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時間的快與慢:時間膨脹、時間靜止、超光速、大腦中的時間

體育 物理 歷史 地球 scottcgi 2019-04-12
理解時間的快與慢:時間膨脹、時間靜止、超光速、大腦中的時間

本文將會結合狹義與廣義相對論,來解讀時間的快與慢,其中包含了時間膨脹(鐘慢效應、尺縮效應、雙生子佯謬)、微觀角度的時間變化、光速不變原理、時間靜止、超光速等主題。最後還會從生物學角度,探討人類大腦中的時間,以及衰老對時間感知的影響。

本文討論的前提結論,即時間的本質——在宏觀上是描述物質變化的計量,在微觀上是量子態的計數,且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稱之為時空。具體解釋參見(科學解讀: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它們的本質是什麼?),這裡不再贅述。

時間膨脹效應

時間膨脹效應,就是時間會變慢,也就是時間的流逝速度會變慢,而我們的時鐘記錄的,其實並不是時間的流逝速度,而是在時間流逝速度下——累積經歷了多少時間。於是,時間變慢,最終就會讓積累的時間變少——也就是時鐘的記錄信息減少,即鐘慢效應

而在狹義與廣義相對論中,已經明確給出了,可以產生時間膨脹效應的原因和路徑,並且都經過了實驗的證實。接下來,我們就會從這兩個不同的理論視角,去分別解讀——時間膨脹的現象和背後的原理。

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

狹義相對論指出,在慣性系中(勻速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

通俗的來說,就是如果我們測量一隻,勻速運動的時鐘——向著我們遠離或靠近都可以,就會發現運動時鐘的時間變慢了,而如果我們以同樣的速度和運動的時鐘一起運動——產生相對靜止,那麼此時運動時鐘的時間就不會變慢

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

第一,就是運動速度需要抵達光速的十分之一(10%),時間膨脹效應才會比較明顯,即時鐘計時變慢的比較明顯。(目前人類火箭的速度是光速的0.0054%)

第二,就是運動的時鐘並不是“普通時鐘”,而是“放射性衰變時鐘”,因為放射性物質包含著一個完全確定的時間標尺——就是它的半衰期。

鐘慢效應

這個相對勻速運動使時間變慢的現象,就是狹義相對論中的鐘慢效應,且早已被各種實驗所證實——比如,μ子(Muon)實驗:

Muon是一種輕子,其半衰期為2.2微秒,地球上可以觀察到來自宇宙的速度接近98%光速的Muon——這就構成了相對勻高速運動的時鐘

接著,我們測一下高山上Muon的密度,再測一下地面上Muon的密度,按照Muon的半衰期時間計算,Muon在地面上應該已經衰減一大半了,因為從山頂到地面的時間——已經是Muon好幾個半衰期的時間了。但經過實際實驗發現,地面上Muon的衰減數量要少的多。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從地面的靜止觀測角度來看,Muon的高速運動,讓其出現了鐘慢效應,也就是半衰期變長,所以才會有更多的Muon出現在了——本來不應該出現在的地面。

尺縮效應

如果認可了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時空,那麼顯然,時間的上的鐘慢效應,也會讓空間上,同時出現某種效應——這就是尺縮效應

尺縮效應,是指相對勻速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上的長度,要短於其相對靜止的時候——也就是長度收縮,並且運動速度越快,物體長度越短,但在其垂直運動方向上的長度不變。

那麼,物體的長度與空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其中的奧祕就在於,我們如何知道物體的“長度”——其實,就是必須同時獲得物體兩端的空間位置,從而才能計算出物體的長度。於是,長度其實就是我們觀測到的空間性質。而這裡體現出的時空特性就是——時間變慢,空間就會變短,前者就是鐘慢,後者就是尺縮。

然而,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沒有實驗直接證實了——尺縮效應的物理存在,也就是說,並沒有實驗觀測出,物體在運動狀態下,其運動方向上的長度會收縮。(注意,這裡也沒有實驗證明尺縮效應不存在,而是沒有設計相關實驗)

實際上,鐘慢與尺縮效應在數學上(洛倫茲變換),是互相依存的等價關係,也就是說一個成立,另一個就必須成立,要麼都成立,要麼都不成立。可見,如果實驗證明了鐘慢效應,那麼尺縮效應在邏輯上,就是不證自明的。

歷史上,洛倫茲首先推導出了長度收縮公式,並提出了長度收縮假說,即物體會在運動方向上收縮,導致其密度增大

那麼,為什麼兩個等價的效應,鐘慢可以被實驗證實,尺縮卻不行呢?這就要說到,這兩個效應的相對性。

鐘慢和尺縮的相對性

在狹義相對論的視角下,時間膨脹效應是相對的,也就是說鐘慢和尺縮效應也是相對的。

意思就是:從運動時鐘的慣性系觀測——就是靜止的時鐘變慢了,自己的時間不變;從運動物體的慣性系觀測,就是是靜止的物體變短了,而自己的長度不變。

這種相對性,就是相對於不同的參考系,結果都是不一樣,沒有一個對任何參考系都一樣的絕對性。要知道,運動必然就需要有參照物,不同的參照物,運動的速度都不同。

那麼顯然,這種相對性就表明了鐘慢與尺縮,是相對運動產生的觀測信息的變化,而不是物理實質的變化。因為一旦相對運動消失——也就是相對靜止,那麼鐘慢與尺縮的效果就會消失——恢復正常。而愛因斯坦也曾親自說過,長度縮短是由於測量者處於不同參考系引起的,不是實際的縮短。

同時,這種相對性,也就可以讓鐘慢實驗“反過來”可以證明尺縮效應。

還是那個μ子(Muon)實驗,上次我們解讀的視角是,地面靜止,Muon高速向地面運動,得到的結果是Muon鐘慢;這一次我們利用相對性,換一個視角,把Muon看成靜止,那麼就是地面在高速向Muon運動。於是,地面包括整個地球都會在運動方向上“收縮”——結果整個運動路徑上的空間(長度是空間的觀測性質)都會縮短,因此Muon就會存在於更加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提前衰減消失。

至於,為什麼沒有實驗,直接去驗證尺縮效應,一方面是因為驗證實驗難以設計——這需要把宏觀物體加速到,相對論效應顯著的速度(大於光速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證明鐘慢就等價於證明尺縮了——這就像在數學上,存在一個無法直接構造證明的命題,卻可以通過反證法證明,接著人們對直接構造證明這個命題,也就失去了興趣。

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

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質量會讓時空彎曲,時空彎曲意味著時間和空間一起被拉長,因此時間也就變慢了。

引力質量,就是物體互相之間吸引力大小的度量。

而引力質量,又等效於慣性質量,即在非慣性系的運動(有加速度的運動)——相當於產生了等效的引力質量,也會導致時空彎曲,讓時間變慢——並且加速度越大,慣性質量越大,時空越彎曲,時間就越慢。

慣性質量,就是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的度量。

再根據,有速度有質量,就有動能(E=mv^2/2),動能即是能量,能量等價質量(質能方程,E=mc^2),所以相對質量,同樣會引起時空彎曲,讓時間變慢——並且速度越快,相對質量越大,時空越彎曲,時間就越慢。

相對質量,是測量有高速運動的物體時,得到的質量,也稱為相對論質量。

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在狹義相對論中,為什麼速度越快(相對質量越大,空間越彎曲),時間就越慢的原因所在。那麼,相對速度一旦下降,相對質量就下降,時間膨脹效應就會減弱,即時間流逝速度就會下降,。

注意,如果沒有靜質量,只有能量,比如光子沒有靜質量,只有能量E=hv(h是普朗克常量,v是頻率),是不能夠產生引力質量的,此時的相對質量,也不能產生時空彎曲和引力——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是時空彎曲的效應。所以,光子不會被引力所吸引,也沒有時間概念,或理解為時間靜止。

靜質量,是測量低速靜止物體時,得到的質量,也稱為絕對質量。

那麼與狹義相對論不同的是,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不是相對的,而是絕對的。意思就是:時間變慢了,無論在哪個參考系觀測,時間都是變慢了。

最後,關於理論的驗證,在現實中,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引力紅移,已經被天文觀測所證實。

引力紅移,是在強引力場中,天體發射的電磁波波長變長的現象。

質量與速度結合的時間膨脹

由前文可知,有靜質量物體的相對運動,即有相對質量,產生了相對速度,這會產生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而有引力質量,或是等效的慣性質量,即有了相對的加速運動,這會產生廣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

其中,狹相的時間膨脹,是相對的,相對靜止後,時間膨脹效應消失;廣相的時間膨脹,是絕對的,相對靜止後,時間膨脹效應不消失。

注意這裡廣相的相對靜止,是指相對於引力場靜止,即相對於有質量物體靜止,或是相對於慣性引力場靜止,即相對於勻加速運動靜止,但本身處仍在勻加速運動——這樣才能產生等效的慣性質量。

而時間膨脹效應不消失,就是指處在有質量物體產生的引力場附近,或是勻加速度運動時,時間流逝速度變慢,與參考系和相對運動無關。

那麼,如果是變加速度運動,則就會產生變化的慣性質量,於是時間流逝速度也會隨之變化。顯然,如果處在有質量物體(引力場)附近,時間流逝速度就會穩定,但流逝速度會與有質量物體(引力場)之間的距離相關,即越靠近時間越慢,反之越快。

事實上,在現世界之中,我們要抵達一個相對速度,都必須有物體經歷加速或減速的過程,這就會關係到廣義相對論,產生絕對的時間膨脹效應。

接來下,我們看一個思想實驗(雙生子佯謬)

雙胞胎哥哥在地球上,弟弟從地球出發,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相對地球勻速運動兜一圈後,再減速回到地球,那麼此時弟弟就會比哥哥年輕,即待在地球上的哥哥要老。

這是因為,弟弟經歷了加速減速的過程,此時對應了廣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即時間流逝變慢,會累積到弟弟的生物時鐘之中——也就是他的細胞和基因的衰老進程變慢,即年齡增長變慢——但弟弟肯定是無法感覺自己衰老變慢的,因為他的整個生物進程都變慢,包括了他的感覺系統和意識。

事實上,如果只用狹相來處理加速,而不用廣相去處理加速,在數學上也是可以解釋——弟弟更年輕,哥哥更老的。這時,我們需要把加速過程分解成無數個瞬間,接著把每一個瞬間都看成是一個處在不同速度下的勻速運動,接著套用狹相,對時間積分求解,就可以得出弟弟更年輕的結果了。

但顯然,這裡狹相是數學上的解讀,廣相的絕對時間膨脹,才是物理上的解讀。不過呢,無論是廣相還是狹相,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個宇宙本質,所以它們才能得出同一個結果。

再來看一個,現實世界的實驗:

把銫原子鐘(每2000萬年誤差1秒),放到飛機上高空飛行一段,然後回到地球,對比地面上的銫原子鐘,發現飛機上的銫原子鐘,時間變快了。

這是因為,飛機上的銫原子鐘,遠離地球,也就是遠離引力場,其時間膨脹要小於地面。於是,飛機上銫原子鐘的時間流逝變快,這種變快會被時鐘記錄下來,等到回到地面的時候,時鐘記錄的信息就會因為——變快的積累效應,明顯的多於地面銫原子鐘的記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飛機上的銫原子鐘,飛行的時候對比地面,有相對速度,就會有狹相的時間膨脹,但等到飛機回到地面的時候,這個狹相的時間膨脹就恢復了,於此同時廣相的時間膨脹也消失了——因為兩個鍾都在地面上了,此時兩個時鐘的時間流逝速度,恢復到了一樣

只不過,在飛機上的時候,廣相的絕對時間膨脹,被累積進入了時鐘的記錄信息,而狹相的相對時間膨脹卻沒有,因為狹相的時間膨脹需要——觀測相對運動才能體現出來

最後,來看一個狹相與廣相結合的實際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需要衛星時鐘與地面時鐘進行校準,這時候,衛星時鐘會因為遠離地面(遠離引力場),而時間膨脹小於地面,即時間流逝變快,但又因為衛星在軌道上相對於地面高速運動,而時間膨脹大於地面,即時間流逝變慢。

可見,在這種情況下,狹相的相對時間膨脹,因為需要觀測衛星與地面的相對運動,所以需要被計入時間的校準計算。那麼此時,狹相與廣相結合起來的計算數值,才是最終衛星校準地面的數值。

事實上,如果不同時進行這兩種時間膨脹的校準計算,那麼GPS每進行12個小時的定位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大約7米的偏差。

微觀角度的時間膨脹

從微觀角度來看,如果認可了時間就是“某種變化”的計量,那麼時間流逝的速度就是——“某種變化”的速度,那麼自然,如果物質的“某種變化”速度不同,其對應的時間流逝速度,也就必然會有所不同。

事實上,如果沒有靜質量,也就沒有了物質變化,此時速度就會抵達光速(比如光子和膠子),同時也沒有了時間意義——可以理解為時間靜止。

由此可見,時間計量的就是靜質量變化的積累信息——這也就是時鐘記錄的信息的本質。並且,更多的靜質量,時間變化就慢,更少的靜質量,時間變化就快。

那麼,這也對應了,引力質量越大,即靜質量越多,所以時間就慢;同理,慣性質量(由加速度產生)等效於引力質量,其越大,等效於靜質量越多,時間也就越慢——這就是廣義相對論的結論。而有靜質量的物體,其速度越快,等效的相對質量越大,時間相對的就越慢——這就是狹義相對論的結論。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狹相中,相對速度增加,並沒有增大靜質量,只是增大相對質量,所以,這種時間的膨脹效應,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相對性呢?

讓我們回到問題的發源地——時間代表的到底是什麼?通過前面的論述可知,時間計量的是——靜質量變化的積累信息,所以其本質上是一種信息。

那麼來到信息的視角上,我們就會發現一個關於信息的基本事實。那就是,信息的傳遞是不能夠超過光速的,因此信息的傳遞過程就一定是需要時間的。

同時我們會發現,當我們測量時間的時候,其本質是在獲取——相關的變化信息,比如粒子衰變信息;而獲取長度,就是在獲取——物體兩端的空間位置信息。顯然,我們獲取這些信息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並且個時間會因為,物體的相對運動而產生變化。

於是,由此可以判斷,在慣性系相對運動的物體,其物質本身——靜質量,並沒有變化,時間膨脹——是信息傳遞時間帶來的效果,也就是說,被測物體的相對運動,影響了測量信息的傳遞過程。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相對靜止後,狹相中的鐘慢與尺縮消失了——因為此時信息傳遞時間,不再受到相對運動的影響了。

所以,狹相中鐘慢和尺縮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傳遞需要時間。而鐘慢與尺縮,互相等價協變,即時間變慢,空間就要變短,這是因為物質的靜質量並沒有真正改變——而時間變慢,理論上是靜質量變多,此時空間變短,就是在壓縮密度,以維持靜質量不變。

由此可見,狹相中的鐘慢與尺縮,都是信息傳遞出“影像”,而廣相中的鐘慢,是物質靜質量的絕對改變,所形成的絕對時間變慢。當然,這種絕對變慢,在觀測中,也可以被相對運動中的變快,所中和抵消掉。

那麼,讓我們再次回到,驗證了鐘慢與尺縮的μ子(Muon)實驗,這次我們從微觀角度來解讀:

顯然,Muon波的頻率不同,就會影響其半衰期,而不同的參考系,觀察到Muon的相對運動是不同的,相對運動不同,其體現的相對能量就不同(E=mv^2/2,v是相對速度),不同能量影響了Muon的頻率(E=hv,h是普朗克常量,v是頻率),最終影響了其半衰期。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

從狹相角度來看,時間是與相對運動相關的,於不同的參考系,有不同的運動的速度,就會有不同的時間。

從廣相的角度來看,時間是與質量相關的,不同質量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會有不同的時間。

從微觀角度來看,時間是與微觀狀態相關的,不同的微觀物質,有不同的微觀狀態,就會有不同的時間。

從時空的角度來看,時空是不可分割的,那麼時間是相對的,空間也就必然是相對的。

光速不變原理

事實上,鐘慢和尺縮效應——是狹義相對論的直接推論和預言,而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出發點之一,就是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狹義相對論直接使用了這個結論。

光速不變原理,是指無論在何種慣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同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

這很有意思,通俗的來說,就是無論你以什麼樣的速度,追著光運動,相對於你來說,光速始終都是同一個常數。這是不符合宏觀速度矢量疊加原理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以99.999999%的光速追趕光,在你看來,光依然以光速遠離你——這個光速依然是同一個常數。

那麼,如果你抵達了光速,光會相對於你靜止嗎?光會像波又像粒子一樣,懸停在你的面前嗎?很可惜,狹義相對論認為,有質量物體,是永遠無法抵達光速的。

歷史上,光速是一個常數,是由麥克斯韋方程組得到波動方程,然後求解出的結果。但這個光速是相對於一個靜止的參考系的,即假想中的以太。

以太,是人們曾經認為的,在宇宙空間中充滿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即空間介質。

接著,邁克爾孫-莫雷實驗證實——以太這種物質不存在,因為測量不到地球相對於以太參考系的運動速度。

但洛倫茲,相信以太還是存在的,他提出了長度收縮假說洛倫茲變換,即引入了洛倫茲因子(又稱相對論因子),來說明以太可以運動,即長度可以收縮,從而抵消了光速在不同參考系觀察下的速度差,以符合邁克爾孫-莫雷實驗的結果——光速不變,但又讓以太存可以在。並且洛倫茲認為洛倫茲因子,並沒有物理意義,只是純數學的處理。

再接下來,愛因斯坦根據洛倫茲變換,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並且,他認為以太不存在,且光速不變,那麼只有假定光速相對於任何慣性系都不變,同時洛倫茲因子本來代表的——以太的收縮,就被轉移到運動的物體上。

由此可見,鐘慢與尺縮,最初是來源於數學公式推導的結果,而不是對現實世界的物理思考。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洛倫茲變換,並不能證明光速不變,反而洛倫茲變換是假定光速不變,才被推導出來的,接著鐘慢和尺縮又被洛倫茲變換推導出來。所以,能夠證明洛倫茲變換、鐘慢和尺縮的就是——光速不變原理

然而,光速不變原理,只是一個符合觀測的實驗結果,比如恆星光行差

光行差,是指運動著的觀測者,觀察到光的方向與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靜止的觀測者觀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現象。由於地球公轉、自轉等原因,地球上觀察天體的位置時,總是存在光行差,其大小與觀測者的矢量速度與天體方向之間的夾角有關,並且在不斷變化。

任意恆星光行差都長期保持不變:光行差不隨時間變化,所以光速也不隨時間變化。所有恆星的光行差都為20.5角距,所以所有恆星的光速都相同。

時間靜止

首先,在狹義相對論中——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速度抵達光速,時間靜止。

理解起來是這樣的,時間(t) = 距離(d) / 速度(v),接著利用光(光速不變)走過固定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時間。

比如,在一個從左向右,勻速運動的一節火車上,有一個光源(電筒)在車廂左邊,點亮發射光柱,射向了車廂的右邊,當光柱抵達車廂右邊,火車立即停止運動。此時,光柱以光速,走過了固定的距離,即車廂的長度。

接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安排兩個時鐘,一個在火車上,一個在靜止的地面上,同時觀測計算,客觀上同一個事件,所需要的時間。

那麼,對於車廂上的時鐘,時間(t) = 車廂長度(d)/ 光速(c);而對於地面上的時鐘,時間(t) = (車廂長度 + 火車的運行距離)(d)/ 光速(c)。

再根據,光速不變原理,於是公式中(c)在地面和車廂上觀察都一樣,那麼結果很明顯,在地面上觀測,地面上的時間(t)比車上的時間(t)要變大了,而這就是時間膨脹效應。

同理,發生在運動方的任何事件,對靜止方來說時間都變慢了,而運動是相對的,雙方都會覺得是自己靜止,對方在運動——於是就是對方的時間變慢了,自己的時間正常。

那麼,更進一步,如果運動方抵達了光速,那麼運動方的信息,就再也傳送不到靜止方了,此時對靜止方來說,運動方的時間也就無法計時了,相當於靜止了

在上述例子中,就是火車速度抵達光速,光柱永遠無法抵達車廂右邊,此時無論在地面還是車廂上,觀測計時會發現,時間慢到無限大——時間靜止。

而物體抵達光速,對於尺縮來說,就是無法獲得物體長度信息,即長度收縮到了不存在,相當於長度為0。

綜上可見,在相對運動中,假定光速不隨參考系變化,那麼在數學上,時間和距離,必然就需要相應的調整,即變慢和縮小——以保證光速不變(c=d/t)。

其原理就是,如果我們運動距離固定,那麼相對運動,就會讓雙方看待對方的相對距離不同,此時就需要相對時間變慢——保證光速不變;如果我們把運動時間固定,那麼相對運動,就會讓雙方看待對方的時間不同,此時就需要距離縮小——保證光速不變。

那麼在物理上,我們計算時間和距離,所需要的信息,會因為相對運動,而被影響其傳遞過程,最終影響到時間的計算結果。

其中奧祕就在於,時間信息需要距離和速度信息,速度信息又需要時間和距離信息,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光速傳遞,這些全是變量,最終只有光速成為了一個限制我們獲取信息的常量,所以,其它的信息都要圍繞著光速來變化。顯然的是,一切都是信息,萬物皆比特。數學的本質與萬物的關聯(第二版)

其次,在廣義相對論中——物體質量越大,時空彎曲率就越大,時間也就越慢。

那麼試想,如果當一個物體的質量極大——無限大,大到讓時空彎曲率無限大,此時時間和空間,就會被無限拉長——也就相當於時間無限慢,並慢到靜止了。這時候,連光都無法從這個時空曲率(引力場)中逃逸出來,時間也就不存在了——也沒法觀測計時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因為物體質量無限大,即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從而令其周圍的微觀物質結構無限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導致微觀物質的變化率趨於無限小,即時間計量變成無限小,就是時間靜止。

超光速

在狹義相對論中,光速是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更精確的描述是質量、信息和能量的傳遞速度不能超越光速。

然而,在狹義相對論的數學公式求解中,卻存在一個有質量、有信息、超越光速的解,此時對應的質量是虛質量,而這個解對應的物質就被稱為——快子

虛數,在數學上就是平方等於負數的數,與實數對應,意義是虛幻不存在的數。數學上引入虛數是為了簡化計算和問題,擴充數學維度;而在物理上一直都是使用實數的。所以,虛數不具有物理意義,也無法對應現實世界的客觀存在。

亞光速的物質,就是通常擁有質量的普通物質,速度越快需要的能量越多,抵達光速理論上就需要無限多的能量,這是不可能的。

而超光速物質,就是擁有虛質量的物質,如快子,它們始終是處在超光速運動的狀態,相反對它注入能量越多速度就越慢,但要抵達光速,理論上同樣需要無限多的能量,這也是不肯能的。

可見,狹義相對論的光速,是一個屏障或說是壁壘,阻止了亞光速和超光速,各自抵達光速。

如果僅從數學公式上看,速度越快時間就會越慢,如果從亞光速抵達了光速屏障,時間就會靜止。這時,如果速度繼續增加,也就是從亞光速加速到超光速時間就會變成一個虛數,在這個時空觀裡,時間的方向就會發生逆轉,獲得時間倒流的結果。

因為虛數,在數軸上其實可以代表著旋轉的意義,虛時間就是時間旋轉了180度,相對於正時間,變成了負時間,即時間逆轉了方向。

然而這一切,都僅僅是數學對稱性(有正就有負)的求解結果,並不一定對應著現實世界的物理學意義。顯然的是,宇宙演化具有方向,並不像數學,只有邏輯性和對稱性,而沒有方向性的限制性。數學的本質與萬物的關聯(第二版)

另外,如果不考慮信息的傳遞,有很多事物是可以超越光速的,比如影子、人浪、還有量子糾纏。

這裡,用人浪來解釋一下信息傳遞:

第一種,有信息傳遞的人浪。後一排,看到前一排的人坐下,才站起來,這樣形成的人浪依賴觀察前排坐下的信息,這個信息是光速傳遞的,所以這個人浪無法超光速。

第二種,無信息傳遞的人浪。試想,後一排站起來與前一排沒有任何關係,是約定好的時間點。這時,前後排的距離是(d),前後排的站起來的時間間隔是(t),這個(d)和(t)都是人為約定的,所以可以讓(d)很大,(t)很小,從而讓速度(v = d / t)超越光速。

比如,前排在地球坐下,後排在月球站起來,站起來不需要坐下的信息,所以這個人浪可以超光速。

最後,關於量子糾纏超光速傳遞信息,詳細解讀可以參看(微觀世界:不確定性、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與觀測的本質),這裡不再贅述。

人類的時間

很多人都認為,“時間”並不存在,“時間”只是被人們發明出來,方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一種度量工具,是存在於人類意識裡的一種概念。

並且如果全人類都不存在了,那麼“時間”也就會一起不存在了。所以,“時間”肯定只是人類的一種幻覺,而不是什麼具體的物質。

但從前文的論述可知,“時間”代表著宇宙物質的變化,這種變化從人類誕生之前就存在,並且在人類消失之後也一定會繼續存在,而這就是“時間”的客觀性——不以人類的意識為轉移。

然而,還有一種“時間”,的確是存在於人類的創造和控制之中,就是世界統一時間(UTC)——這個人為規定的全局唯一“時間”。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各種各樣的計時工具,但我們都需要去校準這個世界時間,從而讓我們擁有了一個統一恆定的時間流逝速度——可以說這是人類同步信息交流的基石。

當然,這個世界時間可以很好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處在宏觀低速的同一個引力場之中,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宏觀上和直覺上,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這個人為創造的非現實的世界時間

但除了以上“客觀時間”“人定時間”以外,還有第三種的時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就是“生物時間”,即我們大腦中的時間

大腦中的時間

事實上,我都能曾感受到過,童年漫長的暑假,等人、等下課、等結果、等如廁的的煎熬,有時候我們不停的看時間,時間就走的越發緩慢,但有時候處在開心快樂、或是全神貫注的狀態,時間卻又可以走的飛快,讓人驚歎。

顯然,我們的大腦對時間的感受,在不同的情景、狀態和事件之下,是不一樣的,並且是與“客觀時間”“人定時間”有所不同的。

而這其中的快與慢就在於,當“客觀時間”所代表的“變化”,轉換成信息進入我們的大腦時,這些信息的“變化”,就成為了我們大腦中實時體驗到的“時間感”,而信息存儲在了大腦的神經網絡之後,回想起的信息“變化”,就成為了我們記憶敘事中的“時間感”

是的,時間在大腦裡,也是在計量一種變化——信息的變化。並且我們所正在經歷“事件”時的感受,與回憶經歷“事件”時的感受,其“時間感”的長短,是不一樣的。而這兩種“時間感”就是——體驗時間記憶時間

首先,體驗時間。

這就是,我們能夠實時體驗到的時間,這依賴於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處理的環境信息

如果環境信息變化的少,我們自然就會覺得時間過得慢,比如我們頻繁的查看手錶,但時針幾乎沒怎麼旋轉,或是盯著秒針一格格的跳動,這都是在接受重複且沒有信息量的變化。

而在等人、等車的時候,我們會在大腦中不斷模擬預測期望中的“變化信息”——就是來人或來車,並且潛意識還會過濾掉大部分的其它環境信息——只關注留意期望中的“變化信息”,於是此時,我們就很容易覺得環境中沒有信息變化,從而感受到時間流逝的緩慢——產生焦急感。

那麼,如果環境信息變化的多,我們自然就會感到時間流逝的快,比如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做了很多不同類型的事情,或是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甚至是看了一部電影——內容豐富精彩且引人入勝,我們都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其次,記憶時間。

這就是,我們回憶過往的時候,所能體驗到的時間流逝。這同樣依賴於信息的變化,只不過這個信息變化,是存儲在大腦結構之中的信息,所體現出來的變化。

然而,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關鍵點,就在於體驗到的環境信息,未必都能夠進入記憶之中,甚至大部分體驗到的信息都被丟棄了,只保留下一小部分印象特別深刻的信息,進入了長期記憶。

於是,我們就會發現:等待是無聊漫長的,但回憶起來,卻因為沒有什麼信息,而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接受信息繁多,感覺時間走的飛快,但回憶起來卻會因為信息量大,而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

事實上,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記憶體驗信息的模式,是符合峰終定律的:即對一項事物的體驗之後,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Peak)與終(End)時刻的體驗,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好與不好體驗的時間長短,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

也就是說,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記憶時間的快與慢,僅取決於我們體驗時間中——峰值與終值時刻的信息記錄。

最後,激素時間。

這其實還是屬於體驗時間,只不過這種情況,是人體內的化學激素嚴重影響了,我們對環境信息的捕獲和處理。

比如,在遇到危險的時刻、興奮愉悅的時刻、緊張刺激的時刻,亦或是在藥物的作用下,體內各種化學激素的協同配合,就會讓大腦進入一種“超高速運轉”的狀態,此時大腦將會捕捉到大量平時難以察覺到的環境信息,並進行難以置信的高速處理。

顯然,這種模式是進化出的一種本能,其作用是來趨利避害的適應環境——以求得更大的生存概率。但在這種情況下,大腦中高速處理的信息,其變化速率,就會讓我們體驗到時間的流逝,發生劇烈的減緩,甚至還能讓我們體驗到某種“子彈時間”的效應,即感受到時間短暫的停滯。

有實驗研究表明,人們在進行蹦極的時候,就能夠看到在正常狀態下無法看到的信息。即是在下落的過程中讓人去看一塊顯示屏上的文字,結果測試發現,在蹦極過程中,越是緊張的心跳加速的人,越是能夠更多的閱讀到,顯示屏上文字的內容,而那些蹦極專家則基本都無法看清顯示屏上的文字——因為他們不緊張,所以沒有“激素時間”

甚至,還有些人在蹦極的過程中,攝像機發現他們緊張到全程閉眼,但結果他們依然宣稱看清了顯示屏上的文字內容。顯然,這是在本能激素的作用下,雖然大腦沒有捕獲到任何信息,於是就開始“自導自演”了——要知道,大腦裡本來就存有很多的信息素材的。

衰老與時間

總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一定會感到時間流逝的越來越快。天亮天黑,四季更迭,斗轉星移,光影變換,睜眼、眨眼、閉眼,時間恍惚而過,甚至來到垂暮之年,回首過往,會感到人生不過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生物學上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衰老會讓大腦的海馬區不斷地縮小,同時腦神經元的整體數量——也就是神經元網絡結構的密度,也會大幅度的下降。

事實上,海馬區掌管著我們的敘述性記憶學習能力,以及還直接處理——大腦通過感官接受到的視覺、聽覺、味覺和觸覺等,各種環境信息。

然後,海馬區會在睡覺的時候,“自主”決定哪些信息將會被存儲為長期記憶——形成神經元持久網絡,哪些信息將會被遺忘。

而海馬區,本身也會暫存一些近期的——通常是幾天幾周幾個月內的“新鮮”記憶,以便快速存取。並且長期記憶被提取出來的時候,也將會進入海馬區,才能夠被主觀意識所處理。

由此可見,海馬區之於大腦,就像是內存之於計算機,因為海馬區的信息,就相當於工作記憶——如同內存中的數據。

那麼,顯然海馬區的縮小,就會讓我們能夠實時捕獲到的環境信息、近期能夠記憶的環境信息、以及能夠轉化為長期記憶的信息,都同時減少。而神經元網絡結構的密度下降,則會不斷丟失已經存儲的長期記憶。

於是,衰老就會讓大腦記錄和感受,體驗時間記憶時間的能力,都不斷同時下降,再加上每天不斷循環重複沒有信息變化的生活模式,最終體現出來的就是——隨著年齡年的增長,我們會感覺到時間流逝的越來越快,從一小時、一天、一週、到一個月、一年都在飛速的流逝與縮短。

結語

綜上可見,關於時間:最外層是宇宙的客觀時間、其次是人類創造的人定時間、最後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的大腦時間。並且事實上,人定時間並不是真實的客觀時間,而大腦時間,更是可以每時每刻每個人都不相同。

那麼,客觀時間到底重不重要呢?大腦時間能算是真實存在的嗎

或許,感覺睡了很久,其實只睡了幾分鐘——這是回到了過去;而感覺只睡了幾分鐘,但其實睡了很久——這是去到了未來。

誰知道呢?關於宇宙和時間,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在等待著人類的探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