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 郝昕瑤

編輯 |

農銀理財的開業意味著國有五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已全部就位。

8月8日,農業銀行全資設立的理財子公司——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農銀理財)在北京正式開業並舉辦新產品發佈會。至此,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已全部開業。

6月3日,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正式在深圳開業。其後,工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相繼揭牌開張。目前尚有郵儲銀行及招行、光大等股份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城商行仍在籌建中。

以大行為首的理財子公司的陸續開業,標誌著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正式進入了新時代。各家銀行將如何用好這張“超級牌照”,又將面臨怎樣的嚴峻挑戰。

新產品特點:最低1元起售,仍以固收為主體

已經開業的5家理財子公司均推出了新產品。相較於以前銀行理財產品普遍5萬起步的高門檻而言,新產品不約而同選擇了一萬元、甚至1元起售的低起點。產品內涵也更有國際化、創新特點,涉及外幣投資、科創板、綠色金融等方向。

此外,較此前銀行系理財產品,理財子公司發佈的銀行理財產品全面淨值化,均為浮動淨值型。

具體來看,首家開業的建信理財7月推出兩款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主要投資於標準化資產,均為1元起售。其中,“乾元”建信理財粵港澳大灣區指數靈活配置理財產品股票投資部分採用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化投資策略。而“乾元-睿鑫”科技創新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為3年期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

工銀理財則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強、資本市場混合、特色私募股權等三大系列共六款創新類理財產品,固收類仍然佔據重要地位,權益類產品以未上市股權為主要投向而非股票,混合類產品多以公募基金、FOF投資於股市。全部為1元起售和1萬元起售。新產品體現長期投資理念。投資期限較傳統產品有所拉長。

此外,工行與十家頭部券商啟動科創板銀證合作,正式發佈科創板主題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參與科創板交易申購,面向個人銷售的混合類封閉淨值型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將重點參與科創板投資,通過公募方式募集。

交銀理財7月底官宣公司旗下首隻產品發行,以穩健為特徵, 1元起售、0費率申贖、低風險;組合全面投資精選的固收類資產,通過配置非標增厚收益,業績比較基準為4.2%。交銀理財總裁金旗表示,交銀理財在設立初期,考慮到銀行理財客戶的特點,投資範圍以固收類為主。

中銀理財推出“全球配置”外幣系列、權益系列、股權投資系列、指數系列、養老系列五大理財新品,凸顯出中行國際化的特徵。

農銀理財推出“4+2”系列產品體系,包括:四大常規系列產品和兩個特色系列產品。特色系列產品包括惠農產品和綠色金融(ESG)產品。其中,惠農產品是基於普惠金融理念,面向三農客戶推出的專屬產品。綠色金融(ESG)產品則基於國際資管行業的綠色投資理念,重點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在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良好企業的債權類資產。

從5家頭部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已經發布的多支產品來看,產品類型仍以固收為主體,權益類投資則以私募股權、FOF模式居多。產品內涵和投降則各有母行特色和優勢。

新時期考點:打破剛兌、創新風險、行業競爭

在過去的一年中,監管部門陸續頒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稱“資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稱“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稱《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勵並支持商業銀行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形式開展資管業務,標誌著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正式邁入轉型發展新階段。

自此,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籌建開業工作如火如荼。各方在看好“超級牌照”的同時,對於理財子公司時代產品淨值化、產品創新、風險隔離和資管行業必將愈發激烈的競爭的討論從未停止。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認為,理財剛兌對傳統存款業務存在著風險傳遞隱患,存貸款屬於表內業務,資管屬於表外業務,表外業務的監管相對較弱,而剛兌的性質可能就會把表外的風險傳遞到表內。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把理財業務獨立出來,打破這種剛兌,對商業銀行來講,既能實現風險隔離,也能實現相應產品競爭力的提升。

打破剛兌之後,傳統銀行理財產品退出的過程或存在一定風險。同時,理財產品全面淨值化,不再“保本”之後,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淨值化管理的挑戰將在於豐富投資品種。

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則表示,淨值化轉型對理財子公司運營、管理能力提出很高挑戰,需要在估值、信披、清算、交割、售後等方面建立一套體系化的東西。產品淨值化推動理財業務盈利模式由賺取信用利差變為賺取服務費和表現費,在此趨勢下必須做大資產規模,利用好資金集聚帶來的規模效應,實現經營業績的增長。

銀行理財是最大的資管產品,去年底銀行理財餘額為22萬億。中銀協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資產託管規模創歷史新高達145.76萬億元。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40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理財產品4.8萬隻,存續餘額22.04萬億元。

依照新規,理財子公司既可發行公募產品,又可發行私募產品,產品體系齊全,豐富度更高。而發展過程中創新業務則有可能帶來風險,因此,未來如投資股票市場,分級產品設定等則將存在合規和監管風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在當前階段,理財子公司所推出的產品都在其最擅長的領域,風險相對比較低,日後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多,會逐步完善產品體系。

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農銀理財已在高級管理層下設投資決策委員會、產品創新委員會、風險合規管理委員會等組織,並將與母行在產品研發等方面保持協同,充分利用母行其他子公司在證券市場、私募股權、創投、長期限資金供給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通過委外合作等方式,持續推進產品轉型。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提出,公司將圍繞實體經濟設計金融產品。

手握公募、私募業務“全牌照”,背靠母行強大優勢,銀行理財的市場轉型對整個資管行業將形成相當的衝擊,已是市場人士的共識。

以公募基金公司為首,理財子公司的現金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將對其產生結構性影響。銷售端的寬鬆化也將擠佔公募基金的市場客戶份額。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梅表示:“對於基金公司而言,理財子公司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的衝擊我覺得是有限的。”她認為,對於二級市場的券種選擇及操作能力,基金公司現在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華泰證券資管公司董事長崔春則認為,原來銀行通過委外或者其他形式給到市場機構來做的業務,現在可能會拿回去由理財子公司自己來進行管理。

但是,競爭的同時,也廣泛出現了合作的契機。

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首先表態,將對標海外優秀資管機構,與信託、基金、證券、保險等各類資管機構開展廣泛合作。

工商銀行就與包括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在內的十家證券公司開啟科創板銀證合作,簽署《科創板銀證合作備忘錄》,圍繞科創項目互薦、客戶共享、服務對接、資金融通、投研聯動等關鍵領域戰略合作。

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也透露,尚未開業的中郵理財,在建立初期,會跟券商、基金公司等機構合作,以MOM和FOF的方式參與投資。

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則對界面新聞記者預測,理財子公司化後,預計業務資源將向頭部集中,形成“一超多強”格局。各家理財機構在客戶群體、資金體量、渠道資源方面不盡相同,可在產品研發、流動性管理、產品銷售方面加強合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