布遮蓋。

第六: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清水和淨布。

佛珠數目代表的意思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

(一)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二)一千零八十顆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三)五十四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五)三十六顆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六)二十七顆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七)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九)十四顆

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學 既然佛在心中,為何還要供佛像、持念珠?

安裝【般若佛學】APP,讓閱讀成為一種修行,免費祈福、更攢福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