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平:分享兩個思路(1.3)



趙衛平:分享兩個思路(1.3)


作者按:這是老闆的蛻變--品牌行為學第九課介紹,是按照9999的課程提綱來寫的,目標人群是那些做品牌,試圖做品牌的老闆。

接著前面兩節繼續。

很多人都是靠著要麼支配欺負別人,要麼服從諂媚別人在這個社會上維生,喪失了整個公平性思維方式。這就是第一種,就是自我中心主義帶來的表現。

第二種更難防備,叫社會中心主義。

社會中心主義叫無意識,他會給我們形成大量的潛在的危險。什麼叫社會中心主義呢?

很多文明當中,都認為自己的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人,猶太人認為,猶太人是被選出來的,中國人認為我們是中國,在所有的文化當中,我們幾乎都認為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是我們服從於我們的民族,服從於我們的地域,服從於我們的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就是造成社會中心主義的一個基石。

嚴重到什麼程度,有一個案例。

約旦有一個女孩,結了婚以後離婚了,然後跟第二個老公結婚以後又離婚了,這一次離婚以後那個老公就講,說她不但不信神,還離婚離家出走,她是你們家的恥辱。

然後全家人找她,孃家人全家人找她,找到她以後,她16歲的弟弟在六年以後找到她的姐姐,殺死了她。殺死她之後,當媒體來採訪他們家的時候,她的親姐妹,也就是她的妹妹講,說我們現在終於可以抬起頭來做人了。

想想社會中心主義有多麼的壓迫,就是殺人了,把自己的親姐姐殺死,原因是你違背了我們的文化,你讓我們家覺得丟臉,而這個文化是什麼呢,只不過是離婚而已,離了兩次婚,殺掉她。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夠認清楚社會中心主義,我們對於自己做的錯誤的事兒,完全沒有感覺。

比如說,他是真實的, 因為我相信他,這叫天生的自我中心主義。

他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相信他,這是天生的社會中心主義。

他是真實的,因為我想相信他,這叫天生的願望滿足。

他是真實的,因為我一直相信他,這叫天生的自我驗證,自己一遍一遍的驗證,選擇性接收,當然覺得他很準。

他是真實的,因為從我自身的利益出發,我想要相信他,這叫天生的自利。就是我們都不是在思考到底該不該相信他,我們所思考的是我需要相信他,希望相信他,我的利益要求我相信他。

如果這種社會中心主義不斷氾濫的話,有可能帶來奴役他人、種族屠殺、折磨、拒絕法定的訴訟程序、男性至上主義、種族主義、謀殺、施暴、強姦、招搖撞騙、編織謊言、脅迫都能夠發生。

原因就是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我們需要為共同的利益出發思考問題。這就能夠理解孔子為什麼要說: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因就是我們雖然是一群人,但是不要結黨營私,不要沿著我們這個社會中心主義的傾向在不斷的思考問題。這時候你發現你的錯誤你發現不了。

不要維護公司的利益,不要刻意的喪失公平性為公司爭取最大的利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認為為我們公司爭取最大的利益是天然應該的,那麼長此以往會為這個公司帶來特別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你喪失了公平性,喪失了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那麼要想破除社會中心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有一個方法叫做道德推理。

什麼叫道德推理,就是你需要從道德的原則出發來思考問題,就是這個事兒該不該做,我們要公平的從道德的角度出發思考。

道德說起來很多,有各種各樣的宣言,用孔子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世界倫理學大會總結出來的。世界的倫理學,總結到最後,就這一句話,涵蓋了一切。

當你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時候,這是符合道德的。

很多人會混淆道德和習俗,你逃婚,這不對,這是習俗,這不是道德。

很多人混淆了道德和宗教,你違反了我們宗教的教義,那是宗教,那不是道德。

還有就是混淆了道德和法律,法律是更低層次的要求,就是有一個人跟你談法律,說這事兒我不幹,為什麼,因為法律沒規定,法律沒規定我就不幹。當然可以,法律沒規定當然可以,但他不符合道德。

所以,如果你混淆了這個標準的話,你就喪失了真正的公平公正的思維方式。

這是我們認清非理性的一個過程。

我們反思一下我們的思維方式,很多都陷入了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主義。

這個是有好處的,好處在哪呢?拿一個企業來說。

趙衛平:分享兩個思路(1.3)


二 組織中批判性思維的幾個障礙

你會發現,一個企業當中,如果推行批判性思維會有很大的障礙,障礙來自哪呢?

第一個障礙:隱蔽的權力鬥爭。

我們是一派的,你做的事兒再對,我們也不支持你,這叫隱蔽的權力鬥爭。

隱蔽的權力鬥爭導致辦公室政治,辦公室政治導致官僚主義,導致效率下降,導致企業出問題倒閉。但是,人們的思維如果具有遮蔽性,他感受不到這一點,他覺得這樣思考問題是理所應當的。

這是第一個障礙,第二個障礙叫群體對現實的定義。

我們見過特別多的創業者,之所以創業失敗,就在於他根本沒法反思自己的行為。他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產品都是好的,賣不出去很奇怪,不知道為什麼。

但如果你能夠打破這個群體對現實的定義,不要被一群愛你的人圍著。太多人天天周圍圍著的都是愛你的人,一天到晚說你的好話,你會發現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

第三個障礙就是官僚主義的問題。

官僚主義是什麼,就是所有的員工都開始按照固定程序工作,而不再通過智力去判斷,就是形成慣性了,形成慣例了,甚至大家還以為這是好的。

官僚主義化就是員工漸漸按照固定程序工作而不通過智力判斷。在官僚主義下,狹隘思維就會產生,不可違抗的規則和固定程序就會增加,然而,人們還自以為有助於控制效率和質量。

當官僚主義盛行時,一個組織原來的目標就會被淡忘,這個組織的個體就開始建立小的權力堡壘和尋找方法擋住對他們權力構成的潛在威脅。任何變化都會被當作是威脅。

你就會知道在公司推行一場變革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兒。

因為大家覺得,我這已經有既得利益了。

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誤導成功。

什麼叫誤導成功呢?

你用這種不公正的,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去做事兒,有可能在短期內看到成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上臺的時候,很多很有名的人都在當時書信裡面,文章裡面說我們看到了希望,說德國的效率從來沒有這麼高過,原來都一塌糊塗,慢的要死,現在都特別快。

就是短期之內看到成功了,但是存在的隱憂是喪失了那麼大的公平性,他讓很多人要喪失生命,根本不認為其它的族群,或者那些殘疾人,老年人值得活下去。

這是多麼可怕的原則,但是大家選擇性的忽略了這個原則。因為大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所以,一個組織當中如果缺乏了批判性思維就會產生這麼多障礙。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趙衛平:分享兩個思路(1.3)


三 這時候我們需要評估不合理的思維。

這幾個問題送給大家,問自己幾個關於組織的問題:

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權力爭鬥?

我們要在多大程度上要來應付權力飢渴的個體?

組織中的權力等級是什麼,那些權力高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會被不同於自己思想的人所威脅?

組織對內對外是怎麼表現自己的?在這兩個方面會有什麼重大的矛盾或者不一致嗎?

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表現自己和實際表現自己上的不一致?

在組織中,狹隘思維在多大程度上占主導地位?

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官僚氣氛?

問題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阻礙了改變?

組織在多大程度上被迫用卑鄙的方式與其它組織競爭?

組織在多大程度上遭受停滯的損害?

惡劣的短期思維在多大程度上誤導了一個組織的領導?

一個組織在多大程度上為了既得利益而忽視或拒絕進行道德上的考慮?

這些問題就是能夠幫我們診斷的問題,問完這些問題你可能會出一身冷汗,發現組織已經偏離了初心,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不公正的缺乏科學理性和建設性的思維方法。

趙衛平:分享兩個思路(1.3)


四 良好思維的力量是怎麼養成的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定期的評估我們思維的習慣,就像我們講曾國藩一樣,每天晚上做日課,都要去思考反思我今天想問題的方法到底對不對。

確定你的權力水平,不要去過度的獲得權力,我在我的權力水平之內,儘量做到最好。

評估團隊的思維水平和質量,要經常觀察和評估自己的團隊。對現實產生共識,就是你要帶大家準確的認識到我們的現實,而不是互相吹捧。

減少官僚主義,評估自我中心思維,對於停滯要警惕,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你如果想要尋找一個外部的信號,來提醒自己組織出現了問題,就去看組織的發展是不是開始停滯了,開始減緩了。

這就是我們講的在組織當中的應用,人類發展到今天,我們具備了這樣科學的系統,我們有這麼偉大的思維體系,這裡面最重要的脈絡就是批判性思維在推動者這一切不斷地進步。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我們能夠認清自我中心主義和社會中心主義,你要小心一件事兒,就是這些東西看起來理性,看起來自動的,甚至有時候是默認的。就是它會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一個前提,我不維護我們家的利益維護誰的利益呢,我不維護我自身的利益維護誰的利益呢,我不為了我的國家爭取利益,我為誰爭取利益呢。

就是我們一切東西都是出自於自己的本位,我們就很有可能喪失公正性,喪失公正性就缺乏理性批判的能力,就不知道這個事兒到底是對還是錯,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

兩個思路中的《思辨與立場》到此完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