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建南唐

泰州歷史源遠流長,擁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漢武帝年間,海陵設縣。東晉義熙年間升格為郡。南唐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建州,取“國泰民安,龍鳳呈祥”之意,泰州之名從此而始。元初,一度改稱泰州路,後複稱泰州,明、清沿用。

早在7500年前,這裡曾是麋鹿之鄉,先民們開始由漁牧生活向農耕生活過渡,在泰州及其周邊地區先後發現了青墩遺址和天目山新石器遺址。青墩遺址有“江蘇河姆渡”之稱,天目山古城被譽為先秦時期“江淮第一城”。

一街三景,一城三園……細數泰州2100多年建置史

江淮之水育糧,糧食多了要儲存。漢書記載,吳有海陵之倉,倉為吳王所建。唐代駱賓王曾譽道:“海陵紅粟,倉儲之積糜窮。”海陵紅粟因而聞名於世。

大海之水產鹽,鹽多了要外運。於是,漢朝吳王劉濞開鑿了泰州第一條人工運河,從此揭開這塊土地長達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設歷史。

一街三景,一城三園……細數泰州2100多年建置史

七國之亂,吳王兵敗,但紅粟和海鹽如同是發展的兩翼,註定了古海陵在歷史舞臺上崛起。

古泰州的鹽業繁榮,貫穿於整個封建王朝。公元838年,日本圓仁和尚入唐求法,驚詫於海陵運鹽河中,“鹽船接連數十里”的繁忙景象。據記載,唐代泰州的鹽賦佔當時全國鹽賦總量的50%。

文昌北宋

穿過漢雨唐風,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迎來了文昌北宋的文化繁榮。滕子京在泰州時建設了一座文會堂,一時間群英薈萃。當年,范仲淹、滕子京、胡瑗、周孟陽、富弼意氣相投,在泰州相互唱和,有這樣一批人在,也難怪泰州有儒風夙冠於淮南的稱謂。

有意思的是,北宋名相呂夷簡、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此做過鹽稅官員,所以范仲淹有詩曰:“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

胡瑗則後來成為北宋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古代教育界的一代名賢,我國分科教育的第一人,安定書院就是胡瑗泰州講學的遺址,院前一棵銀杏樹,相傳為胡瑗親手所栽種。“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民族英雄岳飛也曾在泰州屯營抗金,這位南宋“精忠報國”第一人,和北宋教育第一人,一文一武交相輝映。於是有了這副對聯:“精忠上仰將軍嶽,正學前瞻教授胡”。

名賢輩出

文化繁榮必然帶來思想活躍。自宋代以來,泰州的人文便呈現出一種宏大氣象。明代王艮和他開創的泰州學派,推動了明末中國的思想啟蒙,在思想歷史上書寫了平民儒學的新篇章。其“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至今延澤後人。

文學巨匠施耐庵則將水鄉風貌寫進了梁山水泊,在這部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水滸傳》中有許多泰州的民間俚語。“一枝一葉總關情”,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因為關注民生的情懷,而更加為人敬重。

此外,詩歌吳嘉紀、棋道黃龍士、美學劉熙載、書法高二適,煌煌巨星,構築起明清以來泰州人文輝煌壯麗的星空。

一街三景

“一街三景”即儒、釋、道,指的是崇儒祠、光孝寺和城隍廟,體現出泰州歷史文化的兼容幷蓄。

長期形成的教育繁盛、人才輩出的斐然成果,推動了泰州官學、私學發展,也積澱泰州人崇教尚文的文化血脈。這條血脈也是泰州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傳承。

泰州光孝寺是東晉義熙年間創建的,迄今已有1600年,寺內有一座全國唯一的“最吉祥殿”建於宋代,著名詩人陸游為其作了報恩光孝寺最吉祥殿碑記。清光緒二十年,光孝寺得乾隆版《大藏經》一部,並保存至今。

清末,光孝寺聘請飽學之士,輔導學僧,擇優選送佛學院深造。民國年間,創辦覺海學院。著名的常惺法師創辦了光孝佛學研究社。二十多年中,佛學院造就了大批僧才,其中很多成為海內外古寺名剎的住持。當家和尚泰州多,泰州遂有“名僧搖籃”的稱謂。

一城三園

“一城三園”即“梅園、桃園、柳園”,說的是梅蘭芳、孔尚任和柳敬亭,他們被稱為泰州戲曲的“三家村”。

柳敬亭,明末清初我國傑出評話宗師,善講《水滸》、《三國》和《隋唐》,把山川變故的悲憤、感慨和抑鬱之情傾注於評話,有詩讚曰:“獅吼深崖蛟舞潭,江北一聲徹江南。”

孔尚任,孔子64代孫,清初大戲劇家,康熙年間來泰治水,有機會體會到蘇中和蘇北地區的風土人情與民間疾苦,在泰州陳庵苦心構思,最終著成戲曲名作《桃花扇》。

梅蘭芳,祖籍泰州,生於梨園世家,四大名旦之首,1956年梅蘭芳回鄉祭祖,轟動鄉里,盛況空前,萬人空巷看梅郎。

崢嶸歲月

這是一片英雄而豪邁的土地。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泰州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早在1926年,中共江浙區獨立支部就在這裡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和古溪區蘇維埃政權在這裡誕生,這裡的小巷曾留下陳毅元帥的足跡,三進泰州,發生了我黨統戰史上著名的泰州談判,新四軍威震敵膽、黃橋決戰、蘇中七戰七捷,彪炳史冊。

一街三景,一城三園……細數泰州2100多年建置史

這裡是渡江戰役的東線戰場,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東線過江第一帆從這裡揚帆過江。這裡是中國海軍誕生的地方,共和國的戰艦從這裡駛向萬里海疆。

“黃橋燒餅黃又黃,黃橋燒餅慰勞忙”,著名的黃橋燒餅歌依然在這裡傳唱,一個個人民英雄名字依然在家鄉人民的心頭回響,壯懷激烈、血映青史、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湧動著泰州兒女執著的信仰和奉獻的赤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