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笑我太痴癲-《唐吉訶德》

曾今有一個沒落的紳士,他懷著一個騎士的靈魂,執著的去尋找真理——他,就是堂吉訶德。

鄉村窮紳士唐吉訶德讀騎士小說入了迷,他要在現實世界做一個不現實的浪漫騎士,模仿騎士遊歷天下,行俠仗義,消除一切暴行。

世人笑我太痴癲-《唐吉訶德》

《唐吉訶德》八十萬多字原著,小說分上下部,以唐吉訶德三次出遊為主線。大戰風車,僅僅是上部出師大戰。

全書精彩之處反倒在後面,在下部,閱讀給人一種苦中求樂,樂中有苦的感覺。下部比較上部,唐吉訶德和桑丘寫得更為出採。

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變得睿智了,瘋勁已經衰減,在公爵府上似乎是有意裝瘋賣傻。桑丘更是出口成章,西班牙格言諺語俗語張口就來,哪裡是個農民。我有時想,這哪裡是在描寫瘋子和傻子,這是人生的導師在上課。

塞萬提斯很聰明,在基督教教權蓋天的時代,有意塑造這對瘋瘋癲癲呆呆傻傻可笑主僕形象,突破教會和世俗羅網。他單靠一支筆,就把中古時代騎士制度打到十八層地獄。

《堂吉訶德》本身就像一個龐雜的不修邊幅的怪物,雖說整體的故事脈絡是以堂吉訶德的遊俠經歷為線索,但是其中又穿插著種種大篇幅的議論,和其他的完全可以獨立構成的故事(如牧羊女瑪爾塞拉的故事),有些看得出摻雜了塞萬提斯的個人經歷(戰俘那一節講述自己參戰經歷)。

在敘述形式上又構建起一種模稜兩可的敘述語調,一是騎士故事本身的虛構性,另外作者又不時在書中插入自己的議論(比如對歷史學家的看法),這樣就模糊了文學與現實的邊界。

作者在其中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將堂吉訶德假定為無意間發現的由一個阿拉伯人寫的騎士傳記手稿。將堂吉訶德的故事包裹在了一層外殼之中,為其提供了一種合法性。

甚至小說中還有寫到“堂吉訶德在想自己的故事如何被記錄”的片段。所以同時這本書也是在講,小說是如何被虛構的。

這本書被譽為“現代小說的開端”,將它與西班牙之前的流浪漢小說《托爾梅斯河邊的小癩子》粗糙的敘事和單一結構對比,可以看得出對於小說技巧發展的很多貢獻。

《堂吉訶德》就像一部世俗聖經,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自我可以被放大到什麼樣的程度,從堂吉訶德的瘋癲中提供一種與現實相悖的視角,但是《堂吉訶德》中少了一些宗教神聖性,多了一些世俗人性的成分。

再見了,騎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