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文藝片怎麼又進入了“倒春寒”

在已經過去的3月,以及進入4月後以來,國產電影發生了許多事,比如《地久天長》票房不理想,王小帥發朋友圈營銷,《陽臺上》《過春天》票房慘淡,《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領取了“金掃帚——十年最令人失望影片獎”,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曲折上映……

可以看出,在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文藝片是國產電影的“主旋律”,人們一次次寄希望於文藝片能提振士氣,起碼能與《綠皮書》一較高低,但從《地久天長》未能取得票房預期,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遭到觀眾“暈鏡頭”批評,感覺這個季節不是文藝片的春天,反而有了“倒春寒”的冷意。

《地久天長》是王小帥一部時間跨度達30年的劇情片,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和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贊譽歸來後,一直頗受關注,有“平民史詩”之稱。可是從王小帥發朋友圈使用了“泡哥泡妹的小技巧”文案開始,文藝片導演對作品的堅持,與對傳播渠道、傳播心理的認知,就顯現出不小的反差。

的確,“泡哥泡妹的小技巧”這樣的內容與電影無關,也無形中破壞了影片的格調,使得一些還沒來得及去看的網友,就不打算去看了。所以,很難說王小帥發的這條朋友圈能否達到增加票房的目的,但對影片以及導演本人的形象所帶來的損傷,卻是顯而易見的。

在營銷開路的市場環境下,電影為博宣傳,經常使出各種奇招怪招,但業內有一個說法:一般情況下,與好電影相關的海報等物料、宣傳文案等文字,也都是具有品質感的,只有爛片才會使用各種奇怪的手段博眼球。或正是如此,王小帥的做法才不被網友接受,《地久天長》明明是好電影,為何使用並不高明的推廣策略?

王小帥導演如此宣傳,有無奈的成分,不把一名創作者逼到一定份兒上,相信他也不會出此下策。比起王小帥的宣傳,更應該審視國內電影市場的宣發環境:往往是出其不意的宣傳,才能獲得額外的關注,比如《地球最後的夜晚》“跨年一吻”營銷,帶動無數年輕人走進了影院。這很容易引起效仿,用最省力的方式,去博得最大程度的關注,而忽略高關注度背後,觀眾感覺被欺騙之後所產生的憤怒。

王小帥發朋友圈宣傳電影用了不合適的文案,是一次失算。這提醒後來者,一定要剋制住衝動,多在影片內容上下功夫,就算宣傳,也多拿故事、角色、表演等正向內容說事兒,如此,才能架起一條條通往觀眾內心的溝通橋樑,真正通過作品把創作者與觀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取得彼此的信任,為下一部電影贏得高關注度打好基礎。

《地久天長》票房接近4400萬,《陽臺上》不足400萬,《過春天》不足1000萬,三部電影,似乎又把文藝片概念拉回到了“小眾”的定位上。

其實《地久天長》已經不算小眾片,王小帥導演不斷嘗試把創作與市場結合,到了這部新片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做到把時代背景、人物命運、故事結構、價值呈現、娛樂看點等要素結合到一起,是一部面向大眾創作的電影。沒能得到更大範圍觀眾的關注,除了電影自身有片長等因素影響,更多還是市場環境與觀眾心理使然。

《陽臺上》票房失利與質量有關。但《過春天》的豆瓣評分達到7.9卻未能獲得更多的票房回報,還是有些令人感到遺憾。這是否表明,觀眾對於文藝片的瞭解與認識,以及消費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過9億或能說明問題,這部中國臺灣出品的電影,豆瓣評分只有4.8,公映之前幾乎無人看好,但在票房上的突飛猛進,不由讓人產生“看不懂”的想法。這也算是部愛情文藝片,為何它能賣得這麼好?分析原因,或與它迎合了年輕主流觀眾群的情感需求有關。

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作為比對,《地久天長》《陽臺上》《過春天》的劣勢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不是內容上的劣勢,而是在貼近觀眾、貼近市場上,沒有尋找到更為通俗、更為大眾化的表達方式,創作者依然在用以前的文藝心態拍攝,沒能實實在在真正地跨過文藝的門檻,把商業元素完美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裡。

當然,市場需要文藝片,哪怕是創作態度保守,只要能拍出好電影,也是值得獻上掌聲的,已經成為一大消費群體的文藝片觀眾群,也能夠給予文藝片以不小的支持。只是,這需要創作者付出犧牲,具有奉獻精神。但作為影迷,還是真心希望那些有創作能量和表達水準的創作者,能從市場那裡得到更好的回報,這對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是好事,起碼可以起到佳片驅逐爛片的效果。

實現文藝片口碑與票房雙贏不該是難事,此前已經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芳華》《影》《岡仁波齊》等,還有最近在國內獲得超過4.7億票房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都是文藝片實現市場突圍的好例子,從這些電影身上發現並移植經驗,能幫文藝片創作者走出原有觀念,拍出能得到市場熱烈響應的作品。

文藝片創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片子口碑好,人們也承認,但就是不願意進影院買票。所以,接下來再拍文藝片時,要給觀眾足夠多的買票理由,而不是持觀望、可看可不看的心態來面對這些電影。畢竟現在電影產量很大,觀眾可選擇餘地很多,文藝片導演要把自身與作品放置於整個市場環境中進行衡量與評價,如此才能把握好創作軌跡,既能滿足自己的文藝理想,也能從市場回報中得到具有積極意義的鼓勵。

文藝片的春天總是很短暫,而“倒春寒”現象的出現,則會提醒對於文藝片市場盲目樂觀的人,重新再謹慎起來,用更多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文藝片的生存境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