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糖尿病 心血管病 高血壓 心血管 減肥 體育 魯南小郎中 2019-07-30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病時間延遲3.96年。

不僅如此,

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

複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在確診糖尿病以後,多數糖友接收到的信息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但,僅僅是控制。而這30年的實驗,給予了一個確切的答案: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病時間延遲3.96年。

不僅如此,

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

複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在確診糖尿病以後,多數糖友接收到的信息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但,僅僅是控制。而這30年的實驗,給予了一個確切的答案: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所以,早期生活幹預比吃藥的效果更好。

那麼,如何進行生活幹預呢?只需要從日常的飲食運動著手即可。不是糖友想象的“苦行僧”的生活,營養均衡,合理搭配,少吃多動,勞逸結合,血糖更易平穩。即使確診糖尿病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個方法依然適用。

1. 不肥胖的糖友,建議不喝甜飲料,不吃肥肉,主食粗細結合;對於肥胖者,則根據不同的勞動強度,減低主食和體重,逐漸減體重 1~2kg 每月,不建議快速減肥,不然反彈嚴重。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儘量做到: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於2兩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湯勺

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糖友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g)

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病時間延遲3.96年。

不僅如此,

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

複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在確診糖尿病以後,多數糖友接收到的信息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但,僅僅是控制。而這30年的實驗,給予了一個確切的答案: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所以,早期生活幹預比吃藥的效果更好。

那麼,如何進行生活幹預呢?只需要從日常的飲食運動著手即可。不是糖友想象的“苦行僧”的生活,營養均衡,合理搭配,少吃多動,勞逸結合,血糖更易平穩。即使確診糖尿病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個方法依然適用。

1. 不肥胖的糖友,建議不喝甜飲料,不吃肥肉,主食粗細結合;對於肥胖者,則根據不同的勞動強度,減低主食和體重,逐漸減體重 1~2kg 每月,不建議快速減肥,不然反彈嚴重。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儘量做到: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於2兩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湯勺

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糖友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g)

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2. 建議一週至少保持150分鐘的運動量,一週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但不鼓勵特別強的運動,因為過強的運動,對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年齡大的糖友是有風險的。中等強度即可,類似散步、爬山、打太極等。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病時間延遲3.96年。

不僅如此,

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

複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在確診糖尿病以後,多數糖友接收到的信息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但,僅僅是控制。而這30年的實驗,給予了一個確切的答案: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所以,早期生活幹預比吃藥的效果更好。

那麼,如何進行生活幹預呢?只需要從日常的飲食運動著手即可。不是糖友想象的“苦行僧”的生活,營養均衡,合理搭配,少吃多動,勞逸結合,血糖更易平穩。即使確診糖尿病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個方法依然適用。

1. 不肥胖的糖友,建議不喝甜飲料,不吃肥肉,主食粗細結合;對於肥胖者,則根據不同的勞動強度,減低主食和體重,逐漸減體重 1~2kg 每月,不建議快速減肥,不然反彈嚴重。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儘量做到: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於2兩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湯勺

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糖友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g)

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2. 建議一週至少保持150分鐘的運動量,一週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但不鼓勵特別強的運動,因為過強的運動,對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年齡大的糖友是有風險的。中等強度即可,類似散步、爬山、打太極等。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3. 腰圍控制。

男性腰圍不超過85釐米,

女性腰圍不超80釐米。


"

著名的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直言:生活方式對於糖尿病防控非常重要。

該研究首次證明,糖尿病早期進行6年生活幹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病時間延遲3.96年。

不僅如此,

糖尿病發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

複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在確診糖尿病以後,多數糖友接收到的信息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但,僅僅是控制。而這30年的實驗,給予了一個確切的答案: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所以,早期生活幹預比吃藥的效果更好。

那麼,如何進行生活幹預呢?只需要從日常的飲食運動著手即可。不是糖友想象的“苦行僧”的生活,營養均衡,合理搭配,少吃多動,勞逸結合,血糖更易平穩。即使確診糖尿病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個方法依然適用。

1. 不肥胖的糖友,建議不喝甜飲料,不吃肥肉,主食粗細結合;對於肥胖者,則根據不同的勞動強度,減低主食和體重,逐漸減體重 1~2kg 每月,不建議快速減肥,不然反彈嚴重。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儘量做到: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於2兩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湯勺

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糖友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g)

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2. 建議一週至少保持150分鐘的運動量,一週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但不鼓勵特別強的運動,因為過強的運動,對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年齡大的糖友是有風險的。中等強度即可,類似散步、爬山、打太極等。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3. 腰圍控制。

男性腰圍不超過85釐米,

女性腰圍不超80釐米。


600名糖友30年實驗觀察:糖尿病,生活幹預比吃藥效果更好


以上這些看起來並不是很難實現,大家在潛意識裡不要有既定思維,糖尿病一旦有了就是吃藥打針。特別是在吃藥的糖友,過分依賴藥物,不注重生活作息,不重視胰島功能,更加對血糖不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