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網遊 舞蹈 早期教育 育兒 二胎之家 2017-08-02

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孩子吃穿不愁,玩具書籍應有俱有,但父母還時常抱怨有孩難養,其實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內在生命成長的滋養。當我們不瞭解孩子的時候,孩子必然會與我們漸行漸遠.....

是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呢?這的確需要我們當父母的好好學習。我們父母的那一代,不知道如何與我們溝通,經常講道理,或者批評指責,或者通過責罵揍一頓來表達他們的情緒或想法。

長大後,當我們也成為父母,無形中傳承了當年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孩子,但在當下這個年代,這種教養方式顯然不奏效,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習成為當下或未來的新型父母,學會與孩子溝通,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通過網絡遊戲獲得“認同”和自我價值

侄子今年高二,按老家虛歲年齡已經18歲了,按理說,18歲的男孩,已經該懂事,該知道努力學習,為未來人生奮鬥了,但他卻一直痴迷於手機,痴迷於遊戲。

高考放假那幾天,侄子放假回家在店裡幫忙,由於當時有員工請假,又正是飯點,飯店裡忙的不可開交。而侄子卻沒眼力的在店裡一直玩手機,任憑哥哥如何催促,他就一動不動,最後哥哥實在忍不下去就訓斥侄子,侄子還執拗的和哥哥吵起來了,最後演變成哥哥把手機給侄子摔了,並要揍侄子一頓。

最後以侄子離家出走,而我哥發誓不再管侄子而收場。當我爸去勸侄子的時候,侄子還說:我寧願餓死在外面,也不回家。

這樣糟糕的親子溝通模式,是經過18年的累積而終於爆發而已。我的記憶力,小時候侄子就是在嫂嫂的暴脾氣下長大的,稍不聽話嫂嫂就會揍一頓,後來哥哥和嫂嫂一直忙生意,從孩子小學就開始上寄宿學校,在孩子最需要愛和陪伴的時候,基本上父母是缺位的,而父母僅僅是提供了孩子物質需求,孩子心理需求幾乎沒有關注。

侄子一直生活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偶爾回來也得不到父母的噓寒問暖,再加之父母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反而嫂嫂就會抱怨孩子用錢多,不努力學習,看不到父母掙錢的辛苦。而侄子卻厭煩媽媽時長抱怨這些,侄子不理解掙錢為何不捨得花。顯然親子之間不能達到思想的平等溝通,不能互相理解,不能互相接納。

而侄子為了獲取認同,獲取鼓勵就時常通過遊戲來尋求短暫的自我價值感。因為通過玩遊戲可以獲得讚揚,獲得成就感,遊戲中設置的獎勵機制,升級機制,讓他在現實中找不到這種認同感和心理滿足,所以他才沉迷於遊戲。

能夠認同自己的孩子,才會懂得自我確認,不再依賴外在的認可,不再通過沉迷遊戲獲得某種鼓勵或者自我價值認同。“認同”是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動力之一,父母多認同孩子,讓孩子成為自信的自己。

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心裡營養富足的孩子才會開心的笑

孩子的心智成長和孩子身體成長一樣重要,身體成長需要生理營養豐富,而心智成長一樣需要心理營養充足。

內心不愉悅的孩子,臉上一定不會時長掛著微笑,而內心營養充足的孩子,一定是快樂的孩子,一定能時常看到孩子臉上的笑容。

孩子舞蹈考級需要考6個舞蹈,舞蹈老師除了抓孩子舞蹈動作,還時常要求孩子要帶入感情把舞蹈情感表達出來,當然表情是最能衡量孩子情感傳達的,而要面帶微笑是老師要求最多的。

臨近考試,老師要求孩子練習舞蹈的時候一定要微笑,當老師不強調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忘記微笑了。有一次課老師說,她沒強調要微笑,班裡16個孩子,就有兩個孩子會笑,其他孩子都表情嚴肅。

如果孩子忘記笑,笑不出來,一定是內心的快樂還不夠,還不足與表達內心的喜悅。

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自信,能夠認同自我價值,可以堅持做自己,不會被外界評價左右;可以從容面對困難和挑戰,可以直面錯誤和失敗;內心有力量的孩子也願意嘗試新事物,也更容易成為人生長跑冠軍。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卑,膽怯,焦慮時,做爸媽的一定會焦慮和失望。

在幫孩子選幼兒園階段,參觀了一個蒙氏幼兒園,在幼兒園見到園長和她兒子,她兒子8歲,他兒子明顯的特徵就是面部表情很愉悅,而且眉宇之間是積極向上的,看著是一個內心很有力量的孩子,我稱讚她兒子發展的很好。

於此相反的是有一鄰居家的孩子,父母經常吵架,打架,而且父母對家裡的男孩比較嚴厲,男孩看上去就是聽話的孩子,但總是眉頭緊皺,走路含胸駝背,看上去很沒有力量。一個人內心是否有力量,從一個孩子的整體形象和狀態下就能看出來。

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有個幸福的未來,但我們從此刻起,能關注孩子的內心發展,從認同孩子開始,讓孩子能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存在;讓孩子在輕鬆的家庭氛圍內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做父母的我們有自己的界限,更支持孩子自己做主;重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暫時不完美。

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哺餵孩子的心靈,學做新型家長,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但只要父母願意學習,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多關注孩子和自己的內心成長,哺餵孩子的心靈,滋養孩子和自己內在生命成長,孩子和自己都能做更好的自己。

我們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當我問女兒你覺得媽媽愛你嗎?女兒說:我覺得有時候愛,有時候不愛。我說你覺得什麼時候不愛你?女兒說:當你批評我,不理解我的時候,我就覺得你不愛我。愛真的無法定義,但是的確是內心的體驗。我們要做的就是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不是我這樣做都是因為愛你,而孩子卻接收不到你的愛。

如孟遷的著作《哺餵孩子的心靈》中所說:“當我們的孩子得到足夠的認同、重視、接納以及安全感的時候,他們就能感受到愛的喜悅。”

我在閱讀這本《哺餵孩子的心靈》——滋養孩子內在生命成長的四大原動力收穫良多,覺得這本書讀一遍才能吸收裡面的10%,真正能踐行書中的方法,還需要多多練習,需時刻覺察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每次看心理諮詢師寫的書,都可以學習很多情緒管理的方法。

《哺餵孩子的心靈》從認同——孩子自信的來源;安全感——孩子幸福一生的保障、重視——愛的凝聚、接納——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為主線闡述要想孩子內在生命成長更好父母需要做的具體方法,接著又講述親子關係,父母關係,自我關係中經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

聰明的父母都開始學做新型家長,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未來人生幸福的贏家

做父母的都期望能和孩子有親密的關係,不因為生活,學業問題和孩子發生衝突。其實人生一直在自我關係,親子關係,父母關係中糾纏,如果我們能很好的處理自我關係,父母關係與親子關係也能很融洽。

借用孟遷老師書中一段話:倘若有一雙眼睛,從我們人生的盡頭會看我們的親子生活,我們會發現,我們無法為孩子負責,也無須為孩子負責,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珍惜和享受與孩子的相處;我們會願意大幅減少對孩子的期待,而是去愛孩子,也欣然感恩孩子的愛,親子生活本就是世間最美好的體驗之一。

讓我們每一位父母從《哺餵孩子心靈》這本書開始,學做新型家長,給孩子平等,自主機會,培養孩子獨立人格,與孩子分享決策權,讓孩子有承擔後果的機會,關注孩子心理成長,讓孩子贏得人生長跑冠軍。

PS:1)作者在頭條號“二胎之家”專欄中所分享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評論、討論、提問。 2)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本文和文中圖片。3)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