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電芯工廠牌子上的字出現了部分脫落,但現在已經無人關心。

北京工廠是國能電池的主要基地,最初規劃的產能包括3億Ah電芯和5億AhPACK。

7月19日,國能電池對外發布公告稱,因生產經營戰略調整,經研究決定將相關部門工作地點進行調整,北京僅保留總部職能,公司將統一調配安排員工的工作地點,對於想留守北京的員工須報董事長批准,否則將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上述員工董師傅(與音頻人士一致)透露,北京國能總部早在2018年底已經停產,目前僅保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職能部門不足百人,其餘員工除離職外,還有人選擇到河南工廠任職。

“不願意走怎麼辦?”

“那就主動離職唄。”

零星往來的人員中,除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外,記者偶遇兩位準備前往河南生產基地的年輕員工。他們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大多數不願離開的本地人都離職了,我們是去河南工廠看看情況再說”。

資金緊張 欠薪結算延遲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電芯工廠牌子上的字出現了部分脫落,但現在已經無人關心。

北京工廠是國能電池的主要基地,最初規劃的產能包括3億Ah電芯和5億AhPACK。

7月19日,國能電池對外發布公告稱,因生產經營戰略調整,經研究決定將相關部門工作地點進行調整,北京僅保留總部職能,公司將統一調配安排員工的工作地點,對於想留守北京的員工須報董事長批准,否則將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上述員工董師傅(與音頻人士一致)透露,北京國能總部早在2018年底已經停產,目前僅保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職能部門不足百人,其餘員工除離職外,還有人選擇到河南工廠任職。

“不願意走怎麼辦?”

“那就主動離職唄。”

零星往來的人員中,除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外,記者偶遇兩位準備前往河南生產基地的年輕員工。他們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大多數不願離開的本地人都離職了,我們是去河南工廠看看情況再說”。

資金緊張 欠薪結算延遲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工廠院內,設備雜物無序擺放,一副冷清景象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電芯工廠牌子上的字出現了部分脫落,但現在已經無人關心。

北京工廠是國能電池的主要基地,最初規劃的產能包括3億Ah電芯和5億AhPACK。

7月19日,國能電池對外發布公告稱,因生產經營戰略調整,經研究決定將相關部門工作地點進行調整,北京僅保留總部職能,公司將統一調配安排員工的工作地點,對於想留守北京的員工須報董事長批准,否則將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上述員工董師傅(與音頻人士一致)透露,北京國能總部早在2018年底已經停產,目前僅保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職能部門不足百人,其餘員工除離職外,還有人選擇到河南工廠任職。

“不願意走怎麼辦?”

“那就主動離職唄。”

零星往來的人員中,除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外,記者偶遇兩位準備前往河南生產基地的年輕員工。他們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大多數不願離開的本地人都離職了,我們是去河南工廠看看情況再說”。

資金緊張 欠薪結算延遲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工廠院內,設備雜物無序擺放,一副冷清景象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正值工作時間,辦公樓前臺卻無人值守,整座辦公樓空空蕩蕩,人員稀少。

“國能沒錢了,拿不出錢來。”一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的國能電池員工,寥寥數語直指國能電池核心困境——資金鍊緊張。

7月22日,國能電池在給出官方迴應解釋資金困境時給出的解決辦法是“7月31日解決部分經濟補償金,8月31日結清全部拖欠工資。”

李建州表示,對於工資拖欠問題,部分員工採取了通過法律途徑來爭取利益,“有一批技術人員去房山區勞動人事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其中有些人拿到了賠償。”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這麼幸運。一位正準備辦理離職的國能員工告訴記者, 國能此前承諾的調解日期也從之前的7月31日拿到工資,延遲到了9月20日。

產品質量問題是根源

數據顯示,2017年,國能在電池行業裝機量排名第5位,在純電動客車與物流車市場佔有率第2名。2018年,國能電池裝機量達0.82Gwh,躋身國內電池廠商前十。

曾經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佼佼者之一,緣何走到今天這種境地?根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的走訪瞭解,資金鍊斷裂只是表象,產品問題是國能“倒下”的根源。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電芯工廠牌子上的字出現了部分脫落,但現在已經無人關心。

北京工廠是國能電池的主要基地,最初規劃的產能包括3億Ah電芯和5億AhPACK。

7月19日,國能電池對外發布公告稱,因生產經營戰略調整,經研究決定將相關部門工作地點進行調整,北京僅保留總部職能,公司將統一調配安排員工的工作地點,對於想留守北京的員工須報董事長批准,否則將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上述員工董師傅(與音頻人士一致)透露,北京國能總部早在2018年底已經停產,目前僅保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職能部門不足百人,其餘員工除離職外,還有人選擇到河南工廠任職。

“不願意走怎麼辦?”

“那就主動離職唄。”

零星往來的人員中,除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外,記者偶遇兩位準備前往河南生產基地的年輕員工。他們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大多數不願離開的本地人都離職了,我們是去河南工廠看看情況再說”。

資金緊張 欠薪結算延遲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工廠院內,設備雜物無序擺放,一副冷清景象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正值工作時間,辦公樓前臺卻無人值守,整座辦公樓空空蕩蕩,人員稀少。

“國能沒錢了,拿不出錢來。”一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的國能電池員工,寥寥數語直指國能電池核心困境——資金鍊緊張。

7月22日,國能電池在給出官方迴應解釋資金困境時給出的解決辦法是“7月31日解決部分經濟補償金,8月31日結清全部拖欠工資。”

李建州表示,對於工資拖欠問題,部分員工採取了通過法律途徑來爭取利益,“有一批技術人員去房山區勞動人事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其中有些人拿到了賠償。”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這麼幸運。一位正準備辦理離職的國能員工告訴記者, 國能此前承諾的調解日期也從之前的7月31日拿到工資,延遲到了9月20日。

產品質量問題是根源

數據顯示,2017年,國能在電池行業裝機量排名第5位,在純電動客車與物流車市場佔有率第2名。2018年,國能電池裝機量達0.82Gwh,躋身國內電池廠商前十。

曾經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佼佼者之一,緣何走到今天這種境地?根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的走訪瞭解,資金鍊斷裂只是表象,產品問題是國能“倒下”的根源。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2017年和2018年算是國能的巔峰吧,項目多,訂單多,員工每天加班到夜裡1-2點很正常。”李建州證實了當時國能電池的迅速擴張。迅速擴張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售後問題太多,再加上補貼退坡,整車廠不願意把沒到手的錢分給國能。”李建州說。

前國能員工王路遙(化名)對記者表示,2017年、2018年左右,國能電池大批量接項目。當時,研發人員數量不足,為了按期交貨,公司大批招人,其中存在部分人員技能不足或不熟悉電池生產過程的情況。部分產品的出貨標準因而被放寬,產品質量大幅下滑,從而售後問題爆發。客戶因售後問題,與國能中斷合作,後續貨款也停止了支付。“產品質量問題不僅使得有些項目的應收款很難收回,而且大量的項目質押或取消,前期買入的物料零件呆滯,導致資金鍊無法運轉。”王路遙說。

資金鍊斷裂之下,不僅工人薪水斷髮,售後也出現了難以為繼的現象。某專用車企業曾經是國能電池的重要客戶之一,其採購部負責人張楊(化名)對記者表示:“2017年左右,我們公司採購了一些國能電池,但從2018年開始,國能的售後就開始跟不上了。在那之後,我們就沒有再用國能的電池了。”

李建州表示,國能電池的產品主要在電芯能量密度、容量和產品的生產一致性上存在問題。比如,能量密度沒有大的突破,整體pack達到國家補貼標準相對困難。此外,在pack過程的人工裝配環節,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人熟練度問題,這也是售後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

轉型不力 研發滯後

據瞭解,國能有北京、鄭州、襄陽、重慶、海寧、南昌、新餘、龍巖等多個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是磷酸鐵鋰電池,雖然國能在2018年時試圖向三元鋰電池領域進軍,但一直未能量產配套。

分析師吳輝對記者表示,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國能電池面臨的最大問題。鐵鋰電池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國能電池的產品以磷酸鐵鋰軟包電池為主,但價格上相比方形鐵鋰電池沒有優勢。特別是國能快速擴張導致攤子鋪的太大,生產基地很多,也很耗費資金。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趙玲玲 武新苗

今年5月,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電池”)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為此,國能電池專門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隨後在7月22日,國能電池承認欠薪,在公告中稱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導致拖欠員工薪資。

像是點燃了一根引線,國能電池更多的資金困境問題被陸續曝出。近50名員工聯合申請勞動仲裁、多地售後維修中斷、員工討薪未果欲跳樓、供應商拉條幅堵門......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輿論的神經,也刺激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

深陷困境的國能電池停擺了嗎?8月的北京,一場大雨過後,帶著這樣的疑問,《中國汽車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受訪者使用了化名,錄音也進行了變聲處理。)

工廠停工 人員冷清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北京西南郊區的房山城關街道,一排排工業廠區林立,國能電池坐落其中。昔日赫然矗立的“國能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標牌已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依稀能看到“國”字的小半邊。大門口保衛處,伸縮門上的兩行“歡迎光臨國能電池”的小字在開閤中迎接稀疏往來的員工,提醒《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從去年開始(國能電池)就把牌子包起來了,不太清楚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國能電池工程師李建州(化名)對記者說,“今年以來,斷斷續續有供應商來討要欠款,也在門口拉過橫幅,但是沒什麼用,(現在)就和好多員工一樣,開始走法律程序了。”

雖然往來人員不多,但國能電池北京總部的保安數量卻有增無減,不僅在大門口伸縮門附近有保安盤查來往車輛,門外大路旁也有保安在走來走去,看得出來國能電池目前相當警惕。

不少拿著資料前來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在門口進出。“從今年2月左右,(公司)就開始拖欠薪水,員工跳樓要錢等情況屬實。”諸多員工給予了記者肯定的回答。“1月25日到6月25日的薪水一直都欠,一月到現在欠薪已近半年。”有員工介紹說。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走進工廠內部,車間外牆是依舊顯眼的安全生產宣傳標語,與緊閉的車間大門對比鮮明。據國能電池員工介紹,在2018年底,北京工廠就已經停工,主要生產基地遷往河南。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電芯工廠牌子上的字出現了部分脫落,但現在已經無人關心。

北京工廠是國能電池的主要基地,最初規劃的產能包括3億Ah電芯和5億AhPACK。

7月19日,國能電池對外發布公告稱,因生產經營戰略調整,經研究決定將相關部門工作地點進行調整,北京僅保留總部職能,公司將統一調配安排員工的工作地點,對於想留守北京的員工須報董事長批准,否則將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上述員工董師傅(與音頻人士一致)透露,北京國能總部早在2018年底已經停產,目前僅保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職能部門不足百人,其餘員工除離職外,還有人選擇到河南工廠任職。

“不願意走怎麼辦?”

“那就主動離職唄。”

零星往來的人員中,除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外,記者偶遇兩位準備前往河南生產基地的年輕員工。他們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大多數不願離開的本地人都離職了,我們是去河南工廠看看情況再說”。

資金緊張 欠薪結算延遲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工廠院內,設備雜物無序擺放,一副冷清景象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正值工作時間,辦公樓前臺卻無人值守,整座辦公樓空空蕩蕩,人員稀少。

“國能沒錢了,拿不出錢來。”一位正在辦理離職手續的國能電池員工,寥寥數語直指國能電池核心困境——資金鍊緊張。

7月22日,國能電池在給出官方迴應解釋資金困境時給出的解決辦法是“7月31日解決部分經濟補償金,8月31日結清全部拖欠工資。”

李建州表示,對於工資拖欠問題,部分員工採取了通過法律途徑來爭取利益,“有一批技術人員去房山區勞動人事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其中有些人拿到了賠償。”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這麼幸運。一位正準備辦理離職的國能員工告訴記者, 國能此前承諾的調解日期也從之前的7月31日拿到工資,延遲到了9月20日。

產品質量問題是根源

數據顯示,2017年,國能在電池行業裝機量排名第5位,在純電動客車與物流車市場佔有率第2名。2018年,國能電池裝機量達0.82Gwh,躋身國內電池廠商前十。

曾經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佼佼者之一,緣何走到今天這種境地?根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的走訪瞭解,資金鍊斷裂只是表象,產品問題是國能“倒下”的根源。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2017年和2018年算是國能的巔峰吧,項目多,訂單多,員工每天加班到夜裡1-2點很正常。”李建州證實了當時國能電池的迅速擴張。迅速擴張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售後問題太多,再加上補貼退坡,整車廠不願意把沒到手的錢分給國能。”李建州說。

前國能員工王路遙(化名)對記者表示,2017年、2018年左右,國能電池大批量接項目。當時,研發人員數量不足,為了按期交貨,公司大批招人,其中存在部分人員技能不足或不熟悉電池生產過程的情況。部分產品的出貨標準因而被放寬,產品質量大幅下滑,從而售後問題爆發。客戶因售後問題,與國能中斷合作,後續貨款也停止了支付。“產品質量問題不僅使得有些項目的應收款很難收回,而且大量的項目質押或取消,前期買入的物料零件呆滯,導致資金鍊無法運轉。”王路遙說。

資金鍊斷裂之下,不僅工人薪水斷髮,售後也出現了難以為繼的現象。某專用車企業曾經是國能電池的重要客戶之一,其採購部負責人張楊(化名)對記者表示:“2017年左右,我們公司採購了一些國能電池,但從2018年開始,國能的售後就開始跟不上了。在那之後,我們就沒有再用國能的電池了。”

李建州表示,國能電池的產品主要在電芯能量密度、容量和產品的生產一致性上存在問題。比如,能量密度沒有大的突破,整體pack達到國家補貼標準相對困難。此外,在pack過程的人工裝配環節,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人熟練度問題,這也是售後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

轉型不力 研發滯後

據瞭解,國能有北京、鄭州、襄陽、重慶、海寧、南昌、新餘、龍巖等多個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是磷酸鐵鋰電池,雖然國能在2018年時試圖向三元鋰電池領域進軍,但一直未能量產配套。

分析師吳輝對記者表示,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是國能電池面臨的最大問題。鐵鋰電池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國能電池的產品以磷酸鐵鋰軟包電池為主,但價格上相比方形鐵鋰電池沒有優勢。特別是國能快速擴張導致攤子鋪的太大,生產基地很多,也很耗費資金。

揭開“欠薪、停產”背後的國能真相

“雖然此前國能電池進入了行業前十,但是頭部的幾家電池企業市場份額很大,(國能電池)從裝機量上很難支撐盈利。”吳輝表示,如此多的生產基地可能並非基於企業發展,更多是地方政府出於招商引資需求與企業達成的合作。同時,技術路線問題導致了國能雖然在商用車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始終未能進入主流乘用車企業的配套體系。

新能源行業資深人士劉曉澤(化名)指出,此前,新能源市場還屬於政策市場,在政策推動下,大量電池企業湧現,產能規劃和建設相當激進。在2015年左右,我國動力電池廠家數量猛增且總體產能遠超市場需求。

“整體產能過剩,但車規級的優質產品卻很少,導致很多達不到車企標準、售後問題多的電池產品流入市場。特別是補貼退坡後,行業迎來洗牌期,許多電池廠家的現金流就出現了問題。”劉曉澤說。

“補貼退坡對國能影響很大。”王路遙表示,起初,國家政策相對寬鬆,公司達標產品的質量也很不錯。補貼新政出臺後,公司研發速度跟不上導致產品未能達到補貼要求,訂單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研發的新電芯在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強行量產,導致出現了產品品質問題。

“夾心餅乾”與“三角債”是目前動力電池廠家面臨的嚴峻現狀。

新能源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從產品技術層面上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瓶頸還未取得大幅突破,此時又趕上政策上的補貼退坡,壓力從車企傳導到包括動力電池企業在內的上下游全產業鏈。在這種形勢下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一部分是技術水平較好而能夠繼續融資的公司,另一部分是產品品質和公司運營比較均衡、沒有出現大紕漏的公司。而國能電池,應該說在這兩方面都“稍顯不足”。

煊赫一時的國能電池衰敗至此,而動力電池行業的洗牌還在加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