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糖尿病 養生 健康 國際眼科時訊 國際眼科時訊 2017-09-10
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編者按:在第17屆EURETINA大會首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update session中,關於激光治療去留問題的辯論掀起了一次小高潮,小編現將雙方主要論點編譯如下:

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正方

Maurizio Battaglia Parodi教授

對於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長久以來我們都知道激光可以改善視力預後,局灶激光減少近50%的中度視力喪失,但如果是瀰漫型DME即使經過格柵樣激光治療仍然預後不佳,更別提激光治療的副反應實在罄竹難書,特別是視網膜萎縮、瘢痕形成、新生血管形成、視網膜下纖維化和視網膜前膜形成等問題。與此同時Parodi教授認為,患者在激光治療後視力也不會有明顯提高,且不打激光視力也不會明顯惡化。DME治療進展中,抗VEGF與激光相比已有很多證據(RISE&RIDE、VIVID/VISTA、BOLT和Protocol I)顯示其優越性,副反應更少,為何不直接採用抗VEGF呢?當然,最後Parodi教授也提及了傳統激光和閾下激光不同,後者具有視網膜反應更少、可重複治療等等優點,但只有CRT不大的患者激光才有較好的效果。

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反方

Anat Loewenstein教授

Loewenstein教授的辯論中心是在適合的患者激光效果好,不應全面棄用。首先,她通過病例展示,指出在非中心,偏遠、非對稱的患者,激光仍可以作為主要治療方法。其次,雖然從8項試驗(1978例患者)中我們早已得出此結論抗VEGF表現更佳,但不應忽視的是,即使是這些設計精良的試驗中仍有很多治療無反應的患者,無論具體比例是多少,1%、2%還是5%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實際臨床上這部分患者也值得關注。所以她認為中心型DME患者中,如果水腫持續存在,病情毫無改善,可以考慮局灶光凝。最後,通過分析臨床試驗中那部分未達到標準的患者,她認為,有中心型DME的PDR患者,即使存在水腫,也可以考慮抗VEGF與激光聯合治療,以便控制PDR。

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激光治療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嗎?

(來源:《國際眼科時訊》編輯部)

版權屬《國際眼科時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經本網同意並在文章頂部註明“轉自《國際眼科時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