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陶器 石炭紀 收藏 宜興紫砂之家 宜興紫砂之家 2017-08-29

紫砂泥是製作紫砂壺最直接的原料,目前也只有宜興的此類泥料才會表現出雙氣孔的特點,壺友在購買紫砂時壺最關注的也莫過於泥料,為讓大家對紫砂的形成結構、紫砂礦區的分佈、泥料的陳腐等有個瞭解,小編整理了以下關於紫砂泥的內容,或許能解開您心中關於泥料的一些疑問。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黃龍山礦區

一、紫砂的形成及結構

  宜興陶土,主要廣佈於宜興南部丘陵山區。成因是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古生代石炭紀、泥盆紀地質時代的某一階段,因外力作用內陸湖泊和濱海湖泊沼相的沉積而成礦床。

  宜興陶土品種繁多,一般分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種。

  白泥是一種灰白色為主顏色單純的粉砂質鋁質粘土;

  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

  嫩泥是一種土黃色、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是紫砂泥,包括紫泥、紅泥和綠泥。

  其中紫泥又是生產各種紫砂陶器的最主要泥料,紫泥是甲泥礦層中的一個夾層,在中上部。顯微鏡下的紫砂泥為粉砂泥質結構,由於含有較多的鐵質,故又定名為“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岩”,其礦物成分以石英碎屑、白雲母為主,以及少量長石。

原礦紫泥

二、黃龍山主體礦區

1、一號井

  位於主體中心水塘的西南部,1958年由野宕改擴建而成,1965年就停止開採,遺棄宕口在2002年底被露天開採時毀掉。

  這裡只出礦過紫泥,但其中少部分是底槽青。

一號井底槽青原礦

2、二號井

  位於主體水塘的南面偏東,距1號井大約40米,1965年一號井停止開採後由早期野宕設計改造而成,主副井設計,1981年停止開採,宕口也於露天開採時破壞。

  2號井的位置發現的紫砂礦種比較豐富,有紫泥(部分是底槽青)、本山綠泥、本山段泥、紅麻子、黑墩頭出礦,其中底槽青有紅色和紫色兩種。

二號礦井斷截面

3、三號井

  位於主體水塘東面,2號井的東北面,1965年左右也由野宕改造而成,大約十年以後廢棄。

  三號井有烏泥、白麻子、紅麻子、紫泥出礦。

三號礦井

4、四號井

  四號井是唯一不在黃龍山主體部分的礦井,位於青龍山南面、紫砂之源公園的西邊,1972年新建而成,1982年二期工程上馬。

  四號井是採掘條件最好的礦井,開採規模也是最大,1997年因為採掘成本過高而停止開採,主井宕口如今還在。

  國營原料總廠倒閉時,據說有部分礦料被少數私企老闆買走。

  所以,四號井紫砂如今卻成了市場最大的商業噱頭,特別是四號井的低槽青和本山綠泥。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四號礦井

5、五號井

  位於主體水塘的東面,1993年,因為位於臺西村,與村裡利益的諸多矛盾無法正常經營,遂於11月底轉讓給臺西村繼續經營,1999年,由於地下透水關閉。

6、南山礦區

  翻過主體水塘南面山坡,就進入南山礦區。南山區的南山紫泥很有特點,礦呈紅紫,燒成品黃顆粒明顯。

7、降坡礦區

  位於四號井與黃龍山之間,現在為紫砂之源公園和陶都路。

  2005年基本建設時,這裡挖出了一種別緻的團泥,數量很多,燒成品紅裡泛黃,黃顆粒明顯,因為是新發現品種,就被稱為降坡泥。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降坡礦區

8、寶山礦區

  寶山礦區今天被一些丁山人稱為龍頭(大水潭稱為龍尾),因寶山工業園區(實際上是寶山別墅區)而得名。

  寶山礦區出產紫砂礦歷史比較悠久,今天依然有古宕口,不時有人進去盜挖。

  寶山礦區的紫砂礦料以團泥為主,其中以紅黃泥最為著名,至今未發現紫泥。

9、半坡礦區、野山礦區

  位於黃龍山主體水塘西邊(南面為野山礦區),蘊藏團泥,種類較多。

  但由於運輸條件不好,在這裡挖礦經濟效益還不如用外山礦冒充黃龍山紫砂倒賣賺錢,所以儘管泥料品質優良,但很少有人來這裡盜挖,也很少有人買這裡的紫砂。

  半坡南面,就為野山礦區,野山礦區以前只出產一種泥料,但是很著名、很獨特,這就是野山紅皮龍。最近,在紅皮龍下層,偶爾有紅底槽青發現。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半坡礦區,處在黃龍山主體水塘的西邊,翻過去就屬於寶山礦區

10、青龍山礦區

  青龍山以岩石青灰色而得名,石灰石為主要。

  有權威資料稱,青龍山礦區紫砂儲量豐富,青龍山南,因開採夾泥而形成水塘,水塘傍邊,有礦料盜挖,主要是青灰泥和小紅泥。

  需要說明的是,在青龍山南,靠近104國道,在擴建雙龍路時,出來了一種礦料,可做壺。

  礦料如小紅泥狀,但燒結後的成品呈團泥狀,偏紅,顆粒效果明顯。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青龍山南麓,挖夾泥形成的水塘。

11、大水潭礦區

  今天已經成為小公園,老人們晨練晚舞的地方,無礦可出。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原元黃龍山大水潭礦區

  紫砂礦土俗稱生泥,形似塊狀岩石,礦土開採後須經數年露天堆放,風霜雨雪,待其風化,鬆散成小顆粒方可開始加工使用。

三、什麼是紫砂的好泥料?

1、紫砂泥色千變萬化,紫砂泥旳原料處理也耐人尋味

在製作處理上大致要經過:

天然風化—>泥料粉碎—>篩選除染—>級配—>練制—>陳腐等原料加工過程。

從製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現代機制泥。

從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

但不管怎樣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稱「熟泥」,即可經陳腐後成型製作之用。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熟泥

  歷史上有許多好的調砂泥,不同時期不同歷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調砂特色,這就給收藏者和紫砂鑑賞家們提供了歷史作品鑑賞的內涵佐證。

  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藝品,特別是壺類、在實際使用中壺體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暢、細而不膩,形如豆沙、紅木質的感覺,取悅于于心,雅緻迷人。

  但現在很多壺,用的泥料有沒有陳腐過?

2、很多人往往用聲音清脆來判斷泥料的好壞

  但是,聲音清脆與否只說明結晶度高低和含鐵量多少,與泥料好壞無關,只對同一目數,種類的泥料起部份參考作用。

  特別要說說紫泥,結晶度低,含鐵量低,砂質較高聲音低沉,但是是好泥。比較其它泥料而言,某些化料的壺聲音清脆不遜於朱泥壺。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3、天然的紫砂壺與化工料的壺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天然紫砂壺腥味少,泡幾壺之後基本消失,但是一般化工料的壺有腥味,而且很難消除。

  第二,天然紫砂壺顏色不會太鮮豔,而且給人感覺更古樸、易養成,可是化工料的壺經過色素加工,顏色會更加鮮豔,但無美感。

  第三,天然紫砂壺手感豐富,有細砂的痕跡,化料壺密封氣孔,無砂質感。

  現今許多加化工料的壺大行其道,(鐵紅粉,二氧化硅,二氧化錳,玻璃水之類)對很光亮,顆粒過細,顏色過於鮮豔的壺要慎重。

  用化料壺喝茶可能有害健康,紫砂手感溫潤,化料光滑粘手。

四、何為紫砂泥陳腐

1、 紫砂泥的陳腐古已有之,是紫砂藝人們長期勞動實踐積累的智慧結晶,也是練制優質紫砂泥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泥料的陳腐亦稱陳化,古名養土,俗稱困料、困泥。所謂困泥,是紫砂泥練制中的最後一道工序。

  紫砂礦料經開採後,再經翻晒、粉碎、自然風化、研磨、過篩、和水攪拌等工序後,練成約寬六寸長一尺左右的溼泥塊。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氣陰暗潮溼處,需保持一定溫度和溼度,貯存起來。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紫砂泥陳腐

  溼泥經慢慢陳腐,成為“腐泥”,比較優質的紫砂泥料,陳腐的時間一般在一年以上,理論上,紫砂泥的陳腐時間越長越好,但是在製作前需要重新回練一下。

  紫砂泥陳腐的目的,是使泥料中的水份得到均勻分佈,以利坯料氧化,讓泥料中的有機物質可以得到充分分解(腐爛)。

經陳腐的礦泥:

1、可提高、增強可塑性;

2、可減少成型和乾燥時開裂。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陳腐後的紫砂泥

2、老泥、新泥的誤區:

  在紫砂礦料的形成中,紫砂礦的形成經過了上千萬年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紫砂泥都可以說是老泥。

  所謂的老泥和新泥,實際上指的是陳腐時間的長短。

3、紫砂泥的水色:

  壺友判斷紫砂壺泥料好壞,較注重紫砂礦泥的水色,其實水色只是判斷泥料好壞的一個方面。

  同樣的礦料練製出的紫砂泥,陳腐時間長,水色就好,而且經過泡養後,容易包漿。

  判斷紫砂泥,應從熟坯的顆粒分佈,色澤是否自然光澤以及水色三個方面綜合來看。

  有些紫砂壺用料所選礦料優質,但是由於陳腐時間不夠,水色不到,但經過一段時間泡養,水色自然就出來了。

關於紫砂泥料 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五、一把好的紫砂壺泡茶的感受

1、紫砂陶是從砂錘鍊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2、便於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後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3、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

4、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於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

5、經過自己精心的泡養,泥料越來越潤,就越發喜歡。因為在她身上,傾注了自已的心血,紫砂壺也以迷人的光澤回報我。

  我可以肯定地說,很多朋友養壺的樂趣,不亞於泡茶、欣賞的樂趣,但我也敢向你保證:添了化料的壺,你永遠養不出來,因為紫砂的氣孔全被封閉!

  用化料壺泡茶不如用玻璃杯,無論你如何澆茶湯、用布擦、最終還是賊光浮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