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號9號颱風已在路上 古人預測颱風都靠什麼丨小鄉聊天'

颱風 長春暴雨 黃淮 氣象 山西 湖北 江西 新京報鄉村 2019-08-08
"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從昨天傍晚開始,北京的雨就斷斷續續下著,北部、西部及城區普降大雨,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局地大暴雨。據北京市氣象臺發佈的天氣預報,今天傍晚到夜間陰轉小到中雨(伴有雷電),東轉南風2、3級,最低氣溫24℃;明天白天陰轉雷陣雨,南風2、3級,最高氣溫30℃。今天傍晚到夜間仍有明顯降雨,局地短時雨強較大。

不只咱們北京的雨不停,夏季颱風也開始“組團”出現。據中國氣象臺消息,8號颱風“範斯高”目前已經加強為強熱帶風暴,正在逐漸向日本靠近;菲律賓以東洋麵上的熱帶低壓,已加強為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這兩個颱風近幾天對我國無影響,但下週後半段,這兩個颱風可能會影響到我國。

如今,依靠科技手段可以很快就能知曉颱風的最新位置和走向。那麼在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的古代,都是怎麼預測颱風的?難道真的像故事裡說的,辨別颱風都靠鼻子聞?

其實,比較有效的方式是通過耳朵來聽。颱風從海上而來的聲音被稱為“海吼”,颱風來臨前二、三天,沿海可聽到海吼。比如在浙江舟山群島有一處面臨大海的巖洞,在臺風來臨前幾天,會發生海響,先民們藉此來預知颱風。在福建省,沿海漁民看到東方天邊散佈著像亂絲一樣有光的雲彩,從地平線像扇子一樣四散開來,看到這個天象,他們就知道颱風中心距離海岸大約五、六百公里了,大家把這個現象稱做“臺母”,意思是說看到這種雲霞,颱風就要來了。

古人的另一個經驗是,當颱風還在較遠的海面上時,在海邊就能看到從颱風中心傳播出來一種特殊的海浪,浪頂是圓的,浪頭並不高(通常只有一兩米高),浪頭與浪頭之間的距離比較長,與普通尖頂、短距離的海浪不一樣。這種浪靠近海岸時,會變成滾滾的碎浪,常使海岸的水位升高,浪濤洶湧。看到這樣的浪,大家就知道要躲一躲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其他生物來判斷,在臺風來臨前,大群海鳥朝陸地方向急急忙忙飛去,有時飛鳥疲憊不堪,以致跌落在船上或海面上,甚至會整群整群在甲板上落腳,任你如何驅逐也不肯離去。這種怪現象,就是“海上臺風鳥先知”了。

當然,在利用這些自然現象的同時,古人也少不了利用周易、跳大神、占卜算卦這類比較玄乎的手段。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航運業的興起,人類對臺風有了更科學的認知。

今年的8號+9號颱風已經在路上了,全國還有哪些地區的天氣值得我們關注?過去兩天,我國的強降雨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四川盆地,一些地方出現了大到暴雨,局地甚至有大暴雨。不少地方經歷今年來最強降雨,像是山西汾西,甚至出現了極端降雨,前天的降水量達到116毫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單日降水,昨天仍有較強降雨出現。

預計今後三天,華北、黃淮、東北以及四川盆地依舊是強降雨的主陣地,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現身,並伴有短時強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在頻繁降雨的沖刷下,未來幾天,華北、黃淮一帶以及東北的氣溫都是比較舒適的,最高氣溫普遍在30℃上下,像是北京、石家莊、瀋陽、長春等地,總體體感都不熱,但頻繁有雷雨現身,出行需注意安全。

氣溫方面,本週全國最熱的地方非長江中下游一帶莫屬,高溫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西這三個省份,體感依舊悶熱。不過,好消息是,咱們北京明天預報依然有雨,還能為我們送來陣陣清涼。新京報鄉村頻道願與您一起,在這二伏酷暑中,尋覓絲絲涼意。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郭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