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一年③】無論能否連任,非典型黨主席“柱柱姐”已帶領國民黨走過最困難的一年

臺灣 郝龍斌 政治 朱立倫 上海觀察 2017-05-19

或許是為了暗示中國國民黨能捲土重來,黨主席洪秀柱將黨主席選舉的日子定在5月20日,也就是民進黨當局上臺一週年。這一年,為了主席寶座,國民黨內部紛爭不斷。如今,首輪選舉即將舉行,誰最有希望帶領這一百年老黨挑戰民進黨呢?

【臺灣這一年③】無論能否連任,非典型黨主席“柱柱姐”已帶領國民黨走過最困難的一年

吳敦義:遊走於深藍與本土藍間

本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有6位候選人,大致可以分成三組。第一組是打醬油選手,包括臺北農產公司總經理韓國瑜和前民意代表潘維剛二人,他們自知不可能當選,參選的目的更多是提高知名度與積累政治資本;第二組是外省籍選手,包括現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與現任副主席、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第三組則是本省籍選手,包括前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以及副主席詹啟賢。

從選前民調來看,吳敦義暫時領跑參選的其他五人。即便國民黨出現了47萬多名黨員交出72萬份聯署書的亂象,但吳敦義依然以6.7萬張有效聯署數排第一,比另外兩大熱門人選洪秀柱與郝龍斌兩人的聯署總數還多。

現在島內的判斷是,吳敦義能夠在5月20日的第一輪主席選舉中排第一,但不一定能因為獲得過半選票而直接當選,可能要在兩週後的第二輪選舉中與洪郝二人的勝者“對決”。或許會出現部分支持洪或郝的黨員“並票”現象,但吳敦義勝選的可能性依舊較大。

究其原因,國民黨的歷史傳統與民進黨不同,黨內的政治生態比較講究輩分以及“戰功”,也就是之前的選舉成績。郝龍斌在2016年1月的島內民意代表選舉中,由臺北市前市長“降格”競選基隆市選區的民意代表,結果以失敗告終;洪秀柱雖然因為“換柱”風波被朱立倫取代,但由她在領導人選舉中挑戰蔡英文,結果未必能強過朱立倫。

反觀吳敦義,他連任南投縣的兩任民意代表、擔任過兩任的南投縣縣長,還擔任過行政機構負責人與地區副領導人,再加上其本省籍的優勢,儘管他年齡偏大,但在論資排輩的國民黨內也未必完全是“負資產”。如此一來,較他人的優勢就比較明顯。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吳敦義這麼有優勢,為何他沒有站出來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呢?這與國民黨內的文化有關。因為誰都知道2016年去挑戰蔡英文的勝選機會幾乎為零,包括吳敦義、朱立倫、王金平等黨內大佬,都在等待因為沒人願意出來競選,而自己被黨中央所徵召的那一刻。

因為如果是徵召上陣,屬於為黨出征,即便自己失利的責任也會小許多。哪知道“非典型”國民黨人洪秀柱打破潛規則,愣是衝出來宣佈競選打亂了佈局,最後被迫讓黨內大佬演出了“換柱”那一幕。

一種觀點認為,作為“本土藍”的代表,假如吳敦義選上了國民黨主席,會讓國民黨走向更加本土化。但他與王金平這樣的徹底的“本土藍”並不一致,他能較好地處理深藍與本土藍之間的矛盾,也和馬英九一樣,走的是介於深藍與本土藍之間的路線。

【臺灣這一年③】無論能否連任,非典型黨主席“柱柱姐”已帶領國民黨走過最困難的一年

洪秀柱: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

洪秀柱是帶著悲情色彩被兩岸民眾所關注的。面對2016年地區領導人選舉,“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在國民黨大佬們都在猶豫與算計之時,她勇敢地站出來。雖然最終因為民調不佳被朱立倫所換下,但也讓人看到了這位鐵娘子的勇氣。很多人就認為,她之後能補選接替請辭的朱立倫,完成這一屆主席的餘下任期,正是對她那一次挺身而出的回報。

在國民黨最困難的時期,洪秀柱凝聚了國民黨的“黨魂”、延緩了國民黨的“頹勢”、實現了與習近平會晤、守住了“九二共識”的“底線”。無論是深藍還是本土藍,六位候選人沒有人再挑戰“一中”原則。甚至,比起一年前主席補選時的應者寥寥,但如今像吳敦義、郝龍斌這樣的黨內大佬出馬,真正起到了她所謂的“拋磚引玉”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辣椒”完成了最困難一年的階段性任務。

但是,從一年的黨主席任職情況而言,洪秀柱的表現並不算太好。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原本應該齊心協力共抗民進黨的國民黨中央與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竟然互相拆臺,讓民進黨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把責任全部推給民意代表也並不合適,洪秀柱麾下的四位副主席,有郝龍斌、詹啟賢二人要在5月20日與她同臺競選。而在佈局連任的路上,她在多數中常委缺席的情況下,強行通過了兩項利於她連任的議案,結果卻頂不住黨內壓力,不得不脫去濃密的假髮,以一種“負荊請罪”的姿態公開道歉,最弱勢黨主席的形象顯露無遺。

有學者直言,洪秀柱並不是國民黨中的“一流人才”。她處事強硬,但缺乏手腕,無法在國民黨的大染缸中“遊走”;她渴望改革,但缺少嫡系,無法在國民黨的林立派系中獨領山頭。想領導這樣一個暮氣沉沉卻依舊“內戰內行”的百年老黨,洪秀柱的能力、資歷甚至性格或許都還有所欠缺。

還有一點,從意識形態角度來講,“深藍”的洪秀柱顯然比較純粹一些,但這種純粹性是以犧牲國民黨凝聚性與團結為代價的。過於追求純粹,會讓國民黨成為一個小黨,甚至“新黨化”(脫離國民黨形成的深藍政黨)。真到那個時候,更羸弱的國民黨就無法制衡民進黨了,這對兩岸關係正常發展而言,肯定不會是一件好事情。

說白了,國民黨想要東山再起,再度贏回政權,除了要夯實基本盤外,還要拓展新的力量,比如政治光譜並不鮮明的中間人士。

當然,作為國民黨史上首位女主席,洪秀柱托住了最困難時期的國民黨,她已經創造了歷史,值得包括政見不同者在內的所有人尊重。

【臺灣這一年③】無論能否連任,非典型黨主席“柱柱姐”已帶領國民黨走過最困難的一年

國民黨:選後一定會分裂嗎?

一直有個問題,說在這場黨主席選舉之後,無論“深藍”的洪秀柱還是“本土藍”的吳敦義當選,另一位候選人的支持者會“出走”,或組建小黨,或與理念相近的政黨合併。總之,國民黨都會更加分裂,還會繼續走下坡路。

但是,雖然外界講國民黨要分裂都已經講了好多年,儘管內部各個大佬各佔一攤內耗不斷,但大家至少都待在這個百年老店的屋簷下,也沒看出誰鐵了心想出走。

究其原因,一是前車之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民黨分裂過一次,先後分裂出“深藍”的以鬱慕明為代表的新國民黨(新黨)、宋楚瑜為代表的親民黨以及將李登輝奉為精神領袖的“臺獨”黨——臺聯黨。如今看來,儘管曾經是臺灣政壇的一極,但這三個政黨如今已逐漸邊緣化而難有作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去年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中,三黨沒有一名候選人當選。國民黨雖然問題多多,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還是對的。

未必有多少人還記得,如今競選國民黨主席的郝龍斌,早在1995年就退出國民黨加入新黨,到了2006年又迴歸國民黨。

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這些人分裂之後到哪裡去?“本土藍”投向民進黨?民進黨沒有理由去給一個國民黨人高官厚祿,民進黨的人才已經夠多了,一個外人去那裡怎麼分“豬肉”?儘管前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與民進黨關係曖昧,但也就限於眉來眼去、暗地勾結的情況。或者,自己再組建一個小黨嗎?扮演少數政黨是要基於理念出發,如果理念與國民黨、民進黨接近就難有作為,況且臺灣政治制度也並不利於小黨的生存。

因此,自2001年臺聯黨成立後,國民黨內部再怎麼鬥,也再也沒有分裂了。

至於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一般認為,國民黨重新奪回政權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新一任黨主席的任務,更多是在2020年選舉中為本黨贏下更多的立法機構議席,更好制衡民進黨。同時,儘量將國民黨候選人的得票率衝到45%以上,為2024年的選舉做準備。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誰當選黨主席,都將是一個階段性的人物。

最後還有一個題外話。有人認為,比起國民黨這一年來內耗不斷,民進黨看起來似乎比較團結。在臺灣,當某個政黨有權力、有資源時,黨內的矛盾分歧可以暫時藏於水下,表面風平浪靜;反之,當某個黨出現頹勢的時候,各種問題就會逐漸浮出水面。目前民進黨屬於前者狀態,而國民黨淪為後者。如果我們往前推11年,2006年陳水扁的弊案爆發,民進黨內掀起一場“保皇派”整肅“改革派”的戰爭,鬥爭的激烈程度並不比現在的國民黨差。去年大選勝利是蔡英文聲望的“最高點”,如今逐步走下坡路,或許真有一天過了臨界點,民進黨亦會爆發內鬥。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圖片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