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一期預計於春節前通車'

通信 藍房網漳州站 2019-08-23
""主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一期預計於春節前通車"主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一期預計於春節前通車主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一期預計於春節前通車

地下管廊開挖現場和已建成的管廊

核心提示

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出現警匪追逐於城市的地下管廊之中,環境幽暗潮溼,管線縱橫交錯,情節驚險刺激,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現實中的地下管廊是怎樣的呢?日前,記者拿起相機,戴上安全帽,跟著項目工程人員進入金塘路道路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直擊主城區首條地下綜合管廊的施工情況,瞭解深埋地下的“城市血管”。

現場聚焦

管廊肚裡能開車

金塘路位於薌城區金峰開發區,南起勝利路,北至高速天寶互通,總長10.2公里。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全長7.7公里,而地下綜合管廊也將會貫穿金塘路一期全線道路。

走進綜合管廊,給人第一感覺便是寬敞,淨寬4.3米、淨高2.85米的管廊空間,絲毫沒有傳統下水道的狹窄。管廊兩旁的管道支架密集而整齊地排列著,猶如一棟棟精修完工的小房間,只等各條管線“入住”。而中間2.2米寬的檢修通道,雖然無法做到像電影中的飛車追逐,但也足夠一輛小轎車行駛。

地下綜合管廊到底管了啥?幾張掛於管廊支撐架的標示牌給出答案——電力電纜10kV、通訊電纜、給水管、自用電氣……據工程負責人吳旺根介紹,該管廊收納了城市電力、弱電、給水、中水等線網管道,分為三艙和兩艙兩種類型,其中三艙綜合管廊有1個綜合艙和2個高壓艙;兩艙綜合管廊有1個綜合艙和1個高壓艙。每個艙都放置不同的通道,兩艙類型的管廊主要放置管廊自用的電氣線路、通信電纜、10千伏電力電纜以及給水管道和中水管道;和綜合艙一牆之隔的是敷設110千伏和220千伏高壓電纜的高壓艙,兩艙相對獨立。“每條‘血管’分工明確,確保‘營養物質’輸送到位。”吳旺根介紹道。

再不用反覆挖掘修路

無論身在城市或是鄉村,你都曾經會在街頭巷尾,看到錯亂交雜的電線在空中隨風搖擺的亂象;也一定經歷過家門口的道路為了修理管道,拆了修、修了又拆的苦惱。落後的城市基礎建設,成為影響城市美好生活的大難題,也制約著城市經濟發展和品質形象提升。為了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形象,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大有益處。

金塘路作為省市重點工程,連接著市區西北部三個鄉鎮12個行政村、3個高速出口的城市快速通道,既是主城區的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更是福建省第一條220kV高壓電纜下地入廊的建設項目。一期工程主路面計劃於春節前通車(不含下穿通道段)。

“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地下管廊,既提升了城市管線維護的便利性,杜絕重複挖路帶來的“拉鍊馬路”問題及供電線纜、通信電纜、監控線纜等密密麻麻的線纜織成的“空中蛛網”現象,又使城市管線的使用年限比傳統直埋式管線大幅延長,更加節約環保,同時將線路“由上改下”,改善了城市環境整體形象,提升區域的市政配套水平,帶動周邊2萬多畝土地的開發利用,擴大主城區輻射力度。

建設管理都很智能

“什麼都管”的地下綜合管廊,猶如人體的血管,掌握著城市水電氣等資源的供給。如何保障“血管”的暢通不堵塞,成為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對此,吳旺根告訴記者,管廊建設前期運用BIM建模技術,將管線透視化,讓“城市血管”的排布更加明瞭,使設計和施工銜接更為順暢,有效縮短工期;建設過程中運用現澆法施工及鋁合金模板支撐體系,在提升混凝土質量及觀感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金塘路綜合管廊基坑根據不同施工條件,採用分段分級、先支護後開挖的方式,確保施工安全。城投建設團隊採用多種新工藝、新材料,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

下一步,綜合管廊內還將安裝通信監控、電力監控、安防監控、環境與設備監控、廊體結構監測、智能機器人巡檢、火災自動報警等7個主要系統,並實現管廊運營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保障“城市血管”隨時可“體檢”,隨時可“治療”,實現“管、控、營”一體化智慧型管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