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

這些年接觸了不少講師,今天說幾個講師的故事。

"

這些年接觸了不少講師,今天說幾個講師的故事。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前幾天見了一個做培訓師的朋友,講一天課就是兩三萬的收入,確實跟我這種拿工資的思維不一樣。說起來我們雖然剛認識,但是彼此認識的人中,有很多都是重合的。比如某位講銷售的培訓師,每年講課很多天,甚至比我上班的天數都多……

我就跟這個朋友開玩笑說:“你也可以像這樣,一年講它100天以上。”

朋友說:“千萬別有這種思維,說到底,他一天五萬十萬,一天天講下來,還是一個worker!一旦停止講課,就沒有收入。”

我大概是聽明白了,你再怎麼厲害,你一天賺1000,10000,但是,如果你停止勞動,就沒有了收入,這就是worker。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通常是指為掙工資而被僱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人,他們本身不佔有生產資料,只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工資性質的收入。包括:服務員、電工、銷售員等,泛指受薪階層,甚至包括收入非常高的中產人士。

就是說,不管他收入多少,都是在一次性售賣自己的時間獲得收益,而不是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多份收入,乃至“睡後收入”。

"

這些年接觸了不少講師,今天說幾個講師的故事。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前幾天見了一個做培訓師的朋友,講一天課就是兩三萬的收入,確實跟我這種拿工資的思維不一樣。說起來我們雖然剛認識,但是彼此認識的人中,有很多都是重合的。比如某位講銷售的培訓師,每年講課很多天,甚至比我上班的天數都多……

我就跟這個朋友開玩笑說:“你也可以像這樣,一年講它100天以上。”

朋友說:“千萬別有這種思維,說到底,他一天五萬十萬,一天天講下來,還是一個worker!一旦停止講課,就沒有收入。”

我大概是聽明白了,你再怎麼厲害,你一天賺1000,10000,但是,如果你停止勞動,就沒有了收入,這就是worker。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通常是指為掙工資而被僱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人,他們本身不佔有生產資料,只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工資性質的收入。包括:服務員、電工、銷售員等,泛指受薪階層,甚至包括收入非常高的中產人士。

就是說,不管他收入多少,都是在一次性售賣自己的時間獲得收益,而不是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多份收入,乃至“睡後收入”。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同樣,我還認識一位講師,他的課程有點高端,講的是資本運營的。這課程高端吧,一般的人聽了也沒用。

過去幾年,大概每年能跟這位老師碰一次面。

每次見他,聊到近況,一般都會問到課量的問題。

人家是正兒八經地懂得生活的人,賺錢但不會為了錢把自己的生活折騰的沒有個人時間,更多的時間都是陪孩子。

連續幾年,他基本上課量都在減少,除了接北大、清華這類總裁班的課程,外面的課就很少接了,一方面是不願意折騰,另一方面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對課程的打磨上,不能把一個課越講越模式化、越講越固化。

因為關係比較熟,經常混進課堂聽聽他的課,他每次講的都會有30%-60%以上不一樣,課程一直在與時俱進保持更新。

還認識一位講財務管理的老師,那年跟他見面,正好看到跟某個名校的總裁班籤合同,關係也不錯,也沒什麼好避諱的。一下籤了三年的,裡面涉及的課量、課酬按照當年的橫向對比,應該算比較高的。這也是一個位高手,只講這一門課程,只給老闆講。課酬是年年漲。

"

這些年接觸了不少講師,今天說幾個講師的故事。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前幾天見了一個做培訓師的朋友,講一天課就是兩三萬的收入,確實跟我這種拿工資的思維不一樣。說起來我們雖然剛認識,但是彼此認識的人中,有很多都是重合的。比如某位講銷售的培訓師,每年講課很多天,甚至比我上班的天數都多……

我就跟這個朋友開玩笑說:“你也可以像這樣,一年講它100天以上。”

朋友說:“千萬別有這種思維,說到底,他一天五萬十萬,一天天講下來,還是一個worker!一旦停止講課,就沒有收入。”

我大概是聽明白了,你再怎麼厲害,你一天賺1000,10000,但是,如果你停止勞動,就沒有了收入,這就是worker。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通常是指為掙工資而被僱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人,他們本身不佔有生產資料,只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工資性質的收入。包括:服務員、電工、銷售員等,泛指受薪階層,甚至包括收入非常高的中產人士。

就是說,不管他收入多少,都是在一次性售賣自己的時間獲得收益,而不是在同樣的時間內獲得多份收入,乃至“睡後收入”。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同樣,我還認識一位講師,他的課程有點高端,講的是資本運營的。這課程高端吧,一般的人聽了也沒用。

過去幾年,大概每年能跟這位老師碰一次面。

每次見他,聊到近況,一般都會問到課量的問題。

人家是正兒八經地懂得生活的人,賺錢但不會為了錢把自己的生活折騰的沒有個人時間,更多的時間都是陪孩子。

連續幾年,他基本上課量都在減少,除了接北大、清華這類總裁班的課程,外面的課就很少接了,一方面是不願意折騰,另一方面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對課程的打磨上,不能把一個課越講越模式化、越講越固化。

因為關係比較熟,經常混進課堂聽聽他的課,他每次講的都會有30%-60%以上不一樣,課程一直在與時俱進保持更新。

還認識一位講財務管理的老師,那年跟他見面,正好看到跟某個名校的總裁班籤合同,關係也不錯,也沒什麼好避諱的。一下籤了三年的,裡面涉及的課量、課酬按照當年的橫向對比,應該算比較高的。這也是一個位高手,只講這一門課程,只給老闆講。課酬是年年漲。

別拼命賺錢了,先讓自己值錢吧:多做值錢的事,你才能賺更多的錢

通過接觸很多講師,我發現:越是講得好的老師,課程安排往往沒那麼緊密,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打磨課程上,把精力放在更務實的解決學員問題上,而那些一年講課很多的老師,往往一個課程複製再複製,今天在上海講,明天在北京講,如果你聽的話,說的話基本上90%以上都是一樣的。

這些老師好歹還是講管理實務的,如果你聽過那些講成功學的課,那基本上就是一個課講遍全國,到哪都差不多一樣,就像割韭菜,割完南方割北方,課酬不高,但是勝在課多。

話題扯遠,我們繼續說worker的事。

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以下幾個現象:

1、越是低端的、可複製的、簡單的工作,越容易陷入這種worker狀態。拼命工作,努力賺錢,多多工作,多多賺錢……你是不是這種狀態呢?

2、越往上走,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商業模式。比如說我們前面提到那個朋友,一直在嘗試做自媒體,聽過很多線上的課程,抖音、頭條這些平臺他一直在探索,因為他不想成為一個worker。現在有很多平臺給了我們這種機會,比如說頭條付費專欄,你錄一次課程,可以重複地賣給更多人,只需要付出一次的時間。比如說頭條直播,你搞一次直播,幾萬人看,一次賺過去一個月甚至半年的錢。

3、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那就先把自己打磨好,讓自己先值錢。彆著急做一堆沒技術含量的兼職,先讓自己值錢,然後才能賺更多的錢。

有一位讀者跟我說:我週末雙休,不加班,下班後不知道做什麼,要不要去跑個美團、滴滴什麼的賺點錢補貼家用呢?

我告訴他:如果你還沒到特別急需錢的地步,你最好先讓自己值錢,你工作還能不能再提高工資,如果可以,那就提高工作能力,獲得更多的績效以及加薪,先讓自己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如果你工資基本上沒上漲空間了,可以考慮培養自己的第二職業,一個原則就是花不多的時間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以未來可以獲得更多回報為標準,而不是看重眼前多一二百塊錢的小利。

總之,別為了多賺錢,用大量時間做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工作。記住這點,先讓自己更值錢,你才會賺更多的錢。

如何才能讓自己更值錢?

一、提高能力和價值,老闆會給你升職加薪,單位時間內你會獲得更多的收入。

二、打造自己的IP,把你擅長的教給別人,可以線下招生,也可以線上錄課,同一時間,售賣給更多的人。

三、你四處遊玩,讓別人幫你賺錢。這條可以充分發揮想象,比如你那剛買了新車的老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