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的“刀”,哪裡冒出來的?'

跳槽那些事兒 紅網 2019-08-11
"

城市街道攤位一律被清理,看似乾淨整潔,卻給普通民眾造成不便;企業戶外廣告不分緣由被強拆,商家招牌門欄全部整成“一個模子印出來”;鄉村秀美建設,給所有房屋和建築刷上白色,哪怕貼瓷磚也不放過……現實社會中,存在少數粗蠻霸道、簡單無理的“一刀切”工作方法,不但無法起到善治的作用,反而影響社會正常運轉秩序,損害群眾的根本利益。

實事求是是幹工作、抓任務、解難題的基礎原則,不同工作定然有不同的矛盾表現,同一種工作在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下也會浮現不同特徵。“一刀切”很顯然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法和方法論,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鬍鬚一把抓”,亂切“一刀”,“一刀”下去,自然會傷害一片、影響一域。

要知道,工作有其發展規律、問題有其脈絡紋理,不是一條幹脆的直線就可釐定清楚的,更不是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往往須反覆調研、仔細分析、不斷整改,才能撥雲見日、柳暗花明、抵達成功。幹工作、抓落實道路曲折、沒有“輕鬆”二字,可以說是常識。然而“一刀切”妄想走捷徑“一刀斬亂麻”,抄近路“一腳定乾坤”,無疑自欺欺人、壞了節奏。那麼,“一刀切”的“刀”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筆者認為,首先“一刀切”的“刀”是急於求成、一步登天的“熱刀”。俗話說“飯要慢慢吃,話要好好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沒有哪項工作是“彈指”可以擺平的。相反,“一刀切”就以為世界上存在“一夜的暴富和成功”,等不起、坐不住、耐不了,對工作形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火急火燎、盲目動工、閉眼入手,自然而然揮著“熱刀”亂劈亂砍、三下五除二,讓原先的問題“亂麻”更亂,折射出扭曲的價值觀和變形的政績觀。

其次,“一刀切”的“刀”是不願思考、不想實幹的“鈍刀”。精細化、深耕化是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理應恪守的準線,恰恰相反,“一刀切”正是個別地方負責人庸政怠政懶政的產物。凡事不會瞻前顧後、統籌兼顧,一味追求直截了當的結果和“想當然”的成效,既不甘心流汗摸實情、又不謙虛聆聽他人意見,於是拍腦袋、拍胸脯“來一刀”。豈料“鈍刀”一出,打不倒問題病症和工作靶心,反而“震痛”了自身。

再次,“一刀切”的“刀”是缺乏智慧、毫無本事的“鏽刀”。打鐵還需自身硬,假使面對群眾各種利益訴求、複雜紛繁局面,因肚裡無貨、心中無數,只會茫然失措、不知咋辦、目瞪口呆。於是在“沒辦法”情況下,就只能以“一刀切”推而廣之,胡搞一通、懵裡懵懂。

有個典故叫“庖丁解牛”,意在告誡世人堅持反覆實踐、掌握規律,做事辦事方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顯然,“一刀切”既無正確意識指引,又無實踐實幹精神,更把不準事物運轉規律,摸不透問題發展方向。不難猜想,處在渾渾噩噩、“一團糨糊”的情形,遇事碰事就只能亂出一刀、亂打一耙了。

文/段官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