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陶瓷 瓷器 文物 考古 人民網 人民網 2017-11-01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白瓷蓮瓣座燈 照明用具

1956年河南省陝縣唐墓出土

高30.5釐米

戰國秦漢時期多用銅燈和陶燈,魏晉以後,瓷燈開始流行。北朝時期(公元42O~581年)的白瓷,白中泛青,尚處於初級階段。唐代的白瓷生產技術明顯提高,這件白瓷燈臺原料優良,工藝講究,釉色瑩潤光潔,通體白玉般的色澤使造型更顯穩重。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618-907年) 花釉澆壺

1956年河南省陝縣劉家渠唐墓出土

高30.9釐米、口徑6~10.6釐米、底徑9.1釐米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花釉澆壺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藍釉陶驢 明器

1956年陝西省西安市小土門出土

高23.5釐米、長26.5釐米

陶驢全身施藍釉,鞍韉勒飾俱全。形態生動,雖未提腿揚蹄,但它那昂首的姿態及抖擻的精神,似乎正引頸長嘶,備鞍待發。 最為珍貴的是它全身施藍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黃、綠、白三種釉色最為常見,藍釉器則少見,藍釉俑就更少。藍釉出現於盛唐時期,其氧化呈色金屬主要是鈷。唐三彩中藍釉的出現,是此後中國瓷器使用青花釉料的先導。

最為珍貴的是它全身施藍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黃、綠、白三種釉色最為常見,藍釉器則少見,藍釉俑就更少。藍釉出現於盛唐時期,其氧化呈色金屬主要是鈷。唐三彩中藍釉的出現,是此後中國瓷器使用青花釉料的先導。

司馬遷寫《史記·匈奴列傳》時,驢還被認為是匈奴之“奇畜”,到東漢時已成了普通家畜。驢是比馬低一等的出行工具,當時被稱為“劣乘”。百官一般騎馬不騎驢,但由於驢比較便宜,為民眾所普遍使用。不過後來由於進士們追求車服的華奢,唐懿宗鹹通年間特意規定進士不許乘馬,只許騎驢。時有詩曰:“今年詔下盡騎驢,紫軸緋氈滿九衢。清瘦兒郎猶自可,就中愁殺鄭昌圖。”但這一規定似乎沒有貫徹下去。

與馬一樣,驢也有官驢。百官赴任,只要符合條件,官方要給馬車,也要給驢,大致是一品十五頭,二品十頭,直至九品給二頭。唐代驛中也有驢。另外官方要用驢時還可以派差,也可以借驢。《唐律》規定借驢的價錢是一日絹三尺,與庸一樣。民間也有借驢或賃驢、僱驢的。據日本和尚圓仁的經歷,唐文宗時在海州,若僱驢的話,“驢一頭行廿裡,功錢五十文”。僱驢的人多了,就有客店養了許多驢供客人用。也有專門的租驢業,經營這一行業的多稱“賃驢小兒”。《讀玄怪錄》說馬震住在長安平康坊,一日聽到有人敲門,開門一看,“見一賃驢小兒雲:適有一夫人,自東市賃某驢,至此入宅,未還賃價”。從這一記載還可知那出租驢的地方在長安商業區,即東市。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藍釉陶驢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絞胎瓷枕 生活用具

1956年河南省陝縣劉家渠唐墓出土

高7.7釐米、長14.7釐米、寬10釐米

此枕為長方形,裝飾作盤旋扭曲的木紋狀,是唐代出現的新穎別緻的絞胎瓷器。這種瓷器是用兩種不同的泥料做坯(一種色深,一種色淺),兩者交疊擰絞再施釉燒成。在唐代的鞏縣窯、耀州窯、壽州窯等窯址中均發現過絞胎瓷片。唐墓中出土的絞胎器物種類有杯、碗、盤、罐、枕等,以長方形枕最為常見,文獻記載癭木之枕紋理奇特華美,把瓷枕做成木理紋就是為了達到癭木之枕的效果。這種枕頭也被稱為“花枕”。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唐 花釉四耳瓷罐 盛器

高38.3釐米、口徑16.1釐米

此罐器渾厚豐滿,施黑釉,黑釉上的幾塊藍斑紋,藍中閃白,飄忽不定,自然流淌,這種花釉瓷有“唐鈞”之稱。唐代花瓷的成功燒製,為宋代鈞窯的出現及花釉製品的成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青釉貼花四系罐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 白瓷雞首壺 盛水器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出土

高27.4釐米、口徑7.1釐米、底徑7釐米

盤口外侈,圓脣,束腰式細長頸,豐肩,鼓腹下漸收,平底。肩部一側塑一雞首,高冠圓目,昂首張口作啼鳴狀,與之相對的一側為直體曲頸形龍柄,龍口銜接壺口沿。肩部置對稱環式耳,均作雙瓣重合狀。瓷胎呈白色,通體施白釉,近底部無釉,表面有細冰裂紋。整體造型挺拔秀麗,線條優美。

雞首壺是指帶有雞首狀流的盤口壺,始燒於三國末年,由兩晉一直沿用到唐初,流傳範圍很廣。早期雞首壺,以小件為主,肩部貼塑雞首,雞首無頸,與之相對的一面貼雞尾,壺流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東晉時壺身變大,雞頭引頸高冠,雞尾演變成弧形柄,上端與盤口粘接,下端裝在肩部。南朝至隋雞首由小到大,壺身由矮小到瘦長,壺口更高,頸變細,肩部貼附的系由條狀到橋形。此雞首趨向寫實,柄仍保留著南朝時期的雙龍形柄,足部微向外撇。

雞首壺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器的一個重要類別,雞首壺在當時非常流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審美觀的變化,雞首壺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國家博物館藏隋唐極品瓷器欣賞(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隋 白瓷龍柄傳瓶 盛水器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出土

高18.6釐米、口徑4.5釐米、腹徑6.3釐米

此器兩瓶身相聯,聯接處上伸一杯式口,頸部有凹弦紋三週。盤口,單頸,雙腹相聯,肩部左右兩側各塑一修長的龍形柄,龍首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瓊漿。白胎白釉,胎質純淨細膩,釉色光亮溫潤,上有細小裂紋。

高嶺土(瓷土)含鐵量較高,經過1300℃高溫只能燒成青瓷器,經過控制而降低瓷土中的含鐵量,克服鐵的呈色干擾,即能燒製成白瓷。中國在北齊時已開始燒製白瓷,但當時燒成的白瓷普遍泛青,說明含鐵量偏高,燒製溫度偏低,燒製工藝還不夠成熟。這件隋代白瓷器,胎、釉已完全不見白中泛青現象。

天津藝術博物館珍藏有一件白釉龍柄聯腹壺,形制與這件雙龍柄聯腹瓶幾無二致,底刻有銘文“此傳瓶有並”,所以人們以“傳瓶”稱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制瓷業的巨大發展,制瓷工藝技術大大進步,具體表現在對胎、釉的選擇與配方的提高上,這促使了白釉瓷器在北朝晚期的產生。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涼州刺史範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碗、杯和長頸瓶可作為代表。這些瓷器胎質和釉色均呈乳白色,但在某些釉層中略見泛青,仍保留著青瓷的痕跡,這是早期白釉瓷的特徵。隋唐以後,白瓷的燒製技術進一步提高,色調日趨穩定,器形更加精巧秀麗,成為深受上層社會喜愛的日用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