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90年代天津音樂廳

位於小白樓的老音樂廳,曾是外國人在天津開辦的平安電影院,2005年,這座有73年曆史的老建築被拆除重建,變成一座全新的音樂廳。消失的老建築,也成為天津人心中的隱痛之一。80年代天津音樂廳經市領導批准,斥資3.5萬美元購買了一架德國鋼琴,如今也成為傳奇。

天津音樂廳的歷史,要從電影進入天津講起。電影誕生於1895年,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放映短片,幾個月後,1896年,法國百代公司在天津法租界天豐舞臺(今新華路與濱江道交口)放映“外洋燈影”(即電影)。當時電影放映員稱為“司機”,是經過法國百代公司培訓的天津人王子實和周子云,他們用手搖電影放映機,在一面抹了石灰的牆上放映,電影沒有聲音只有畫面,多為風景片和滑稽片,每部十分鐘。最初看電影不收費,後來隨著觀眾的增多開始收費。

1907年1月,周子云在位於法租界葛公使路(今濱江道)與巴黎路(今吉林路)交口處創建了“權仙電戲院”,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影院。上海第一座電影院是1908年由外國人用鉛鐵皮搭建的“虹口大戲院”。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天津英租界

1909年1月,位於法租界鐵橋(今解放北路)迤南巷內路西的“聚樂平安電影院”開業。這是外國人在天津開的第一家影院,創建人是英籍印度人巴釐。1916年,巴釐招股籌資,在位於法租界迤西路(今國民飯店址)興建“平安電影院”,於1909年9月25日開業。新建的平安電影院為二層紅磚樓房,樓上放電影,設有包廂、沙發椅、藤椅,兩側是長板凳。樓下是休息廳和小賣部,附設咖啡館。十年之後,1919年平安電影院咖啡館廚房失火,殃及影院被焚燬。

巴釐用火險賠款並籌集資金,準備在英租界小白樓興建天津最豪華的“平安電影院”,他邀請景明工程司英籍工程師赫明和帕爾克因聯合設計,影院為仿古羅馬劇場式二層樓,入口處是由塔斯干式半圓柱式外廊組成的門廳,右側便門內是大廳,影院舞臺兩側有兩個花亭,樓上樓下有包廂,有一千多個座席。1922年建成開業後,主要放映美國好萊塢大片,觀眾多是住在英租界的富紳、達官貴人。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國民飯店過去曾是平安電影院

民國時期,平安電影院留下很多記憶。為了使電影更賣座,平安電影院經營者別出心裁,在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紀錄片時,從美國兵營(今馬場道與廣東路交口)借來了真正的鐵甲軍車,擺放影院門口做廣告。1924年列寧逝世,一個月後,平安電影院放映了蘇聯紀錄片《列寧的葬禮》,這部紀錄片真實記錄了列寧在克里姆林宮工作及逝世後蘇維埃領導人守靈的情景。1929年,美國福克斯公司拍攝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彩色有聲影片《歌舞昇平》,1929年12月31日,平安電影院上映了這部電影。

1935年,中國旅行劇團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巡演,在天津演出的劇場就是平安電影院。旅行劇團是中國第一個話劇職業劇團,會集了陶金、白楊、石揮、陳述等優秀演員。當時他們演出的是話劇《雷雨》,陶金飾演周萍,演出場場爆滿。

1956年6月天津舉辦“日本電影周”,日本導演木下惠介、影評家尾崎宏次在平安電影院和天津觀眾見面,一起觀看了木下惠介導演的《二十四隻眼睛》,這部影片揭露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平安電影院

1956年,平安電影院收歸國有,準備改建為天津音樂廳。1960年國慶節,天津音樂廳正式開幕。中央實驗歌劇院應邀來津,在音樂廳舉行音樂會,演出獨唱、重唱,以及雙簧管、手風琴獨奏。“梅蘭芳舞臺藝術電影周”也在天津音樂廳舉行了開幕式,戲劇界知名人士厲慧良、鮮靈霞、華粹琛,梅蘭芳在津弟子丁至雲出席。會後放映了梅蘭芳的舞臺藝術片《遊園驚夢》。電影週期間還放映了《梅蘭芳的舞臺藝術》《洛神》等影片。

1961年12月,常連安祖孫三代同臺演出的相聲專場,在天津音樂廳連演三場。常連安、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丰、常貴田、常貴升都準備了拿手節目,包括單口相聲《山東鬥法》《空城計》,對口相聲《掄弦子》《不同風格》《昨天》等,捧哏演員趙佩如、朱相臣、白全福協助演出。

之後天津音樂廳一直是雙從功能,既可以作為劇場,也可以作為電影院。1982年夏天,音樂廳發生了一次事故。正在放映電影,突然樓上中間一個飛轉的吊扇扇葉和扇頭同吊杆分離,旋轉著垂直掉落在樓上第六排中間。扇葉拍了一下坐在16號座位的觀眾王子聰的頭頂,又急轉到14號座位的觀眾趙祥福頭上,劃破前額,擦出十釐米長的口子。電影停止放映,工作人員和觀眾迅速搶救傷者,送到河西醫院。經醫生檢查,王子聰沒受傷,趙祥福前額做了縫合手術。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平安電影院

1987年天津音樂廳停業改建,聘請中國音樂廳和北京音樂廳的主要設計者、聲學專家曹孝振為顧問,天津建築設計院三室承擔改建設計。原來的舞臺建為可容納97人樂隊的筒式大型舞臺,門窗進行隔音設計,廳內牆壁鑲嵌隔音板,舞臺增設反射板,電聲設備全部更換,音響效果步入國內一流水平。一千席座椅全部更換為絲絨沙發椅,廳兩側有兩層樓式座席。音樂廳左側新建三層樓,與音樂廳主體相連,樓內設觀眾休息廳、貴賓室、演員化妝室等。

到了2005年,73年曆史的天津音樂廳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歐式建築風格、功能現代的新音樂廳,也就是現在的天津音樂廳。後來隨著天津大劇院的落成開幕,天津音樂廳失去了天津第一音樂會劇場的優勢,相對來說有些尷尬。

天津音樂廳有一架傳說中的鋼琴。80年代,經市領導批准,天津音樂廳斥資3.5萬美元,購買了一架世界公認最好的鋼琴——德國斯坦威鋼琴。當時天津普通工人的月工資不到10美元,3.5萬美元可謂天價。音樂廳通過外貿公司直接從德國進口,既有整琴又有備件。這架斯坦威鋼琴運到天津後,成為音樂廳的“鎮廳之寶”。一般水平略低的鋼琴家來天津演出,音樂廳都不肯抬出這架鋼琴。音樂廳專門派人負責保養這架鋼琴,要求每次使用過鋼琴後,必須用無塵的細絨布輕輕擦拭乾淨、蓋好琴蓋,平常任何人也不許隨便打開琴蓋。如今這架傳奇鋼琴在哪兒,只有親歷者才能知道。(文:何玉新)

洋人在天津辦平安電影院,50年代改為音樂廳,今拆除重建處境尷尬

如今的天津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