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闆:你連會議都不會開,怎麼解決問題?

跳槽那些事兒 讀書 重燃石 2019-06-01

1、點擊【關注】,定期推送管理心得,分享辛辣觀點,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2、本文約350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作者|重燃石

編輯|詩憶視野


現實中有不少公司,會制定一個“開會”的流程,然後找到相關人員聚在一起,走完流程就算是開會了。他們開的會,就像行使每天的“生活儀式”,根本不去理會事後成效如何。

以下是我聽過幾種常見的,比較失敗的開會方式:

一、開會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老闆在談願景、講理念。比如:

  • 我們企業的前景是非常好的。相信我,只要你們長期做下去,就能獲得……(談願景)
  • 公司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員工的責任心普遍太差。很多員工根本沒有責任心……(講道理)
  • 你們銷售部是怎麼回事?這幾個月的業績下滑非常嚴重!還有後勤部,執行力真是太差了……(批評)

二、會議沒有主題。

不少老闆將每週的會議通知發到公司群裡:“公司將定於週一上午10:00召開管理層會議,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務必到崗,不得缺席。特此通知。”

然而管理層聚在一起後,卻不知道要談什麼。最終造成的局面:要麼鴉雀無聲,沒人敢發言;要麼談天說地,毫無頭緒地想到什麼說什麼。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同行交流會,某公司的黃經理曾向我抱怨,說他們的公司根本不會開會:“每次開會,最初幾分鐘彙報上週的工作內容後,就開始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還記得有一次會議,全程都在講公司衛生間的環境差,以及辦公室的雜亂。我覺得這些內容根本不需要搬到會議上討論吧?而且花了很長時間!”

三、會議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有個公司,會議是這麼開的:

剛開會時,老闆說:“公司目前有什麼問題,儘管提。”

這時,後勤主管說:“公司的倉庫已經已經放滿貨品,現在又到一批新貨,不知道能放哪裡。”

老闆說:“這種事還需要拿到會議上來提嗎?你一個後勤主管不會想想辦法嗎?儘快把這件事解決,反正不能堆在顯眼的地方,影響公司整體形象。”

你要別人提意見,別人提了意見你卻不幫解決。想想看,如果部門主管真能私下解決,還需要搬到會議上彙報嗎?

如果員工提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問題將會越積越多,最終就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如此,開會的意義在哪裡?

致老闆:你連會議都不會開,怎麼解決問題?


如果不知道開會的目的,我認為還不如不開,否則不但耗費大家時間,還會造成員工排斥開會,影響工作積極性。

那麼,會議究竟該如何開,才有效果?

在我看來,會議分為四種類型。而這四種類型,又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

一、管理層會議。

管理層會議的召開時間一般定在星期一。目的是總結上一週的工作,以及確立本週目標。在會議期間提出的問題,應及時解決。無法立即解決的,要安排專門人員跟進。

注意,管理層會議一定安排人員做會議紀要,把每次的目標、存在的問題詳細記錄,作為查閱與跟進。這樣,才能及時監督相關人員對工作的完成情況。

二、晨會。

晨會,就是員工上班後開的會議。晨會一般可以喊口號,朗讀企業文化,跳個操、跳個舞,或者做遊戲,都可以。目的是提升員工的活力,畢竟剛到公司,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精神。大家集體做一些事情,能增進員工交流,還能提升活力。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設立兩個環節:

(一)成功案例的分享。讓工作能力出色、做出業績的員工,上臺分享自己的成功事蹟。因為成功案例是最有教育意義的,通過實戰得出來的成果,是不是比單純的說教理念更有說服力?

(二)高層的分享。作為公司高層,多多少少會有些實力。分享自己的心得,也會讓員工受益匪淺。

注意:切忌批評員工。想想看,員工剛到公司,你就批評他,他一天的激情和活力都沒了,你覺得有意義嗎?

三、夕會。

夕會是員工在下班前召開的會議。一般是做今日的工作總結以及明日的工作計劃。這個時候,可以對錶現不足的員工進行指導、批評。當然,一定要有解決方法。比如:

今天小趙因疏忽,忘戴工牌。

領導通常的說辭是:“小趙,你怎麼如此粗心大意?公司規定要佩戴工牌,這次扣你20元,下次注意!”

其實,扣款本身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這會讓小趙覺得:“我不戴工牌,是我不對,但你扣了我的錢,扯平了。”以這種負激勵的方式要求員工遵守公司規定,是比較被動的。

更好的說辭是:“小趙,你知道嗎?如果你不佩戴工牌,去接觸客人的話,可能會讓客人有疑慮,因為對方並不知道你是什麼身份,所以你還需要和客戶解釋你是什麼人,花很多精力打消客戶的對立面。但你如果佩戴工牌,在遇到客人時,就可以立即自我介紹:‘您好,我是小趙,是這裡的銷售員,這是我的工牌。’這樣就能快速與客戶建立信任。你看,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就能減少很多精力,你覺得值嗎?”

如此做,是不是比罰款20元的效果好太多?

四、討論會。

討論會,指的是公司目前存在的某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找到相關部門進行討論,會議時間不限。

這裡要注意的是,開會的人員必須是相關部門的人員。如果不是,可能就會造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現象發生。

比如人事部召開“關於如何招聘銷售人員”的討論會。如果銷售也參加的話,很可能會說“公道話”:“現在銷售很難招,這是普遍現象,所以不要太為難人事部。”合理嗎?確實合理,現在的銷售的確很難招。但,不為難人事部,那沒有新血液的加入怎麼辦?人事部親自做銷售嗎?不然還能怎樣?招不到人,業績提不上去,最終虧損的還是公司。

所以,討論會最好是對議題相關的崗位進行探討,不分職級,所有人均可發表意見。中途可自由出入,直至找到合理的解決方式為止。

總之,我們要秉持著一個理念:無論是開什麼會議,要開就要有目的、有結果,要麼就不開。切忌“走流程”。如果會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麼你就是在消耗大家的時間,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所有人都排斥開會。

致老闆:你連會議都不會開,怎麼解決問題?


我在開公司會議的過程中,還發現一種情況——會議主題被某人帶偏。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有一些大企業,會規定會上一些細則。比如每個人發言不得超過5分鐘。這樣的好處是,每一位發言者會專挑重點說,開會時長也不會無限延長。

不過很多中小型企業,就會很容易忽視這些細節。開會的性質五花八門,有時候不免會帶偏話題。常見的情況有幾種:

第一種,主題無意中被帶偏。

比如會上有些內容,需要用案例做分析。在闡述案例的過程中,當事人免不了有些發散思維。有時候,思維一發散,就一發不可收拾。對方正講在興頭上,如果我們刻意打斷,可能會造成對方掃興或猜疑。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詢問會議中的問題,把話題再帶回來。比如:

會議的主題是“如何找到客戶痛點”,在會議過程中,小李突然想到之前的一個案例,一位非常奇葩的客戶,說這位客戶的愛好如何奇怪,態度如何強硬。一講就是20分鐘,而且完全沒有收尾的跡象。

這時,你可以打斷說:“所以,像小李說的這個客戶,應該如何找到他的痛點呢?”

你這麼做,能夠把主題拉回來,既避免小李對你產生敵意,也減少了大家的尷尬。

第二種,主題被有意的帶偏。

在會議過程中,話題被有意帶偏的,很可能是其他隱情。比如:

有一次,公司計劃開展一次會銷活動,將銷售部、市場部的所有同事召集起來開討論會。

會議期間,小張態度很積極,發表次數很頻繁,但似乎都是在挑刺。我們談預算,他就談目標;我們談目標,他就談風險;我們談風險,他就談機會。好像處處都在挑我們的毛病,但感覺又不是為了跟某人作對。陳總看出了小張真正的意圖,其實無非就是想體現個人價值。

陳總說:“小張,我發現你的想法挺獨到的。要不這樣吧,這次會銷活動,還有一個分會場,你能負責分會場的工作安排嗎?”

小張一聽,滿心歡喜的答應了。接下來的會議,小張再也沒有發表任何觀點。

遇到這種有意把話題帶偏的情況,我們要懂得洞察對方的真正意圖,並提出相關對策。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否決,可能會給對方的積極性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對會議的開展是十分不利的。想想看,如果整個討論會都聽不到質疑的聲音,你認為這個會議真的算是成功嗎?

第三種,會議進程停滯不前,大家不由自主亂偏。

有時候,會議內容的既定流程走不下去,大家的思維都停滯了,導致會議效率低下。為了避免冷場,大家就開始漫無目的的走題。這個時候,哪怕你不斷提醒“大家趕緊想出方案”之類的說辭,我認為效果甚微。

比較好的方法,是把目前的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

比如,會議主題為“關於公司的客流量越來越低的解決辦法”。這個題目其實很大,客流量降低,一般不會是單一問題造成的,所以員工一般很難找到很好的解決方式。

這時,不妨把這個題目拆分成幾個小目標,比如:“如何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客戶的有效方式有幾種”、“如何維護老客戶”、“如何運用銷售模式成功讓客戶轉介紹”等。這樣把大目標拆分成幾個小目標後,會議討論的方向會明確起來,大家的討論也有了頭緒,同時也便於找到根源所在。

致老闆:你連會議都不會開,怎麼解決問題?


一般而言,開會最重要的是目標清晰和準備充分,但如果大家都只會在會上自顧自的闡述自己的內容,並發表一些毫無意義的個人觀點,那麼還不如直接一對一彙報。

大家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為了集多人智慧找到解決問題方法。因此,不跑題固然重要,但適當的提發散性思維也必不可少,畢竟創造出成果,才是開會的真正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