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殺出穿中山服的“程咬金”

臺灣 國際 思客 2017-04-16
法國大選殺出穿中山服的“程咬金”

離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4月23日還有十多天的時候,預測選舉結果的民意調查再次爆出冷門:始終位居第五的激進左翼“不屈的法國”運動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的民意指數超過目前位列第三的共和黨候選人弗朗索瓦·菲永,一躍進入前三名的行列。根據4月11日《巴黎競賽畫報》發佈的一項民調預測:梅朗雄得票率達到19%,而菲永只有18.5%,於是,梅朗雄成為僅次於極右翼候選人瑪麗娜·勒龐(24%)和獨立中間派候選人埃瑪紐埃爾·馬克龍(23%)的第三大熱門人選。這一選情變化不僅反映了梅朗雄的實力不可低估,而且打亂了本次大選原有格局,由原來的三巨頭競爭演變成“四強爭霸”複雜局面。

去年年底的民調顯示,保守黨的菲永和國民陣線的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的得票率佔據前兩名。今年年初菲永陷入經濟醜聞並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後,其民意指數持續跌落,而獨立中間派的馬克龍卻一路飆升,取而代之,躋身前兩名。於是,形成了馬克龍、勒龐和菲永三足鼎立的格局;社會黨候選人貝努瓦·阿蒙位列第四,激進左翼梅朗雄則屈居第五;而這後兩者的民意指數同前三名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2月26日的民調預測是:勒龐得票率為27%、馬克龍25%、菲永19%、阿蒙13%、梅朗雄12%。

法國大選殺出穿中山服的“程咬金”

到了4月初,選情突然出現逆轉:4月1日的民調預測前三名保持不變,但是梅朗雄得票率增至15%,反超阿蒙的11.5%。4月5日梅朗雄再次提高兩個百分點,達到17%,直逼19%的菲永。4月7日,梅朗雄在民調上終於趕上菲永,兩人的得票率都是19%。4月11日,梅朗雄保持不變,而菲永下跌半個百分點,於是梅朗雄超過菲永,進入了前三名。這個大趨勢至今未變。

法國大選殺出穿中山服的“程咬金”

於是,大爆冷門的梅朗雄立刻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他在競選集會上的大幅照片也隨處可見。照片上的梅朗雄鬥志昂揚,在穿著上則別具一格:他擯棄了西服領帶這些政客們的標準服飾,而是一襲深色四個口袋的中山服在身,領口還特意敞開,露出裡面的襯衣,下身則是一條藍色牛仔褲。這身打扮倒頗有幾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的風貌。梅朗雄正以這種“左派風範”呼喚傳統左翼選民們政治熱情的迴歸。

梅朗雄是沙場老將

梅朗雄在本次大選中雖然“嶄露頭角”,但卻是一名馳騁法國政壇的沙場老將。

梅朗雄1951年8月出生於摩洛哥的丹吉爾,現年66歲。1983年開始從政,先後擔任市議員、省議員、參議院和歐洲議員。2000年入閣,在若斯潘總理的政府中擔任負責職業教育的部長級代表。

梅朗雄1976年加入社會黨,其政治主張在黨內屬於左翼範疇。前總統密特朗執政時期,他反對社會黨內的右傾思潮。1991年1月美國發動第一次海灣戰爭,密特朗總統決定參加這一軍事行動。國防部長舍韋內芒以辭職表示反對,梅朗雄也是社會黨內堅決反對參戰的重要人士之一。

由於在眾多問題上同社會黨內主流產生分歧,梅朗雄於2008年退出社會黨,自立新黨,名叫左翼黨。2011年梅朗雄的左翼黨與法共結盟組成左翼聯盟,他本人被推選為2012年總統候選人。最初,梅朗雄並未引起輿論關注,民意指數只有不到5%。隨著競選運動的深入,梅朗雄的人氣飆升,大選前夕預測的支持率已經達到15%以上。但是,第一輪投票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測的高水平,他的實際得票率為11.13%,排在現任總統奧朗德、前總統薩科齊以及資深的民主運動主席貝魯之後,位居第四,未能取得決賽資格。當時的分析評論認為,梅朗雄第一次參加總統競選就能夠超過眾多其他對手,名列第四,堪稱一個“奇蹟”。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梅朗雄的競選活動當年在法國社會上所產生的強大轟動效應。梅朗雄在巴黎和外省連續舉辦規模龐大的造勢集會,與會的群眾十分踴躍,而參會者大都是退休工人等底層群眾,梅朗雄在集會上慷慨激昂的演說激發了民眾的熱情。2012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誕生142週年,也正是法國總統競選進入高潮的時刻。梅朗雄在巴黎巴士底廣場發動和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集會遊行,巴士底廣場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他組織的這場集會遊行也極有強烈的“革命色彩”。紅旗招展,紅色標語隨處可見,會場上一片紅色海洋。他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時,強烈抨擊社會兩極分化現象和社會保險的倒退、主張立即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號召舉行“公民起義”維護自身利益、要求修改憲法創建“第六共和國”。

在會場上一位72歲的婦女激動地說:“他(梅朗雄)的講話觸動了我們的心,充滿了人情味,現在的經濟狀況太艱辛了,我們需要關懷,我們需要接觸,我們需要關愛。”法國長期以來深陷經濟和社會矛盾之中,廣大民眾深受其害卻難以找到出路和希望。梅朗雄的主張自然得到了廣大社會民眾的認可和擁護。也正是這些民眾的選票把一個處於邊緣地位的梅朗雄推上了政治舞臺的中心。這個集會吸引了超過10萬人參加,梅朗雄的動員能力超過了擁有雄厚行政和經費資源的薩科齊和奧朗德。這場競選運動和產生的強大社會效應當時被稱為“梅朗雄現象”。

“梅朗雄現象”重演

5年後的今天,“梅朗雄現象”再次重演。2016年2月,梅朗雄成立“不屈的法國”運動,並且宣佈參加2017年總統大選。之所以另立新黨,是因為梅朗雄同法共在推舉聯合候選人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但是梅朗雄依靠的基本力量依然是2011年同法共結盟成立的左翼聯盟。

同5年前相比,梅朗雄的風格有了改變:由一個“憤怒的候選人”變成了“沉穩的候選人”,並以一個更加能夠聚合民眾的形象出現在公開場合。他特別看重社交網絡同選民進行交流,同媒體打交道時也更加心平氣和而避免咄咄逼人。他在競選綱領中繼續堅持其激進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理念,但是在社會改革、移民政策等具體方面則表現的更加富有彈性。梅朗雄聲望迅速提升,顯然和他改善形象和調整政綱是分不開的。

梅朗雄民意指數飆升也和社會黨內部分歧加劇有直接的關係。梅朗雄雖然來自社會黨,但他拒絕參加社會黨為推舉黨的總統候選人而舉行的內部初選,而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競選。今年年初,奧朗德總統放棄參選,“改革派”瓦爾斯總理在社會黨初選失利,而“保守派”前教育部長阿蒙被推舉成為社會黨唯一候選人。但是,黨內改革和保守兩派矛盾尖銳,瓦爾斯和其他改革派人士明確表示拒絕支持阿蒙,其中不少人選擇了梅朗雄,另外一些人則選擇了馬克龍。另外,那些對奧朗德總統執政五年的結果表示失望的人也決定把選票投給退出社會黨的梅朗雄。於是,梅朗雄的支持者數量在臨近投票前猛然增加。而阿蒙的民調指數從最初的15%跌至目前的8.5%,原因就在這裡。阿蒙曾試圖同梅朗雄結成競選同盟,以挽回頹勢,但遭到梅朗雄的拒絕。可以說,梅朗雄成為阿蒙的致命剋星。

梅朗雄也對風頭正盛的國民陣線勒龐構成潛在威脅。勒龐和梅朗雄雖然分屬極右翼和激進左翼,但是兩者的政見有不少重合之處,因此,支持勒龐的廣大民眾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激進左翼以及對社會黨失望的傳統左翼選民。如果梅朗雄式微,這部分選民將會把選票投給勒龐,而目前梅朗雄勢頭正猛,因此勒龐有可能失去這個不小的“票倉”。因此,梅朗雄的崛起對勒龐奪取最高權力構成極大威脅,甚至勒龐能否在第一輪投票出線,現在都出現了不確定的前景。

因此,目前的勒龐、馬克龍、梅朗雄和菲永“四強爭霸”局面給5月7日的大選結果增添更加複雜的因素。一種最極端的假設是:如果梅朗雄在第一輪投票中擊敗馬克龍和菲永,那麼他將同勒龐進入決賽,其結果是總統寶座最終落在激進左翼或者極右翼手中,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自1958年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政治局面。

目前複雜多變的“四強爭霸”格局給這一局面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梅朗雄出線機會的驟然增加成為法國主流社會慌亂和擔憂的根本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