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張冰(左)送給楊安澤(右)創作的“麥克領”。圖片:張冰

張冰第一次接觸楊安澤,是在去年9月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二屆美國華人大會上。楊安澤當時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分享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

“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的贏家只有亞馬遜、臉書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普通民眾很少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利。”楊安澤如此闡述全民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思路。他還將這一提案稱作“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據其解釋,這個說法有利於爭取保守派的支持 ,他們普遍對“自由”一詞情有獨鍾。

當時的張冰,連同在場的許多人,對這一理念不置可否。“第一次聽就覺得,這不是花錢養懶漢嘛?”

楊安澤還鼓勵在場華人增強參政意識,並將之稱為“建立橋樑”。“這個國家正在瓦解,但它需要我們。我是華裔美國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被允許在社會中到達這裡(用手比了一個高度),但不被允許到達這裡(又比了一個高度)。今晚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優秀。我們沒理由不能把這個社會帶向最高水平。”演講結束,在場華人起立鼓掌。

回家後,張冰對楊安澤的競選理念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的主張中,除了“自由紅利”,還有建設“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和全民醫保(Medicare for All)。前者強調“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公民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後者則倡導通過四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助力楊安澤走上辯論舞臺,張冰與其他幾位朋友在微信上創立了初始版的“楊幫”。今年以來,該組織規模逐漸增大,其中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人聯合總會,其他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此前在波特蘭舉行的募捐晚會上,從事粵劇演員、工程師以及餐飲業工作的“楊幫”成員均作了發言。

今年民主黨修改了辯論規則,將候選人的草根選民支持度作為門檻。按照規定,參選人必須同時擁有6.5萬名捐贈者以及在3項民調中超過1%,才有資格進入前兩場初選辯論會。

直到今年1月下旬,楊安澤的捐款人數還只有幾千人,但到了3月11日,捐款人數突破了6.5萬人次,民調結果也均達標,讓其獲得進入首場辯論的資格。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張冰(左)送給楊安澤(右)創作的“麥克領”。圖片:張冰

張冰第一次接觸楊安澤,是在去年9月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二屆美國華人大會上。楊安澤當時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分享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

“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的贏家只有亞馬遜、臉書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普通民眾很少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利。”楊安澤如此闡述全民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思路。他還將這一提案稱作“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據其解釋,這個說法有利於爭取保守派的支持 ,他們普遍對“自由”一詞情有獨鍾。

當時的張冰,連同在場的許多人,對這一理念不置可否。“第一次聽就覺得,這不是花錢養懶漢嘛?”

楊安澤還鼓勵在場華人增強參政意識,並將之稱為“建立橋樑”。“這個國家正在瓦解,但它需要我們。我是華裔美國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被允許在社會中到達這裡(用手比了一個高度),但不被允許到達這裡(又比了一個高度)。今晚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優秀。我們沒理由不能把這個社會帶向最高水平。”演講結束,在場華人起立鼓掌。

回家後,張冰對楊安澤的競選理念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的主張中,除了“自由紅利”,還有建設“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和全民醫保(Medicare for All)。前者強調“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公民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後者則倡導通過四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助力楊安澤走上辯論舞臺,張冰與其他幾位朋友在微信上創立了初始版的“楊幫”。今年以來,該組織規模逐漸增大,其中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人聯合總會,其他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此前在波特蘭舉行的募捐晚會上,從事粵劇演員、工程師以及餐飲業工作的“楊幫”成員均作了發言。

今年民主黨修改了辯論規則,將候選人的草根選民支持度作為門檻。按照規定,參選人必須同時擁有6.5萬名捐贈者以及在3項民調中超過1%,才有資格進入前兩場初選辯論會。

直到今年1月下旬,楊安澤的捐款人數還只有幾千人,但到了3月11日,捐款人數突破了6.5萬人次,民調結果也均達標,讓其獲得進入首場辯論的資格。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這一天,楊安澤空降“楊幫”微信群,向支持者們表達了感謝。他闡釋了競選期間的總體策略,並表示,由於“草根運動”的興起,一些州的戰略地位將比其他州更為突出,比如愛荷華州。

作為最早舉行兩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州,愛荷華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結果顯示,從1972年至2016年,美國所有總統候選人只有在愛荷華州進入前三名,最終才有可能進入白宮。”愛荷華州華人協會執行主席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解釋說。截至目前,楊安澤已經造訪過愛荷華州16次,平均每次舉辦5場活動。

社交平臺是楊安澤團隊重點經營的另一片“戰場”。為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楊安澤會參與當紅的播客節目,例如新媒體網站 Vox 上埃茲拉·克萊因的節目,以及作家山姆·哈里斯廣受歡迎的節目“Making Sense”。今年2月,楊安澤還參加了喜劇演員喬·羅根的脫口秀節目,接受了兩小時採訪。這段訪談被上傳到YouTube後被觀看了上百萬次,他的捐款額也迅速累計到100多萬美元。

但成為“網紅”卻在楊安澤的意料之外。大量活躍社交平臺的年輕“楊幫”成員用他的照片發起新一輪“表情包大戰”,並製作了競選歌曲和音樂視頻。一直關注網絡動態的維基解密也注意到了楊安澤崛起的勢頭。他們提出一個問題:“2016年同樣憑藉表情包在社交平臺迅速積攢人氣的特朗普,是不是已經輸掉了 2020 年的‘表情包大戰’?”

在美華人的缺失與焦慮

位於美國北部的威斯康星州以盛產營養價值極高的花旗參而聞名。10月是該州參農們的“放山”時節。每逢此時,姜銘濤都會和參農們前往北部的密林中,採挖野生人蔘。進林前,姜銘濤往往會向天鳴槍兩聲,以此驅散附近的野獸。這是一件既傳統又危險的工作,即便如此,姜銘濤一行人仍收穫滿滿: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棒槌”藏於厚土中——那是威州的特產花旗參。

每到秋季,姜銘濤的養參農場便進入最繁忙的時節,附近的參農也會幫助打樁、播種、給參床覆蓋麥秸。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從去年開始,威州的花旗參種植業經歷了10年來的最低潮。姜銘濤說,他的倉庫中,去年的市場存貨還有40%在壓倉中,美國國內的銷售額也下降了約30%。

這是姜銘濤從未經歷的情況。2010年,他舉家遷往威州中北部的馬拉松郡,實現了從醫生到農民的人生轉型。他買下一片農場,從土地排水開始,嘗試種植花旗參。截至目前,姜銘濤及合夥人擁有600英畝地,租有約82英畝深林,總團隊不到10人。此前團隊本處於擴張中,但今年他首次決定裁員2人。“這是沒辦法的決定。”他顯得很為難,“市場大幅縮減,不得不如此。”

從去年開始,一些60歲以上的參農已經放棄種植花旗參了。和大部分農村與小城鎮的美國人一樣,這些人是特朗普及共和黨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覺得未來幾年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姜銘濤說。不僅如此,威州傳統的穀物種植業、畜牧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僅奶牛廠,該州過去一年就關閉了約1500家。

7月25日,美國農業部公佈了向農民援助160億美元的計劃。據農業部長珀杜介紹,其中145億美元為直接撥款,14億美元為食品採購計劃,剩餘3億美元為農業貿易推廣計劃,目的是“幫助受到不良氣候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的美國農民”。

姜銘濤說,自己是“楊幫”中為數不多的農民。儘管楊安澤目前未對農業政策提出明顯主張,但姜銘濤認為,“自由紅利”政策能夠緩解以參農為代表的大多數鄉鎮白人的生活困境。他看到在鄰近城市托馬霍克,因失業造成的吸毒、酗酒毀掉了很多人的生活。

華人群體的焦慮情緒不僅來源於此。2019年7月1日,位於華盛頓的關注科學家協會(CCS)公開致信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對華人科學家的恐嚇行動。從今年起,FBI聯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大規模調查,以致一些華人科學家辭職或被解僱。“這些都是為美國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公民,他們不應該作為‘影子’,無辜受到牽連。”姜銘濤說。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張冰(左)送給楊安澤(右)創作的“麥克領”。圖片:張冰

張冰第一次接觸楊安澤,是在去年9月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二屆美國華人大會上。楊安澤當時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分享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

“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的贏家只有亞馬遜、臉書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普通民眾很少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利。”楊安澤如此闡述全民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思路。他還將這一提案稱作“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據其解釋,這個說法有利於爭取保守派的支持 ,他們普遍對“自由”一詞情有獨鍾。

當時的張冰,連同在場的許多人,對這一理念不置可否。“第一次聽就覺得,這不是花錢養懶漢嘛?”

楊安澤還鼓勵在場華人增強參政意識,並將之稱為“建立橋樑”。“這個國家正在瓦解,但它需要我們。我是華裔美國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被允許在社會中到達這裡(用手比了一個高度),但不被允許到達這裡(又比了一個高度)。今晚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優秀。我們沒理由不能把這個社會帶向最高水平。”演講結束,在場華人起立鼓掌。

回家後,張冰對楊安澤的競選理念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的主張中,除了“自由紅利”,還有建設“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和全民醫保(Medicare for All)。前者強調“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公民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後者則倡導通過四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助力楊安澤走上辯論舞臺,張冰與其他幾位朋友在微信上創立了初始版的“楊幫”。今年以來,該組織規模逐漸增大,其中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人聯合總會,其他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此前在波特蘭舉行的募捐晚會上,從事粵劇演員、工程師以及餐飲業工作的“楊幫”成員均作了發言。

今年民主黨修改了辯論規則,將候選人的草根選民支持度作為門檻。按照規定,參選人必須同時擁有6.5萬名捐贈者以及在3項民調中超過1%,才有資格進入前兩場初選辯論會。

直到今年1月下旬,楊安澤的捐款人數還只有幾千人,但到了3月11日,捐款人數突破了6.5萬人次,民調結果也均達標,讓其獲得進入首場辯論的資格。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這一天,楊安澤空降“楊幫”微信群,向支持者們表達了感謝。他闡釋了競選期間的總體策略,並表示,由於“草根運動”的興起,一些州的戰略地位將比其他州更為突出,比如愛荷華州。

作為最早舉行兩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州,愛荷華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結果顯示,從1972年至2016年,美國所有總統候選人只有在愛荷華州進入前三名,最終才有可能進入白宮。”愛荷華州華人協會執行主席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解釋說。截至目前,楊安澤已經造訪過愛荷華州16次,平均每次舉辦5場活動。

社交平臺是楊安澤團隊重點經營的另一片“戰場”。為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楊安澤會參與當紅的播客節目,例如新媒體網站 Vox 上埃茲拉·克萊因的節目,以及作家山姆·哈里斯廣受歡迎的節目“Making Sense”。今年2月,楊安澤還參加了喜劇演員喬·羅根的脫口秀節目,接受了兩小時採訪。這段訪談被上傳到YouTube後被觀看了上百萬次,他的捐款額也迅速累計到100多萬美元。

但成為“網紅”卻在楊安澤的意料之外。大量活躍社交平臺的年輕“楊幫”成員用他的照片發起新一輪“表情包大戰”,並製作了競選歌曲和音樂視頻。一直關注網絡動態的維基解密也注意到了楊安澤崛起的勢頭。他們提出一個問題:“2016年同樣憑藉表情包在社交平臺迅速積攢人氣的特朗普,是不是已經輸掉了 2020 年的‘表情包大戰’?”

在美華人的缺失與焦慮

位於美國北部的威斯康星州以盛產營養價值極高的花旗參而聞名。10月是該州參農們的“放山”時節。每逢此時,姜銘濤都會和參農們前往北部的密林中,採挖野生人蔘。進林前,姜銘濤往往會向天鳴槍兩聲,以此驅散附近的野獸。這是一件既傳統又危險的工作,即便如此,姜銘濤一行人仍收穫滿滿: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棒槌”藏於厚土中——那是威州的特產花旗參。

每到秋季,姜銘濤的養參農場便進入最繁忙的時節,附近的參農也會幫助打樁、播種、給參床覆蓋麥秸。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從去年開始,威州的花旗參種植業經歷了10年來的最低潮。姜銘濤說,他的倉庫中,去年的市場存貨還有40%在壓倉中,美國國內的銷售額也下降了約30%。

這是姜銘濤從未經歷的情況。2010年,他舉家遷往威州中北部的馬拉松郡,實現了從醫生到農民的人生轉型。他買下一片農場,從土地排水開始,嘗試種植花旗參。截至目前,姜銘濤及合夥人擁有600英畝地,租有約82英畝深林,總團隊不到10人。此前團隊本處於擴張中,但今年他首次決定裁員2人。“這是沒辦法的決定。”他顯得很為難,“市場大幅縮減,不得不如此。”

從去年開始,一些60歲以上的參農已經放棄種植花旗參了。和大部分農村與小城鎮的美國人一樣,這些人是特朗普及共和黨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覺得未來幾年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姜銘濤說。不僅如此,威州傳統的穀物種植業、畜牧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僅奶牛廠,該州過去一年就關閉了約1500家。

7月25日,美國農業部公佈了向農民援助160億美元的計劃。據農業部長珀杜介紹,其中145億美元為直接撥款,14億美元為食品採購計劃,剩餘3億美元為農業貿易推廣計劃,目的是“幫助受到不良氣候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的美國農民”。

姜銘濤說,自己是“楊幫”中為數不多的農民。儘管楊安澤目前未對農業政策提出明顯主張,但姜銘濤認為,“自由紅利”政策能夠緩解以參農為代表的大多數鄉鎮白人的生活困境。他看到在鄰近城市托馬霍克,因失業造成的吸毒、酗酒毀掉了很多人的生活。

華人群體的焦慮情緒不僅來源於此。2019年7月1日,位於華盛頓的關注科學家協會(CCS)公開致信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對華人科學家的恐嚇行動。從今年起,FBI聯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大規模調查,以致一些華人科學家辭職或被解僱。“這些都是為美國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公民,他們不應該作為‘影子’,無辜受到牽連。”姜銘濤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街頭,支持楊安澤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華人“楊幫”。圖片:“楊幫”群友

這封公開信盤點了近年來李文和、陳霞紛、郗小星等華人科學家由於被懷疑向中國洩密,而遭到美國政府調查乃至逮捕的案例。1999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進行核爆炸模擬實驗的李文和被控向中國洩露機密,在獄中待了9個月。最後,該案法官詹姆斯·帕克宣判他無罪,並在《紐約時報》公開致歉。李文和也通過起訴聯邦政府,獲得160萬美元的賠償金。

燕曉哲記得,李文和那時聯繫過他,希望通過他向華人社區尋求幫助。燕曉哲聯繫到了一些中文學校及教會,被對方以“不干涉政治”為由婉拒,令他倍感失望。“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反映出華人普遍對參政與自身利益的關聯缺乏認識。”

作為第一代華人移民,求學時的艱難時光令燕曉哲分外珍惜如今擁有的每項權益。1991年,燕曉哲從國內來到愛荷華州立大學進修碩士。當時條件清苦,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7美元。畢業後,他開始在愛荷華州政府從事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併兼職社區發展協調員。

2003年,在一位公司高管的引薦下,燕曉哲旁聽了當時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里的黨內辯論會。這次經歷給他帶來深刻啟發。他希望這位高管下次還能邀請他參加,對方很吃驚,表示燕曉哲是他邀請過的頭一個表示還有興趣來的中國留學生。

從此,燕曉哲積極參與到各項政治活動中。作為競選大州,愛荷華州幾乎每天都會有政治人物在此活動。雖然進行投票需要公民身份,但參加政治活動卻沒有限制。每次獲得消息,燕曉哲都會詢問身邊的華人朋友,是否願意參與競選活動;對方卻多以“送孩子上課、買菜”等理由婉拒。“但假如告訴對方,今天商場裡有打折活動,上述理由通通不存在。”57歲的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苦笑說。

備受爭議的“自由紅利”政策

部分華人由於對政治生活表現消極,以至於放棄了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機會。兼職做社區發展協調員時,燕曉哲會負責在華人社區組織活動。

為了吸引華人蔘加,他往往把活動安排成“三明治”模式——即把開頭和結尾的節目安排成華人最關心的投資、健康、教育等話題,而把某議員的發言放在中間。“如果放在第一個,大家肯定先躲開它;放在最後一個,大家肯定提早離開。”

姜銘濤也有類似感觸。2015年,24歲的華裔女生李林笛宣佈競選賓夕法尼亞州第七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受到廣泛關注。姜銘濤號召大家為李林笛募捐,但他發現,有些華人連募捐常識都不瞭解。“在美國的不少華人有一種‘過客’心態,從沒有行使公民權利的意識。”

在姜銘濤們看來,楊安澤的參選能帶領美國華人群體擺脫“過客”心態。但他的競選之路,絕非風調雨順。

在楊安澤的論述中,“自由紅利”彷彿是解決一切社會難題的鑰匙:有了穩定基本收入,人們能創業與消費,為經濟注入活力,還有餘力抗擊氣候變化,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有經濟基礎可重獲自由……但這種在歐洲俗稱“人人派糖”式的綱領,在美國一向應者寥寥。

該政策的可行性成為爭議焦點,人們探討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會鼓勵人們“不勞而獲”,並造成通貨膨脹。楊安澤迴應說,“自由紅利”首先來源於現有的福利體系,並計劃向大型科技巨頭徵收10%的增值稅。“金錢並不會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而是為人們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礎。” 在紐約的一場籌款晚宴上,楊安澤如此迴應質疑。

環保議題上的保守立場也成為他面對的爭議之一。第二場辯論中,楊安澤表示,氣候問題日趨嚴重,要阻止氣候變化“已經晚了十年”。在盡一切努力讓氣候按照正常方向變化的同時,人們也要往高處搬遷發展。“這並不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適用策略。如果人們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了房子,分發1000美元並不能解決問題。”《大西洋月刊》在一篇評論中寫道。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張冰(左)送給楊安澤(右)創作的“麥克領”。圖片:張冰

張冰第一次接觸楊安澤,是在去年9月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二屆美國華人大會上。楊安澤當時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分享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

“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的贏家只有亞馬遜、臉書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普通民眾很少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利。”楊安澤如此闡述全民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思路。他還將這一提案稱作“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據其解釋,這個說法有利於爭取保守派的支持 ,他們普遍對“自由”一詞情有獨鍾。

當時的張冰,連同在場的許多人,對這一理念不置可否。“第一次聽就覺得,這不是花錢養懶漢嘛?”

楊安澤還鼓勵在場華人增強參政意識,並將之稱為“建立橋樑”。“這個國家正在瓦解,但它需要我們。我是華裔美國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被允許在社會中到達這裡(用手比了一個高度),但不被允許到達這裡(又比了一個高度)。今晚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優秀。我們沒理由不能把這個社會帶向最高水平。”演講結束,在場華人起立鼓掌。

回家後,張冰對楊安澤的競選理念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的主張中,除了“自由紅利”,還有建設“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和全民醫保(Medicare for All)。前者強調“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公民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後者則倡導通過四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助力楊安澤走上辯論舞臺,張冰與其他幾位朋友在微信上創立了初始版的“楊幫”。今年以來,該組織規模逐漸增大,其中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人聯合總會,其他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此前在波特蘭舉行的募捐晚會上,從事粵劇演員、工程師以及餐飲業工作的“楊幫”成員均作了發言。

今年民主黨修改了辯論規則,將候選人的草根選民支持度作為門檻。按照規定,參選人必須同時擁有6.5萬名捐贈者以及在3項民調中超過1%,才有資格進入前兩場初選辯論會。

直到今年1月下旬,楊安澤的捐款人數還只有幾千人,但到了3月11日,捐款人數突破了6.5萬人次,民調結果也均達標,讓其獲得進入首場辯論的資格。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這一天,楊安澤空降“楊幫”微信群,向支持者們表達了感謝。他闡釋了競選期間的總體策略,並表示,由於“草根運動”的興起,一些州的戰略地位將比其他州更為突出,比如愛荷華州。

作為最早舉行兩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州,愛荷華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結果顯示,從1972年至2016年,美國所有總統候選人只有在愛荷華州進入前三名,最終才有可能進入白宮。”愛荷華州華人協會執行主席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解釋說。截至目前,楊安澤已經造訪過愛荷華州16次,平均每次舉辦5場活動。

社交平臺是楊安澤團隊重點經營的另一片“戰場”。為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楊安澤會參與當紅的播客節目,例如新媒體網站 Vox 上埃茲拉·克萊因的節目,以及作家山姆·哈里斯廣受歡迎的節目“Making Sense”。今年2月,楊安澤還參加了喜劇演員喬·羅根的脫口秀節目,接受了兩小時採訪。這段訪談被上傳到YouTube後被觀看了上百萬次,他的捐款額也迅速累計到100多萬美元。

但成為“網紅”卻在楊安澤的意料之外。大量活躍社交平臺的年輕“楊幫”成員用他的照片發起新一輪“表情包大戰”,並製作了競選歌曲和音樂視頻。一直關注網絡動態的維基解密也注意到了楊安澤崛起的勢頭。他們提出一個問題:“2016年同樣憑藉表情包在社交平臺迅速積攢人氣的特朗普,是不是已經輸掉了 2020 年的‘表情包大戰’?”

在美華人的缺失與焦慮

位於美國北部的威斯康星州以盛產營養價值極高的花旗參而聞名。10月是該州參農們的“放山”時節。每逢此時,姜銘濤都會和參農們前往北部的密林中,採挖野生人蔘。進林前,姜銘濤往往會向天鳴槍兩聲,以此驅散附近的野獸。這是一件既傳統又危險的工作,即便如此,姜銘濤一行人仍收穫滿滿: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棒槌”藏於厚土中——那是威州的特產花旗參。

每到秋季,姜銘濤的養參農場便進入最繁忙的時節,附近的參農也會幫助打樁、播種、給參床覆蓋麥秸。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從去年開始,威州的花旗參種植業經歷了10年來的最低潮。姜銘濤說,他的倉庫中,去年的市場存貨還有40%在壓倉中,美國國內的銷售額也下降了約30%。

這是姜銘濤從未經歷的情況。2010年,他舉家遷往威州中北部的馬拉松郡,實現了從醫生到農民的人生轉型。他買下一片農場,從土地排水開始,嘗試種植花旗參。截至目前,姜銘濤及合夥人擁有600英畝地,租有約82英畝深林,總團隊不到10人。此前團隊本處於擴張中,但今年他首次決定裁員2人。“這是沒辦法的決定。”他顯得很為難,“市場大幅縮減,不得不如此。”

從去年開始,一些60歲以上的參農已經放棄種植花旗參了。和大部分農村與小城鎮的美國人一樣,這些人是特朗普及共和黨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覺得未來幾年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姜銘濤說。不僅如此,威州傳統的穀物種植業、畜牧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僅奶牛廠,該州過去一年就關閉了約1500家。

7月25日,美國農業部公佈了向農民援助160億美元的計劃。據農業部長珀杜介紹,其中145億美元為直接撥款,14億美元為食品採購計劃,剩餘3億美元為農業貿易推廣計劃,目的是“幫助受到不良氣候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的美國農民”。

姜銘濤說,自己是“楊幫”中為數不多的農民。儘管楊安澤目前未對農業政策提出明顯主張,但姜銘濤認為,“自由紅利”政策能夠緩解以參農為代表的大多數鄉鎮白人的生活困境。他看到在鄰近城市托馬霍克,因失業造成的吸毒、酗酒毀掉了很多人的生活。

華人群體的焦慮情緒不僅來源於此。2019年7月1日,位於華盛頓的關注科學家協會(CCS)公開致信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對華人科學家的恐嚇行動。從今年起,FBI聯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大規模調查,以致一些華人科學家辭職或被解僱。“這些都是為美國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公民,他們不應該作為‘影子’,無辜受到牽連。”姜銘濤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街頭,支持楊安澤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華人“楊幫”。圖片:“楊幫”群友

這封公開信盤點了近年來李文和、陳霞紛、郗小星等華人科學家由於被懷疑向中國洩密,而遭到美國政府調查乃至逮捕的案例。1999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進行核爆炸模擬實驗的李文和被控向中國洩露機密,在獄中待了9個月。最後,該案法官詹姆斯·帕克宣判他無罪,並在《紐約時報》公開致歉。李文和也通過起訴聯邦政府,獲得160萬美元的賠償金。

燕曉哲記得,李文和那時聯繫過他,希望通過他向華人社區尋求幫助。燕曉哲聯繫到了一些中文學校及教會,被對方以“不干涉政治”為由婉拒,令他倍感失望。“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反映出華人普遍對參政與自身利益的關聯缺乏認識。”

作為第一代華人移民,求學時的艱難時光令燕曉哲分外珍惜如今擁有的每項權益。1991年,燕曉哲從國內來到愛荷華州立大學進修碩士。當時條件清苦,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7美元。畢業後,他開始在愛荷華州政府從事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併兼職社區發展協調員。

2003年,在一位公司高管的引薦下,燕曉哲旁聽了當時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里的黨內辯論會。這次經歷給他帶來深刻啟發。他希望這位高管下次還能邀請他參加,對方很吃驚,表示燕曉哲是他邀請過的頭一個表示還有興趣來的中國留學生。

從此,燕曉哲積極參與到各項政治活動中。作為競選大州,愛荷華州幾乎每天都會有政治人物在此活動。雖然進行投票需要公民身份,但參加政治活動卻沒有限制。每次獲得消息,燕曉哲都會詢問身邊的華人朋友,是否願意參與競選活動;對方卻多以“送孩子上課、買菜”等理由婉拒。“但假如告訴對方,今天商場裡有打折活動,上述理由通通不存在。”57歲的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苦笑說。

備受爭議的“自由紅利”政策

部分華人由於對政治生活表現消極,以至於放棄了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機會。兼職做社區發展協調員時,燕曉哲會負責在華人社區組織活動。

為了吸引華人蔘加,他往往把活動安排成“三明治”模式——即把開頭和結尾的節目安排成華人最關心的投資、健康、教育等話題,而把某議員的發言放在中間。“如果放在第一個,大家肯定先躲開它;放在最後一個,大家肯定提早離開。”

姜銘濤也有類似感觸。2015年,24歲的華裔女生李林笛宣佈競選賓夕法尼亞州第七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受到廣泛關注。姜銘濤號召大家為李林笛募捐,但他發現,有些華人連募捐常識都不瞭解。“在美國的不少華人有一種‘過客’心態,從沒有行使公民權利的意識。”

在姜銘濤們看來,楊安澤的參選能帶領美國華人群體擺脫“過客”心態。但他的競選之路,絕非風調雨順。

在楊安澤的論述中,“自由紅利”彷彿是解決一切社會難題的鑰匙:有了穩定基本收入,人們能創業與消費,為經濟注入活力,還有餘力抗擊氣候變化,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有經濟基礎可重獲自由……但這種在歐洲俗稱“人人派糖”式的綱領,在美國一向應者寥寥。

該政策的可行性成為爭議焦點,人們探討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會鼓勵人們“不勞而獲”,並造成通貨膨脹。楊安澤迴應說,“自由紅利”首先來源於現有的福利體系,並計劃向大型科技巨頭徵收10%的增值稅。“金錢並不會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而是為人們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礎。” 在紐約的一場籌款晚宴上,楊安澤如此迴應質疑。

環保議題上的保守立場也成為他面對的爭議之一。第二場辯論中,楊安澤表示,氣候問題日趨嚴重,要阻止氣候變化“已經晚了十年”。在盡一切努力讓氣候按照正常方向變化的同時,人們也要往高處搬遷發展。“這並不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適用策略。如果人們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了房子,分發1000美元並不能解決問題。”《大西洋月刊》在一篇評論中寫道。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有著華裔血統的楊安澤從未公開表明,一旦上任,會對中國採取怎樣的貿易方針。但在辯論當晚,他表示,發起貿易戰及提高關稅是錯誤的做法。“(提高)關稅給雙方的商業、製造業及工人帶來傷害。”

缺乏政治背景和從政經驗也成為楊安澤的軟肋之一。“第一場辯論中很明顯看到,作為政治新手的他處於下風。”哈佛大學的在讀博士陳華(化名)坦言,自己算半個“楊幫”,但不得不說,楊安澤概念性的表述多於實際政策。“如果是從參議員開始走仕途,可能我會更看好他。”

陳華提醒說,美國華裔並非鐵板一塊,渴望依靠華裔的力量並不現實。“如果楊安澤接下來失敗了,我擔心他的許多華裔支持者會因為耿耿於懷而不顧全大局,反而造成民主黨內部的分裂。”

值得關注的是,楊安澤所強調的“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口號爭取到了一些意外的支持者。楊安澤曾告訴群友,幾度登上脫口秀節目後,他爭取到了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集會現場,有不少“紅帽黨”(特朗普支持者)駐足圍觀。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沈辛成曾在亞特蘭大參加過楊安澤的集會,對“楊幫”與其之間的互動印象深刻。“他的口號某種程度上爭取了很大一批在政治遊戲中沒那麼活躍的選民。沒有政治經歷反而成為他的優點,讓他不需要去刻意迎合某部分人群。”沈辛成說。

但這也給楊安澤帶來一些困擾。在特朗普支持者聚集的匿名論壇“4chan”上,楊安澤的參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該網站用戶將楊安澤的“自由紅利”倡議稱為“楊錢”,包括理查德·斯賓塞在內的幾位著名白人民族主義者公開表示支持他,還說他們“一樣關心白人的命運”。“這讓我很不自在。他們與我所代表的一切是對立的。”楊安澤對此迴應說。

為亞裔美國人提供另一條路

不少人說,對楊安澤密切關注的主要是大中華圈的中文傳媒和社交平臺,美國主流媒體雖有關注,仍甚少提及。

但實際上,楊安澤的支持者並非以華裔為主。據燕曉哲介紹,其主要構成是來自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白人及其他族裔,他們多數從事藍領工作,愛在社交平臺上發表意見。剩下的才是分散在全美各州的華裔,包括一些學生及科技工作者,以民主黨的擁躉為主,年齡介於20至40歲之間。

"

作者|劉壹昭 編輯|漆菲

“我們在這裡化著妝,背誦著用於攻擊別人的臺詞,在這樣一個真人秀節目中扮演角色。這是為什麼我們選了一位真人秀明星總統的原因之一。我們應該聚焦在如何解決當今的挑戰,比如20年後,現在最常見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或者大多數美國人付不起賬單。”

當地時間7月31日晚,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舉行的民主黨第二場初選辯論中,華裔民主黨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發表完以上半分鐘的總結陳詞,右手握拳以示結束。臺下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歡呼聲,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支持他的群體——“楊幫”(Yang Gang)。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來自威斯康星州馬拉松郡的美籍華人姜銘濤是該組織的成員之一。“我對楊安澤這次的表現很滿意。之後的民調,他應該會給我們帶來驚喜。”辯論結束後,姜銘濤告訴《鳳凰週刊》。

當晚共計20位民主黨參選人對醫保、移民、貿易、教育、控槍等多項議題進行了激烈辯論。前副總統喬·拜登毫無意外成為全場焦點。他的發言時間近21分鐘,在所有參選人中位列首位。楊安澤的發言時間最少,只有8分半。不過他的表現被評價為“相當亮眼”——辯論結束後,他在推特上的競選賬號粉絲數一夜之間激增了10486位。

無論在YouTube等社交平臺,還是各州捐款集會的現場,美國民眾對於這張亞裔面孔已不再陌生。自2019年3月宣佈有意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以來,楊安澤主打的“全民基本收入”(UBI)理念引發全美討論。該政策主張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按月發放1000元美金,不附帶任何條件,以應對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

繼華裔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之後,楊安澤成為1960年代以來第二位參與美國總統競選的華裔。跨越半個世紀才向前邁出的“又一步”,楊安澤和他的“楊幫”將走上怎樣的總統競選之路?

傳統華裔商業精英的轉型

“與唐納德·特朗普正相反,這是一位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去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週末版的封面照中,有著黑髮和單眼皮的楊安澤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彼時的他,剛剛宣佈要代表民主黨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時隔一年半,他站到了更多人面前,也帶來了更多驚喜。

7月13日,楊安澤來到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行集會。這是他在進入初選第二場辯論前,最大規模的一場集會。當日下午,不同膚色的人們聚集在先鋒廣場,為楊安澤吶喊助威,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在他說出這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時,人群驟然安靜,隨後爆發出一陣歡呼。

與常年不繫領帶、愛在講話中引用數據的領頭人一樣,“楊幫”成員也具有“極客”氣質。楊安澤的競選網站上,除了印有“楊-2020”“楊幫”等字樣的服飾,“數學”也成為關鍵詞。例如MATH帽和MATH徽章——這是楊安澤競選口號之一的首字母縮寫: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讓美國更認真思考),也有“用數字說話”之意。楊安澤未迴避美國人認為“亞裔擅長數學”這一刻板印象,反之將其轉化為個人風格。每當他在演講中引用數字或統計數據時,人群中總會報以掌聲。

同樣不迴避的,還有其華裔背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對自己的背景感到自豪,希望毫不隱諱地承認自己的種族——加上大膽的政治想法,將有助於他脫穎而出,特別是在初選早期階段。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作為美國第二代華人移民,現年44歲的楊安澤出生於一個臺灣移民家庭,在布朗大學攻讀經濟和數學,之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博士學位。然而,華裔面孔的他只會基本的中文詞句,當以英語自我介紹時,“楊”發音相當美式,與中文發音相去甚遠。

畢業後,楊安澤在曼哈頓一家企業擔任律師,負責併購和銀行業務,但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五個月。接受CNN採訪時,他將那段時間形容為“不愉快的五個月”,認為“一旦成了律師,就很難再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

經歷過多次創業失敗後,楊安澤於2011年賣掉了自己經營的教育培訓公司,創立了名為“為美國投資(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盈利組織。這讓他成為美國財經雜誌《快公司》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

該機構將一些大學生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創業公司經歷兩年在崗培訓,隨後尋找創業機會。這段經歷令楊安澤萌生出競選總統的想法。

他發現,由於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一些中西部及南部城市出現大量失業者,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風險和毒品氾濫現象。“只在電子表格上看到這些數據與下飛機看到蕭條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讓在繁華東海岸長大的楊安澤頗為震驚,“我不敢相信是在同一個國家。”

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底特律曾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由於高失業率、人口外流、財政危機等綜合原因,底特律政府於2013年3月初宣佈進入財政緊急狀態,最終於同年12月宣佈破產。

藉著第二場初選辯論,楊安澤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底特律。當主持人提出關於移民的問題時,他說,移民正成為經濟衰退的替罪羊,但這些問題與他們無關。“如果你去參觀密歇根州的工廠,你不會看到移民,在你面前的將是機器人。”他還將自己的經歷嵌入回答中。“我也是移民的兒子,我的父親作為一名研究生來到這裡,為通用電氣和IBM創造了60多項發明專利。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這一次,在場的“楊幫”成員沒穿印有“挺楊”字樣的服裝,而是西裝革履,默默坐在臺下關注著他。辯論結束後,參選人紛紛走出辯論臺與支持者交談合影。姜銘濤看到,拜登特地找到楊安澤,拍著他的肩膀向身邊人說:“這可是個聰明人。”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或許因為拜登集中了外界的火力,辯論中幾乎沒人攻擊楊安澤,反而讓他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表現讓人耳目一新,說話朗朗上口,而且專注於一個議題。”一位當晚觀看電視辯論的美籍華人如此表示。

按照傳統,《紐約時報》對參選人的表現進行打分,楊安澤以6分(滿分10分)的好成績被評為當晚的“贏家”之一。而在彭博社公佈的政治金融預測股“誰會獲得2020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中,楊安澤的“股價”排名第六,但“交易量”飛躍至第二,僅次於拜登。

這鼓舞了微信群中的“楊幫”成員。“現在凌晨1點了,我還是興奮得睡不著覺。”當地時間8月1日,“楊幫”創始團隊成員、56歲的大學教授張冰向《鳳凰週刊》分享他的心情。與此同時,群友們不斷刷新著捐款數額。“在美國,華裔的參政道路還很漫長,楊安澤作為第一個走上電視辯論的華裔總統候選人,正在為美國人民的未來打一場‘向前推進’的選戰!”一位成員在群中留言說。

“楊幫”競選之道:玩轉社交媒體

大家一致認為,楊安澤第二場的辯論明顯比上一場好了很多。

當地時間6月26日,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的首場辯論在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拉開帷幕。在現場旁聽的張冰說,前半場幾乎只聽得到左邊的卡馬拉·哈里斯等人發言,輪到楊安澤時,他幾次嘗試發言,麥克風卻沒有聲音。

整場辯論下來,楊安澤的發言時間只有2分58秒,不及拜登發言時間的四分之一。但沒想到的是,“LetYangSpeak(讓楊說話)”在次日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還有不少人討論他“為何不繫領帶”。有“楊幫”成員指出,此前MSNBC甚至不把楊安澤的照片放在辯論官網的介紹頁面上,有歧視之嫌。

張冰看得出,楊安澤對自己的表現略有失望。為了鼓勵他,張冰去紐約法拉盛大街找到一位肖像畫師,讓其根據“楊幫”的徽章在領帶上畫了一個“話筒”,並將這條領帶稱作“麥克領”。隨後的慶祝活動上,他把“麥克領”送給了楊安澤。“下次辯論,我一定戴這條領帶。”楊安澤笑著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張冰(左)送給楊安澤(右)創作的“麥克領”。圖片:張冰

張冰第一次接觸楊安澤,是在去年9月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二屆美國華人大會上。楊安澤當時作為嘉賓受邀參會,並分享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

“在人工智能時代,真正的贏家只有亞馬遜、臉書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普通民眾很少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利。”楊安澤如此闡述全民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思路。他還將這一提案稱作“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據其解釋,這個說法有利於爭取保守派的支持 ,他們普遍對“自由”一詞情有獨鍾。

當時的張冰,連同在場的許多人,對這一理念不置可否。“第一次聽就覺得,這不是花錢養懶漢嘛?”

楊安澤還鼓勵在場華人增強參政意識,並將之稱為“建立橋樑”。“這個國家正在瓦解,但它需要我們。我是華裔美國人,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被允許在社會中到達這裡(用手比了一個高度),但不被允許到達這裡(又比了一個高度)。今晚我會告訴大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優秀。我們沒理由不能把這個社會帶向最高水平。”演講結束,在場華人起立鼓掌。

回家後,張冰對楊安澤的競選理念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楊的主張中,除了“自由紅利”,還有建設“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Human-Centered Capitalism)和全民醫保(Medicare for All)。前者強調“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服務於公民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後者則倡導通過四步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

為了助力楊安澤走上辯論舞臺,張冰與其他幾位朋友在微信上創立了初始版的“楊幫”。今年以來,該組織規模逐漸增大,其中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人聯合總會,其他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此前在波特蘭舉行的募捐晚會上,從事粵劇演員、工程師以及餐飲業工作的“楊幫”成員均作了發言。

今年民主黨修改了辯論規則,將候選人的草根選民支持度作為門檻。按照規定,參選人必須同時擁有6.5萬名捐贈者以及在3項民調中超過1%,才有資格進入前兩場初選辯論會。

直到今年1月下旬,楊安澤的捐款人數還只有幾千人,但到了3月11日,捐款人數突破了6.5萬人次,民調結果也均達標,讓其獲得進入首場辯論的資格。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這一天,楊安澤空降“楊幫”微信群,向支持者們表達了感謝。他闡釋了競選期間的總體策略,並表示,由於“草根運動”的興起,一些州的戰略地位將比其他州更為突出,比如愛荷華州。

作為最早舉行兩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州,愛荷華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結果顯示,從1972年至2016年,美國所有總統候選人只有在愛荷華州進入前三名,最終才有可能進入白宮。”愛荷華州華人協會執行主席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解釋說。截至目前,楊安澤已經造訪過愛荷華州16次,平均每次舉辦5場活動。

社交平臺是楊安澤團隊重點經營的另一片“戰場”。為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楊安澤會參與當紅的播客節目,例如新媒體網站 Vox 上埃茲拉·克萊因的節目,以及作家山姆·哈里斯廣受歡迎的節目“Making Sense”。今年2月,楊安澤還參加了喜劇演員喬·羅根的脫口秀節目,接受了兩小時採訪。這段訪談被上傳到YouTube後被觀看了上百萬次,他的捐款額也迅速累計到100多萬美元。

但成為“網紅”卻在楊安澤的意料之外。大量活躍社交平臺的年輕“楊幫”成員用他的照片發起新一輪“表情包大戰”,並製作了競選歌曲和音樂視頻。一直關注網絡動態的維基解密也注意到了楊安澤崛起的勢頭。他們提出一個問題:“2016年同樣憑藉表情包在社交平臺迅速積攢人氣的特朗普,是不是已經輸掉了 2020 年的‘表情包大戰’?”

在美華人的缺失與焦慮

位於美國北部的威斯康星州以盛產營養價值極高的花旗參而聞名。10月是該州參農們的“放山”時節。每逢此時,姜銘濤都會和參農們前往北部的密林中,採挖野生人蔘。進林前,姜銘濤往往會向天鳴槍兩聲,以此驅散附近的野獸。這是一件既傳統又危險的工作,即便如此,姜銘濤一行人仍收穫滿滿: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棒槌”藏於厚土中——那是威州的特產花旗參。

每到秋季,姜銘濤的養參農場便進入最繁忙的時節,附近的參農也會幫助打樁、播種、給參床覆蓋麥秸。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從去年開始,威州的花旗參種植業經歷了10年來的最低潮。姜銘濤說,他的倉庫中,去年的市場存貨還有40%在壓倉中,美國國內的銷售額也下降了約30%。

這是姜銘濤從未經歷的情況。2010年,他舉家遷往威州中北部的馬拉松郡,實現了從醫生到農民的人生轉型。他買下一片農場,從土地排水開始,嘗試種植花旗參。截至目前,姜銘濤及合夥人擁有600英畝地,租有約82英畝深林,總團隊不到10人。此前團隊本處於擴張中,但今年他首次決定裁員2人。“這是沒辦法的決定。”他顯得很為難,“市場大幅縮減,不得不如此。”

從去年開始,一些60歲以上的參農已經放棄種植花旗參了。和大部分農村與小城鎮的美國人一樣,這些人是特朗普及共和黨堅定的支持者。“他們覺得未來幾年可能連成本都拿不回來。”姜銘濤說。不僅如此,威州傳統的穀物種植業、畜牧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僅奶牛廠,該州過去一年就關閉了約1500家。

7月25日,美國農業部公佈了向農民援助160億美元的計劃。據農業部長珀杜介紹,其中145億美元為直接撥款,14億美元為食品採購計劃,剩餘3億美元為農業貿易推廣計劃,目的是“幫助受到不良氣候及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的美國農民”。

姜銘濤說,自己是“楊幫”中為數不多的農民。儘管楊安澤目前未對農業政策提出明顯主張,但姜銘濤認為,“自由紅利”政策能夠緩解以參農為代表的大多數鄉鎮白人的生活困境。他看到在鄰近城市托馬霍克,因失業造成的吸毒、酗酒毀掉了很多人的生活。

華人群體的焦慮情緒不僅來源於此。2019年7月1日,位於華盛頓的關注科學家協會(CCS)公開致信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對華人科學家的恐嚇行動。從今年起,FBI聯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大規模調查,以致一些華人科學家辭職或被解僱。“這些都是為美國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公民,他們不應該作為‘影子’,無辜受到牽連。”姜銘濤說。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街頭,支持楊安澤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的華人“楊幫”。圖片:“楊幫”群友

這封公開信盤點了近年來李文和、陳霞紛、郗小星等華人科學家由於被懷疑向中國洩密,而遭到美國政府調查乃至逮捕的案例。1999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進行核爆炸模擬實驗的李文和被控向中國洩露機密,在獄中待了9個月。最後,該案法官詹姆斯·帕克宣判他無罪,並在《紐約時報》公開致歉。李文和也通過起訴聯邦政府,獲得160萬美元的賠償金。

燕曉哲記得,李文和那時聯繫過他,希望通過他向華人社區尋求幫助。燕曉哲聯繫到了一些中文學校及教會,被對方以“不干涉政治”為由婉拒,令他倍感失望。“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反映出華人普遍對參政與自身利益的關聯缺乏認識。”

作為第一代華人移民,求學時的艱難時光令燕曉哲分外珍惜如今擁有的每項權益。1991年,燕曉哲從國內來到愛荷華州立大學進修碩士。當時條件清苦,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7美元。畢業後,他開始在愛荷華州政府從事信息系統方面的工作,併兼職社區發展協調員。

2003年,在一位公司高管的引薦下,燕曉哲旁聽了當時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里的黨內辯論會。這次經歷給他帶來深刻啟發。他希望這位高管下次還能邀請他參加,對方很吃驚,表示燕曉哲是他邀請過的頭一個表示還有興趣來的中國留學生。

從此,燕曉哲積極參與到各項政治活動中。作為競選大州,愛荷華州幾乎每天都會有政治人物在此活動。雖然進行投票需要公民身份,但參加政治活動卻沒有限制。每次獲得消息,燕曉哲都會詢問身邊的華人朋友,是否願意參與競選活動;對方卻多以“送孩子上課、買菜”等理由婉拒。“但假如告訴對方,今天商場裡有打折活動,上述理由通通不存在。”57歲的燕曉哲向《鳳凰週刊》苦笑說。

備受爭議的“自由紅利”政策

部分華人由於對政治生活表現消極,以至於放棄了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機會。兼職做社區發展協調員時,燕曉哲會負責在華人社區組織活動。

為了吸引華人蔘加,他往往把活動安排成“三明治”模式——即把開頭和結尾的節目安排成華人最關心的投資、健康、教育等話題,而把某議員的發言放在中間。“如果放在第一個,大家肯定先躲開它;放在最後一個,大家肯定提早離開。”

姜銘濤也有類似感觸。2015年,24歲的華裔女生李林笛宣佈競選賓夕法尼亞州第七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受到廣泛關注。姜銘濤號召大家為李林笛募捐,但他發現,有些華人連募捐常識都不瞭解。“在美國的不少華人有一種‘過客’心態,從沒有行使公民權利的意識。”

在姜銘濤們看來,楊安澤的參選能帶領美國華人群體擺脫“過客”心態。但他的競選之路,絕非風調雨順。

在楊安澤的論述中,“自由紅利”彷彿是解決一切社會難題的鑰匙:有了穩定基本收入,人們能創業與消費,為經濟注入活力,還有餘力抗擊氣候變化,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有經濟基礎可重獲自由……但這種在歐洲俗稱“人人派糖”式的綱領,在美國一向應者寥寥。

該政策的可行性成為爭議焦點,人們探討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會鼓勵人們“不勞而獲”,並造成通貨膨脹。楊安澤迴應說,“自由紅利”首先來源於現有的福利體系,並計劃向大型科技巨頭徵收10%的增值稅。“金錢並不會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習慣,而是為人們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礎。” 在紐約的一場籌款晚宴上,楊安澤如此迴應質疑。

環保議題上的保守立場也成為他面對的爭議之一。第二場辯論中,楊安澤表示,氣候問題日趨嚴重,要阻止氣候變化“已經晚了十年”。在盡一切努力讓氣候按照正常方向變化的同時,人們也要往高處搬遷發展。“這並不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適用策略。如果人們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失去了房子,分發1000美元並不能解決問題。”《大西洋月刊》在一篇評論中寫道。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有著華裔血統的楊安澤從未公開表明,一旦上任,會對中國採取怎樣的貿易方針。但在辯論當晚,他表示,發起貿易戰及提高關稅是錯誤的做法。“(提高)關稅給雙方的商業、製造業及工人帶來傷害。”

缺乏政治背景和從政經驗也成為楊安澤的軟肋之一。“第一場辯論中很明顯看到,作為政治新手的他處於下風。”哈佛大學的在讀博士陳華(化名)坦言,自己算半個“楊幫”,但不得不說,楊安澤概念性的表述多於實際政策。“如果是從參議員開始走仕途,可能我會更看好他。”

陳華提醒說,美國華裔並非鐵板一塊,渴望依靠華裔的力量並不現實。“如果楊安澤接下來失敗了,我擔心他的許多華裔支持者會因為耿耿於懷而不顧全大局,反而造成民主黨內部的分裂。”

值得關注的是,楊安澤所強調的“不要左,也不要右,向前推進”口號爭取到了一些意外的支持者。楊安澤曾告訴群友,幾度登上脫口秀節目後,他爭取到了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集會現場,有不少“紅帽黨”(特朗普支持者)駐足圍觀。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教授沈辛成曾在亞特蘭大參加過楊安澤的集會,對“楊幫”與其之間的互動印象深刻。“他的口號某種程度上爭取了很大一批在政治遊戲中沒那麼活躍的選民。沒有政治經歷反而成為他的優點,讓他不需要去刻意迎合某部分人群。”沈辛成說。

但這也給楊安澤帶來一些困擾。在特朗普支持者聚集的匿名論壇“4chan”上,楊安澤的參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該網站用戶將楊安澤的“自由紅利”倡議稱為“楊錢”,包括理查德·斯賓塞在內的幾位著名白人民族主義者公開表示支持他,還說他們“一樣關心白人的命運”。“這讓我很不自在。他們與我所代表的一切是對立的。”楊安澤對此迴應說。

為亞裔美國人提供另一條路

不少人說,對楊安澤密切關注的主要是大中華圈的中文傳媒和社交平臺,美國主流媒體雖有關注,仍甚少提及。

但實際上,楊安澤的支持者並非以華裔為主。據燕曉哲介紹,其主要構成是來自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白人及其他族裔,他們多數從事藍領工作,愛在社交平臺上發表意見。剩下的才是分散在全美各州的華裔,包括一些學生及科技工作者,以民主黨的擁躉為主,年齡介於20至40歲之間。

華裔參選人楊安澤挑戰特朗普?已經吸引不少特朗普粉絲,“自由紅利”政策爭議大,背後有“楊幫”力挺

威斯康星州的花旗參農場,姜銘濤(左)與“楊幫”成員一同拾起“楊幫”的標語。圖片:“楊幫”群友

“參選人是否獲勝,對其個人和相關利益群體來說很重要,也對整個族裔的政治地位有很大影響。如果楊安澤的出現能提升美國華裔參與2020年大選的投票率,將會變得更有意義。”燕曉哲說。

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發起的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AAPI)的一項研究顯示,亞裔美國人的參選數據中,華裔僅有48%的註冊率,投票率為41%,在印度裔、日本裔、菲律賓等7個族裔中排名最末。與此相對,亞裔佔國會議員選區人口的比例卻迅速增長。截至2016年,亞裔人口已在165個選區超過5%,在78個選區超過10%。這意味著,他們手中的選票將在更多選區影響選舉結果。

但亞裔的政治代表性並未實現同人口比例的正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亞裔佔到全美5%的人口,交納7%的稅收,僅有1%的政治代表性。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2043年白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將降至50%,亞裔的比例將上升到10%。若想達到符合人口比例的政治代表性,屆時亞裔當中應有10位聯邦參議員、44位聯邦眾議員、700名以上州議員、300名以上郡縣長產生。

對於楊安澤的出現,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評價說,一方面反映了民主黨內部正在吸納來自參選人的更多元化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此前部分亞裔缺乏參選參政意識,長期遊離於美國主流政治框架之外。“但隨著社會經濟地位的上升,亞裔也渴望提高自己的政治代表性。”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楊安澤說,他很清楚很多亞裔美國人正在觀察他和他的競選,他們想看到他正面地反映這個群體。但另一方面,他也非常瞭解亞裔在美國所遭遇的刻板印象,而他只是想試著“對自己真實”。

“如果你說‘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數學的亞裔男子,因此所有亞裔男子都喜歡數學’,那就太不幸了。我希望人們能看到,亞裔是非常多元化的存在。”楊安澤說。

要想獲得第三輪民主黨初選辯論的入場券,參選人的條件將繼續加倍——必須擁有13萬名捐贈者以及在4項民調中獲得至少2%的支持率。

截至當地時間8月8日,楊安澤在籌款規模和民調支持率上均達到要求,從而能進入9月在休斯敦舉行的下一輪初選辯論。

在“楊幫”成員們看來,楊安澤的嘗試或將為下一代亞裔美國人提供另一條道路。“我們會對孩子說,將來去當醫生、律師、工程師,可沒人會問孩子‘想不想當總統’。”張冰說,或許因此,不少“楊幫”成員總愛帶著孩子來見楊安澤。“我希望他能走得更遠。但我更覺得,當他出現在辯論舞臺上的那一刻,就已經贏了。”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