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泰州的那些老字號①

千年古城泰州的那些老字號①

天成油坊

民國年間,海陵地方農業物產較為發達,因而出現了很多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店鋪,其間誕生了一家名為天成油坊的商號。

天成油坊位於南門老高橋下通江街126號,坐東朝南,為前店後坊格局。

天成油坊創辦者張鳳翔(19091978)字鳴岐,出生於海陵張家堡一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采出眾,因其能言善辯,人們謔稱其為“張八哥”。

風翔本與一南通商戶,在坡子街合夥開設大興昌雜貨店,因苦於沒有自己單獨的店鋪,遂在上世紀年代初期創辦天成油坊,自行收購花生、菜籽、黃豆出售食用油品。

油品壓榨工序較為嚴格,首先要對收購的原料進行擇選,有經驗的行家通過嗅、看、摸,就能大概估算出原料的淨重、出油量和含水量。這直接關係到出油率和油品的質量。然後要用大鐵鍋進行翻炒,行內稱為“熱炒”。這對火候、力度、時間都有要求,翻炒時間過長就會有焦苦味,時間過短所出油品就會有生油味,這道工序之後方用磨盤進行打榨,之後還要經過攪拌、擠壓、過濾等工序。

風翔經過幾年摸打滾爬,不斷學習,終於掌握了這一手的過硬技術,加上其擅於經營,貨真價實,不在油品中摻雜一些雜油,童叟無欺,因而生意很是興隆。其後又在稻河街開設分號,在民國地方工商業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筆。

李同興銅錫店

塑料、搪瓷、不鏽鋼等材料還未發明、普及之前,國人的生活器皿有不少是銅錫材質的,如洗臉的銅面盆、貯酒的錫酒壺、取暖的銅腳爐、放茶葉的錫蓋罐、文人的銅墨盒。故舊在很多城市和鄉鎮,,都能見到銅錫店的身影。

晚清、民國期間,泰州也有多家銅錫店,泰州舊商會資料顯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城內此類店鋪有二十餘家,南門大街的李同興、北門的杜興隆、綵衣街的姚佑和及徐長記、稅務橋南大街的華萬興和時慶記、擋軍樓后街的源茂泰、東壩口的姚萬和、三民街的王義興、嚴家巷的福興祥、旗杆巷的同泰源、清化橋大街的藤茂盛等店鋪是其中規模較大的幾家。

當時泰州的銅錫店鋪,有幾家是外埠人士開辦的,他們通過艱苦的創業,憑藉精湛的手藝和誠信的從商之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不斷髮展壯大,李同興銅錫店就是此類店鋪中的代表。

李同興創始人李恆山,祖籍安徽天長,其父為太平軍士兵,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避居到江都仙女廟鎮,以挑水燒茶為生。李恆山是家中二子,幼時他即和兄長一起,幫助父親劈柴、挑水,母親和姐姐則一邊操持家務,邊負責煮水售茶,一家人通過努力,生活略有好轉。後來,家中還收養了孤女戴氏,作為李恆山的童養媳。

在李恆山成家後,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改變了他的人生,他所住的房子因意外的大火化成灰燼,為求生存,他辭別家人,和夫人戴氏輾轉來到泰州租房居住。經慎重考慮,他到泰州北門的董義興銅錫店做學徒。儘管在學徒中年齡偏大,但李恆山較為刻苦勤奮,在三年學徒期內,他的經營水平不僅得到提升,同時也熟練掌握了銅錫器製作工藝。

銅錫器製作工藝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就拿原料來說,不只是單純的用一種金屬製作,而是要按照情況與其他金屬進行合理調配,倘若某客戶定製一隻黃銅香爐,這時原料就要以銅鋅等金屬合成;若客戶定製一隻紫銅香爐,此時銅料就要以純銅為主了。而錫器原料是以錫和鋁、鉛、銅等不同金屬按比例嚴格摻配。原料準備後,要以澆鑄(磨具成型)或打製(敲打壓制)之類的工藝來加工器皿待器皿成型後,再施以鏨刻、鑲嵌、深淺雕等工藝在器皿上進行圖文裝飾。日積月累的實

踐和體悟,讓李恆山對這些工藝了熟於心。圓滿出師後,李恆山在月城附近租了小間房屋為手工作坊,開展銅錫器代加工業務,他製作的器皿,造型規整,紋飾精美,在市場上很搶手,這讓他的生意日漸紅火。儘管有了些積餘,但李恆山仍保持著簡樸節儉的生活,他對衣食沒有過多講究,去周邊地區收購廢舊金屬材料時,往往靠雙腳步行,以飯鍋巴為乾糧。

李恆山靠自已的勤儉和誠信,白手起家,迎來了事業收穫。沒過多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他從蓬萊巷葉氏手中買下了巷口的幾間房屋(地處南門大街)開辦了自己的店號——李同興恆記銅錫店,店鋪坐東朝西,店房有四間,前店後坊。時間不長,李恆山又跟葉氏買下了十餘間房屋,作為作坊和居住之用。

隨著李同興成為地方銅錫店鋪中的佼佼者,一些百姓也將孩子送來做學徒,甚至連當初李恆山做學徒的董義興店號後人董學材也前來“取經”。

李同興銅錫店起初專門製作出售燭臺、火爐、帳勾、水壺、鞋拔等數十種銅錫器,後還生產銷售嫁妝盆桶(梳妝檯、腳盆、水桶、桌椅等),其後又到上海、南京、蘇州等地進貨,拓展經營響器(鑼鼓、蕭笛、喇叭等)洋五金(鐵釘、鉛絲等)等商品,其客戶遍及泰州揚州、南通、鎮江、淮陰等地。李同興還針對置辦嫁妝的家庭,推出了多種商品搭配的優惠“套餐”,一站式服務頗受顧客歡迎。因李同興靠近暮春橋,暮春橋又俗稱為“裡高橋”,有好事者便按其諧音,稱為“李高橋”。

李恆山身後,李同興店鋪一分為二,李恆山長子李風年和三子李風榮創立仁記李同興店鋪,二子李鳳貴成立貴記李同興店鋪,其中李鳳年在1940年後還擔任了泰縣(州)商會銅錫五金和盆桶嫁妝兩個同業公會的理事長。

1956年初,李同興店號參加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隨即又和其他同行業商號一齊併到泰州冶鑄社。李同興存在時間雖不足百年,但能在短時期內成為行業中的翹楚,確有值得稱道之處。

“德新元”、“上池齋”

泰州的百年老字號,最初都與藥有關。清康熙初年開業的“譚廣裕”藥鋪是泰州歷史上最早的藥房店號。

泰州歷史上有釀酒傳統,其中最有名的枯陳酒就是某種藥酒。據清代李汝珍著名小說《鏡花緣》記載,當時泰州枯陳酒就在全國55種名酒之列,民國時亦有“泰州枯陳酒與沛縣高粱齊名”之說。

清乾隆二年(1737),邑人陳應芳在泰州城北門外通倉橋河西開了片“陳德興”糟房,以糯米、小麥為原料,加入廣木香、當歸、陳皮、鬆丁、鬆蘆、丁香等草藥及紅棗、麥芽糖配製而成。酒色橙黃而汁甘爽、醇厚而帶藥香,頗有活絡筋骨之特效。故取名枯陳藥酒。而陳應芳的技術與配方恰恰受於清雍正年間泰州老中醫鄒文卿。鄒在城北天清巷開設了泰州最早的“鄒天德藥坊”。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陳德興枯陳酒仍在生產,註冊商標為“陳德興”。名副其實,正所謂先有德性才要德興。與二百年青史留名的陳德興”一樣,坡子街“德新元”中藥店也是如此。德新元開業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為浙江寧波人杜家祥所開,至民國初年轉由浙江人姚元魁接替,僅在德新元招牌“德”字前加“森記”二字。

舊中藥店都是前店後坊,各家都生產丸散膏丹等成藥門售。為了取信於民,德新元曾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從東北購回一頭活鹿,屠宰生產“大補全鹿丸擴大業務。店主在購得活鹿後,即以鐵籠運抵泰州,屠宰前先僱吹手,將鹿身披紅掛綵置於籠內,由人拾著鐵籠遊遍全城然後又將裝著活鹿的鐵籠陳列在店堂,讓人蔘觀近一月。當時城內尚無動物園,市民尚未見過活鹿,大家爭相目睹,參觀者絡繹不絕。屠宰日擇在當年五月初五午時,當眾開刀,以全鹿煨爛煉丸。此舉果然奏效,德新元的“大補全鹿丸”名噪蘇北,行銷多年。

德新元的前店後坊,並不像茶食、菸絲、銅錫等行業要在營業間外闢場地和專門工人,而是營業、生產兩不誤。營業員見櫃檯上來客,就憑方取藥,若櫃上暫無業務,則為加工工人。最頻繁發生的是切飲片。因櫃上配方多數為草木本,如人蔘、木香、檳榔、甘草、鬱金、藿香、薄荷、荊芥等。購進時都是整棵、整枝、整個,需切成薄片或段、粒狀的飲片出售。因此,每個藥店都根據業務大小,分別在櫃檯的對面或後面設一至數個刀櫃,配有專用切藥刀,由營業員切成薄片晒乾——走進德新元,可見員工前後忙碌,個個敬業。

德新元長期代客加工丸、散、膏丹,多年如一日代客煎制中藥。還設傳統服務項目,請名醫張正平先生長期坐堂門診,處方看病,不收分文。這是保留了近一百七十年曆史老招牌藥店昔日的風景。

提到舊中國的中藥店,人們都會想到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餘堂”、蘇州“雷允上”及上海“童涵春堂”。泰州地區中藥店先後興起,雖不能與上述相比,卻也歷史悠久。較早要算興化城外大街上的“上池齋中藥店”,效仿“同仁堂”管理模式,根據《史記扁鵲傳》中“飲是以上池中水,三十日當知物矣”的典故,定為藥號名稱。自康熙六十年(1721)前後至今近三百年,該店遺址已列入江蘇省文保單位。

至於興化鶴山堂中藥店,則到了1902年民國時才掛牌“鶴山堂”店號。而泰興、姜堰靖江等地,中藥店設堂較早者往往不在縣城。如黃橋鎮“老太和藥店”創辦於順治三年(1646),比泰興城“仁源生”、“慶春餘”藥店(光緒初年)要早兩百多年(泰興城“春生堂藥店”稍早些)。

文字:姚舍塵

編輯:唐婉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