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陶瓷 瓷器 宋朝 北宋 博古閣通今樓 2017-06-11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鈞窯是中國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為宋元時期北方瓷窯,為宋五大名窯之一。鈞窯在河南省禹縣(今禹州市 )古屬鈞州,故名。因以鈞瓷鈞窯著稱於世,屬北方青瓷系統。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鈞窯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硃砂、火紅,還有窯變。器型以碗盤為多,但以花盆最為出色。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鈞窯玫瑰紫鼓釘三足洗

均窯瓷器的生產製作自元末以後漸次衰敗。明代萬曆年間,鈞瓷的“鈞”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諱,窯場被官府封閉,此後鈞瓷生產一蹶不振,陷於瀕臨絕境的地步,尤其是鈞瓷燒製過程中自然窯變的奧祕更是技藝失傳,無人知曉。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傳統鈞瓷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鈞窯天青釉鼓釘三足洗

辨別鈞窯瓷器的真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

看其製作工藝。鈞窯瓷器從初創伊始的“唐鈞”,歷經宋、金、元,直至民國時期的仿鈞都採用的是手拉坯工藝。這種工藝特徵是器物的底部較厚,然後向上逐漸趨薄,器物的口沿處胎體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處還可以看到細密的旋紋,器壁薄釉處有輪指痕。

其次,看其釉色和釉質。宋代鈞窯瓷器的天青、天藍、月白釉,勻淨瑩潤,乳光內含,雖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但由於中原地區地下水含量較少,土壤中的含鹼量適中,所以無論是墓葬,還是窯藏出土的鈞瓷,都很少有大塊土鏽粘結的現象,其釉質往往產生出類拔萃的鈞瓷,令人賞心悅目。

鈞瓷釉面上的塊狀窯變斑為紫紅色;胎泥淘練的工序繁複,所以胎質細膩緻密;胎、釉與金、元時期相比又顯得較單薄.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鈞窯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鈞窯的性質

官窯是官方出資興建與管理的。官用瓷是官方定製購買的。貢瓷是進獻送禮的。宋代的越窯、耀州窯等和明代的龍泉窯、鈞窯及磁州窯等,皆同時生產官用瓷和貢瓷。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明會典》中有關鈞州瓷器貢御的記載:“凡河南及真定府燒造,宣德間題準,光祿寺每年缸、壇、瓶,共該五萬一千八百五十隻,分派河南布政司。鈞、磁二州酒缸二百三十三隻……”。鈞臺窯始燒於金大定24年(1184年),官鈞琢器(陳設類鈞瓷)的始燒年代可能是元末至永樂期間,或稍後一個時期。鈞瓷採用素燒強固胎體,釉燒呈光澤色彩的二次燒製工藝,這在鈞臺窯遺址中可找到證據。因此,鈞窯它是一個既生產日用瓷,又生產貢瓷和官用瓷的窯場。河南省禹州神垕劉莊窯(生產鈞瓷精品)可視為一般民窯的代表,而禹州鈞臺(夏禹王的兒子夏啟宣誓繼承王位時所站的臺)窯則是官鈞窯(州府一級官窯)的代表。金元時期在北方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鈞窯為中心的瓷窯體系.

鈞瓷,自一直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聞名於世,一直是一種火的藝術,窯變是鈞瓷的靈魂。曾被世人所稱頌的宋代“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由於戰爭的影響,其中的汝、官、哥、定四窯在北宋末年已殘遭嚴重摧殘,到了元代已銷聲匿跡,不為人們所提及.惟有鈞窯瓷器各窯竟仿,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稱雄於其它四大名窯之上,並對此後中國瓷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十大拍賣行鈞窯瓷器歷年拍賣成交記錄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價值萬貫的鈞窯瓷器

有藏品需要交流的可以[email protected]或留言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