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孩子,遇見你,是我人生重來的唯一機會】

家長和老師在微信中發生矛盾這種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微信這個原本用來增強家校溝通,方便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的工具,如今卻變成了家長和老師強調各自需求要求對方擔責的爭論場。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僅僅搜索“家長老師”四個字,就能找到各種描寫家校微信群爭端的新聞。

例如一位江蘇南通的媽媽為了上幼兒園的兒子當上值日生,在微信中強烈表達了自己的“望子成龍”的願望,深夜給老師發了數條微信。

於是……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老師將這位媽媽直接拉黑,幼兒園校長表示,老師拉黑家長,是因為“家長屢提要求不堪其擾”。

無獨有偶,杭州有一位霍先生雖然沒有被老師拉黑,但卻被老師移出了群聊。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原因是他開法拉利跑車送孩子上學,當天老師就在家長群向李先生建議,以後不要開跑車送孩子了,理由是:會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於教育。

李先生想不通,於是在群裡回懟,最終被踢出了家長群。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這種奇葩事還有不少,更有一位喜歡“把醜話說在前頭”的老師,在家長群中立下一則規定:

孩子沒交作業或作業留有空白,將被攆出教室罰站,同時通報家長,前來一同和孩子受罰。

更讓家長絕望的是,如果家長不來,將罰孩子連站3天!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網友們一聽都急了,紛紛表示:我選擇退學。

可是在哈爾濱,一位盡職盡責陪女兒寫作業的爸爸也被移出了群聊。

因為他在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凌晨時,在班級微信群裡問了老師一句話,“睡了嗎?”,隨後便被移出……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這些例子不禁讓人想問:

微信群聊本是家校溝通的橋樑,如今怎麼變成爭論的戰場了?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一、家校間建立微信群的初衷

如今的微信讓家校交流變得方便又快捷,家長對於孩子校園動態可以實時參與,對於孩子的同學和家長可以有更多認識,甚至家長和老師可以還能通過朋友圈相互瞭解、增進感情。

這卻意味著我們十分容易觸及他人的隱私生活,對他人各方面的相互評論也變得更加隨意。

這時,我們更需要做到有界限地交流、真誠尊重地相處,才能充分利用時代發展給孩子的教育帶來的現代化好處。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可是,有時那些不理性的話語和不得體的交流,正在讓這些好處逐漸崩塌——如果老師和家長都變得互不相讓,我們就正在和建微信群以促進孩子成長的初衷分道揚鑣。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們,懂得重視孩子的教育質量,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作為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大部分,利用微信群作為溝通方式,既能夠讓家長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實時情況,也讓老師及時聯繫家長有了更多的便捷度。

所以重視其中的溝通,也就是重視孩子的教育。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所以我們何不以共同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為目標,彼此之間少一些問責,多一些理解,多利用這樣的交流平臺,並盡力保護這座可貴的溝通橋樑呢?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二、老師有責任維護班級群

對於老師來說,班主任作為群主,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理性地引導家長,是班主任群主的首要任務。

家長在實名制下的言論有了約束力,老師在監管的同時也需要引導微信群成為家庭教育的討論區、學校教育的展示臺。

並且,交流的語言得體是持續、健康溝通的必要條件。

“儒雅寬厚、德行高尚”是大家傳統意識中對老師的期待,也是學生之所以傾慕老師的原因。

所以,作為被家長們共同關注的老師,應該更加註意語言使用的方式和技巧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另外,老師應該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瞭解父母的角色。

孩子有自尊心,家長也有尊嚴和顏面,所以在班級微信群中不宜用指責的語氣直接指名點姓地批評,有類似的問題應選擇私信溝通。

在回答家長的問題時,也需要具有針對性。

並且,對於各自家庭生活的隱私,要含蓄性表述,只有語言得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三、家長有必要協同合作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家長和老師的目標都是孩子成長成才,只有合作共贏才是關鍵!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現在回想起那些微信群中的話語,好像都不約而同地缺少了一些換位思考,更少了些處理問題的合適方法。

當矛盾擺在家長和老師面前時,互相理解、理性交流這一課正在孩子眼前上演,我們需要思考:如何上這堂課才能成為一節真正的教育課。

在溝通中,家長也應該多理解和信任老師,許多問題並非只能以“互懟”的方式來解決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要知道,網絡溝通工具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承擔了家校溝通的部分功能。

家長和老師學會如何共同使用好這一全新溝通平臺,才是攜手走進現代化教育的關鍵。

四、教育部門伸出援手

近日,青海市教育部門近日發佈了一份明文規定:《家校網絡交流平臺“五要五不要”管理規定》。

直接給出了老師和家長共同維護微信群的解決辦法,其中規定了家校網絡平臺中交流的“五不要”,包括:

1.休息時間不要發信息,信息發佈要在工作時間內。

2.作業、成績排名等不要發,學生作業教師要當堂佈置,不得在交流群中發佈,不得發佈學生考試成績,同時批評表揚不發,拉票評比不發。

3.未經區教育局許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動信息不要發。一般性通知,原則上不點贊、不回覆,避免“拍馬屁群”的出現。

4.與工作無關的言論、圖片、鏈接等信息不要發,如商業廣告或商品營銷,嚴禁教職員工成為“微商”,避免“廣告群”的出現。

5.他人隱祕信息不要發。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也早在2017年就發佈了相關內容:《靜安區中小學班級微信群建設公約》。

公約要求在班級微信群不得發佈任何形式的廣告、拉票、集贊等行為,杜絕批評學生、公佈成績與排名。

今年4月,上海浦東新區教育局緊隨其後,要求班級微信群僅用於學校發佈通知、家長信息溝通交流,不得發佈與家校聯繫無關的消息、言論,不做聊天使用。

各地教育部門紛紛作出了舉措,但在這些條條框框下,更需要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保障長期、高效的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交流方式。

五、互相尊重是家校溝通的基礎

綜上所述,家校微信群聊中出現的矛盾基本都難逃這兩大類:為了責任分配而出現爭議,或是溝通的方式方法出了問題。

所以,在雙方合作的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先想明白,家校溝通的基礎是什麼。

首先,互相尊重。尊重為溝通的橋樑打下地基,雖然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迫切,但有這樣心態的家長比比皆是,所以家長要尊重老師的職業、作息時間和私人生活,同時老師也要尊重家長的愛子心理,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交流。

並且,真誠溝通。真誠為溝通架起一座心靈橋樑,家校溝通中,老師和家長要保持平等、真誠的關係,家長應平時多和老師溝通交流,而不是等到出了問題才想起找老師,同時老師也需要注意講話方式,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平等公正地處理每一個問題。

六、時代的發展改變了家校溝通的方式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早在2003年,就有調查發現,面談才是家校溝通、聯繫的主要形式,80%以上的家長和50%以上的老師表示他們之間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是面談,其次是電話和電郵。

十五年後的今天,隨著信息產業發展,家校溝通的方式從家訪、家長會、電話互訪、短信、QQ,到現在最常用的微信。

建立班級微信群聊,已經成為當代家校之間及時取得聯繫、交流孩子表現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主要溝通方式。

而正是溝通方式的方便和快捷,使身處網絡時代的人們將說話語氣和表情都藏在一面屏幕背後,一屏之隔的溝通因為少了些約束感而顯得不夠理性,也不夠得體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並且,隨著時代的變遷,身處的互聯網時代家長們,人人都會使用社交媒體平臺,家校溝通開始具有了較強的時效性,網絡中交流的話語、方式和交流過程中可能身處的場合都悄然發生變化。

所以,家校溝通,利用新的交流平臺,需要適應新的交流方式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教育,毫無疑問,也置身其中。

我們需要共同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學會適應和用好家校網絡交流平臺。

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開法拉利送孩子上學,老師憑什麼把我移出微信群?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