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童年照相館 建築 高能小子終極裝備 成都微視點 2019-08-22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打造前的魯家灘,圖@劉念

曾經這裡是一個水庫

如今這裡已經是網紅景點了

湖面波光粼粼,群群野鳥戲水

吹河風、望雪山,連地面都是彩色的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打造前的魯家灘,圖@劉念

曾經這裡是一個水庫

如今這裡已經是網紅景點了

湖面波光粼粼,群群野鳥戲水

吹河風、望雪山,連地面都是彩色的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打造前的魯家灘,圖@劉念

曾經這裡是一個水庫

如今這裡已經是網紅景點了

湖面波光粼粼,群群野鳥戲水

吹河風、望雪山,連地面都是彩色的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

人生很短,歲月很長

"

1949年——2019年

如果1年用1張珍貴照片

就能拼成70年溫江的鉅變縮影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溫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

“溫江70年光影”

現徵集老照片

風景照全家照旅行照,全部都來

一起拼“溫江70年光影”照片牆

老照片請發送金溫江公眾微信都就可以啦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上一期,我們分享了

譚齊力老師的3張老照片的故事

(戳我可回顧)

1960年金馬河三渡水渡口

1968年天府街道

和七十年代溫江西門居民房

現在又來看著照片

聽譚老講壓箱底的故事吧

1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70年代中後期

是金馬蠶絲廠生產車間

機器正運轉著,工人正在認真操作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七十年代溫江的鄉鎮企業非常少,金馬新村是當時農業學大寨的典型,種植蠶桑創辦蠶絲廠。改革開放後,溫江的鄉鎮企業競相湧現,預製廠、食品廠,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的鄉鎮企業、集體企業為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2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80年代早期

是如今迎暉路和區醫院路口交匯處

這是溫江首屆花卉節的場景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時的溫江,抓把泥、捏出汗的肥沃土壤,成為不少農戶發家致富的途徑。後來聲名鶴起的川西花王陳開欽,創辦了壽安百花園藝場;盆景大師胡世勳,創辦了壽安三邑園藝場。有老一代園林大師的引導和辛苦付出,今天溫江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四大花木集散地之一。近年來,優質花木還隨“一帶一路”遠銷歐洲,立下了花木產業發展的里程碑。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3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這張照片拍攝於90年代早期

這裡曾是老西門傳統的商業街

是如今的溫泉路,也叫“半邊街”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照片中,老西門商氣十足,但凌亂的街道和無序的建築依然顯眼。如今,這些情況幾乎不存在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眾多品牌、項目齊聚溫江,商業佈局遍及城市各個角落。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看了這些故事

是否還原了你腦海中的溫江?

自上期消息發佈後

我們收到金粉50張老照片

其中包括還在修復的陳家桅杆

和還只是個水庫的魯家灘

陳家桅杆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

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園林

於一體的綜合性庭院式建築群

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陳家桅杆是“川西第一祠”

整個建築面積2736㎡,有大小12院

整體輝煌大氣,細節之處更驚豔!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修復中,圖@張志強

桅杆是船上主要設備

溫江建築怎麼會有這個建築呢?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原來,陳家所謂“雙鬥桅杆”,並非桅杆

是京城皇殿廣場常見的華表

一種榮譽、莊嚴和威武的標誌

相當於現在的學位服或者學位證明書

同時,也有激勵旁人的作用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圖@張志強

魯家灘,位於溫江金馬河畔

因解放前有一渡口,且魯姓人家多

所以得名魯家灘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打造前的魯家灘,圖@劉念

曾經這裡是一個水庫

如今這裡已經是網紅景點了

湖面波光粼粼,群群野鳥戲水

吹河風、望雪山,連地面都是彩色的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那些年陳家桅杆還在建、魯家灘只是水庫... 有老照片嗎?

打造後的魯家灘,圖@劉念

看了這些網友的照片

趕快翻哈你有沒的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

用老照片拼出溫江光影70年

是不是很有意義呀~

轉自: 金溫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