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眼下啥行業都要有個等級證書,而發燒友偏偏沒有,這不公平。往往我們在活動上能看到,許多初燒和老燒雜混一起,新燒抱著老燒大腿苦苦求知,老燒一臉痛苦的表情。HIFIMAN覺得應該有一個考核體系,以後再有燒友見面會,凱撒的歸凱撒,蒼老師的歸蒼老師,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一等級:

普羅大眾,在他們眼中,我們是一群神經病。

第二等級:

基本上就是知道有音響發燒這麼個事,對音樂的愛好也比較一般。參加活動一般是被基友、閨蜜拉來的。愛好基本是手機,溝通基本是白眼。發現有人戴著某牌耳機,也會看上兩眼。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三等級:

比較想入門,但要不沒錢入門,要不興趣不強。某水果牌手機的原配耳塞已達到個人掏腰包承受的極限。對音樂呢,沒有特別好惡,知道有莫扎特這麼個人,男的,外國人。平時對音樂的喜好處於對《百度音樂研究》、《酷我速成教程》的淺嘗輒止,偶爾上上音響類論壇,一看見戰火紛飛,立刻撤軍。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四等級:

已經入門了,花錢買過音響類的書,設備也有了一些。知道某炫酷耳機品牌音質是渣,但向上追求到森海、AKG的千元級別,也著實肉疼得緊。不過各類活動還是踴躍參加,蹭聽些名器也是經常的事情。處於這一步,狀態往往是“攢錢ing”,心有猛虎卻細嗅喇叭花,大神的語錄記心間(偶爾也出現串詞兒的現象),在一般人心目中,已經是個“發燒友”了。

音樂的喜好,ACG類基本是日系常聽,美系偶爾,知道槍花、SLASH、比利喬,知道中島美雪跟中島美嘉不是一個人,至於硬搖……什麼是硬搖?古典音樂還在補齊一些套裝中,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一些大路曲子基本聽了一遍,知道大調和小調的區別是大調好像比較大。

到這一地步,進可破產,退可守財。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五等級:

發燒友喜聞樂見的等級,人數最為龐大,中流砥柱。

常上論壇,常泡貼吧。手邊要有幾個high貨,以森海HD650或AKG K701為尋常談資,玩箱子的基本是丹拿聽眾、樂富豪,被論壇老燒所害,偶爾可見勁浪、傑作、ATC的low貨。設備差點上萬,基本上沒成家的每個月都有固定預算攀登新高峰,成了家的要常備假髮票糊弄老婆。對平衡度、分離度、噪音有了一些初步認識,開始嘗試換換線材、擺位,一週後發現還不如不搞。向上一步需咬牙關,想想最近10萬元級家轎又有打折,不僅熱淚盈眶。另一波實在沒錢的,從這個等級開始,走上了DIY的路線,但還不知道這條路更加血腥。

音樂上,基本該聽的都全了,知道要追求個性了。基本上DG的大荷花收全了,DECCA的幾個套系還在搜種子刻盤ing。貝多芬得聽奏鳴曲,知道op.111是老人家最後一部作品;騰斯泰德98年就死了;馬勒千人交響玩的是視覺系,聽的時候還是不住的犯迷糊……。看見郎朗開始有點反胃,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反胃。神奇的是,不少科班的音樂從業者,也在這個陣營裡混著。

有個詞叫什麼來著?中等收入陷阱?其實這詞是給這幫發燒友設計的。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六等級:

深了,這個就開始深了。

貼吧、論壇基本不上,上了就能挑出一些大神帖子的錯,器材價格已經不是這一級別的唯一準繩。D7000、HD800、HE560也尋常見,桌上少於3個DAC和耳放的,一般不輕易拍照發朋友圈。玩箱子開始入B&W的CM系列、丹拿的輪廓系列、ATC的小饅頭也是尋常見。功放已經向300瓦級能聽的那一類發展,口頭禪是“某款名器,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分水嶺開始呈現,玩英式器材的對現代聲深惡痛絕,玩膽機的手頭得有幾個德律風根、寶馬、富豪、大盾的孤品管,玩線材的開始買明線手工編織,玩高清的開始琢磨怎麼重現Studer老開盤機的味道,玩LP的開始囤積唱頭,並對動鐵唱頭明確表達不滿。

玩DIY的,手裡開始有一堆芯片,苦思冥想怎麼讓ES9018發出膽機的味道,讓國產變壓器別再哼哼,看看手裡的國產Rigol示波器,暗下決心用全新泰克換下來。開始不滿馬克萊文森的多級電流源視覺系,對Naim的電容調音頗具微詞。

玩音樂的,基本上不憑器材能聽出國交的小提琴不準,遇到大師來訪,也基本上能感覺到馬澤爾前天是不是吃路邊攤拉了肚子,席夫的踏板踩得點兒真準,穆特無非是為了掙點零花錢,裙子還算優雅,比不上老婆的Dries Van Noten。巴克豪斯的第一張唱片到最後一張收全了,能給大師寫個藝術生涯的故事。不少科班的在這個檔次基本就停下了,為什麼呢?覺得貴圈真沒勁,哪天帶你去聽祖英給你唱現場好了。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七等級:

少,人數開始少了。

一部分人開始考慮退燒,天價器材也開始見到陳列,柏林之聲沒啥味道,B&W就一箱聲重的貨,世霸名琴?那麼刺耳的高音,你也敢聽?退燒的一般天價器材出掉,放家裡的只是一個JBL 4系或真力監聽,沒那麼大閒工夫折騰了,看看公司的股票漲了沒?

玩DIY的開始考慮做品牌了,不為別的,一桌子安捷倫、泰克都是錢啊!發現簡潔就是好,電路里連用NE5534都覺得貴,信不信8毛錢一粒的TL084,我給你調出麥景圖的味來?

玩音樂的,不是科班出身基本是不可能了,昨天才跟老易談了談給名家灌唱片的事,今天你就問我唐琴收不收?當然是不收!我看上Stevie Ray Vaughan砸爛的那把吉他了。

你發燒到幾級了?根據HIFIMAN的發燒友分級標準

第八等級:

近仙品而未成仙。

偶爾也會聽聽老唱片,但更喜歡彈彈客廳裡那臺貝森多夫。聽音響?算了,明天買打飛的去拜羅伊特聽現場吧,反正捐過10萬歐元進去不用花錢了。突然最近對量子基金髮生了興趣,覺得跟普華永道做的假賬比起來,還是把公司註冊到維京群島比較實惠。最近電視上開始講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們逐漸離世,你心中鬱悶,走上閣樓看了看保險櫃裡克萊普頓的那把大黑、BB King的手帕,又摸了摸去意大利收到的1758年產瓜內利,頓感人生苦短,潸然淚下。

第九等級:

從來只聞其名,未見其人,非神品莫屬。給論壇上的那幫嘴炮們的專屬之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