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對話騰訊雲總裁邱躍鵬:中國第二大雲廠商崛起的背後

邱躍鵬在2002年加入騰訊,是個老騰訊人。2014年10月,他正式執掌騰訊雲,到如今已差不多5個春秋。

今天雲計算的行業競爭態勢,已經與5年前他所經歷的不可同日而語。眼下,國外的AWS、微軟Azure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國內有BAT雲、金山雲等你追我趕,但騰訊雲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營收水平,已經無可爭議地排行國內第二。

但幾乎所有人內心都會有個疑惑:騰訊雲是什麼時候完成的“成人禮”?以至於成長得這麼迅速?且當我們從流量主導的消費互聯網看客戶主導的產業互聯網,騰訊雲在其間佔據的分量似乎更大,這預示著它正進入一個更加開闊的地帶。

在騰訊2019年最大的活動即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雷鋒網深度對話了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從這個騰訊雲一把手的口中得知這家中國第二大雲廠商崛起背後的邏輯。實際上,與騰訊一眾高管的低調風格類似,邱躍鵬的確很少接受媒體專訪,加上本身技術出身,屬於實幹的性格,因此藉由這次機會,我們能從他口中看到更完整更立體的騰訊雲。

深度對話騰訊雲總裁邱躍鵬:中國第二大雲廠商崛起的背後

為何騰訊堅決做雲計算?

實際上,騰訊雲並不是最早一批的雲廠商,甚至在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對雲還持有保守態度。但今天,騰訊已經成為國內對雲下最大決心的公司之一。對於騰訊為什麼一定要去做雲計算這件事,邱躍鵬談到自己的三點看法:

行業角度來看,未來企業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而云是科技競爭力的基礎。對於騰訊這樣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對研發投入、打造核心競爭力,是長遠的考慮。

產業角度來看,騰訊做互聯網產業發現,雲計算能滿足客戶非常強的通用需求,而且在互聯網之外的產業也都存在這種需求,雲計算的市場潛力巨大。

企業自身來看,騰訊一直在做各行各業的工具和助手,比如支付、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對各方面的連接都是騰訊值得去做的,希望把技術的價值釋放出來。

他還看到了目前新的行業趨勢:消費互聯網客戶更看重基礎設施,產業互聯網更看重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他認為,只需要外界提供技術能力,客戶自己就能完成很多事情。

“其實,我們的客戶也都非常厲害,對自己的行業理解很深刻。但為什麼是互聯網公司在做這個雲呢?因為產業互聯網裡面的所有產業,都需要互聯網的能力、技術來促成商業模式的升級。如果沒有和互聯網的結合,產業的很多想法就無法落地。但在這個過程中,騰訊並不會去搶主導權,而是做一直強調的數字化助手,打造工具、搭建平臺,唱主角的永遠是產業本身。”

他舉例,有政府領導曾談過,過去十年政府都在大力做城市建設,但收效其實甚微。在廣東省政府的領導下,數字廣東(騰訊與三大運營商合資公司)在一年時間裡面就做了很多創新,給城市帶來了很多改變。這是實實在在的,也是外界意想不到的。

做產業互聯網完全不一樣

2018年9月30日(業界稱“騰訊9·30調整”),騰訊啟動了史上第三次架構調整,騰訊雲與零售、教育、醫療等板塊被整合進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

邱躍鵬談到,這次調整對騰訊的意義非常巨大,其中最核心的改變是原來以產品為核心去構建組織結構,到現在以客戶為中心去構建組織結構。

在這個思維轉變之下,騰訊雲和產業互聯網的團隊聚合在一起,做了很多優化,比如零售雲和智慧零售團隊的整合,形成了一支隊伍。

“產品矩陣之間的邊界沒有之前那麼清晰了,這種方式可以更好服務客戶。有懂雲和互聯網的人,又有懂垂直行業的人,團隊整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他談到,現在客戶最直觀的感受是:與騰訊業務溝通現在有了統一的接口,有了事情知道去找誰,這個人會牽頭去組織後方的資源,架構調整的效果逐步顯現。對於騰訊內部組織調整是否會繼續進行,他表示已告一段落,但後續仍舊會不斷優化。

在執掌騰訊雲之前,邱躍鵬曾負責過QQ、QQ空間、QQ秀、QQ會員等業務的整體技術工作,對TO C產品有非常深刻的認知。但他直言,做TO B和TO C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做C端產品面對的是用戶,做B端則面對的是客戶,而且大客戶本身的決策具有更強的專業性、綜合性,沒有衝動消費。C端有很多風口,但B端需要深耕,需要科學決策。騰訊內部有很多人是C端出身,現在做B端產品,反而成為一種新的優勢,因為客戶需要有一個跨界的人幫他將產業與互聯網做結合。”

據瞭解,CSIG在成立後,一度成為了全公司內部人員流入最多的事業群,很多人都看好未來20年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是因為TO B業務在騰訊內部上升到了新高度,還在於騰訊本身在產業互聯網領域打開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吹響了衝鋒的號角,這種認知也得到了全行業的認同,大家紛紛進入這個賽道。

此外,在內部合作中,CSIG也具有更強大的整合能力。邱躍鵬表示,騰訊雲和每一個BG的合作都非常強。比如騰訊雲和微信合作推出了“小程序·雲開發”;和TEG(技術工程事業群)之間,是“10年兄弟般的關係,合作非常順利”,甚至TEG會把一些團隊和騰訊雲的團隊在某個項目裡整合在一起,讓工作效率更高。

由此可見,騰訊現在的狀態是跨BG做整個組織能力的優化和設計。

價值的差異化

銷售團隊是各行各業面對客戶的一線隊伍。在騰訊雲,銷售團隊是統一管理模式,目前在每個省基本都有覆蓋,並且建立了華東、華南、西南等區域總部,對客戶的觸達能力一直在加強。

就如同騰訊總裁劉熾平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強調的那樣:騰訊不做“顛覆者”。邱躍鵬覺得,CSIG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形態,也包含了這一部分內容:客戶原來可能有自己的Partner,但是這些Partner本身也缺乏新的雲的科技,騰訊雲也會跟這些Partner合作,幫他們做得更好。

這便意味著,騰訊雲的業務拓展是兩條線同時進行:一條自己開拓,另一條交給Partner。據悉,目前騰訊有6000+的代理商,有很多是原來的ISV,長期保持好的合作關係。

一直以來,政府和大企業都是TO B的重要板塊,天生優勢不在這裡的騰訊靠什麼吸引客戶?邱躍鵬指出,大家都在做,但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模式,客戶選擇的是能提供差異化價值的公司。

不過,對於客戶的需求,他直言,騰訊雲本身也會仔細考量做與不做,並不會大包大攬。衡量的標準第一是騰訊有沒有產品能夠解決問題,第二是現在不能解決的話,在資源儲備過程中未來是可以解決的——滿足其中任何一條,對於騰訊雲來講都是可以做的。

“這裡面其實就是以云為基礎,用我們各個行業的積累去向外輸出我們端到端的能力,現在基本上是這樣的一種跟各個行業合作的模式。”

繞不開的對手

AWS、微軟、阿里雲等同行是騰訊雲繞不開的話題,各家一直有點“狹路相逢”的關係。

邱躍鵬表示,他也看到了每家不同的特色,但是從IaaS上來講,底層差異化會越來越小甚至消失,因為底層本身沒有行業屬性,各家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非常接近,對於大部分客戶來講是一個“夠用就OK”的狀態,客戶更重視的是智慧產業解決方案的價值——這一點是騰訊的差異化價值。

此外,雲計算行業前兩年其實是一直被價格戰籠罩的。他認為,價格戰不是雲計算廠商的核心戰術。尤其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技術、方法論和商業模式的變化,價格不是第一位。

對於雲計算、智慧城市領域越發明顯的“平臺化趨勢”,邱躍鵬也談到,大的平臺能夠給予合作伙伴更多成長的空間,無論是產品方案還是商機,都會更有競爭力。在平臺之上,垂直中小廠商會在生態裡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業務發展,能夠賺到錢。

而各大雲廠商搶先出海的現象大熱,邱躍鵬覺得這是任何一家企業追求規模化發展的必然路徑。在騰訊的角度來看,會一步一個腳印:

“很多事情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做好。所以,第一,騰訊雲在全球基礎設施的佈局上會不斷投入;第二,還是會看如何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發揮出來,讓客戶認可。解決不了客戶海外落地的問題,再多的投入也是無意義的。”

步入“雙百時代”

一方面是公司級別高管,一方面是雲業務的一把手——這種職位組合幾乎成為目前BAT三大公司雲業務負責人的標配。作為騰訊副總裁和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對於騰訊在雲計算的投入以及決心有些自己的體會:

“從增長來看,我們是非常不錯的,騰訊雲應該是這幾年雲計算行業裡表現最亮眼的一個廠商了。不過我們不太愛關注調研報告裡的那堆數字,我們更關注的是客戶認可度的提升。”

當下,騰訊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又迎來了新的重要里程碑:騰訊全網服務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是中國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也是全球5家服務器數量過百萬的公司之一。近期,騰訊的帶寬峰值也突破100T,是中國第一家達到100T的公司。

“我們正式進入了‘雙百’時代,這意味著騰訊服務的業務規模、承載的網絡流量都邁入了全球第一梯隊。”另外,據他透露,騰訊雲在中國雲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為3147個,授權量達到1105件,申請量和授權量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均排名第一。

正如他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的最後一段演講語:未來,“雲”會成為產業互聯網的標配,人工智能、各種企業級服務、消費級服務都會通過“雲”交付。

面對萬億級別的產業互聯網市場,顯然,騰訊雲正裝著充足的彈藥奔赴、攻堅。(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