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了兩朝帝王血脈的李恪,為什麼李世民不立他為太子?

唐朝 唐太宗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渭人談史 2017-05-15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族譜言其字“為德”,又說“德”,虛實待考。墓誌此處留白,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瑋、李琨、李璄。永徽四年,因房遺愛涉嫌謀反為乞命而被誣陷,被賜死。繼承了兩朝帝王血脈的李恪,為什麼李世民不立他為太子?

李恪出身貴胄,父親唐太宗,母親隋朝如意公主,其曾祖母與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大司馬衛國公三朝國丈獨孤信之女,其曾祖父亦是西魏開國功勳、八大柱國之一的唐國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其外祖父是隋煬帝楊廣,其祖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其父是一代聖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與其胞弟李愔乃融楊隋、李唐和獨孤氏三豪門之血脈,身兼兩個大一統皇朝的帝族,在中華歷史中可謂難得一見。

出身如此之好,為何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呢?繼承了兩朝帝王血脈的李恪,為什麼李世民不立他為太子?

其一,李恪出身高貴,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因而李恪在當時的朝野內外有著崇高的威望。但這樣高貴的血統令唐朝的大臣不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萬一在李恪那裡變質了怎麼辦,人們擔心殘暴的隋朝會捲土重來。

其二,李治是長孫皇后的嫡子,古代尊卑有別,李恪終歸是庶母所生。而且李治的舅父長孫無忌,當時手握大權,在李世民身邊非常有影響。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當年的奪嫡的功臣,而且也為大唐朝的江山立下赫赫戰功。李恪的母親雖然出身高貴,但畢竟是前朝皇帝的女兒,不受寵。繼承了兩朝帝王血脈的李恪,為什麼李世民不立他為太子?

其三,李世民曾說李恪最像自己。李世民是怎麼登上帝位的,他殺了自己的親哥哥,。李治性情軟弱,即使登上帝位,也會保護自己的兄弟。李世民在廢黜李承乾而打算立魏王李泰時,廢太子李承乾曾說,若李泰登帝位,則他和李治等兄弟俱死。這對李世民有巨大的震撼作用。而且李世民曾經給李恪寫過信,告誡他要遵循禮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亂想。李世民不想讓自己兒子兄弟相殘,因此就立軟弱的李治。

其四,政治傳統的繼承。可謂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治軟弱,他登帝位,肯定會繼承李世民政治上的做法,延續貞觀盛世,因為他所倚重的都是李世民這個朝堂的人。但是李恪對自己貞觀的做法的繼承是否延續,李世民肯定還是懷疑的。這樣不利於自己今後江山的長治久安。繼承了兩朝帝王血脈的李恪,為什麼李世民不立他為太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