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Candice

經濟社會的我們失去了獨處的能力。

法國七十年代有一個社會調查表明,在城市工作的很多人,回家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他們不是想聽新聞資訊,只是尋求外界聲音的陪伴;

有一群人看到網傳的孤獨排行榜,心裡小心翼翼地想“說的是我嗎?”

我們中的不少人,在群體中永遠不做第一個發言的人,當然也絕不當最後一個,一般會等過半的人說話了再表態;

這些人習慣了左顧右盼,習慣了群體和融合,忘記了自己。

身邊朋友常說“想找一個有趣的人”,90後對於“靈魂伴侶”的追求越來越強,但是當你處於擺脫孤獨的目的去尋找遠離孤獨的辦法的時候,將會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因為不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也無法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產生巨大的虛無感。

你被“我是孤獨的,我必須要擺脫孤獨”這種想法驅使著、逃離自身、尋找陪伴,可你忘記了,想要打破孤獨正是孤獨最大的來源。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說,人從一出生就被劈成兩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

很多人相信這個話,認真的尋找著,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實踐一次或兩次,地球茫茫人海這麼大的數目,大家算一下,我們找到所謂的‘對的人’的概率高嗎?


"

文/Candice

經濟社會的我們失去了獨處的能力。

法國七十年代有一個社會調查表明,在城市工作的很多人,回家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他們不是想聽新聞資訊,只是尋求外界聲音的陪伴;

有一群人看到網傳的孤獨排行榜,心裡小心翼翼地想“說的是我嗎?”

我們中的不少人,在群體中永遠不做第一個發言的人,當然也絕不當最後一個,一般會等過半的人說話了再表態;

這些人習慣了左顧右盼,習慣了群體和融合,忘記了自己。

身邊朋友常說“想找一個有趣的人”,90後對於“靈魂伴侶”的追求越來越強,但是當你處於擺脫孤獨的目的去尋找遠離孤獨的辦法的時候,將會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因為不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也無法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產生巨大的虛無感。

你被“我是孤獨的,我必須要擺脫孤獨”這種想法驅使著、逃離自身、尋找陪伴,可你忘記了,想要打破孤獨正是孤獨最大的來源。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說,人從一出生就被劈成兩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

很多人相信這個話,認真的尋找著,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實踐一次或兩次,地球茫茫人海這麼大的數目,大家算一下,我們找到所謂的‘對的人’的概率高嗎?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我們一生,能自始至終同行的只有自己,因此,學會和自己相處很重要。

蔣勳說,我們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應該是自己,不借助外物地靜靜坐著,感受自己的情緒,聽自己想說的話,給自己寫首詩,溫柔的對待自己。

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孤獨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交流”的精神大滿足的狀態,李太白也寫過類似的精神狀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寂寞完全不一樣,是一個人總是匆匆逃離自己,拒絕面對心裡的想法,終有一日發現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時候,那種孤涼感。

我們的社會是儒家文化浸染的,講究五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都是同別人相處的模式,很少關注自我的存在。

百家爭鳴的時代,不同學說之間是相互牽制的,不會一家獨大,因此人們可以選擇重視仁義禮智的儒家,也可以選擇無為而治的道教。

但是當秦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儒學就帶上政治強制的色彩,變成儒教,這樣的文化體制牽引發展的社會就像破腳的巨人,思想不夠健全,不夠包容。

強調仁義禮智的文化忽略了對個性的尊重,這種形成機制是符合經濟發展方式的,古時的農耕文化環境下,眾人齊心協力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更好的經濟,養家餬口畢竟是基本需求,要是有誰總是挑事,破壞大家的合作,那人一定會被眾人責備。生產方式決定了文化選擇,文化發展塑造了我們的群體社會。

但群體社會帶有一定弊端。


"

文/Candice

經濟社會的我們失去了獨處的能力。

法國七十年代有一個社會調查表明,在城市工作的很多人,回家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他們不是想聽新聞資訊,只是尋求外界聲音的陪伴;

有一群人看到網傳的孤獨排行榜,心裡小心翼翼地想“說的是我嗎?”

我們中的不少人,在群體中永遠不做第一個發言的人,當然也絕不當最後一個,一般會等過半的人說話了再表態;

這些人習慣了左顧右盼,習慣了群體和融合,忘記了自己。

身邊朋友常說“想找一個有趣的人”,90後對於“靈魂伴侶”的追求越來越強,但是當你處於擺脫孤獨的目的去尋找遠離孤獨的辦法的時候,將會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因為不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也無法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產生巨大的虛無感。

你被“我是孤獨的,我必須要擺脫孤獨”這種想法驅使著、逃離自身、尋找陪伴,可你忘記了,想要打破孤獨正是孤獨最大的來源。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說,人從一出生就被劈成兩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

很多人相信這個話,認真的尋找著,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實踐一次或兩次,地球茫茫人海這麼大的數目,大家算一下,我們找到所謂的‘對的人’的概率高嗎?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我們一生,能自始至終同行的只有自己,因此,學會和自己相處很重要。

蔣勳說,我們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應該是自己,不借助外物地靜靜坐著,感受自己的情緒,聽自己想說的話,給自己寫首詩,溫柔的對待自己。

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孤獨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交流”的精神大滿足的狀態,李太白也寫過類似的精神狀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寂寞完全不一樣,是一個人總是匆匆逃離自己,拒絕面對心裡的想法,終有一日發現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時候,那種孤涼感。

我們的社會是儒家文化浸染的,講究五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都是同別人相處的模式,很少關注自我的存在。

百家爭鳴的時代,不同學說之間是相互牽制的,不會一家獨大,因此人們可以選擇重視仁義禮智的儒家,也可以選擇無為而治的道教。

但是當秦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儒學就帶上政治強制的色彩,變成儒教,這樣的文化體制牽引發展的社會就像破腳的巨人,思想不夠健全,不夠包容。

強調仁義禮智的文化忽略了對個性的尊重,這種形成機制是符合經濟發展方式的,古時的農耕文化環境下,眾人齊心協力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更好的經濟,養家餬口畢竟是基本需求,要是有誰總是挑事,破壞大家的合作,那人一定會被眾人責備。生產方式決定了文化選擇,文化發展塑造了我們的群體社會。

但群體社會帶有一定弊端。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群體社會不允許有刺,講究籌歸一,特立獨行就是大逆不道。

就像經歷文革的人說,那時候一群人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能做第一個,也絕不要當最後一個,聰明的做法就是聽大多數人都說話了再表態,藏在群體裡才不會錯,藏起自己的刺才能保命。

但偏偏有些人,活出了孤獨感,晉代時期美男子嵇康只願和知己相處,但也許是高處不勝寒,後來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陷害,壓至刑場臨終前,最後一次彈奏《廣陵散》。

他選擇不留下曲譜,大抵是認為不是人人都配聽《廣陵散》,活不出孤獨感的人聽這個曲子也只是附庸風雅而已,因此人間再無此音。

過於注重群體的社會中,道德容易成為一種工具,靠表演獲得,就像有些地區存在的“僱人哭喪”的做法。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母親的葬禮上,弔唁者紛紛嚎啕大哭,聲淚俱下,獨有阮籍一人滴淚未落,待到眾人散去,他吐血數升。

他認為盡孝是自己的事,不想表現給別人看,不願迎合社會的喜好。如果道德可以靠演技,演技最好的人就會成為最高尚的人,是一種造假和偽善。


"

文/Candice

經濟社會的我們失去了獨處的能力。

法國七十年代有一個社會調查表明,在城市工作的很多人,回家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他們不是想聽新聞資訊,只是尋求外界聲音的陪伴;

有一群人看到網傳的孤獨排行榜,心裡小心翼翼地想“說的是我嗎?”

我們中的不少人,在群體中永遠不做第一個發言的人,當然也絕不當最後一個,一般會等過半的人說話了再表態;

這些人習慣了左顧右盼,習慣了群體和融合,忘記了自己。

身邊朋友常說“想找一個有趣的人”,90後對於“靈魂伴侶”的追求越來越強,但是當你處於擺脫孤獨的目的去尋找遠離孤獨的辦法的時候,將會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狀態。

因為不懂得和自己相處的人,也無法和別人相處,無法和別人相處會讓你產生巨大的虛無感。

你被“我是孤獨的,我必須要擺脫孤獨”這種想法驅使著、逃離自身、尋找陪伴,可你忘記了,想要打破孤獨正是孤獨最大的來源。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說,人從一出生就被劈成兩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

很多人相信這個話,認真的尋找著,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實踐一次或兩次,地球茫茫人海這麼大的數目,大家算一下,我們找到所謂的‘對的人’的概率高嗎?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我們一生,能自始至終同行的只有自己,因此,學會和自己相處很重要。

蔣勳說,我們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應該是自己,不借助外物地靜靜坐著,感受自己的情緒,聽自己想說的話,給自己寫首詩,溫柔的對待自己。

孤獨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孤獨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交流”的精神大滿足的狀態,李太白也寫過類似的精神狀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寂寞完全不一樣,是一個人總是匆匆逃離自己,拒絕面對心裡的想法,終有一日發現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時候,那種孤涼感。

我們的社會是儒家文化浸染的,講究五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的都是同別人相處的模式,很少關注自我的存在。

百家爭鳴的時代,不同學說之間是相互牽制的,不會一家獨大,因此人們可以選擇重視仁義禮智的儒家,也可以選擇無為而治的道教。

但是當秦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儒學就帶上政治強制的色彩,變成儒教,這樣的文化體制牽引發展的社會就像破腳的巨人,思想不夠健全,不夠包容。

強調仁義禮智的文化忽略了對個性的尊重,這種形成機制是符合經濟發展方式的,古時的農耕文化環境下,眾人齊心協力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更好的經濟,養家餬口畢竟是基本需求,要是有誰總是挑事,破壞大家的合作,那人一定會被眾人責備。生產方式決定了文化選擇,文化發展塑造了我們的群體社會。

但群體社會帶有一定弊端。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群體社會不允許有刺,講究籌歸一,特立獨行就是大逆不道。

就像經歷文革的人說,那時候一群人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能做第一個,也絕不要當最後一個,聰明的做法就是聽大多數人都說話了再表態,藏在群體裡才不會錯,藏起自己的刺才能保命。

但偏偏有些人,活出了孤獨感,晉代時期美男子嵇康只願和知己相處,但也許是高處不勝寒,後來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陷害,壓至刑場臨終前,最後一次彈奏《廣陵散》。

他選擇不留下曲譜,大抵是認為不是人人都配聽《廣陵散》,活不出孤獨感的人聽這個曲子也只是附庸風雅而已,因此人間再無此音。

過於注重群體的社會中,道德容易成為一種工具,靠表演獲得,就像有些地區存在的“僱人哭喪”的做法。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母親的葬禮上,弔唁者紛紛嚎啕大哭,聲淚俱下,獨有阮籍一人滴淚未落,待到眾人散去,他吐血數升。

他認為盡孝是自己的事,不想表現給別人看,不願迎合社會的喜好。如果道德可以靠演技,演技最好的人就會成為最高尚的人,是一種造假和偽善。


為何說這是最殘忍的時代



群體社會疊加扭曲的文化能輕易殺人。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講了一個故事,村落裡從三個男人議論一個女人貞節,變成一群男人議論,不通過任何法律審判,村裡人公然給女人刀子,繩子和毒藥,要她自我了結,這就是‘禮教吃人’。

千百年的腐化禮教在那個時代已經像蠶繭一樣絲絲層層纏裹著真知。

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史上喚醒個性的里程碑式事件,它倡導的民主和科學號召個體的甦醒,用力捶打僵化的禮教社會,希望那個死氣沉沉的舊社會能透出點人性的光。

魯迅的小說《藥》裡面,寫的是秋瑾的故事。當時村子裡有個孩子生了肺病,村人相信醫治肺病唯一的方法,就是以用饅頭蘸了剛剛被砍頭的人所噴出來的血,然後吃下去。

一邊是想要改變社會的革命志士的生命,一邊是深信孩子吃沾血饅頭救治肺癆,並且真的想因此殺死秋瑾的村民,五四運動想要喚醒的,正是被這種可怕巨大的愚昧僵化的整個社會。

群體社會的人追求一致性,不僅是自己不願意孤獨,更可怕的是,也不允許別人孤獨。

所以他們從蛛絲馬跡中偷窺別人的生活,對別人的隱私指指點點,並認為理所應當。奇特的舉止、與眾不同的思想、同社會主流背離的審美、被嫌棄和孤立,很難被群體社會所接納。

這種社會最可怕的地方是對特立獨行的不寬容,我們犧牲勞動力的同時,還要犧牲個性。

我們談及群體社會對個性的抹殺,並不是想說少數群體的思維和做法是正確的,只是想表達他們的存在也應該被肯定和接納,我們的社會應該更具包容性。

甚至,我們該感謝那些少部分的存在,讓我們明白現存的主流價值不是完美的,至少它不夠包容,不能讓身處其中的所有人舒適的生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