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5G牌照發佈一個月來,上海、湖南等多個省市發佈5G發展三年計劃。單從產業規模來看,各地目標動輒達到甚至超過千億元,可以說對5G寄予厚望。為此,一些地方還同時明確了5G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與運營商的穩步投入相比,地方對5G的熱情明顯更高。

各地提出哪些5G發展目標?

本月5日,上海市政府印發意見,提出了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而在上海之前,湖南、廣東等省份也都發布了相關文件。此外,雲南、四川等省份也已經就5G發展等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具體發佈時間待定。

從行動計劃看,地方都提出了相對宏偉的目標。比如,到2021年,上海要培育100家5G應用領域創新型企業,5G應用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廣東則提出,到2020年底,5G產值超3000億元,到2022年底,形成萬億級5G產業集聚區。地方政府提出的這些目標是否現實?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認為,5G應用將來肯定能達到這樣的規模,但目前這些數字更多是一些設想。徐曉蘭表示:“從各地政府看,還是在想著我們怎麼把路先修好,在更好的路上,更寬的帶寬、更加流暢的網絡上,可能沒準哪天就會誕生出很多的‘小巨人’,或者誕生出很多的創新模式。”

5G相關投資計劃提上日程 商業模式有待挖掘

的確,在提出目標的同時,一些地方還明確了投資計劃。上海提出到2021年,累計建設5G基站3萬個,累計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北京提出到2022年,運營商5G網絡投資累計超過300億元。而圍繞5G,各地目前都規劃了一些園區和項目。比如天津在規劃5G網絡建設時提出,打造智慧能源樣板工程;安徽提出加快“數字江淮”中心建設,籌建超級計算中心;雲南提出打造“數字雲南”,謀劃三年內推進210個示範項目。專家分析,地方5G相關投資要遠遠超過5G網絡建設投入。當然,這些項目既有政府投資,又有民間投資。但這樣的投資什麼時候能獲得收益還不得而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之前曾提到,5G商業模式還有待挖掘。

王志勤表示:“更重要的可能是5G跟各行各業去結合,它需要和行業之間共同努力挖掘需求,組建合適的技術方案,尋找商業模式。我們覺得可能還是需要有一個培育的時間。”

5G投資要理性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指出,5G投資和應用是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但在產業發展不成熟的情況下,投資還是要理性。曾劍秋說:“我們在5G這方面的投資,要考慮到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一些發達的省份,像廣東、上海這些地方,由於經濟發展不太一樣,5G可能需求比較迫切,可能投資會高一些。但是一些欠發達的地方,5G應用還不那麼迫切。”

徐曉蘭則建議,5G應該優先投資在那些已經取得應用成效的領域,比如工業互聯網。“可能三年也好五年也好,肯定要分步實施。比如在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領域、什麼樣的區域先部署5G,逐步擴大、再擴大,直到更廣泛的覆蓋。我覺得這樣可能更合理、更科學。”

新聞鏈接:都有哪些5G應用陸續落地?

記者近期在河北、四川、浙江等多地採訪發現,伴隨著5G牌照的發放,新一波5G應用陸續落地。比如,近日,雄安新區首家24小時5G無人智慧書屋在容城縣新華書店成功試點運營。讀者進行網上閱讀時,下載速率較有線寬帶接入提升近10倍。

四川省人民醫院上線省內首個5G應急救援系統。在急救車上配備了5G醫療設備,實現醫學影像、病人體徵的實時回傳。在不久前發生的長寧地震應急救援中,這一系統已經發揮了作用。

藉助5G網絡,智慧工廠成為現實。中國聯通與嘉興恆美聯合打造了5G+邊緣雲智慧工廠車間。在這個工廠裡,工業縫紉機的設備連接平板電腦,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平板電腦和聯通5G網絡,能夠接收最新的培訓視頻,實現遠程培訓。

中國電信攜手福州市公交集團,打造了福建省內第一條5G智慧公交線路。乘客通過WIFI接入可以體驗流暢的寬帶網絡,車上還裝有高清電視供乘客點播。

儘管我國5G應用正在加快推進,將有力驅動我國數字經濟和信息消費的發展,不過,專家提醒,當前我國5G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仍需要應用創新與網絡能力深度融合,拓展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