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積雪滿山的五臺山下來,到太原找個小旅店住下。

早起,出旅館,615路公交車到柳北站,步行一段路到清和元,主流的頭腦老店。推門而入,門內排了足有三四十人,依次點餐領餐,人流緩慢前行,後面陸續還有食客來到。請教排在前面的當地土著老伯,領教一下點餐的套路,在心裡默認了菜單。點了單碗的頭腦、一兩稍梅、一小壺熱黃酒、一個餅子。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太原小吃“頭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藥膳食品,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太原小吃“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

稠稠的白湯裡,有兩片藕,兩段山藥,還有三塊羊腰窩肉,肉很爛很香,藕片脆嫩,山藥綿軟,湯略微有點麵糊味,不是老湯那種濃厚的感覺,平淡或是寡淡的一些,所以吃頭腦的時候要配上一小碟花椒粒醃的韭菜。頭腦單碗和雙碗的區別就是雙碗多了一碗底湯。

黃酒燙的很熱,口感偏甜,相比紹興花雕,酒精的衝勁更突出一些。稍梅就是羊肉餡兒的燒麥,沒什麼特別的。

當地人有的點一個帽盒,掰開泡在頭腦裡,就是烤出來的空心小燒餅。熱湯配著熱黃酒,吃的胃裡飽飽的,身上暖暖的。

中午到了清和元對面的郝剛剛羊雜割,好傢伙,也是排了長長的隊伍,絕大多數都是當地土著,說實在的,好多年沒見過吃飯還要排隊的場面了。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店堂高掛的菜單上,沒有太多的花樣,就是羊雜或羊肚絲或羊肉湯,主食只有油酥餅,點了一碗羊雜加肉湯和兩個餅。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廚房裡一口巨大的湯鍋沸湯翻花大滾,餐檯上擺滿了一碗碗配好的羊雜羊肉+粉絲。三個小夥子手腳麻利,斜端起湯碗,從大鍋裡舀起沸騰的熱湯,反覆衝燙多次,最後在湯碗里加滿熱湯奉客。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端過來,自己加上蔥花香菜末,擓兩小勺油潑辣椒,撒一點胡椒粉,湯色奶白,羊雜香爛,粗粉燙的恰到好處,熟透了,還保留了一點咬勁。

晚上九點的火車,太原城裡閒逛,一個小市場裡,喝了碗太原的丸子湯,微鹹,還是挺鮮的,面多肉少的炸丸子,切成三角塊的炸豆腐,加上蔥花香菜,還算不錯。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沒來太原之前,心裡默認了菜單:

清和元的頭腦,郝剛剛的羊雜割,還有就是想吃頓莜麵栲栳栳。

下午逛完迎澤公園,在太原大街小巷裡到處遊走,都是做莜麵麵條的。也沒再看到像清和元或郝剛剛那樣排著大隊吃飯的場面。

好容易找到一家,還有幾桌食客,店名呂梁人家,正好有莜麵栲栳栳。

點了一份臺蘑羊肉臊子的蒸栲栳栳,看鄰座有人在吃蘸料的白豆腐,也點了一盤。好大的一盤莜麵栲栳栳,香濃美味的臺蘑羊肉燴紅椒臊子,澆在莜麵栲栳栳上,夾起一筷子嚼嚼,滿口莜麵的濃香,得償所願啊。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豆腐點的很硬,應該是用石膏點的,很有嚼口,蘸著西紅柿雞蛋滷吃,別有一番風味。

下了五臺山,到太原盤桓吃吃美食

吃的肚子飽飽的,結束了太原城美食之旅,該上火車回家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