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拖拉?懶惰攀迎!我眼中的泰國“民族劣根性”

泰國 觀音 佛教 旅遊 暹羅十日談 2018-11-28

首先必須得說,“國民性”是個比較虛妄自大的概念。一方面,凡是輕易甩出幾個形容詞,大而化之地概括某個民族精神特質,總免不了掛一漏萬,甚至被利用,成了大搞種族歧視的藉口。另一方面,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文化特質,又對歷史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又不可忽視。

我們常說的“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日本人勤儉”,感覺都是在刻板印象下的重複論證,用個案證明整體。然而遇到反對意見,又認為僅僅是個案,無法代表民族性格的全部。

泰國呆久了,和泰國人交往日密,糾正了我以往形成的刻板印象,同時又形成了一些新的刻板印象。

遲到拖拉?懶惰攀迎!我眼中的泰國“民族劣根性”

曼谷唐人街

泰國人以“沒有時間觀念”聞名,泰國人自己也喜歡以此事自嘲,什麼“馬上到的意思其實是剛剛出門”;什麼“跟中國朋友約飯,趕到時已經看中國人在搶著結賬”。我倒覺得敢於自嘲代表著自省批判,雖然曼谷大堵車切切實實在影響行程,但參與過一些泰國商務活動,感覺泰國人對時間的要求出奇嚴苛,反倒不如中國商業安排來得更加隨性。

亞熱帶的泰國自然資源豐盛,“田裡有米,水裡有魚”,果腹充飢相對容易,不存在飢寒交迫的惡劣環境。即便淪落在都市街頭,席地而睡,靠施捨也能度日。歐美揹包客扎堆的考山路,走出來一個路口,無家可歸的泰國窮人竟然睡滿一條街,一塊涼蓆,幾個塑料袋,便是全部的家當。

泰國號稱“黃袍佛國”,上座部佛教影響無遠弗屆(叫小乘佛教好像有貶義,西遊記裡觀音還曾化身老和尚,售賣袈裟錫杖,還跟唐僧介紹小乘佛教跟大乘佛教的分別),三界六道輪迴的觀念盛行,現世悽苦是因前世造孽,順從忍受是佛法之意。對自己對心酸處境待之寬容,對社會不公也多加忍讓,有時候甚至是毫無原則。

遲到拖拉?懶惰攀迎!我眼中的泰國“民族劣根性”

泰國窮人現世生活艱辛,只好努力增加功德,既為了避免死後下地獄受更多苦,更為了來世投胎做好準備,希望生在富貴家庭。增加功德,一種方法是出家修行,落髮為僧;另一種是供養僧侶,修繕佛寺,佈施行善。

泰國僧侶過午不食,不戒葷腥,每天清晨,赤足出門,揹著黃布袋子化緣,身後有時候還會個有善男信女跟隨,手裡拎著個塑料水桶,接收百姓的食物。在泰國,路上見到僧侶要主動讓路,女子不可跟其有肢體接觸,也不能坐在同一排座位。去年在“新唐人街”輝煌地區,曾經見到一個泰國青年,遠遠躲出一米開外,繞著僧侶而過,與其說是尊敬,感覺更像是怕被要求佈施,不想破費。

曼谷每年都會選定寺廟舉辦慈善廟會,普通老百姓排著隊捐錢禮佛。所謂廟會,基本上是小吃街、遊樂場、誦經法會的結合體。

僧侶在泰國的地位尊崇,但在百姓眼中,官員的地位更高,官本位觀念極其嚴重。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電視中報道的官員視察畫面,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父母官的姿態。

泰國的封建等級制度悠久,身份是很難跨越的鴻溝。大城王朝時期確立的封建制度規定,封地、領民跟身份等級之間有著嚴格的對應關係,只有取得貴族身份,才能合法獲得封建時代最為重要的資源——土體和人口。當時移民到泰國的華人,靠經商取得鉅額財富,還是得依附在王公貴族之下,靠聯姻獲取等級身份。進入民主政體時代,前總理他信靠新興產業獲得億萬身家,媒體還是以他之前的政府職位稱呼他。

遲到拖拉?懶惰攀迎!我眼中的泰國“民族劣根性”

朋友曾說,泰國職場,人身依附關係也更嚴重一些,學長對學弟對庇護,不僅僅是噓寒問暖,小恩小惠的利益交換,甚至要承擔理所當然的道德義務。

有泰國學者認為,在亞洲其他地區,人身依附關係是社會關係的組成部分,但在泰國,這卻是社會關係的內核。議員跟地區選民之間,保皇派和皇室之間,商人和官員之間,都有交錯的裙帶關係。

終日遊蕩在曼谷街頭,氣候炎熱但內心清涼,所學所感頗多,想沉澱心緒,為自己找一個文字出口,今日立下“宏願”,開一個頭條號,筆耕不輟,向諸君介紹泰國文化歷史。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