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玩具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玩偶遊戲 張靜 可可媽育兒 2019-08-18
"
"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一、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為了玩具的佔有權動手

週末上午,張靜帶著兩歲的女兒婷婷,去閨蜜家串門。

一進門,閨蜜家三歲的兒子龍龍,就拉著婷婷一起去客廳的玩具角落,玩積木和小鼓。看著孩子們玩得挺好,張靜和閨蜜也就暫時沒去理會他們,開始看電視、聊天,嗑瓜子。

這樣和諧地畫面,被婷婷突如起來的尖叫聲打斷了,接著就是哭聲。張靜一看,婷婷坐在了地上,正揉著眼睛,眼淚順著眼角流下來,非常委屈。於是跑過去,安撫婷婷。

閨蜜見狀,趕快詢問龍龍怎麼回事。

“媽媽,妹妹手裡的小鼓,不給她玩。”

原來,婷婷拿了龍龍最喜歡的小鼓把玩,龍龍不願意,就把她推倒在地,把小鼓奪了回去。然後,就出現了張靜和閨蜜看到的畫面。

生活中,父母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們明明很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因為玩具動手,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插手。龍龍的行為呢,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具性攻擊”

"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一、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為了玩具的佔有權動手

週末上午,張靜帶著兩歲的女兒婷婷,去閨蜜家串門。

一進門,閨蜜家三歲的兒子龍龍,就拉著婷婷一起去客廳的玩具角落,玩積木和小鼓。看著孩子們玩得挺好,張靜和閨蜜也就暫時沒去理會他們,開始看電視、聊天,嗑瓜子。

這樣和諧地畫面,被婷婷突如起來的尖叫聲打斷了,接著就是哭聲。張靜一看,婷婷坐在了地上,正揉著眼睛,眼淚順著眼角流下來,非常委屈。於是跑過去,安撫婷婷。

閨蜜見狀,趕快詢問龍龍怎麼回事。

“媽媽,妹妹手裡的小鼓,不給她玩。”

原來,婷婷拿了龍龍最喜歡的小鼓把玩,龍龍不願意,就把她推倒在地,把小鼓奪了回去。然後,就出現了張靜和閨蜜看到的畫面。

生活中,父母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們明明很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因為玩具動手,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插手。龍龍的行為呢,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具性攻擊”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二、工具性攻擊,並不是帶有敵意的攻擊行為

1.什麼是工具性攻擊?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教授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

“攻擊行為是任何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為,且被傷害者會力圖躲避這種行為。工具性攻擊屬於攻擊行為的一種,是指通過傷害別人,而達到其他目的。”

簡單來說,工具性攻擊,是把攻擊行為當成一個工具,通過攻擊對方,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舉個例子,就像剛剛提到的龍龍和婷婷。龍龍把推到婷婷這一行為,當成拿回小鼓的工具。

2.小朋友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帶有敵意的嗎?

當自己的孩子,因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多數家長認為,那個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敵意太強烈了,太不友好了。家長們很難理解,孩子們明明喜歡在一起玩,剛剛還友好,怎麼能為了一個玩具產生敵意。

事實上,多數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帶有敵意,只是單純想通過攻擊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01.為什麼這麼說?

拿小孩子搶玩具為例,工具性攻擊的最終目的,是搶回玩具。

02.有沒有帶有敵意性的攻擊行為呢?

"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一、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為了玩具的佔有權動手

週末上午,張靜帶著兩歲的女兒婷婷,去閨蜜家串門。

一進門,閨蜜家三歲的兒子龍龍,就拉著婷婷一起去客廳的玩具角落,玩積木和小鼓。看著孩子們玩得挺好,張靜和閨蜜也就暫時沒去理會他們,開始看電視、聊天,嗑瓜子。

這樣和諧地畫面,被婷婷突如起來的尖叫聲打斷了,接著就是哭聲。張靜一看,婷婷坐在了地上,正揉著眼睛,眼淚順著眼角流下來,非常委屈。於是跑過去,安撫婷婷。

閨蜜見狀,趕快詢問龍龍怎麼回事。

“媽媽,妹妹手裡的小鼓,不給她玩。”

原來,婷婷拿了龍龍最喜歡的小鼓把玩,龍龍不願意,就把她推倒在地,把小鼓奪了回去。然後,就出現了張靜和閨蜜看到的畫面。

生活中,父母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們明明很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因為玩具動手,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插手。龍龍的行為呢,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具性攻擊”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二、工具性攻擊,並不是帶有敵意的攻擊行為

1.什麼是工具性攻擊?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教授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

“攻擊行為是任何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為,且被傷害者會力圖躲避這種行為。工具性攻擊屬於攻擊行為的一種,是指通過傷害別人,而達到其他目的。”

簡單來說,工具性攻擊,是把攻擊行為當成一個工具,通過攻擊對方,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舉個例子,就像剛剛提到的龍龍和婷婷。龍龍把推到婷婷這一行為,當成拿回小鼓的工具。

2.小朋友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帶有敵意的嗎?

當自己的孩子,因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多數家長認為,那個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敵意太強烈了,太不友好了。家長們很難理解,孩子們明明喜歡在一起玩,剛剛還友好,怎麼能為了一個玩具產生敵意。

事實上,多數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帶有敵意,只是單純想通過攻擊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01.為什麼這麼說?

拿小孩子搶玩具為例,工具性攻擊的最終目的,是搶回玩具。

02.有沒有帶有敵意性的攻擊行為呢?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攻擊行為的分類

有。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攻擊行為有兩種,除了我們剛剛說的工具性攻擊,還有一種叫作敵意性攻擊。心理學家謝弗是這樣定義的:

”如果行為者的最終目的,是傷害對方,那麼他的行為就屬於敵意性攻擊。”

這很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幫大家更好地區分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淑賢有一對兒女,兒子1歲,女兒3歲。

淑賢給小兒子買了一個帶燈的,一閃一閃的氣球,很漂亮。因為覺得女兒比較大了,就沒有給女兒買。

我們用下面三種情境來區分一下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姐姐不開心,覺得媽媽很偏心,於是很有情緒,狠狠推了弟弟一把,弟弟哭了,她心裡舒服了,還嘲笑了弟弟。

工具性工具:姐姐並沒有覺得不開心,但是很想要那隻氣球。於是推了弟弟一把,搶過了弟弟手裡的玩具。

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的混合體:姐姐覺得媽媽很偏心,同時自己也很想要那個玩具,於是推倒了弟弟,並且狠狠地嘲笑了他,還拿走了那隻氣球。

通過上面的舉例,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如果只是單純地工具性攻擊,孩子其實是沒有敵意的。

3.孩子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從多大開始的?

根據美國心裡學家謝弗所寫:孩子在一週歲時,就已經在心中萌發了,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況,兩個一歲左右的小孩子,其中有一個,一手抓住了另一個小孩子的玩具。

而另一個小孩子,會試圖抓住抓他玩具的,小孩子的手,想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回來。即便媽媽試圖給他其他的玩具,他也不鬆手,不想要。

這也就是剛剛所說的,孩子在一週歲時,其實就已經開始表現出工具性攻擊行為了。

為什麼孩子會從一歲起就萌發出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原因有兩點。

01.孩子太小,還不會說話,無法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02.孩子太小,還不懂得通過分享,一起玩或者協商輪流玩的方式,去玩玩具。

4.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呈怎樣的趨勢發展的?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學家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提到過一個經典研究:

“在一項關於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發展的經典研究中,心理學家要求2至5歲兒童的母親,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孩子憤怒時的詳細情況。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心理學家發現,身體攻擊會在3-5歲逐漸減少。”

也就是說,孩子們的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會隨著年齡地增長而增長。

孩子會在1-3歲時,通過攻擊去拿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回自己想要的東西。到了3-5歲時,這樣的行為會逐漸減少。

但《發展心理學》中有講到,有的小孩子,即便到了3-5歲,攻擊性還是很強烈,無論是敵意攻擊還是工具性攻擊。甚至到了更大的年紀,攻擊性會越來越強。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的小孩通常出生和生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裡。

如心理學家謝弗所說:

“高攻擊性的兒童通常生活在,爭吵不斷的家庭氛圍中,家庭成員之間不願意相互交流,即便發生交流,也往往是採用嘲笑、威脅或者其他激進的方式,而不是親切交談。”

《發展心理學》中將這種家庭稱為強制性家庭環境。

強制性家庭環境:“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激惹,並且把攻擊或其他反社會策略,作為應對不良體驗方式的家庭環境方式。”

也就是說,年齡較大的孩子的攻擊性不減反增,和總是發生矛盾的家庭氛圍有關。

"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一、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為了玩具的佔有權動手

週末上午,張靜帶著兩歲的女兒婷婷,去閨蜜家串門。

一進門,閨蜜家三歲的兒子龍龍,就拉著婷婷一起去客廳的玩具角落,玩積木和小鼓。看著孩子們玩得挺好,張靜和閨蜜也就暫時沒去理會他們,開始看電視、聊天,嗑瓜子。

這樣和諧地畫面,被婷婷突如起來的尖叫聲打斷了,接著就是哭聲。張靜一看,婷婷坐在了地上,正揉著眼睛,眼淚順著眼角流下來,非常委屈。於是跑過去,安撫婷婷。

閨蜜見狀,趕快詢問龍龍怎麼回事。

“媽媽,妹妹手裡的小鼓,不給她玩。”

原來,婷婷拿了龍龍最喜歡的小鼓把玩,龍龍不願意,就把她推倒在地,把小鼓奪了回去。然後,就出現了張靜和閨蜜看到的畫面。

生活中,父母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們明明很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因為玩具動手,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插手。龍龍的行為呢,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具性攻擊”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二、工具性攻擊,並不是帶有敵意的攻擊行為

1.什麼是工具性攻擊?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教授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

“攻擊行為是任何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為,且被傷害者會力圖躲避這種行為。工具性攻擊屬於攻擊行為的一種,是指通過傷害別人,而達到其他目的。”

簡單來說,工具性攻擊,是把攻擊行為當成一個工具,通過攻擊對方,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舉個例子,就像剛剛提到的龍龍和婷婷。龍龍把推到婷婷這一行為,當成拿回小鼓的工具。

2.小朋友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帶有敵意的嗎?

當自己的孩子,因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多數家長認為,那個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敵意太強烈了,太不友好了。家長們很難理解,孩子們明明喜歡在一起玩,剛剛還友好,怎麼能為了一個玩具產生敵意。

事實上,多數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帶有敵意,只是單純想通過攻擊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01.為什麼這麼說?

拿小孩子搶玩具為例,工具性攻擊的最終目的,是搶回玩具。

02.有沒有帶有敵意性的攻擊行為呢?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攻擊行為的分類

有。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攻擊行為有兩種,除了我們剛剛說的工具性攻擊,還有一種叫作敵意性攻擊。心理學家謝弗是這樣定義的:

”如果行為者的最終目的,是傷害對方,那麼他的行為就屬於敵意性攻擊。”

這很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幫大家更好地區分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淑賢有一對兒女,兒子1歲,女兒3歲。

淑賢給小兒子買了一個帶燈的,一閃一閃的氣球,很漂亮。因為覺得女兒比較大了,就沒有給女兒買。

我們用下面三種情境來區分一下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姐姐不開心,覺得媽媽很偏心,於是很有情緒,狠狠推了弟弟一把,弟弟哭了,她心裡舒服了,還嘲笑了弟弟。

工具性工具:姐姐並沒有覺得不開心,但是很想要那隻氣球。於是推了弟弟一把,搶過了弟弟手裡的玩具。

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的混合體:姐姐覺得媽媽很偏心,同時自己也很想要那個玩具,於是推倒了弟弟,並且狠狠地嘲笑了他,還拿走了那隻氣球。

通過上面的舉例,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如果只是單純地工具性攻擊,孩子其實是沒有敵意的。

3.孩子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從多大開始的?

根據美國心裡學家謝弗所寫:孩子在一週歲時,就已經在心中萌發了,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況,兩個一歲左右的小孩子,其中有一個,一手抓住了另一個小孩子的玩具。

而另一個小孩子,會試圖抓住抓他玩具的,小孩子的手,想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回來。即便媽媽試圖給他其他的玩具,他也不鬆手,不想要。

這也就是剛剛所說的,孩子在一週歲時,其實就已經開始表現出工具性攻擊行為了。

為什麼孩子會從一歲起就萌發出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原因有兩點。

01.孩子太小,還不會說話,無法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02.孩子太小,還不懂得通過分享,一起玩或者協商輪流玩的方式,去玩玩具。

4.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呈怎樣的趨勢發展的?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學家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提到過一個經典研究:

“在一項關於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發展的經典研究中,心理學家要求2至5歲兒童的母親,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孩子憤怒時的詳細情況。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心理學家發現,身體攻擊會在3-5歲逐漸減少。”

也就是說,孩子們的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會隨著年齡地增長而增長。

孩子會在1-3歲時,通過攻擊去拿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回自己想要的東西。到了3-5歲時,這樣的行為會逐漸減少。

但《發展心理學》中有講到,有的小孩子,即便到了3-5歲,攻擊性還是很強烈,無論是敵意攻擊還是工具性攻擊。甚至到了更大的年紀,攻擊性會越來越強。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的小孩通常出生和生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裡。

如心理學家謝弗所說:

“高攻擊性的兒童通常生活在,爭吵不斷的家庭氛圍中,家庭成員之間不願意相互交流,即便發生交流,也往往是採用嘲笑、威脅或者其他激進的方式,而不是親切交談。”

《發展心理學》中將這種家庭稱為強制性家庭環境。

強制性家庭環境:“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激惹,並且把攻擊或其他反社會策略,作為應對不良體驗方式的家庭環境方式。”

也就是說,年齡較大的孩子的攻擊性不減反增,和總是發生矛盾的家庭氛圍有關。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家長的做法

三、家長如何做才能儘量避免或者處理好,小孩子在一起玩時出現工具性攻擊行為?

小孩子們會經常聚在一起玩,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小孩子為了玩具或者零食等物品,發生工具性攻擊行為呢?

心理學家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給了很多建議,我從對於較小年齡的孩子(1-3歲)和稍大年齡的孩子(3歲以上),關於避免和處理兩個方面,為大家分享3個策略。

1.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

(關於較小年齡的孩子,儘量避免工具性攻擊的辦法)

1-3歲,是孩子們發生工具性攻擊的高峰期。因為他們還不會分享和輪流玩這種方式。

什麼是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也就是說,不給孩子提供創造工具性攻擊的客觀條件。

舉個例子:

兩歲半的亮亮和騰騰,兩個小男孩在一起玩,他們的媽媽拿走了玩具槍、玩具小刀這類危險的物品,然後給孩子準備了充足的玩具,避免他們為了同一個玩具發生衝突。

因為對孩子比較瞭解,所以孩子們都喜歡的玩具,不是特別貴的,還特意準備了兩份。

對於食品也是,準備得很充足,避免他們會為了同一個食品,發生衝突。

這樣做,孩子們就很難去發生衝突,因為沒有必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是可以通過做一些觀察和準備,把孩子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減少,甚至是避免。

2.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從而喚醒孩子的“利他主義”精神

(關於較大年齡的孩子,儘量避免工具性攻擊的辦法)

大部分孩子在3-5歲,以及更大時,工具性攻擊會慢慢減少,但並不是完全沒有。而且,由於個體發展存在自己的節奏,他們在分享或者輪流玩時,也還是難免會發生工具性攻擊。

除了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我們還可以在平時,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喚醒孩子內心的利他主意精神。

什麼是共情力和利他主義?

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講到:

“共情是指一個人體驗他人情緒的能力。 利他主義是指通過分享合作和幫助等親社會行為表達對他人力以的無私關注。”

這些都很好理解,都是字面上的意思。

當一個小孩子能夠以分享合作或者幫助的方式,去對待其他小朋友時,那麼工具性攻擊行為就會大大減少。

而共情力又是踐行利他的前提,因為人只有能夠感知其他人的情緒,才能夠去為對方著想。

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刻意去培養孩子的共情力。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可以告訴他:

“爸爸現在一定很累呢。”

比如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哭泣,可以告訴他:

“那個小朋友很難過呢。”

當家長慢慢去培養的時候,雖然孩子小,但也可以慢慢去理解。當他們擁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時,也就會慢慢得變得謙讓友好起來。

3.運用”不匹配反應技術“,不給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做反饋

(不論是小孩子還是大孩子,當發生了工具性攻擊時,我們的處理方法)

什麼是不給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做反饋?就是說,面對孩子的工具性攻擊性行為,家長不要反應過激,要溫柔而又堅定。

有一次去表姐家串門,發現她的大女兒打了她的小兒子,又搶走了小兒子的積木。小兒子哭得很傷心,表姐並沒有對女兒一頓臭罵,也沒有立刻抱起小兒子。

她蹲下來,慢慢地對女兒說:

“如果你想要這個積木,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去試著幫你和弟弟要。但是你不可以打弟弟,弟弟會疼。如果弟弟打了你,你是不是也會感到疼?”

大女兒和媽媽拉了拉手,又摸了摸弟弟的頭,和弟弟說對不起。

面對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家長採用溫和的態度,對孩子更有好處。心理學上管這種做法叫作不匹配反應技術。

若家長反應過激,其實是給了發起攻擊行為的孩子,一種”獎賞“,就會強化孩子發起工具性攻擊,甚至是敵意性攻擊的念頭。

"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一、孩子們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為了玩具的佔有權動手

週末上午,張靜帶著兩歲的女兒婷婷,去閨蜜家串門。

一進門,閨蜜家三歲的兒子龍龍,就拉著婷婷一起去客廳的玩具角落,玩積木和小鼓。看著孩子們玩得挺好,張靜和閨蜜也就暫時沒去理會他們,開始看電視、聊天,嗑瓜子。

這樣和諧地畫面,被婷婷突如起來的尖叫聲打斷了,接著就是哭聲。張靜一看,婷婷坐在了地上,正揉著眼睛,眼淚順著眼角流下來,非常委屈。於是跑過去,安撫婷婷。

閨蜜見狀,趕快詢問龍龍怎麼回事。

“媽媽,妹妹手裡的小鼓,不給她玩。”

原來,婷婷拿了龍龍最喜歡的小鼓把玩,龍龍不願意,就把她推倒在地,把小鼓奪了回去。然後,就出現了張靜和閨蜜看到的畫面。

生活中,父母們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們明明很喜歡在一起玩,卻總是因為玩具動手,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插手。龍龍的行為呢,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具性攻擊”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二、工具性攻擊,並不是帶有敵意的攻擊行為

1.什麼是工具性攻擊?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教授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

“攻擊行為是任何有意傷害生物體的行為,且被傷害者會力圖躲避這種行為。工具性攻擊屬於攻擊行為的一種,是指通過傷害別人,而達到其他目的。”

簡單來說,工具性攻擊,是把攻擊行為當成一個工具,通過攻擊對方,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舉個例子,就像剛剛提到的龍龍和婷婷。龍龍把推到婷婷這一行為,當成拿回小鼓的工具。

2.小朋友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帶有敵意的嗎?

當自己的孩子,因為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多數家長認為,那個欺負自己孩子的小朋友,敵意太強烈了,太不友好了。家長們很難理解,孩子們明明喜歡在一起玩,剛剛還友好,怎麼能為了一個玩具產生敵意。

事實上,多數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帶有敵意,只是單純想通過攻擊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01.為什麼這麼說?

拿小孩子搶玩具為例,工具性攻擊的最終目的,是搶回玩具。

02.有沒有帶有敵意性的攻擊行為呢?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攻擊行為的分類

有。在《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到攻擊行為有兩種,除了我們剛剛說的工具性攻擊,還有一種叫作敵意性攻擊。心理學家謝弗是這樣定義的:

”如果行為者的最終目的,是傷害對方,那麼他的行為就屬於敵意性攻擊。”

這很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幫大家更好地區分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淑賢有一對兒女,兒子1歲,女兒3歲。

淑賢給小兒子買了一個帶燈的,一閃一閃的氣球,很漂亮。因為覺得女兒比較大了,就沒有給女兒買。

我們用下面三種情境來區分一下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

敵意性攻擊:姐姐不開心,覺得媽媽很偏心,於是很有情緒,狠狠推了弟弟一把,弟弟哭了,她心裡舒服了,還嘲笑了弟弟。

工具性工具:姐姐並沒有覺得不開心,但是很想要那隻氣球。於是推了弟弟一把,搶過了弟弟手裡的玩具。

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的混合體:姐姐覺得媽媽很偏心,同時自己也很想要那個玩具,於是推倒了弟弟,並且狠狠地嘲笑了他,還拿走了那隻氣球。

通過上面的舉例,相信大家已經明白,如果只是單純地工具性攻擊,孩子其實是沒有敵意的。

3.孩子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從多大開始的?

根據美國心裡學家謝弗所寫:孩子在一週歲時,就已經在心中萌發了,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況,兩個一歲左右的小孩子,其中有一個,一手抓住了另一個小孩子的玩具。

而另一個小孩子,會試圖抓住抓他玩具的,小孩子的手,想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回來。即便媽媽試圖給他其他的玩具,他也不鬆手,不想要。

這也就是剛剛所說的,孩子在一週歲時,其實就已經開始表現出工具性攻擊行為了。

為什麼孩子會從一歲起就萌發出工具性攻擊的種子?

原因有兩點。

01.孩子太小,還不會說話,無法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02.孩子太小,還不懂得通過分享,一起玩或者協商輪流玩的方式,去玩玩具。

4.工具性攻擊行為,是呈怎樣的趨勢發展的?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學家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提到過一個經典研究:

“在一項關於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發展的經典研究中,心理學家要求2至5歲兒童的母親,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孩子憤怒時的詳細情況。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心理學家發現,身體攻擊會在3-5歲逐漸減少。”

也就是說,孩子們的工具性攻擊行為,並不會隨著年齡地增長而增長。

孩子會在1-3歲時,通過攻擊去拿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回自己想要的東西。到了3-5歲時,這樣的行為會逐漸減少。

但《發展心理學》中有講到,有的小孩子,即便到了3-5歲,攻擊性還是很強烈,無論是敵意攻擊還是工具性攻擊。甚至到了更大的年紀,攻擊性會越來越強。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的小孩通常出生和生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裡。

如心理學家謝弗所說:

“高攻擊性的兒童通常生活在,爭吵不斷的家庭氛圍中,家庭成員之間不願意相互交流,即便發生交流,也往往是採用嘲笑、威脅或者其他激進的方式,而不是親切交談。”

《發展心理學》中將這種家庭稱為強制性家庭環境。

強制性家庭環境:“成員之間經常相互激惹,並且把攻擊或其他反社會策略,作為應對不良體驗方式的家庭環境方式。”

也就是說,年齡較大的孩子的攻擊性不減反增,和總是發生矛盾的家庭氛圍有關。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家長的做法

三、家長如何做才能儘量避免或者處理好,小孩子在一起玩時出現工具性攻擊行為?

小孩子們會經常聚在一起玩,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小孩子為了玩具或者零食等物品,發生工具性攻擊行為呢?

心理學家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給了很多建議,我從對於較小年齡的孩子(1-3歲)和稍大年齡的孩子(3歲以上),關於避免和處理兩個方面,為大家分享3個策略。

1.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

(關於較小年齡的孩子,儘量避免工具性攻擊的辦法)

1-3歲,是孩子們發生工具性攻擊的高峰期。因為他們還不會分享和輪流玩這種方式。

什麼是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也就是說,不給孩子提供創造工具性攻擊的客觀條件。

舉個例子:

兩歲半的亮亮和騰騰,兩個小男孩在一起玩,他們的媽媽拿走了玩具槍、玩具小刀這類危險的物品,然後給孩子準備了充足的玩具,避免他們為了同一個玩具發生衝突。

因為對孩子比較瞭解,所以孩子們都喜歡的玩具,不是特別貴的,還特意準備了兩份。

對於食品也是,準備得很充足,避免他們會為了同一個食品,發生衝突。

這樣做,孩子們就很難去發生衝突,因為沒有必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是可以通過做一些觀察和準備,把孩子的工具性攻擊行為減少,甚至是避免。

2.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從而喚醒孩子的“利他主義”精神

(關於較大年齡的孩子,儘量避免工具性攻擊的辦法)

大部分孩子在3-5歲,以及更大時,工具性攻擊會慢慢減少,但並不是完全沒有。而且,由於個體發展存在自己的節奏,他們在分享或者輪流玩時,也還是難免會發生工具性攻擊。

除了給孩子創造非攻擊性的環境,我們還可以在平時,培養孩子的共情力,喚醒孩子內心的利他主意精神。

什麼是共情力和利他主義?

謝弗在《發展心理學》中講到:

“共情是指一個人體驗他人情緒的能力。 利他主義是指通過分享合作和幫助等親社會行為表達對他人力以的無私關注。”

這些都很好理解,都是字面上的意思。

當一個小孩子能夠以分享合作或者幫助的方式,去對待其他小朋友時,那麼工具性攻擊行為就會大大減少。

而共情力又是踐行利他的前提,因為人只有能夠感知其他人的情緒,才能夠去為對方著想。

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刻意去培養孩子的共情力。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可以告訴他:

“爸爸現在一定很累呢。”

比如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哭泣,可以告訴他:

“那個小朋友很難過呢。”

當家長慢慢去培養的時候,雖然孩子小,但也可以慢慢去理解。當他們擁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時,也就會慢慢得變得謙讓友好起來。

3.運用”不匹配反應技術“,不給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做反饋

(不論是小孩子還是大孩子,當發生了工具性攻擊時,我們的處理方法)

什麼是不給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做反饋?就是說,面對孩子的工具性攻擊性行為,家長不要反應過激,要溫柔而又堅定。

有一次去表姐家串門,發現她的大女兒打了她的小兒子,又搶走了小兒子的積木。小兒子哭得很傷心,表姐並沒有對女兒一頓臭罵,也沒有立刻抱起小兒子。

她蹲下來,慢慢地對女兒說:

“如果你想要這個積木,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去試著幫你和弟弟要。但是你不可以打弟弟,弟弟會疼。如果弟弟打了你,你是不是也會感到疼?”

大女兒和媽媽拉了拉手,又摸了摸弟弟的頭,和弟弟說對不起。

面對孩子的工具性攻擊,家長採用溫和的態度,對孩子更有好處。心理學上管這種做法叫作不匹配反應技術。

若家長反應過激,其實是給了發起攻擊行為的孩子,一種”獎賞“,就會強化孩子發起工具性攻擊,甚至是敵意性攻擊的念頭。

孩子為玩具打架,就說明孩子不友好?心理學家:孩子不一定有敵意

心理學家謝弗說:

“74%的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良好的道德感,能夠明辨時非。”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工具性攻擊時,不要主觀上認為是我們的孩子充滿敵意,而是去理解孩子,為孩子提供非攻擊性環境,培養孩子的共情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