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東莞市定位為先進製造業中心,目前已形成一批由民間資本投資的科技創新企業,然而當前仍面臨人口紅利衰退、民間資本缺乏投資出路、投資懼怕風險等現狀。東莞市應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機遇,政府與市場共同作用,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以實現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渠道多元化,促進資本投向科技創新多維度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由“二區九市”組成,構成“深莞惠”、“廣佛肇”、“珠中江”以及“香港澳門”四大經濟圈,每個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背景下重新定位與分工,調整城市發展戰略,在各自專項領域發揮獨特優勢,在產業佈局實現協同互補。

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和製造業重鎮,憑藉著完整和配套齊全的產業鏈基礎以及靠近廣州、深圳與香港的地緣優勢、較低廉的營商成本,具備承接三大一線城市高端製造業轉移的基礎優勢和距離優勢。依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機遇,東莞努力打造國際製造中心,發展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製造業為代表的創新產業,進一步強化城市的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功能,形成與香港、廣州、深圳更高水平協同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支撐,東莞作為“金融綠洲”,2018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511.45億元,同比增長6.9%,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年末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14157.22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年末全市有各類金融機構154家,其中銀行類機構43家(含1家代表處,1家法人信託機構,3家獨立掛牌信用卡中心)。此外,2018年民營經濟註冊戶數112.51萬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數16.1萬戶,佔工業企業總數的92.4%;民營經濟增加值4105.49億元,同比增長8.3%。上述數據說明東莞市具有極為充裕的民間資本,民間財富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東莞市面對國際製造中心的重新定位,如何激活與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到科技創新領域成為科技資本,成為當前東莞不同社會主體面對的一道難題。

01

人口紅利減褪 人力成本上升

改革開放之初,東莞市充分利用毗鄰港澳,位於廣深之間成本窪地的區位優勢;通過提供廉價的土地,吸引低成本的外來勞工,將外部的資金、技術、勞動力和內部的土地資源等增長要素有效地集結在一起,使城市得到了高速的成長。充裕的外來勞動力迅速改變了東莞市的常住人口年齡結構,適齡勞動力短期內大量增加,大量外來適齡勞動力給東莞市帶來了豐厚的“人口紅利”。隨著國家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以及國家區域發展漸趨平衡所造成的的農民工迴流,東莞市開始出現“用工荒”現象,農民工對工資待遇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給當地傳統制造業帶來高昂的人力成本。

在此背景下,不少東莞市民間資本瞄準人工智能、自動化等方向,嘗試通過技術換人戰略彌補用工缺口與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向科技資本的轉化,比如中鎵半導體公司及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東莞市民間資本投入科技創新領域的成功案例。但高新技術製造業作為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在起步及運作階段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民間資本在投資的過程中仍需考慮多種風險,能成功轉化為科技資本的仍比較少。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02

資本雄厚但投資思維保守

雖然東莞市民間資本規模十分龐大,但存在投資渠道單一、投資思維保守以及對傳統投資方式過於依賴的問題。東莞市經信局調查數據顯示,相對於一般投資,房地產和酒店行業資金週轉快,回報快,風險相對可控,因此東莞市民間資本主要流向了房地產和酒店行業,投資比重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二。

但近年來這兩大行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不景氣因素的影響,東莞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受挫。無論是從東莞五星級酒店的出租率還是從平均房價來看,2013年至2016年受整體政策和經濟環境影響,二者均出現明顯的下滑。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在國家“房住不抄”的大基調下,東莞房地產開發投資表現低迷,2018年房地產投資開發完成投資736.79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住宅完成投資525.85億元,同比增長2.6%;全市房地產項目新開工面積992.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12%。另外,由於金融去槓桿、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響,2018年股市持續低迷,A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0%,虧損效應明顯。因此,在傳統投資渠道受挫的情況下,民間資本大多數選擇銀行理財,導致亟需大量資本注入的科技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

03

缺乏長期投資意識

高新技術製造業所具備的高技術門檻是阻礙民間資本轉化的重要因素。東莞雖作為世界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但東莞的民間資本卻很少在製造業駐足,而是湧向了投資週期相對較短、投資風險相對較低的房地產、酒店等第三產業,並沒有參與到產業分工中去。這是造成東莞民間資本難以跨行業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主要原因。即使企業傢俱有投資科技企業的意向,卻受制於自身條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創立形態、運作模式以及盈利模式瞭解甚少,貿然投資新行業顯得風險極大。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此外,東莞也缺乏將民間資本轉化為科技資本的載體。雖然東莞的民間資金非常雄厚,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要尋找出路。但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缺乏對企業做詳細調查的能力,難以對企業的發展風險做好把控,導致一般投資者直接投資企業的風險較大。換言之,東莞仍缺少一個連接企業和資本的平臺。這類中介平臺一旦建立起來,能為項目提供詳實的分析和評估,以及為企業定製後期的運營計劃,相對於個人投資者具備更為專業的儲備知識和技能。因此,目前情況下個人投資者不敢貿然而動,導致鉅額的民間財富積壓。

04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東莞帶來的機遇

國家不斷提升的對外開放水平、粵港澳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港口資源的整合給東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東莞要抓住機遇,充分調動和利用雄厚的民間資本,在要素聚集、科技創新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力,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水平快速發展。

有學者認為,從國際灣區的發展經驗來看,基本上都經歷了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創新經濟四個發展階段。粵港澳大灣區依託的主要產業是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業、製造業,而發展的“脊樑”是製造。東莞是國際製造名城,將藉此契機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產業市場化、環境國際化,將持續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斥巨資投資東莞市,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實現高質量發展。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發佈,大灣區打造的“中國硅谷”蓄勢待發。東莞市作為大灣區的重要一極,根據廣東省規劃,預計到2030年,東莞市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成為與美國硅谷、波士頓地區相媲美的全球創新高地;到2050年,建成國際一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後,為加深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之間的密切合作,灣區城際交通建設被加速推進,珠三角一體化將明顯提速。高鐵方面,2018年9月底,廣深港高鐵正式開通,從廣州經東莞、深圳到香港的時間由原來的100分鐘縮短至47分鐘;10月底,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需要3小時縮短至30分鐘。交通建設方面,虎門二橋、贛深高速、深圳外環高速等多條交通線路預計兩年內通車,東西兩岸、城市之間的資源要素流通也將更為頻密,將對珠三角城市群產業佈局和東莞市產業轉型升級產生深遠影響。

05

發展金融服務業

針對東莞市本土民營企業家對高科技領域不熟悉的情況,需政策發展完善東莞市金融服務業,支持科技資本市場多層次發展,加大政策力度扶持科技資本市場,充分調動各類社會資金,鼓勵民間資本、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社會資金投入到不同層次的科技資本市場中。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培育專業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打造多層次科技資本市場,專業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是必要條件。專業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憑藉自身專業知識及投資經驗對前景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同時還可以對具有上市潛力的企業進行鍼對性輔導。

著力打造制度完善的中介機構。科技資本市場中介機構包括律師、會計、審計事務所,風險投資評估諮詢、擔保、評級等,通過對科技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法律約束、資格審查等方式,促進科技資本市場的公平交易、降低科技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提高融資效率。

06

建立科技保險體系

由於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風險高、固定資產少等特徵,加之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發展完善科技擔保市場已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有助於消除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的顧慮。有學者通過在廣東省內開展科技保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科技企業最需要的科技保險產品為研發責任保險、項目投資損失保險、研發人員健康險和意外險。就產業領域而言,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製造等主要產業領域對研發責任保險的需求較高。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在具體方面,一是建立多樣化的補貼方式。政府需制定補貼標準、細化補貼實施細則。綜合利用財政、稅收、再保險等手段,通過保險費補貼、經營主體管理費補貼、再保險補貼等方式支持科技保險發展;二是建立科技創新聯動機制。現階段廣東省科技保險市場發展尚不完善,為更好地發揮科技保險市場作用,東莞可以建立科技保險與風險投資等其他方式相結合的科技創新聯動機制,共同分擔高新技術型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產生的風險,促進科技保險覆蓋面的擴大。

07

完善風險投資體系

東莞市應創造更寬鬆的風險投資氛圍。積極宣傳風險投資在創建創新型城市、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的作用,修訂完善相關地方法規,形成風險投資良好社會氛圍;加強風險投資稅收優惠力度,對投資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機構降低所得稅率等。

同時,東莞市政府應加大對高新技術行業的財政風險補償,完善財政金融聯動機制,引導民間資本向高新技術行業流動,發揮財政撬動資金的效應。充分利用稅收補貼等政策工具引導風險投資行業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

引導民間資本向科技資本轉化

08

繼續擴大對外開放

東莞市需對內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對外抓住“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機遇,加強同東盟國家的分工與合作。充分利用粵港澳各自優勢,加強與華僑、英語和葡語系國家的聯繫,深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大量民資與外資落地東莞市。通過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和優質生活環境,吸引跨國公司總部、高端企業落戶與集聚,完善東莞市高新技術產業鏈。同時,加強與周邊及腹地地區聯繫,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形成全方位的開放體系,促進先進技術的區域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