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

4.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一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並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只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一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緊密結合我國改革發展實際,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既生動而具體地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生動而具體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鮮活力量,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2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一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鑑了古今中外製度建設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同時應當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這一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我們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一道,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充分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也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科學的產物。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於實踐、來源於人民、來源於真理。堅定“四個自信”,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