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溫暖冬至 山羊 美食 蒙古 服裝 養羊 訴說陝北 2019-05-27

生活與羊——百姓的吃穿用度

曾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在陝北見到一個放羊娃,問:放羊為了什麼?放羊娃回答:為了掙錢。問:掙錢幹什麼?答:找老婆。問:找老婆幹什麼?答:生娃娃。問:生娃娃又是為了什麼?答:放羊。儘管不乏貶義,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過去陝北人生活的某種寫照。

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在陝北農村,養羊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維生方式,羊也因此成為陝北人居家生活的必不可

少之物,除了吃羊肉之外,人們還穿羊皮、鋪毛氈。

吃羊肉:

陝北人愛吃羊肉,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陝北養羊多。過去“有餘之家,必先飲酒食羊肉”(乾隆《府谷縣志》)。而大多數陝北人“居則挖土為窯,衣則羊裘,食惟羊肉”(《陝西懷遠縣誌》)。在陝北鮮見將羊肉切成小塊買賣的,要麼是整羊,要麼按照羊的四肢分為四大塊,所以被稱為陝北—大怪:“羊肉按件不零賣”。

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陝北人嗜好吃羊肉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陝北的羊肉好吃。從原材料上講,黃土高原溝壑之間成長的山羊,活動量大,又能吃到一種俗稱“百里香”的地椒草。

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因此山羊肉質鮮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時香而不羶,肥而不膩。從烹製手段上講,大塊熬燉,大盤盛裝,斷生即食,口味偏鹹,具有蒙古風味特色,其實也是遊牧民族遺風的一種體現。

從加工來講,一般是現宰、現烹、現熟。從調味品的使用方面主要是加入本地所產的地椒和紅蔥,“地椒,本名水楊,土人採之代花椒,用以煮羊肉,味甚佳”(民國《米脂縣誌》),所以燉出來的羊肉無腥無羶,清香可口。除了常見的燉之外,烹製手法上還有燜、炒、烤、燒、烙、蒸、熬等。

穿羊皮:

陝北人“多服無布面皮裘,不甚飲茶,尚黃軟米、羊肉”(乾隆《府谷縣志》)。羊皮襖極具實用性,放羊、趕集、修梯田、打壩等,幾乎都離不開老皮襖,有“白天穿,晚上蓋,天陰下雨毛朝外,蝨子咬起牆頭晒”之說。除了山羊皮襖外,還有的用羊毛擀成的“氈胎子”做棉衣。當然,為了省事還有用羊毛代替棉花縫製過冬禦寒厚衣服的。

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鋪毛氈:

羊毛氈具有防潮、保暖的功能。鋪在席子上面,一盤炕大致需要三條氈可以鋪滿。所以人們說一炕氈,其實指的就是三條氈,這種氈被稱為三五氈,即長五尺,寬三尺。

此外,根據炕的大小還有二五氈和四六氈等。氈有沙氈、棉氈、灰氈之分,沙氈的原料是山羊毛,山羊毛較硬,所以沙氈看起來和用起來較為粗糙;棉氈的主要原料是綿羊毛,綿羊毛較山羊毛柔軟,且一般顏色為白色,所以棉氈較為柔軟、細膩。灰氈是雜毛氈。

有的氈匠在氈面上加紅、綠、黑色製作花樣,常見的有“富貴不斷頭”、“勾連萬字”、“單雙寶葫蘆”、“紅雙喜”等吉祥圖案。因為生活中需要羊毛氈,所以催生了與之相對應的另一個職業,那就是氈匠,也叫“毛毛匠”。

據傳,擀氈技藝是宋末及元朝時期由蒙古遊牧部落傳入,過去陝北是蒙、回、漢等多民族雜居區,當時蒙古族人居住氈堡,用氈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學習了擀氈技藝。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氈在陝北所佔有的“一席之地”已越來越少。

民歌唱羊——文化的口耳相傳

在陝北民歌中,羊肉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民歌中將羊肉這種美食與美好的愛情聯繫在一起,以羊肉起興,表達心意:

蕎麵圪坨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

手提上羊肉懷揣上糕,我冒上性命往哥哥家裡跑。

小米乾飯羊肉丁丁湯,主意打在你身上。

大骨頭羊肉沒啃夠,難難為為不想走。

一碗碗羊肉一疙瘩糕,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妹妹的好。

羊腥湯掛麵紅碗裡撈,你還嫌妹妹心不好。

吃了一碗羊肉沒喝湯,你有錢財我不想。

陝北人的“羊”情結(二)

歌聲裡的羊肉顯然是一種意象,飲食男女吃則羊肉最好,情則愛情最美。而離別之情則是最苦,同樣以羊肉來喻指,亦即拋妻別子、離家舍業是不得已的放棄,放棄最美好的東西。初一走了十五來,一碗羊肉直放壞。

鐵鍋砂鍋熬羊肉,趕上牲口走草路。

三根鞭子走南路,小砂鍋子熬羊肉。

白麵饃饃燴羊肉,我知道你這回沒盛(待、住的意思)夠。

他坐在炕上吃羊肉,咱圪蹴在地裡挽黑豆。

一鍋鍋羊肉半鍋鍋油,你哭成這麼格我咋走。

這一句句信天游,一首首陝北民歌,將羊在陝北人心目中的地位口耳相傳。正是在這種吟唱中,羊不僅是生財之道、吃穿用度的必需品,還成為陝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文化羊悟,“羊大為美”得到了進一步闡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