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這個提法都提了二三十年了,一直期待通化縣變成通化市的一個區,據說名字都起好了叫西昌區。通化市政府所在地名字叫東昌區。

通化市市區發展受到了自然環境的限制,已經沒有空間了,四周除了河道,就是大山,沒有發展空間的通化市東昌區,有多少思路也拓展不起來。、

通化縣變成通化市的一個區,這對於通化縣來說也是一個機遇。但是,總也實現不了,有那麼多的問題解決不掉,時間都耽誤在哪裡?

通化縣成為通化市一個區以後,大安鎮、二密鎮、馬當鎮、光華、興林、乾溝等靠近東昌那一部分就劃歸東昌區。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果鬆、東來、七道溝、石湖鎮等地就劃歸二道江。

這樣劃完以後,通化縣就剩下了靠近遼寧省的這一部分:快大茂鎮、大泉源鎮、富江鄉、三棵榆樹鎮、英戈布鎮、金斗鄉、西江鎮等地。行政區域小了,但是,升格了,都成為完整意義上的通化市人。

但是,這段路太遙遠。

快大茂鎮是縣城所在地,終於有了火車站,名字叫通化縣站。說明,大家對通化縣的感情是多麼深厚,多麼不捨。大時代發展過程中,就是要捨棄小我才能成就大我。這就是一個大趨勢。在大趨勢面前,糊塗不得,差一步就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主要有一個原因是通化縣的大安鎮是一個特色小鎮發展的比較好,經濟指標好。二密鎮周邊企業多,如著名的東寶集團就坐落在這裡,許多藥廠及化肥廠都在這裡。納稅大戶,對通化縣來說,這裡是寶地,怎麼能捨得給了東昌區。通化縣全縣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醫藥工業為龍頭、;輕工食品、化工建材、礦產為支柱的產業格局,著名的企業有東寶集團、白山製藥廠、振國藥業、白雪山藥廠、化工總公司、大泉源酒業有限公司、林海藥廠等。著名的產品有鎮腦寧膠囊、東寶肝泰片、複方天仙膠囊、碟脈靈注射液、大泉源酒、二密河尿素、通化乾紅葡萄酒、複方益肝丸。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通化市的建置,是於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建立偽通化省之後,康德九年(1942年)一月由通化縣內的通化街設立通化市。隸屬通化省;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1947年)六月五日實行了行政區劃改革,由過去的十四省改為九省,取消了通化省。通化市、縣合置辦公,隸屬安東省所轄;1948年11月市、縣分署,縣政府遷往快大茂鎮。1949年9月23日縣政府又遷回通化市,改為遼東省所轄;1954年8月劃歸吉林省所轄。通化市、縣第二次合署辦公,1955年7月市、縣第三次分署,1958年3月通化市、縣第三次合署辦公,最後於1962年6月9日通化市、縣第四次分署,1969年11月22日縣政府遷置快大茂鎮,至今。通化地名的由來詳見通化縣條目。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現在的通化縣快大茂鎮夜景。

通化縣此地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存,為滿族的故鄉。周秦時期屬肅慎氏地;漢、晉時屬挹婁地;南北朝時屬勿吉地;唐時屬渤海定理府;五代屬契丹東平郡;宋時屬完顏婆速府路;明時屬建州衛;清時屬興京府(今遼寧省新賓縣),順治定都燕京時,清統治者將長白山一帶視為發祥地,劃旺清門以外東至長白山為禁墾地,設臺兵巡守,不準採樵遊牧.從此二百餘年,此地成了森林茂密,人跡罕至,野獸群集的荒涼地區.咸豐年間馳禁.同治後移民漸集。光緒三年(1877年)設治,治頭道江。隸屬於奉天興京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東三省總督,民國初實行省道制,本縣隸屬奉天省東邊道所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通化縣劃歸遼寧省所轄,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公佈了省公署官制,確立東北為五省,通化縣公署隸屬奉天省所轄,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東北劃為十四省,將本縣劃屬安東省所轄;康德四年(1937年)七月一日實行第二次行政機構改革,增設了牡丹江、通化兩省,將東北劃為十六省,通化縣隸屬通化省所轄;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將東北劃為九省,取消通化省,本縣劃歸安東省所轄;1949年建政時,又改歸遼東省所轄;1954年8月劃歸吉林省所轄,沿續至今。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老通化縣城區的記憶

通化縣的名稱於光緒三年(1877年)設治始稱“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通”字,含有貫通之意,“化”字則為教化,也就是要用所謂的“仁德、仁政”之類去教化百姓,含有通歸王化的意思。快大茂是通化縣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來,眾說不一,在百姓中流傳的有,一說是,清朝的咸豐年間從京城來了一個官人,當時這裡時值隆冬數九,百姓脫帽跪拜,這官人非常憐惜百姓,忙說:“快戴帽子”,從此便流傳下來做了地名;二說是,清本有人們在此開墾種地,當時這裡山林茂密,在屯的西側有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轉彎處木把放排需要急打錨,人稱“快打錨”,放流傳沿用音轉為“快大茂”;三說是,此山頭西側古時是風口,人們走到這裡常常刮掉帽子,故稱“快戴帽子”,以後便做了地名;四說是。快大茂是滿語,因這裡曾設臺兵把守,意為前哨;五說是,是由屯北側帽子山得名,說是每逢雨後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霧而籠罩著,遠看山頂如同戴了一頂帽子一樣,故而得名。據《通化縣誌》記載;快大茂這個地方早為滿族的政鄉。這裡群山起伏,山林茂密,傳說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兵打仗路過此地駐紮,看到這裡山清水秀,郁郁青青,故在臨行時說此地為“快當帽子”。此語是滿語,其意思是“常青的樹林”。以後便留傳為地名。後逐漸音變為“快大茂”。從《通化縣誌》不同飯本中記載,快大茂地名音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清末板本記載,從清初到清末稱“決當帽子”;民國年間的版本記載,民國初年到偽滿初期改“帽”為“茂”;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記載,偽滿時期改“當”為“大”;此後流傳為“快大茂”,今仍之。

通化縣什麼時候能夠變成為通化市的一個區夢想?

古老的通化縣,八十年代的記憶。

(董向前整理於2019年3月5日長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