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兩年前,自動駕駛成為風口之後,“自動駕駛+網約車”就成未來汽車出行的主流方向,進而獲得業界追捧。

如今,無論是上市的Uber,還是滴滴等中國網絡約車巨頭,抑或是特斯拉這個風頭正盛的新能源車企,更盡皆對外宣稱將加大投入“無人網約車”業務模塊。

甚至於,這些上市企業都還把無人網約車作為融資的“有力籌碼”,以此來吸引投資人。

那麼,無人網約車這個項目真的可以助其打破“虧損困境”,成為有效的“盈利項目”?或者說,無人駕駛網約車的成本真的那麼低?

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網約車沒了司機後,成本反而增加了?

一直以來,網約車“盈利難”的問題就困擾著眾多出行企業。而降低司機成本,無疑是實現盈利的一種有效途徑,這也是無人駕駛網約車能夠幫助盈利的“重要依據”。

據精選君瞭解,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最新研究中,按照實際投資支出,即使車企實現無人駕駛網約車,這項業務也完全無法盈利。

基於美國網約車市場,研究人員計算出,自動駕駛網約車的價格為每英里1.58美元(約合10.9元人民幣)至6.01美元(約合41.5元人民幣)不等。

而私家車每英里只需花費0.72美元(約合4.97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自動駕駛網約車的成本至少是傳統私家車的兩倍。

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那這個數字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怎麼還高達普通網約車的兩倍?

我們仔細對比來看,拋開汽車本身的油耗、行駛成本等因素,私家車駕駛的最主要成本,便是汽車駕駛員。

而無人駕駛汽車,雖然減少了駕駛員成本,但是卻增加了遠程操作中心和自動駕駛汽車總體運營等成本,甚至在必要情況下,還需要有遠程人工操作員介入。

因此,無人駕駛汽車並不是網約車公司的“救星”,甚至會帶來各類更加沉重的新成本。

此外,在MIT看來,無人駕駛很難設定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票價,既能讓乘客繼續乘坐網約車,又能給網約車公司帶來利潤。

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為融資而炒作,無人網約車只是噱頭?

一直以來,對於投入自動駕駛行業的企業來說,一切的最大問題在於資金。過去幾年,他們在自動駕駛開發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並不斷指望籌集更多資金。

比如Uber,過去三年時間在這個項目燒掉了10億美元左右。

先不談無人駕駛網約車能否盈利,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自動駕駛從Demo測試到量產,還需要大量汽車行業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這還不包括那些算法軟件人員。

尤其是對於那些之前已經習慣了舞臺鎂光燈的初創公司創始人來說,下了舞臺之後才突然意識到,自動駕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其背後耗費的資源讓人“觸目驚心”。

顯然,這些連盈利都沒有的初創企業,根本沒這個資本和底氣去“熬”。

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很難。”一位出行企業的管理層表示。“但我們不清楚的是,這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實現,即使連一個目標時間都不知道。”

在這裡筆者要明確一個觀點,我不否認無人網約車所帶來的便利性。

只是,個人認為,這項“沉重無比”的業務,對於這群掙扎於生死線的出行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選擇,更算不上一個“盈利項目”。

或許,對於他們來說,能圈錢的項目就是一個好項目。

無人網約車是“救星”?滴滴、特斯拉:能圈錢就是好項目

寫在最後

今年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報公佈時,馬斯克曾誇下海口:明年特斯拉會投放100萬輛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

李開復隨即在推特上回懟:“2020年如果有一百萬輛特斯拉robo-taxi在道路上行駛,我就全吃了。

精選君估計,馬斯克的“宏偉願望”要實現,至少要等L5級自動駕駛非常成熟以後,而這個時間,起碼也要10年往上。

但特斯拉能不能熬到那時候,還說不定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