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這位末代皇帝有年號“宣統”,但是肯定沒廟號也沒諡號

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一般史書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比如晉文公七年,並非是年號。

元朝因為蒙古人統治的緣故,所以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蒙古汗號。比如忽必烈,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汗號薛禪汗;比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廟號仁宗,諡號聖文欽孝皇帝,蒙古汗號普顏篤汗等等。

明光宗朱常洛是我查到的、漢武帝之後唯一沒混上年號的皇帝。朱常洛繼位時是萬曆四十八年,雖然他宣佈次年改元“泰昌”,不過一個月後他就因為“紅丸案”一命嗚呼了。所以本該是泰昌元年的公元1620年,就成了天啟元年。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這位末代皇帝有年號“宣統”,但是肯定沒廟號也沒諡號

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一般史書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比如晉文公七年,並非是年號。

元朝因為蒙古人統治的緣故,所以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蒙古汗號。比如忽必烈,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汗號薛禪汗;比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廟號仁宗,諡號聖文欽孝皇帝,蒙古汗號普顏篤汗等等。

明光宗朱常洛是我查到的、漢武帝之後唯一沒混上年號的皇帝。朱常洛繼位時是萬曆四十八年,雖然他宣佈次年改元“泰昌”,不過一個月後他就因為“紅丸案”一命嗚呼了。所以本該是泰昌元年的公元1620年,就成了天啟元年。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朱常洛的“泰昌”年號被他兒子朱由校的“天啟”給佔了

2、除了廟號、諡號、年號之外,還有個“尊號”。

尊號,又稱徽號,是指古代皇帝、皇后在世時的稱號。尊號在傑出的馬屁精輩出的唐朝開始普及,比如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就被尊為聖母神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為開元神武皇帝等等——諡號是給死人用得、尊號是給活人用的,拍活人馬屁當然比拍死人的效果好。

不過尊號也因此名聲不佳,後世皇帝也有臉皮不夠厚的,所以尊號這玩意時用時廢,反正不怎麼招人待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3、關於非皇帝的諡號問題。

廟號是皇帝專享的,屁股沒沾過龍椅的哪位要是想給自己立個廟號,那純粹是嫌自己命長,年號也是同理。

而諡號就不同了。除了皇帝,皇后、諸侯、貴族、高官、名士什麼的,只要有功勞、有資歷或是招皇帝喜歡,都可以享受身後被追加諡號的待遇。因此古有“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之說。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這位末代皇帝有年號“宣統”,但是肯定沒廟號也沒諡號

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一般史書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比如晉文公七年,並非是年號。

元朝因為蒙古人統治的緣故,所以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蒙古汗號。比如忽必烈,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汗號薛禪汗;比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廟號仁宗,諡號聖文欽孝皇帝,蒙古汗號普顏篤汗等等。

明光宗朱常洛是我查到的、漢武帝之後唯一沒混上年號的皇帝。朱常洛繼位時是萬曆四十八年,雖然他宣佈次年改元“泰昌”,不過一個月後他就因為“紅丸案”一命嗚呼了。所以本該是泰昌元年的公元1620年,就成了天啟元年。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朱常洛的“泰昌”年號被他兒子朱由校的“天啟”給佔了

2、除了廟號、諡號、年號之外,還有個“尊號”。

尊號,又稱徽號,是指古代皇帝、皇后在世時的稱號。尊號在傑出的馬屁精輩出的唐朝開始普及,比如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就被尊為聖母神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為開元神武皇帝等等——諡號是給死人用得、尊號是給活人用的,拍活人馬屁當然比拍死人的效果好。

不過尊號也因此名聲不佳,後世皇帝也有臉皮不夠厚的,所以尊號這玩意時用時廢,反正不怎麼招人待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3、關於非皇帝的諡號問題。

廟號是皇帝專享的,屁股沒沾過龍椅的哪位要是想給自己立個廟號,那純粹是嫌自己命長,年號也是同理。

而諡號就不同了。除了皇帝,皇后、諸侯、貴族、高官、名士什麼的,只要有功勞、有資歷或是招皇帝喜歡,都可以享受身後被追加諡號的待遇。因此古有“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之說。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長孫皇后初諡文德皇后,後被加諡文德順聖皇后

就算功勞不夠、名氣不響、官方不喜歡也沒關係,因為還可以“私諡”,就是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起於周朝,興於兩漢,而且官府不怎麼管,有點名望、權勢和財富的人士都可以隨便玩。

4、再說說跟諡法敗壞有關的一個皇帝——唐高宗李治。

前文中無論說到廟號和諡號,轉折處都少不了一個唐朝,而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唐高宗李治。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這位末代皇帝有年號“宣統”,但是肯定沒廟號也沒諡號

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一般史書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比如晉文公七年,並非是年號。

元朝因為蒙古人統治的緣故,所以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蒙古汗號。比如忽必烈,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汗號薛禪汗;比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廟號仁宗,諡號聖文欽孝皇帝,蒙古汗號普顏篤汗等等。

明光宗朱常洛是我查到的、漢武帝之後唯一沒混上年號的皇帝。朱常洛繼位時是萬曆四十八年,雖然他宣佈次年改元“泰昌”,不過一個月後他就因為“紅丸案”一命嗚呼了。所以本該是泰昌元年的公元1620年,就成了天啟元年。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朱常洛的“泰昌”年號被他兒子朱由校的“天啟”給佔了

2、除了廟號、諡號、年號之外,還有個“尊號”。

尊號,又稱徽號,是指古代皇帝、皇后在世時的稱號。尊號在傑出的馬屁精輩出的唐朝開始普及,比如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就被尊為聖母神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為開元神武皇帝等等——諡號是給死人用得、尊號是給活人用的,拍活人馬屁當然比拍死人的效果好。

不過尊號也因此名聲不佳,後世皇帝也有臉皮不夠厚的,所以尊號這玩意時用時廢,反正不怎麼招人待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3、關於非皇帝的諡號問題。

廟號是皇帝專享的,屁股沒沾過龍椅的哪位要是想給自己立個廟號,那純粹是嫌自己命長,年號也是同理。

而諡號就不同了。除了皇帝,皇后、諸侯、貴族、高官、名士什麼的,只要有功勞、有資歷或是招皇帝喜歡,都可以享受身後被追加諡號的待遇。因此古有“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之說。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長孫皇后初諡文德皇后,後被加諡文德順聖皇后

就算功勞不夠、名氣不響、官方不喜歡也沒關係,因為還可以“私諡”,就是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起於周朝,興於兩漢,而且官府不怎麼管,有點名望、權勢和財富的人士都可以隨便玩。

4、再說說跟諡法敗壞有關的一個皇帝——唐高宗李治。

前文中無論說到廟號和諡號,轉折處都少不了一個唐朝,而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唐高宗李治。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後世名聲不大好,主要是因為幹不過老婆

李治他爹李世民活著的時候幹了一件很壞的事,那就是首開皇帝干涉《起居注》的惡例,使得唐朝之後的史書只能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捏著鼻子看。李治也不是什麼好鳥,而且再接再厲幹了兩件壞事——一是敗壞諡法,二是擴大避諱。

李世民死後,尊廟號太宗,並按照傳統諡法追諡“文皇帝”。不過李治繼位後,於上元元年給自己老爹加諡“文武聖皇帝”,打破了一或二字諡號的傳統。傳統一旦被打破,就像洪水衝破了堤壩——天寶八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再次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從此諡法敗壞,成了馬屁精專享的用武之地。

所謂避諱,是指為了維護等級尊卑,古人在書寫和語言中,不能直接寫出或是說出皇帝及尊親的名字以表尊重,其原則就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公羊傳·閔公元年》)

不過在避諱的禁忌中還有一條“雙名不偏諱”的原則,比如說“世民”這個名字,只要這兩個字不連在一塊就不需要避諱。可李治偏偏改了這個規矩,雙名也需要避諱,所以三省六部中的“民部”就是在這個時候改成了“戶部”,而初唐名將李世勣也不得不改名叫李勣。

"

有些朋友一定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亂七八糟的:有的被稱為“某某帝”,比如說漢武帝、隋煬帝;有的被稱為“某某祖”或“某某宗”,如唐高祖、宋太宗;還有的乾脆就叫“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這些看似隨心所欲的叫法很是讓人撓頭,又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那些自號“天子”的帝王太任性,還是後人不把豆包當乾糧——隨便給他們掛的頭銜?其實都不是。這些對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一者源於馬屁精搗亂,二者就涉及到一則歷史小知識——即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先有士族,後有士大夫,其實歷史上能夠任性妄為的皇帝寥寥無幾

比如說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世習慣稱其為漢武帝,這是以諡號簡稱之;比如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是不是有點暈?誰能每次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而且順序不亂的(出一點錯誤可就是大不敬之罪哦)?所以臣子們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屁股著想,乾脆稱之以廟號“宋太宗”——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叫錯,這樣是不是就很安全了?其實這都是馬屁精搞了那麼長的諡號造的孽;等到了明清的時候,這兩朝的皇帝都比較規矩,一個年號差不多能用一輩子(稱之為“一世一元”),所以以年號稱呼比較容易分別。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在位46年就用了“嘉靖”這麼一個年號——諡號有17個字記不住、朱厚熜之前已經有了16位世宗——所以習慣上便稱之以年號啦。


先來說說廟號、諡號與年號的主要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

廟號出現得最早,源於敬鬼神重祭祀的商朝。諡號出現的時間稍晚,根據當前出土文物考證,起碼不晚於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史書說穆王活了105歲,不是我搞錯了哈)時期。而年號出現的時間就晚得多,是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搞出來的新鮮玩意。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漢武帝劉徹不但搞出了年號,還弄出了一部《太初曆》

2、性質和用途不同。

廟號是中國(包括中國的臣屬國)古代皇帝去世後在宗廟裡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因為中國人敬祖宗,所以帝王死後也需要建廟以供後人祭祀。不過按照禮制(似乎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幾代之後便要將其奉入太廟合祭,稱之為“祧”(只有本宗之祖不遷,稱“不祧之祖”)。為了特別紀念有功的先王,才會為其追加廟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商朝重祭祀,司母戊大方就是鼎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

所以廟號之稱非“祖”即“宗”,而且很嚴肅,只有單字。

諡號是古代大中華文化圈中對逝者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歷史人物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諡號的對象不僅限於皇帝,像皇帝的后妃、大臣、名士等地位高的人通常也可以授予諡號;而諡號的授予者也不僅限於官方,民間對德高望重、才華出眾但官位不顯者也有“私諡”,雖不被官方承認,但通常也不予制止。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伯溫的九世孫劉瑜之墓,“文成”就是劉瑜的諡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年號這玩意基本是由皇帝來決定的,因為皇帝通常比較任性,所以年號也很任性——遇到好事為表慶祝可以換一個,碰到壞事為了轉運也可以換一個,心情好或是不好更可以換一個。所以年號這東西,一個皇帝一生少則一個,多則不限,像唐高宗李治和大聖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就一共用了28個年號。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兩口子什麼事都沒少折騰,連年號都不放過

年號雖然帶個“年”字,可不是非得用一年以上不可,像李治使用過的“弘道”這個年號,用了一個月就改元了。

3、發展變化的差異。

前邊說過,只有生前有重大功績的先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才會被追加廟號,《孔子家語·廟制》有云: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所以在重廟號的商朝31位王中,享有廟號者只有6位:高祖商湯、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世祖盤庚、高宗武丁、世宗祖甲;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兩漢29帝中,享有廟號者只有7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另有漢元帝劉奭、漢和帝劉肇等7位皇帝雖然曾被上廟號,但因功績不足而先後被劉秀、劉協二人毫不留情的予以削除。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劉秀不光削去了3個西漢皇帝的廟號,王莽追尊的更沒放過,包括黃帝和舜

就連與太宗劉恆共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都沒混上個廟號,可見兩漢時期對待廟號的態度是非常嚴肅的。

不過漢末之後廟號開始氾濫,“功德”之說漸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被幹翻了的亡國之君,通常都能混上個廟號。不過相比馬屁頌詞堆砌的諡號,廟號相對來說仍存褒貶之意,比如說高祖、太宗什麼的一聽就是狠人,哀宗、思宗則顧名思義必是倒黴蛋無疑,而像神宗、武宗也經常是明褒實貶。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舊黨給趙頊整了“神宗”的廟號,所以哲宗趙煦親政後,替爹報仇把罪魁蘇軾兄弟遠竄嶺南

諡號最開始的時候只有“美諡”和“平諡”。後來出了個暴君姬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這位老兄的光輝事蹟),把大家都惹火了,便給了他一個“厲”的諡號(周厲王),於是又有了“惡諡”。

因為諡號是對逝者功過是非的蓋棺定論,所以自周朝以後的帝王基本都有諡號。最開始的時候,諡號只用一到兩字,對於帝王的功過評價也是比較公正、中肯的。比如文、武、睿、宣等美諡用得就比較吝嗇,但大多恰如其分;像懷、悼、哀、愍等平諡就用得更多,畢竟平庸無為的君主佔大多數;而像厲、靈、煬、繆等惡諡用起來也毫不客氣。可又是到了唐宋以後,(除了亡國之君以外)惡諡逐漸消失,就剩下了美諡和平諡,明清之後乾脆連平諡也沒了,就剩下了美諡。

自此諡號不但取消了平、惡,字數也從一兩字增加到三四字、十幾字、二十多字。巔峰就是那位“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努爾哈赤),足足25字之多!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努爾哈赤滿語意為“野豬皮”,可比他的諡號給人印象深刻多了

要想從這種由無數馬屁堆砌起來的詞彙中,尋找出皇帝的功過是非,那純屬是做夢。

年號嘛,那可是皇帝活著的時候起的——這是其與廟號和諡號最大的不同,所以沒什麼美、惡之分。自漢武帝以後的皇帝最少也有一個年號,多則像李治兩口子那樣可以搞出十幾個。不過自明清之後,皇帝大多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因為“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位,所以用了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清穆宗載淳因為“辛酉政變”也用了兩個年號“祺祥”和“同治”,這是明清兩朝僅有的兩個例外)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明清兩朝28帝,唯有明英宗和清穆宗有倆年號

因為年號是漢武帝劉徹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所以崇尚復古的儒家對年號總是看不順眼——畢竟只要不是《周禮》和孔聖人搞出來的東西,在老古董眼裡都是異端,所以沒少說三道四。不過年號確實是個很有用的東西。畢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和歲星紀年法——前者主要用於史書,比如齊桓公十年、漢文帝三年等。不過不管是“桓公”還是“文帝”都是諡號、是正主兒掛了以後才有的,他們活著的時候都叫“齊公”、“皇帝”,時人怎麼區分紀年?而後者則實在是太燒腦,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年號的出現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和進步意義的。

解題:為什麼古代帝王的習慣稱呼總是變來變去。

瞭解了上面的幾個小知識點,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1、在唐朝之前的皇帝,人們習慣性的稱呼其諡號,使用朝代+諡號+帝(王、公、侯等)的的叫法,如周幽王、晉文公、漢武帝、晉惠帝、隋文帝等。這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年號因為出現的時間還不長,不太被認可,那時的皇帝還喜歡沒事亂改年號,改得亂七八糟,拿年號稱呼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廟號和年號都沒法用,只好用諡號。而且這時候的諡號,不但字數少而且對於帝王的評價也比較客觀、公正,用起來也不容易引起非議。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隋煬帝楊廣是“諡號年代”最後一位皇帝,可惜名聲不好

2、從唐朝開始到明朝前期,人們習慣性的稱呼皇帝廟號,採用朝代+廟號+祖或宗的叫法——畢竟這時候但凡是個皇帝,管他千古一帝還是昏暴之君統統都能混上個廟號了,比如唐僖宗、宋神宗、元太宗、明太祖等等。而此時皇帝的諡號不但馬屁連天而且又臭又長,記性不太好的一旦說錯了輕則屁股遭殃重則腦袋搬家,所以被大家有志一同的無視掉了。至於年號,因為皇帝還是沒改掉沒事就瞎改的臭毛病,所以也沒法用。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另一個更有名的諡號是“元順帝”——朱元璋起的

3、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終於消停了,不再瞎改年號了,基本能做到“一世一元”。而且之前的歷朝歷代把好聽的詞兒用得太頻,像“太祖”已經有38個、“太宗”16個,連“世宗”都有16個、“高宗”7個,太容易混淆。所以基本就採用年號+皇帝的習慣叫法,比如正德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嘉慶皇帝等等。

4、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叫法是廟號+諡號+帝。為了繞開又臭又長的諡號,所以通常只取諡號中的最後一字,比如說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也可以叫做太祖高皇帝。


題外話:關於廟號、諡號、年號問題的幾個補充。

1、幾個比較特殊的朝代。

商朝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諡號還沒出現),而且廟號只有“太”、“高”“世”、“中”4種,所以有幸享有廟號的6位商王只好在這4個字後邊綴上“祖”和“宗”輪換著用。

周朝滅商建國,自然破舊立新,所以周朝的37位王只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稱始皇帝,其子孫後代以二世、三世皇帝稱之。而且他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冒犯君權,所以統統取消。所以嬴政和胡亥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的皇帝(似乎還有一個劉劭(南北朝劉宋第四帝),因為弒父奪位不被正統觀點承認為皇帝)。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這位末代皇帝有年號“宣統”,但是肯定沒廟號也沒諡號

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一般史書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比如晉文公七年,並非是年號。

元朝因為蒙古人統治的緣故,所以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蒙古汗號。比如忽必烈,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汗號薛禪汗;比如愛育黎拔力八達,廟號仁宗,諡號聖文欽孝皇帝,蒙古汗號普顏篤汗等等。

明光宗朱常洛是我查到的、漢武帝之後唯一沒混上年號的皇帝。朱常洛繼位時是萬曆四十八年,雖然他宣佈次年改元“泰昌”,不過一個月後他就因為“紅丸案”一命嗚呼了。所以本該是泰昌元年的公元1620年,就成了天啟元年。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朱常洛的“泰昌”年號被他兒子朱由校的“天啟”給佔了

2、除了廟號、諡號、年號之外,還有個“尊號”。

尊號,又稱徽號,是指古代皇帝、皇后在世時的稱號。尊號在傑出的馬屁精輩出的唐朝開始普及,比如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就被尊為聖母神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為開元神武皇帝等等——諡號是給死人用得、尊號是給活人用的,拍活人馬屁當然比拍死人的效果好。

不過尊號也因此名聲不佳,後世皇帝也有臉皮不夠厚的,所以尊號這玩意時用時廢,反正不怎麼招人待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3、關於非皇帝的諡號問題。

廟號是皇帝專享的,屁股沒沾過龍椅的哪位要是想給自己立個廟號,那純粹是嫌自己命長,年號也是同理。

而諡號就不同了。除了皇帝,皇后、諸侯、貴族、高官、名士什麼的,只要有功勞、有資歷或是招皇帝喜歡,都可以享受身後被追加諡號的待遇。因此古有“生晉太傅,死諡文正”之說。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長孫皇后初諡文德皇后,後被加諡文德順聖皇后

就算功勞不夠、名氣不響、官方不喜歡也沒關係,因為還可以“私諡”,就是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起於周朝,興於兩漢,而且官府不怎麼管,有點名望、權勢和財富的人士都可以隨便玩。

4、再說說跟諡法敗壞有關的一個皇帝——唐高宗李治。

前文中無論說到廟號和諡號,轉折處都少不了一個唐朝,而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唐高宗李治。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治後世名聲不大好,主要是因為幹不過老婆

李治他爹李世民活著的時候幹了一件很壞的事,那就是首開皇帝干涉《起居注》的惡例,使得唐朝之後的史書只能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捏著鼻子看。李治也不是什麼好鳥,而且再接再厲幹了兩件壞事——一是敗壞諡法,二是擴大避諱。

李世民死後,尊廟號太宗,並按照傳統諡法追諡“文皇帝”。不過李治繼位後,於上元元年給自己老爹加諡“文武聖皇帝”,打破了一或二字諡號的傳統。傳統一旦被打破,就像洪水衝破了堤壩——天寶八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再次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從此諡法敗壞,成了馬屁精專享的用武之地。

所謂避諱,是指為了維護等級尊卑,古人在書寫和語言中,不能直接寫出或是說出皇帝及尊親的名字以表尊重,其原則就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公羊傳·閔公元年》)

不過在避諱的禁忌中還有一條“雙名不偏諱”的原則,比如說“世民”這個名字,只要這兩個字不連在一塊就不需要避諱。可李治偏偏改了這個規矩,雙名也需要避諱,所以三省六部中的“民部”就是在這個時候改成了“戶部”,而初唐名將李世勣也不得不改名叫李勣。

廟號、諡號、年號別再傻傻分不清——說說古代皇帝的稱呼問題

李勣本叫徐世勣,被賜李姓,成了李世勣,又因李治抽瘋成了李勣

因為李治抽瘋,後世的皇帝為了不給臣民添麻煩,同時也為了讓自己不至於不明不白的被冒犯,所以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大多都用生僻字為名。宋太宗趙光義就改名叫趙炅,宋朝的基本都用單名生僻字,比如趙頊、趙佶、趙昚等;明朝的皇帝多用雙名,但也多用難以相連的生僻字,比如朱允炆、朱祐樘、朱載垕等。

都是李治造的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